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女生频道 > 逆势屠龙朱慈烺崇祯 > 第869章

冯元飚什么也没有说,但他的态度却已经清楚展现出来了---对太子的提议,他是支持的。

朱慈烺心中感激,在这之前,他并没有知会冯元飚,相信吴甡也不会私下和冯元飚说,但冯元飚却能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实属不易。而且他能感觉到,其实冯元飚已经看透了他试图通过两个盐场撬动盐政的意图,但却依然支持,由此看来,冯元飚对他“改革盐政”的想法也是支持的。

有冯元飚带头,一直强忍着的吴甡也站了出来,声音洪亮:“从去年五月到十二月,京营连续在外征战,粮饷皆是内廷所出,若是各地督抚出兵,不知道户部要耗费几何?今年京营扩军,军饷增加,户部自当全力支持,臣以为,河东盐场和长芦盐场交给内廷,由内廷全权负责京营的军饷,并无不当,两处盐场的盐税,就地取用,就地用于京营,何必再到户部银库里折腾一圈?”

兵部左侍郎张凤翔也站出来支持。

京营招兵买马,操练精兵,其实是为兵部分忧,兵部没有不支持的道理。

兵部都支持,但另一个主角户部官员却都是沉默,

明朝万历年间的《户部行盐法十议疏》中记载:国家财赋,盐法居半,盖岁入白银四百万两(不算粮米),其中有两百万是盐税,而负责收取盐税的户部盐运司,则是大明所有衙门中,最肥缺的所在。盐运司拥有余盐发卖权,每一张余盐发卖票都是白花花的银子,虽然长芦和河东都是小盐场,两地加起来每年的产盐量也不过两淮的三分之一,但这两地盐城都在北方,尤其长芦盐场就在天津,两淮有两淮盐运司,户部官员鞭长莫及,根本管不到,倒是临近的长芦和山西的河东盐场,能为他们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利益,现在要将这两个盐场交出去,他们心里还真是不情愿。

但最不情愿的是首辅周延儒,户部看到的只是眼前的小利益,周延儒看到的却是以后的大危机,一旦让太子掌握了长芦盐城和河东盐场,以太子的凌厉手段,这两处盐场必然会被整饬,接着必然辐射两淮,弄不好,刚刚平静下来的两淮盐政又会掀起一场大风波,两淮盐商和江南士绅反弹,最后受伤的不会是太子,而是他这个首辅。

他必须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银子,户部可以给,但两个盐场,户部却不能交。

周延儒看了傅永淳一眼。

傅永淳能被起用,重新被任命为户部尚书,乃是他竭力举荐,上下活动的结果,面对他的眼色,傅永淳不敢不从,只能硬着头皮,迈步走出,准备对太子的提议提出反对--反对太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止傅永淳,殿中所有官员的的心中都会有挣扎。毕竟太子是未来的皇帝,而且太子的建议都是合情合理,并没有逾越和荒诞之处,他们竭力反对,并不能为他们赚来清名,何况开封之战和击退建虏之后,很多百姓已经将大明太子视为神人,这种情势下反对太子,就更是有相当大的压力了。

傅永淳刚要迈步,就见一个站在他前列的绯袍大员已经走了出来,到了殿中,向御座上的崇祯帝行礼:“陛下,将长芦盐场和河东盐场交与内廷,由内廷全权负责京营的军饷,户部和兵部负责各处军镇,就眼下的局势来说,不失为一个良策,臣……赞同。”

却是四辅蒋德璟。

蒋德璟是辅臣,他的赞同有极大的象征意义。

首辅周延儒脸色不变,但心中却不免有些恼怒,蒋中葆你是干什么?难道你没有看出太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吗?你真想让太子的盐政扰乱整个江南吗?

再者,你身为辅臣,岂可轻易表态?

随即又恍然,太子一定事先和蒋德璟打过招呼,所以蒋德璟才会站出,明白了这一点,心中恼怒更多,侧头看了一眼次辅陈演,陈演也是惊讶,他没有想到蒋德璟会站出去支持--蒋德璟是福建泉州人,虽然和盐商打交道不多,但却也应该知道盐政改革的不易,和一旦改革可能会掀起的轩然大波。

在周延儒和陈演惊讶的同时,朱慈烺却是暗暗松了一口气,蒋德璟同意,那些反对的东林言官怕是会重新冷静思考,失去了东林言官,剩下的人再反对也掀不起什么大浪了。而蒋德璟能同意,都是吴甡说服之功啊。

而不管周延儒内心多么反对,只要形成大势,周延儒就绝不敢跳出来,公然唱反调。

……

朝议结束,最终决定,长芦和河东两地的盐场,从今年起,不再归户部,而是由内廷来管理,而户部不再向军营拨付饷银,虽然犹有一些反对声,但太子的这项提议,终究是获得了通过--朝臣没有大的异议,崇祯帝自然也乐意将两个盐场的盐税纳入内廷。

散朝后,朝臣们心思各异的离开,而乾清宫里,崇祯帝的心思同样也很复杂,等进了暖阁,在案后坐下,他望着太子,冷冷道:“折腾了一个早上,你到底想干什么?”

对崇祯帝,朱慈烺不隐瞒,也知道瞒不住,于是直接道:“回父皇,儿臣以为,自神宗皇帝后,盐税年年减少,从两百万降到了一百多万,其中并非全是天灾,怕也有人祸在其中,此番正可以借机调查一下,看盐场究竟有多少利润,而朝廷每年又少收了多少?”

崇祯帝面无表情:“这朕知道,朕问的是,一旦盐政有所波动,两淮的奸商又罢市,你要如何应对?”

“奸商罢市,不过是因为我朝盐法固定了各盐场的销售区域,两淮盐运受阻,那些吃两淮盐的州县就断了来源,民心波动,但如果加大河东和长芦的产量,预先做好准备,到时就不怕那些奸商罢市,朝廷自然也就不必再受他们的要挟了。”朱慈烺道。

崇祯帝脸色一沉:“你想的简单,两淮盐场占我大明的七成,河东和长芦的盐场加起来也不足两淮盐场的三分之一,就算你加大产量,又能加大多少?两淮盐运一旦受阻,又岂是河东和长芦两地盐场能抵上的?”

“父皇勿忧,儿臣有办法抬高产量,”朱慈烺笑:“虽然不一定能比上两淮,但有它一半却是没有问题的。”

“什么办法?”崇祯帝好奇了。

朱慈烺将自己的想法简略一说。

崇祯帝听罢却是一脸怀疑,对儿子的办法,他并不是太相信。

“儿臣的想法要能实现,还需要能臣相助。”最后,朱慈烺道。

“你想用谁?”崇祯帝问。

“户部给事中,刚刚查盐归来的左懋第,儿臣想用他做河间盐运司沧州分司的主事。”朱慈烺道。

崇祯帝明白了,左懋第查盐归来,虽然没有能厘清两淮盐政,但对两淮盐政的弊端,想必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上左懋第为官刚正清廉,做河间盐运使,其实挺合适的。

        为什么要用左懋第做沧州分司的主事?

朱慈烺是慎重考虑过的,除了崇祯帝已经想到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长芦盐场分为南北两场,北场是青州司,南场是沧州司。虽然同属长芦盐场,但南北两场的制盐之法却大不相同,照朝臣奏报:北场青州分司所属盐场多“日晒产肥”(肥就是多),南场沧州分司所属盐场多“锅煎产瘠”。

(https://www.tbxsvv.cc/html/171/171675/35635513.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