官术网 > 都市言情 > 先天学神圣体,他选择E我都敢抄 > 第89章 希望直接开采月球土壤

“欧阳老师好,我是陆远。”

一道青年人特有的声线从电脑中传出。

陆远青涩的面孔就这么出现在所有人视频画面上。

眼睛不大,但眼神特别的明亮,刀削般下颚线以及突出的喉结。

年轻帅气的面孔,无不让电脑那头的所有人惊讶。

这会儿陆远身后感受到一股热浪,稍微偏过头。

原来赵教授也已经起身,来到了他的身后。

“欧阳老师,还记得我么?北大的赵鑫。”

“这是我学生,叫陆远,18岁,今年刚上大一,数学尤其是算法方面特别有天赋。”

一道青年人的声线以及一道中年人声线相继闪过。

“18岁”,“大一”,多么令人感到陌生的字样。

一时间,屏幕对面的众多教授也好,还有各个单位的科研组也好眼神就有些呆呆的。

他们刚刚有猜测过这位陆远同志的各种情况。

本以为最起码也是位博士生,是真没想过,结果会是个刚上大一的新生。

“赵鑫,你这可不能说假话啊?”

“图像提升效果这么好的算法,真是这个年轻人搞出来的?”

欧阳红教授此刻在视频中,是忍不住将其棕色带链子的老式眼镜摘了下来。

使劲眨巴了下眼睛重新戴上,再次打量着出现在屏幕面前的陆远。

“哈哈!欧阳老师,我自己都对算法不太擅长,我研究的主要是更理论深化的偏微分方程。”

“更别提这是图像处理相关的算法了,我从没涉猎过这些。”

这已经不是陆远第一次被怀疑了。

好在有赵鑫教授在他背后,大家的第一反应顶多跟字节公司的张总一样。

将这些成果怀疑到赵教授头上,而不是胡乱瞎猜,或者怀疑他盗取抄袭了谁成果。

有赵教授肯紧接着给他解释,也更方便别人接受这是他的成果。

“而且我您还信不过?该是谁的成果就是谁的成果。”

“这算法最早验证的还是丁总工和老卢呢!”

这会儿不止是赵教授,连带着丁总工也凑到了他的身后。

在镜头中勉强露出半个面孔,同时还冲着卢老师默契的点点头。

“欧阳老师,还有各位同志,陆远改进的算法不止这一项。”

“这是我们跟西蜀军区借用的军事卫星,搭配全景相机利用了陆远最新的立体成像算法拍摄的一段画面。”

画面一切,只见一段从太空俯瞰地球的视频出现在眼前。

并不是地球的全貌,而是地球局部的视图,边角上还有人造卫星自身的一些画面。

拍摄的时间应该是晚上,整体光线虽然呈暗色调,但依旧能看清。

地球的局部视图,大陆,海洋与大气十分清晰。

大陆的板块不仅凹凸有致,能看出不少地貌细节。

对比过去的卫星画面,如今的地球视频中代表的信息量大了好几倍!

“由于时间比较紧张,借用的卫星也不够多,没法完全展现陆远在立体成像这块的算法优化表现。”

“不过光从目前的效果来看,这块的算法也对我们未来探索月球表面十分有价值。”

直到这会儿,众人是完全相信了陆远的实力。

而陆远也从位置上离开,跟着赵教授一起再次回到他自己的位置上。

再次抬头看着投影上从卫星上拍摄的观测地球视频。

果然从另一个角度观看地球,尤其是晚上的观测,是那么的深邃与浩瀚,有一种说不出的异样美感。

“嫦娥四号的目标还是对于月背的探索工作……”

会议室最前方的丁总工是又一次强调起来。

这也是陆远第一次听到嫦娥四号的具体工程。

其实整体的项目方案和目标,还是去年年底提出。

正式确认也就是几个月前,本身难度不大,是几次发射任务中相对简单的一次。

毕竟实际嫦娥四号的发射目标,只是嫦娥三号工程的二期任务。

具体需要突破的技术要求不高,只不过是从月球正面探索到月球背面。

当然了要求不高,不代表大家不追求进步。

起码到现在为止关于嫦娥四号的各种任务以及技术改进,各个单位团队已经讨论了半天。

“我希望在图像处理技术如今大大突破的情况下,智能轨道修正的技术小组也能突破一下。”

“还有新一代月球探测车设计的团队,之后也能跟陆远同志进行一定的沟通讨论。”

“尤其是全景相机的装备方案等等,预备半个月内,我们再提出一版新的总体计划方案。”

陆远这次两项算法算是提出的时间正合适,没有说太迟。

本色就是刚刚启动中的嫦娥四号工程,哪怕做出大调整也没问题。

要是再过半年,工程启动大半的话。

他的这些图像虽然会被应用,但并不会因为他提出的这些,使得整体工程大改!

更多的怕是会在再下一期的也就是未来嫦娥五号工程上获得实现。

“丁总工,其实我去年就提过。”

“不管是月球正面还是背面的探测,终归只是图像的探测。”

“既然有如今图像技术的辅助,不如提前进入下一阶段,尝试开采一些月球的土壤带回国内研究?”

欧阳老师此刻是又一次提议着。

相比起只是发射探测器,利用月球车等月球表面的图像探测,欧阳教授还是希望对月进行土壤开采。

目前全球对月进行过土壤开采的国家就是美国与前苏国。

都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完成的。

只可惜当年美国分给国内的只有象征性的1g土壤样本。

太过于珍贵,使得其中的0.5克被保存起来展览。

只有0.5克被全国学者研究,哪怕是这0.5克的月球土壤,国内依旧发表了14篇顶尖论文!

可以想象,一旦国内能自己登月尝试取得土壤,所代表的意义完全是划时代的!

不仅追赶上了美苏的脚步,同时也真正能在月球研究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国内的科研不是科研人员或者科研水平不过关。

起码在太空航天的这项竞争上,本身的客观条件制约才是最关键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连月球土壤都没有,拿什么跟几个大国在这个领域竞争?

这也是欧阳老师到现在为止,一直提出进行直接开采土壤的原因!

(https://www.tbxsvv.cc/html/184/184180/25737252.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