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胤锡丢了官帽,披散着头发,像是普通兵丁一般的砍杀,这一刻,心中只存了一个念头:力尽矣,今日就战死在这里了吧……
其实,大明在河岸边一共挖掘了三道壕沟和胸墙,照原本的计划,如果建虏攻击凶猛,是可以放弃第一道,退守第二道壕沟和胸墙的,但那是在兵力足够,可以撤退的情况下,而现在的情势却不是这样,明军所有的兵力都已经顶在了第一道防线,所有人都是凭借最后一口气在坚守,如果这时下令撤退,松了这口气,必然会引发溃散,即使再有三道壕沟,也是守不住了,因此,堵胤锡不能下令撤退,只能咬牙死守。
披着重甲的建虏兵不断冲上胸墙,虽然遭到明军优势兵力的围攻,很快就会被砍翻在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冲上胸墙的建虏越来越多,而明军的战力却是越来越弱。
胸墙,随时都会失守,明军也随时都可能会崩溃。
“援兵,有援兵来了~~~”
望楼上,有观望的明军士兵激动的大喊了起来。
转头望去,果然,在京师而来的官道上,黄尘滚滚,好像有大批兵马赶到,隐隐还能看到大明的军旗。
“援兵来了~~~”
欢呼之声,瞬间就漫过了河岸边的胸墙,正在死战的明军听闻都是士气大振。
堵胤锡转头看,眼中却没有喜悦,只有苦涩。
因为只有他知道,那并非是援兵,而是他设置的疑兵和鼓舞之策,一共二十多个骑兵,一人一杆旗,马尾拖着树枝,从官道上滚滚而来,远远看,确实像是援兵来到。但其实却只是堵胤锡不得已的办法,他的命令,但是运河上面火起,这二十个骑兵就得立刻从隐蔽的林子里冲出,打起旗帜,快马往岸边奔驰,制造援兵来到的假象,以鼓舞众军的士气。同时迷惑建虏。
但假的就是假的,现在的情况下,就算明军士气再高,怕也是挡不住建虏的攻击了。
“援兵,援兵来了~~~”
但前方的欢呼却始终不停。
随即更大的欢呼声响起,“武襄左卫,是太子殿下来了~~~”
到最后,欢呼之声,席卷了整个河岸,明军士气大爆发,从精武营保定兵和民夫兵,原本已经战的精疲力尽,但听到援兵来到,而且是太子殿下亲领之后,所有人都是精神一振,忽然又重新焕发出了力量。
一些已经翻过胸墙,在搏杀中占据优势的建虏,惊讶的发现,原本畏缩后退,已经支持不住的明军,忽然就像是换了一个人,嘶吼着,挥舞刀枪,疯狂的冲了上来,而耳中听到的“援兵、太子殿下”的欢呼,如大风狂卷,震动天地,令他们每一个人都心惊,明太子可不是一般人,他的出现,必然意味着明军大队援兵的赶到,如果再战下去,肯定会被更多的明军包围,到时说不定就死在这里了。于是已经冲上胸墙的汉军旗精锐不敢再继续突击,扩大战果,而是畏手畏脚的往后,试图守住墙垛,等己方后续的支援。
原本紧绷的,随时都可能会溃败的战局,忽然就被稳定了下来。
对岸。
隐隐听到对岸明军欢呼之声,坐在后方高台,正剧烈咳嗽的黄太吉抬起头,一脸疲惫,但却眼放光芒的望向对岸,嘴里轻声念叨:“明太子,终于是来了……”
——————明日一早去县里为家父买药,无更,谅解。
河岸边。
白色团龙大纛之下,多尔衮脸色凝重,对岸明军的欢呼,穿过炮声和喊杀声,清楚送到他耳朵里,他不惊讶明太子的到来,只担心明太子真的带来了援兵,于是急忙睁大了眼睛,向对岸观望,又令岸边的建虏急速探查,搞清楚,明军究竟来了多少援兵?
“骑兵三五百,步兵八九百,马车一大溜,好像装的是火炮。”
不一会,河边的建虏陆续回报,而多尔衮经过自己的观察和测算,也大略算出了明军来援的兵马数量。
不过两千人,并不能改变双方的实力对比,但明太子的到来,却极大的鼓舞了明军的士气,从上到下,从南到北,原本疲惫的明军,重新焕发出了力量,原本已经冲到胸墙下,肉搏绝对会占据优势的汉军旗精锐,一时竟然被压制住了,冲上墙头的,纷纷被砍倒,一些人见势不妙,转身跳下胸墙,夺路逃生……
“主子,明太子来了,正是一举过河,击杀明太子的好机会啊,奴才愿领一个牛录,杀过河去,活捉明太子!”
建虏众将,纷纷向多尔衮请战,这其中,多尔衮麾下的正白旗众将最为踊跃,渡河之战开始这么长时间了,但真正的建虏八旗还没有动一兵一卒呢,都是汉军旗和朝鲜仆从军在前面打头阵,见攻击不顺,明国又来了援兵,而且还是明太子亲自带领,他们都有点坐不住了。
多尔衮摇头,渡河不比攻城,除非是汉军旗在对面站稳脚跟,运河上成功搭起浮桥,否则他是不会拿八旗去冒险的,建虏人丁单薄,每一个真正的建虏,都无比珍贵,更何况明太子刚到,明军士气正在高昂时,此时派出八旗勇士,会增加无谓的伤亡,但等明军士气下落,再派出八旗勇士,那才是一举破之的好时机。
当然了,多尔衮内心是忧急的,虽然明太子只带了两千人,但谁知道后面还会不会有大军呢?如果是那样,情况就不妙了。
因此,他对金砺和侯宝这两个迟迟没有进展的蠢奴才,越发的生气了。
而这时,渡河的大清勇士也欢呼了起来,原来是汉军正红旗旗主金砺,率领
亲卫过了河。
此次渡河之战,汉军正红旗主攻,其他汉军旗都派出了一到两个牛录相助,亲自领兵的,也都是各旗的甲喇章京,也就是小参领,金砺身为旗主,一直守在河岸边,隔岸指挥,但攻击不利,过河的正红旗始终打不开局面,在明军的壕沟和胸墙面前,损失惨重,金砺终于是坐不住了,不唯过河的都是他汉军正红旗的主力,是他的老部下,更因为在大清皇帝和睿亲王多尔衮的面前,他汉军正红旗没有能表现出应有的战力和冲锋,令他有点坐立难安,他知道,渡河之战一旦失败,不但他汉军正红旗的实力大损,他金砺在皇帝和睿亲王心目中的地位,也会大大降低,所幸,在他连续督令,侯宝奋力冲杀之下,明军终于是受不住,开始摇摇欲坠,于是,金砺决意亲自过河,以获取渡河的头功,但不想木筏行到河中,对岸的明军却掀起惊天动地的欢呼声---明太子带着援兵赶到了,明军声势大振,冲上胸墙的汉军旗纷纷又被砍了下来,如果没有皇帝和多尔衮在后面看着,金砺立马就会掉头返回,但在皇帝和多尔衮面前,他却不能做此懦弱的动作,只能一边叫苦,一边硬着头皮继续渡河。
金砺是辽东人,本为明朝武进士,任镇武堡都司。后金天命七年(1622),在广宁之战中,屈膝投降后金,这些年,为建虏立下了不少功劳,被拔擢为汉军正红旗的旗主,颇受黄太吉信任,虽然在建虏亲贵的眼中,他算不上什么大人物,但在汉军正红旗部下眼中,他还是有些威望的,因此,当见到他亲自渡河之后,正在河岸边苦战的汉军正红旗士兵都是欢呼。
(https://www.tbxsvv.cc/html/171/171280/35635317.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