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荼在功德殿,是能观察外面情况的。
这也是她昨晚摸索了一夜后的成果。
眼见马车消失在晨雾中,姜荼赶紧出来,抱着肚子小跑着冲到河边。
这村口的水位是最深的,往年夏季多雨时期还淹过这座桥。
如今三个月未下雨,靠着山里流下的水,这水位堪堪没过膝盖。
那姑娘许是被人迷晕了,否则这么浅的水,是淹不死人的。
姜荼顾不上脱鞋,直接下河,走过去吃力地扶起少女的头,手伸到她鼻子底下一探。
一探到了微弱的呼吸,姜荼悬着的心便放下了。
她用力拖动少女的身子,却发现拖不动,一检查,才发现少女的身上和脚上都绑了石头。
真是歹毒啊!
生怕人溺不死,还绑了石头!
姜荼只好艰难地蹲在水里,让少女的头靠在自己腿上,再替她解开绳子。
等摆脱了身上这块石头,就能将人扶起来靠着她坐着了,这时再解双脚的绳子会轻松很多。
费了不少功夫,总算成功把绳子都解开了,姜荼累得直喘气。
肚子有点不适,她怕自己泡久了会对孩子不好,心里也隐隐有点着急。
幸好这姑娘身量纤纤,除掉那些石头后,姜荼勉强拖得动。
她就这么弯着腰,两手勒在少女腋下,将人一点点地拖上了岸。
这么会儿功夫,少女怕是喝了不少水,姜荼不敢歇着,又忙用上村里救溺水之人的法子,使劲按压少女胸腔,按一会儿又掐下人中。
姜荼也不知有没有用,只是祈祷着少女能活下来。
如此反复几次,少女也没醒。
好消息是少女依然有着呼吸,而且在被姜荼按得吐了几口水后,气息比方才强盛了些。
姜荼略略放心了,正想着去找人帮忙,却见到老太太匆匆忙忙的身影。
原来宋老太太在姜荼出去后,心里到底是牵挂,断断续续打发了两拨人去寻。
结果大半个时辰过去了,也没见着人,老太太按捺不住,亲自来找三儿媳。
此时,日轮从远山探出了半颗脑袋,照得大地金灿灿,老太太迎着日光走来时,一眼就看到自家神仙儿媳站在河边。
日轮从姜荼身后投射而至,她整个人如同沐浴在佛光中的圣女。
老太太膝盖一软,险些又给神仙儿媳跪下了。
“娘,快来帮忙!”
姜荼惊喜的喊声及时阻止了老太太顶礼膜拜的冲动,她暗骂自己一声没出息,强行稳住发软的两腿,快跑到了姜荼身前。
见姜荼湿淋淋的,地上还躺着个陌生的姑娘,老太太“哎哟”了一声,只恨自己咋没多带件衣裳!
她心乱如麻:“小兔儿,这是咋回事?你咋把自己搞成这样啊?这孩子谁啊?”
“娘,先别问那么多,你赶紧回家把大嫂二嫂喊来,让她们带上两件衣裳,记住别声张!”
姜荼快速交代道。
老太太六神无主,很担心儿媳会着凉,又不能把自己这衣裳脱了给她披上,不然老婆子就要光着身子了。
她胡乱答应了几声,又火急火燎地往家跑。
姜荼原以为要等很久,谁料老太太使出了吃奶的力气,用平生最快的速度奔跑,回来得比她想象中的早。
周氏和赵氏气喘吁吁地跟在后面,手里各拿着件衣裳。
老太太则把自己屋的薄被扛来了,直接往姜荼身上披,“快快快,要着凉了!”
“娘,三弟妹,这是谁家的姑娘啊?”
看到地上的昏迷少女,周氏吃惊地问。
赵氏担心地道:“三弟妹,到底发生了啥事?大伙儿在村子里找了半天也没找见你,方才娘冲回家说你掉河里了,可把大伙儿吓坏了!”
宋老头和宋大山、宋大江都吓得要冲去河边,被老太太喝止住了,只让两个儿媳跟着。
宋老太太也是考虑到三儿媳和那姑娘都被打湿了衣裳,被男人看见了不好,才不让男人们掺和的。
姜荼简单地和三人解释了一下,就说自己想吃肉了,便到村口看看有没有人要去镇上,可以帮忙捎点肉回来,却意外见到水里躺着个姑娘,她立即下去把人救了。
周氏和赵氏虽然心里还有疑问,但是也想不通除此之外还能作何解释,便没再深究。
勉强把两位嫂嫂搪塞过去了,姜荼却和老太太对了个眼神,暗示对方这和自己的“神仙”身份有关。
老太太领悟了,故意不耐烦地对两个儿媳道:“我昨夜是说过今日要割点肉吃,这事你们就别多问了,赶紧将这孩子抬回家吧。”
“娘,这么瘦的小姑娘哪用得着抬,我直接背回去吧。”身形比较壮硕的赵氏说道,在少女面前蹲下了身子。
宋老太太和周氏便扶着昏迷的姑娘,放到赵氏背上。
在小姑娘背上盖了两件衣裳,把她遮得密密实实的,一行人这才往回走。
姜荼湿的主要是下半身,被子只需裹着肚子就够了。
周氏和老太太一左一右地搀着她。
进了村,便遇上了人,都在问赵氏背着的人是谁。
三人得过姜荼的授意,此时顺势把姜荼救了少女的事迹传出去,用的借口自然还是姜荼和老太太说的那个:去村口找人帮忙到镇上割肉,意外救了这溺水的姑娘。
村里平日也没啥热闹可瞧,如今好不容易出了件新鲜事儿,还是有人溺水这样的大事儿,很快便惊动了里长——同时也是宋氏一族的族长。
姜荼到家先换了身衣裳,开门时见里长来了,定了定神才走出屋子。
“大金媳妇儿,听说这姑娘是你救的?”
里长迫不及待地询问详情。
宋老太太端着一碗面条走来,“里长啊,我家小兔儿怀着身子,又被吓了一遭,你先让她填饱肚子定定心,成不?”
实际她是担心小兔儿被这阵仗一吓,说露馅儿了。
里长一脸愁容:“那成,你快吃。”
扭头又和宋老头商量:“老七,这事儿怕是得去报游檄长吧?”
游檄长是住在乡镇的乡官之一,负责乡下的治安。
除了游檄之外,还有负责教化的三老,负责行政税收的啬夫。
这三位乡官都居于临河乡,这方圆十亭唯一的一个乡镇里。
县城距离他们太遥远了,因此村民们有什么事都是去乡镇找三老或者游檄。
宋老头却想着,自家三儿媳神神秘秘的,兴许还有啥打算。
于是对里长说:“我觉着不用着急,又没出人命不是?三哥要是信得过我,就把这姑娘留在我家,等问清楚这姑娘的来历,咱们再说咋弄也不迟。”
(https://www.tbxsvv.cc/html/166/166456/36793013.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