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穿越成了朱元璋的孙子 > 第34章 灭狼少年,勿沦为恶狼

朝殿之内,气氛凝重至极。文武百官皆低头俯首,深恐触动朱元璋那无边的天威。殿内无人不对这位修炼有成、把控乾坤的帝王心生敬畏。即便那些文臣武将皆是世间罕见的杰出之才,但也全然无法抵挡住朱元璋的威压。
  唯独朱允熥面露从容,对此事的公正裁决感到颇为满意。他深知,朱元璋必定会以公正的态度处理此事。一则历史早已证明朱元璋面对此类事务时,一贯如此行事;二则朱元璋出身草莽,对倚权欺人的行径向来深恶痛绝。
  因此无论是从哪个角度审视,朱元璋对于周骥事件的处置方式只会比朱允熥更为决绝,断然不会认为朱允熥的做法有何不当之处。
  见群臣皆默然不语,朱元璋的眼眸微微眯起。在他看来,除掉周德兴,并不仅仅出于愤怒,也并非仅因其流露出反叛之心。更重要的意图在于,借此机会替朱允熥树立威望,毕竟周德兴在朝堂之上对朱允熥出言不逊已甚,尽管朱允熥已经有力回击,但终究不及朱元璋亲自出手制裁的效果显着。
  此举也是在告诫满朝文武百官,凡是以无理取闹之举为难朱允熥者,终将落得个身首异处的悲惨结局。特别是在朱允熥并无过错的情形之下,无端指责只会招致更大的杀身之祸……
  在仙凡交织的大明王朝,那些智慧卓越的朝臣们敏锐地察觉到了此中的变化,他们渐渐领悟到,当今朝廷之中,朱允熥展现出的强大修为、高超的论道技巧以及他那坚定不移的决心,已非同寻常。
  在朱元璋这位修炼至仙道宗师的庇护与加持下,众多官吏愈发认识到朱允熥的非凡之处。反观朱允炆,则显露出显着的颓势。
  朱允炆自身对此也心知肚明,此时的朱允熥,在各个层面,已经牢牢掌控住了局面,对他形成压制。
  此时,朱元璋的声音如洪钟般响起:“对于此事,若有哪位官员对我与允熥的裁决不满,大可直言。”
  在此关键时刻,唯有傻子才会跳出来提出异议,倘若真有人此刻发声,无疑是自寻死路,只会沦为朱元璋为表彰朱允熥而祭出的试剑石。
  常升挺身而出,向天子进言:“陛下,微臣以为允熥殿下的处置堪称英明之举。周德兴虽是赫赫功勋的武将,但这并不能成为他放任子孙触犯天条、肆意妄为的借口。其子的行为,天地难容。三殿下朱允熥颇具浩然正气,能迅速揪出此败类,并果断施以雷霆之罚,对此,微臣深感敬佩。”
  朱元璋闻听此言,心中颇为受用,点头赞许道:“此言甚是,朕听着舒坦!”
  常森瞧见自家二哥率先表态,作为朱允熥的三叔,他又怎甘示弱?于是他也站了出来:“陛下,小侄……我二哥说得没错……”
  朱元璋的脸上掠过一丝微妙的变化,看到常森激动地站出来,本以为他会如同其兄长一般慷慨陈词,不料……
  朱元璋略带不悦地道:“说得好,下次免谈!”
  这可把常森急得够呛,赶忙解释道:“陛下,小侄身为武将,口拙舌笨啊……”
  朱元璋险些憋不住笑,一旁的朱允熥则是忍不住轻笑出声,对这位三舅不禁感到有些无奈。同时也让他明白了为何二舅能位列公爵高位,而三舅却只能屈居侯爵之位。看来除了能力上的差异外,主要原因或许还在于这位三舅不擅长言辞吧。
  于是,朝堂之上因这对兄弟间的鲜明对比,气氛顿时活跃了不少。
  此时,朱元璋再次开口,对着满堂武将们说道:“朕了解你们心中可能对允熥存有微词,也许你们会觉得,身为功勋之臣,子女犯错竟然未受到特殊对待,被允熥这样毫不留情地处罚,认定他是一个薄情寡恩之人。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允熥看重情谊,关心他人情感,才对此事严肃对待。他深切感受到了那些被周骥所害之人内心深处的无助与绝望,因此才会对周骥痛下杀手。
  一个周骥,为其恶劣行径付出了应有的代价,这一切皆是他咎由自取……”
  然而那些被其施害的无辜修士们,他们难道同样是咎由自取吗?
  他们并无任何过错,仅因并非出身于修炼世家,便遭受修炼世家子弟们的欺凌侮辱乃至灵肉侵犯,此情此景岂能称得上公正合理?”
  众多武修面面相觑。
  这个道理,他们自然心知肚明。
  而朱元璋继续言道:
  “如今允通惩治了一个罪不容赦的邪修,那么往后,便会有很多无辜修士得以免遭此人可能加诸于他们的祸患。
  他在无形之中,挽救了多少生灵呢?”
  朱允熥听罢此言,轻轻叹了口气,果然是那位从世俗底层一路修行至皇位的仙帝。
  凡尘疾苦,寻常修士心中的忧虑与困境,在这位仙君面前,他皆能感同身受。
  于是朱允熥也将目光投向那些武修将领们,说道:
  “列位在场的武修将领们,当年尚未追随先皇共谋大道之前,诸位想必也都曾是普通的凡俗之辈。

  诸位应当深知平民修士的那份卑微与无奈。
  为何诸位会选择跟随先皇共创那一番伟业?
  不正是因为目睹百姓饱受前朝妖孽欺凌之苦,所以才义无反顾地随先皇投身这场改天换地的大事,希冀创造一个祥瑞和谐的修真界么?
  而非沦为当初那些欺辱诸位的妖孽一般的人物吧?我相信,斩狼的少年,绝非是为了成为恶狼而去斩狼。
  故此,斩狼少年,理应不会蜕变为恶狼。”
  此番话语,发人深省。
  令在场的武修官员全都陷入了沉思。
  文官们虽然难以与其共鸣,毕竟他们很少陪同朱元璋一同征战天下。
  这些文官昔日多少都有些学识底蕴,始终未曾沦落至底层。
  然而武修不同,他们胸无点墨,唯有旺盛的修为之力,故而他们过去的岁月,必定最为艰难,最为艰苦。
  追随朱元璋平定天下之后,难道又要成为自己曾痛恨的那种人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颖国公傅友德起身,满脸愧疚地道:
  “三殿下一席话,让人深思熟虑啊,我们这些早年追随陛下开疆拓土的老将们,的确应该好好反思、审视自身了。
  今日殿下您的肺腑之言,犹如一盏指引迷途的明灯,为我们这些陷入名利漩涡的老朽照亮前行之路。
  老夫受教匪浅!”
  傅友德说着,朝着朱允熥深深鞠躬行礼。
  朱允熥稍作屈膝回礼:
  “颖国公太过谦虚了!”
  此刻,宋国公冯胜亦走出人群,言道:
  “三殿下一席话,的确高屋建瓴,让吾等这些武修勋臣如醍醐灌顶。
  先前,我对三殿下颇有偏见,今日则另眼相看。
  我冯胜一生,鲜少佩服他人。
  今日,三殿下您确是其中之一。”
  说完,他也对朱允熥恭敬地拱手行礼,朱允熥微笑点头致意:
  “允熥惶恐不敢当。”
  朱元璋面上不禁流露出一丝满意的微笑……
  他本欲以修炼者的慧眼,告诫这些武道官员们,朱允熥蕴含的深深苦心与公正慈悲的修炼意志。
  然而未曾料到,他口若悬河,却不抵朱允熥寥寥数语更能深入人心。
  那番言辞,竟瞬间令这些武道官员心悦诚服。
  从傅友德和冯胜的话语举止看来,他们无疑已对朱允熥产生了深深的敬服之意。
  这一幕让朱元璋不禁感到欣喜之余又有所感叹。
  如今,在朝堂之中的武道势力中,对朱允熥表现出绝对忠诚者已有五六人之多。
  至于蓝玉和常家兄弟这样的同门亲族,自不必过多赘述。
  如今冯胜与傅友德主动表态,更是揭示出他们内心深处的意愿。
  “斩狼少年,不应堕落为噬人的妖狼……”
  朱元璋对这句直指魂魄的修炼至理深感钦佩。
  随后,在朝会上,朱元璋宣布任命冯胜为大将军,傅友德为副将,共同承担起清除北元残部的重任。
  他还下令二人尽可能调动北方燕王府的兵士参与行动。
  理由是燕王府的将士熟悉那片地域的地势,更能适应当地的恶劣气候。
  此言并无不妥之处,只是朱允熥面上却隐含一丝微妙的笑容。
  朝会结束后,常家兄弟走过来与朱允熥交谈了几句。
  诸多武道官员亦纷纷上前表达立场,声称此次他们全力支持朱允熥的决策,并向朱允熥承诺返回后定会严格管束子弟,以防步周骥后尘。
  显然,周骥的教训已然起到了一定的警醒作用。
  此事过后,朱允熥独自返回少阳宫内,继续沉浸在朱标生前所研读过的修炼秘籍中。
  他亟需迅速提升自身修为,而朱允炆返回东宫后,将这一切告知了吕氏。
  吕氏听罢,怒火中烧却又无可奈何。
  此时的她已深刻意识到,朱允熥的崛起之势犹如狂涛骇浪,已无法阻挡。
  这让她倍感头痛,于是她叮嘱朱允炆这段时间最好暂时不要再与朱允熥针锋相对。
  以退为进,静观其变,等待朱允熥显露破绽或失误时,再予以致命一击。
  朱允炆点头称是,决定在东宫潜心修炼,展现更好的自我形象。
  接下来的日子里,并未发生什么重大变故。
  朱允熥大部分时间都在少阳宫内研读典籍。有时会被朱元璋召见,一起审阅朝廷奏章,每逢此时,朱允熥总能提出精辟的见解和解决方案,尤其是在涉及民生方面的问题上,他总能设身处地,妥善处置。
  毕竟他来自后世,那个时代社会繁荣安定,对于诸多问题已经有了颇为成熟的治理之道。
  在这一纪元的古代,他只需稍加运用后世那些超越时代的解决策略,便能为朱元璋提供无尽的智慧,助其妥善化解世间诸多难题。
  这日,朱允熥阅读典籍良久,不禁感到一阵心神疲倦。
  他思量着去皇城之外漫步一番,顺道查看一下自己的王府修建进度如何。于是向朱元璋禀明了此意。
  朱元璋递给他一枚刻有神秘阵纹的令牌,并命他带领震灾时期赐予他的十位修炼有成的影卫一同离去。此举背后的原因,乃是朱元璋忧虑朱允熥可能会遭到图谋暗算,毕竟此时的朱允熥展现出的实力非凡,已然触动了许多权贵的利益。
  众多势力之中,不乏意图阻止朱允熥安然立足于这个世界之人。因此对此情况,朱元璋不得不加以防备,以确保万无一失。
  朱允熥带着十位影卫离宫之后,径直前往那尚在修建中的王府。

(https://www.tbxsvv.cc/html/167/167981/36792988.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