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女生频道 > 逆势屠龙朱慈烺崇祯 > 第1196章

听到此,原本皱着眉头,似有抗拒的崇祯帝,点了一下头,脸色稍微好看了一点。

说起来,崇祯十二年,他低声下气的向勋贵和朝臣们请求募捐,那脸面早就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那才是本朝本代,他老朱家,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丢脸事情呢。

不理会群臣的嗡嗡,朱慈烺继续道:“朝廷向民间借银子,应叫国债。刚才听大司农说,户部空缺在一百万两,儿臣以为,朝廷就发行一笔特殊的国债,定额一百万两,年息六厘,即借朝廷一百两银子,朝廷来年还他一百零六两,国债票券可分十两、五十两、一百两三种,一年为期,不但商人,任何人都可以购买,朝廷信誉保证,到期一定兑换,只要朝廷做出保证,儿臣以为,筹集一百万两银子,还是有可能的。有了此笔银子,朝廷就可以安然渡过年关,到明年年底,再偿还此笔国债。有一年的时间做缓冲,户部就多了许多闪躲腾挪的空间。”

说完后,深深一鞠。

“不可,寅吃卯粮,何况还多付了六两银子,岂非是便宜了那些奸商?”

“如果不成,你可有其他办法?”

“想来想去,倒也是一个缓解朝廷危机的良策。”

殿中议论,嗡嗡而起。

        群臣议论声十分激烈,怀疑声和支持声此起彼伏。

总体来说,反对者占据多数,支持者只是少数,一来大明官员顽固,大部分的官员都难以接受新鲜事物,二来,朝廷向百姓借钱,有失体统,第三,对国债能否筹集到一百万两银子,表示疑问---如果朝廷舍出了面子,最后却没有借到钱,岂不是变成了笑话一场?不可,不可啊。

少数开明的支持者认为,这是筹集银两,渡过年关的唯一办法,朝廷向商人借钱,并没有什么丢人,去年河南巡抚衙门做的就很好,朝廷如果不效仿,难道是要看着灾民饿死、冻死吗?

对大多数人的反对,朱慈烺一点都不意外,他目光望着御座上的崇祯帝,等崇祯帝说话,耳朵却竖起来,听群臣的议论,对于每一个支持或者是反对他的论点,都记在心中,一会论证的时候,再一一引用,或者解释释疑。

“说来容易……但出钱如割肉,商人未必肯借啊。”崇祯帝没有说话,次辅陈演先发出感叹。

朱慈烺转向他:“商人和富家的存银,都藏在自己地窖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灰尘不知道落了多少层,只所以不愿意出借,一来是备灾,二来是担心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即便是有忠义之心,想为国家分忧,但却也是报效无门。去年,河南巡抚衙门,按时按价,还清了粮米欠款,给朝廷肃立了威信,只要能解开商家富人的心结,去除他们的担忧,商人们算盘一打,发现既能赚取利息,又能为朝廷分忧,他们何乐而不为呢?”

陈演摇头,显然还是不能被说服,在他心中,好像认定向商人借钱,几乎不可能

三辅蒋德璟站出来,向朱慈烺拱手行礼:“如果能将商人百姓都发动起来,为国分忧,那当然是好的。只是,人多自私,用真金白银换纸,他们如何能愿意?”

蒋德璟说的隐晦,但朱慈烺却知道,他是在暗指大明前期大肆发行“大明宝钞”也就是纸钞,最后变成一张废纸,无人认可的前事。宝钞是纸,国债票据也是纸,宝钞是大明朝廷发行,是朝廷的信誉和脸面,最后却失败的如此狼狈,太子殿下你提出的国债,和宝钞有什么区别呢?

蒋德璟所问,正是朱慈烺想说的,他还礼,肃然道:“国债发行,需有严格的制度,第一,国债券由户部负责发行,发行数量,严格控制,绝不能滥发,今年借债,明年需有偿还之根基,否则不得发债。发债所得银两,全部进入太仓库,来年还款之时,太仓库亦要准备相对应的银两,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国债券的兑换。否则,唯户部是问。”

“这一点至关重要,乃是国债之根基……”

“殿下,”一臣忽然站出,向朱慈烺拱手:“臣有一点不明,为什么要控制数量,朝廷借债一次不容易,为何要自我限定一百万两?如果能借来更多的银子,缓解朝廷财政,岂不是更好?”

朱慈烺一看,原来是御史马嘉植,马嘉植人称马面,有刚正不阿之称,其人虽刚正,但对于经济,显然是不通的。

不止马嘉植,殿中群臣,估计很多人都有同样的想法,恨不得一口气将民间的金银全部搜刮干净,都为朝廷所用。

而这,正是大明王朝,当年发行“大明宝钞”失败的原因。

朱慈烺道:“原因很简单,发行国债,非是常例,而是不得已而为之,就如民间百姓,不得已才和他人借钱一样,如果一个人,家中只有三亩田,但却想向他人借三十亩田,一定没有人敢借给他,都担心他还不起,变成了空债,民间如此,朝廷亦是如此,需量力而行。唯有如此,国债才能永续发展,朝廷信誉才能得到保证。”

“更何况,借钱不是白借,是要有利息的,朝廷借一百万两,来年利息是六万两,如果是两百万,一年就需要十二万两,以此类推,借的越多,朝廷需要偿还的利息就越多,如果还不上,朝廷信誉必受损害,以后怕也是再也借不上了。因此必须有所控制。”

马嘉植听完,不再问,深深一礼,退下了。

朱慈烺继续:“第二。国债券不记名,到期之后,任何人拿着国债券到户部,都可以换取应有的银两,同时允许国债券转让流通,可以换金银,亦能抵偿赋税,比如京师一个商人,来年他需要缴纳赋税一百两,但如果他手中恰有一张一百两的国债劵,那么他就不必辛辛苦苦的带着银子到衙门了,他只要把他手中的国债卷还给朝廷就可以了,如果是到期的,朝廷还需要另付他六两利息。”

“各地衙门,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或者是折价收购国债券,违者以重罪论处!”

“如此一来,国债卷就不再是废纸一张,而是等同是真金白银,商人必然愿意认购。”

大明宝钞失败的两大原因,一是毫无节制的滥发,根本没有保证金的概念,二是不能按实际数目兑换,亦不能抵充赋税,朝廷只发行宝钞,但却不回收。

白话讲,大明朝廷鼓励你们商人之间用大明宝钞进行交易,但想要用宝钞抵偿朝廷赋税,却是没门。交税还得真金白银。

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把百姓当傻子吗?

洪武朝刚发行时,一张钞值1000文的大明宝钞,还能换800文铜钱,后来越发越滥,兑换的铜钱越来越少,从800一路跌到80,最后干脆没人要了,变成了废纸。

和大明宝钞相比,国债券不但可以抵偿赋税,控制发行数量,而且还有利息,岂不是香的很?

当然了,百数之六的利息有点高,但谁让情势着急呢。



听完太子的两点,殿中立刻就哗然一片,什么,债券可以抵税负,那明年的岁入不就少了吗?

愚者惊讶,聪明者却在点头,原本他们不支持国债,就是担心国债不能流通,不能兑现,变成另一种的无人问津的大明宝钞,徒自扰乱社会和经济,现在听完太子对国债和宝钞截然不同的设计,国债能当真金白银,他们觉得,或许可以一试。

(https://www.tbxsvv.cc/html/171/171675/35635186.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