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女生频道 > 孝与不孝生死绕 > 哭笑不得手段妙

  近读《三国演义》,遇到一个颇有意思的情节。所谓颇有意思,是指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精力,予以琢磨内在原因,但最后仍然捉摸不透的情节。制造这个"扯不断,理还乱"情节的主要当事人,名叫曹操,而配合制造这个"烦恼"情节的另外两个当事人,一个名叫张邈,另一个名叫张绣。

                  曹操刺杀董卓事败逃回家乡,即举义旗讨伐董卓。其时袁绍也在河北,因其家族有"四世三公"之称,加上手下人多马壮,故尔各路英豪,推其为"酸枣会盟"盟主。袁绍这人,既刚愎自用,又优柔寡断,自我感觉超好。面对实力小于他的参盟诸侯,时予轻视。陈留太守张邈,是个性情中人,他就提醒袁绍:"做人么,低调一点,大度一点,有益于事业的发展。"这让袁绍很是不爽,私下对曹操说:"找个机会,把张邈做了,免得他老是不合时宜绕舌,影响我的形象。"

                  曹操不仅不从,反而劝导袁绍:"张邈是你我的朋友,眼下我们的共同敌人是董卓,不能因为张邈提了点意见,就容不了人家。"此情传到张邈耳里,张邈非常感激,从此视曹操为知心朋友。

                  公元193年,曹操东征陶谦,行前对家人说:"如果这次我战死疆场,你们可以去投靠张邈。"结果曹操凯旋而归。见到照顾家人的张邈,两人面对面地相视而泣。

                  但就是这个张邈,半年后却与曹操断绝了朋友关系。导致张邈这么做的原因,在于曹操将九江大守边让给杀了。边让是个闻名天下的贤士,曹操杀他一人也就算了,关键是还诛了边让的九族。

                  消息一传开,惹怒了包括陈宫在内的诸多文人志士。这个陈宫,曾有恩过曹操。当年刺杀董卓不成的曹操,逃到陈宫所管县境时被捕。念及曹操为民除害,陈宫自卸县丞一职,陪同曹操逃奔。因曹操硬杀沽酒返家的吕伯奢,并说了那句极端自私的话,陈宫耻与曹操为伍,分道扬镳。

                  陈宫就去游说张邈,说曹操是个反复无常、杀人不问出处的家伙,跟他打天下,铁定不会有好下场。不如乘着天下震怒曹操残害边让这一时机,联合其他反曹力量,另图大业。张邈觉得有理,就听从陈宫,推戴吕布为兖州牧,然后协助吕布,夺取了曹操辛苦建立起来的不少"根据地"。

                  最是要好的朋友在背后捅了一刀,相信那段时间,应该是曹操一生中最为郁闷的时期。好在曹操这人,不惧逆境,经过苦心经营,再次强大起来。莅年春季,曹操寻机杀了个回马枪,屡战濮阳、巨野等地,大败吕布。不得已的情况下,张邈嘱弟张超坚守雍丘,确保家族安全。无奈曹军兵锋甚键,雍丘不敌猛攻,城破失守。曹军尽诛张家三族。消息传到正往袁术大营讨要救兵的张邈军中,就有士兵觉得再随张邈,无有希望,遂将其杀害。

                  说罢张邈,再说张绣。张绣乃系西凉霸主张济的侄子。公元196年,张济出兵到荆州刘表处抢狼,不慎中矢而亡。西凉守责,遂落张绣肩上。时隔两年,曹操率兵征讨西凉,张绣深知曹操骁将如云,特别是使用双戟的大将典韦,声名更是恐怖,心忖硬扛落败,不如主动求降。

                  不战而屈人之兵。曹操高兴非凡,即令曹军与西凉军联欢。联欢过程中,为了震慑西凉将士,曹操让典韦提着双戟,四处巡视。出自典韦身上的霸气、傲气、戾气,让张绣等西凉将士感到好不压抑。联欢结束,曹操当着众人的面,单独送了张绣手下勇将胡车儿一份礼物,这让张绣产生错觉,认为曹操是在笼络、收买自己的部下,以图取代其位置。

                  就在张绣狐疑之时,又发生了一起有损张绣名誉的事件。这起事件的起因,源于一个女人。这个女人系张济的遗孀,亦即张绣婶娘邹氏。这个邹氏,正值"虎狼"之年,惟因如此,守寡已近两年的她,十分渴望男女之事。但以她的身份,当地哪个男子敢拿命去染指她啊?

                  闻知曹军来了,邹氏就把自己打扮得像花儿一样,不时趋到屋前、街上亮相。曹操侄子曹安民见她姿色不错,就报于曹操。曹操大喜,即差人将邹氏召来,提出想和她去军营外云雨一番。邹氏倒也直爽,说:"你把我一人带出去,天下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你得了便宜,可以一拍屁股走人,可我一个妇道人家,以后还有脸在西凉呆吗?不如就在你的营帐里,这样,大家都以为你是在处理军务哩。"曹操觉得邹氏说得在理,就依了她。

                  假如曹操只睡邹氏一次,或者只留一天,也许这事,真的不为世人所知,但问题在于,一连数天,曹操和邹氏老在营帐里"切磋军务"。

                  于是邹氏滞留曹操营帐不归的消息,被报至张绣耳里。张绣大怒,决定反叛。张绣的军师贾诩献上一计:"以搬运军火需要经过曹操营帐为由,骗得曹操同意,然后再派胡车儿盗走典韦的双戟,两个目的一旦达到,即可发难。"这就是三国史上有名的"宛城之变"。

                  宛城一战,曹操虽然得以逃生,但大将典韦、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当然也包括他十分喜欢的"尤物"邹氏,悉数蒙难。

                  官渡之战前夕,张绣听从军师贾诩劝导,拒绝派人前来示好的袁绍,再降曹操。一般人以为,张绣这次必死,但奇怪的是,曹操不计前嫌,不仅没有为难张绣,反而与张绣结为儿女亲家。

                  张邈与张绣,同为反叛者,张邈三族被诛,张绣得以活命并与曹家结亲,真难窥透曹操是怎么想的。其实张绣造成的恶果,远大于张邈:失去大将典韦,让曹操在三军面前数度痛哭流涕,不能自己;失去儿子曹昂,让曹操在临终前仍念念不忘、自责不已。但就是搞不懂,曹操竟然会对制造这一悲剧的张绣,予以宽恕!

                  唉,也就只有"奸雄"曹操,才会走出这步让我等庸人捉摸不透的"活"棋啊!

(https://www.tbxsvv.cc/html/175/175394/64890152.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