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梁山不老 > 第75章 读信行军帐

然后,我笑眯眯地走进梁太尉的军帐。
  梁太尉见我笑眯眯的样子,知道事情有了进展。便问道:“事情如何?”
  我把忽悠八名辽国谍子给李军妓乳燕女士写信的事说了一遍。梁太尉笑道:“我就知道你鬼点子多,一定能成。只是不知写的这些信有没有用?”
  我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因为一路奔波而有些急促的呼吸,然后向梁太尉抱拳行礼,说道:“八名谍子都写了信。这些信我也没有顾上读,收起来就往殿帅这里赶来,现在我读给殿帅听,看有没有用。”
  梁太尉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我也好奇呢,看这些辽国谍子都写了些什么?”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和好奇,似乎对这些信件的内容很感兴趣。我从怀中掏出那一沓信件,由于时间紧迫,这些信件还没有来得及整理。我小心翼翼地打开一封信,展开信纸,看着上面整整齐齐的小字。
  辽国境内,契丹语和汉语都是官方和民间的通用语言。契丹字和汉字也同样被官民使用,并在境内外通行。契丹字创制后,用于书写官方文书、碑碣、牌符、书状、印信等,同时也用契丹字翻译了大量汉语儒家经典和文学、史学、医学着作。这些辽国谍子因为长期在大宋生活,为了避免被人发现破绽,他们习惯于用汉字书写。所以,他们写的信我李铁牛都能认得,能读下来。我于是清了清嗓子,开始为梁太尉读这八封信:
  第一封信是一个叫萧峰的谍子写的,他写得很短。他写道:“李乳燕:希望我们都能活着吧!此时此刻,我只想赠你两句诗,都是宋人写的:‘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萧峰。”
  读过之后,不知这两句诗用在此处,究竟何意?想了一下,不明究竟,便放在一边。
  第二封信是一个叫斡鲁朵呼野的谍子写的,他的字写得歪歪扭扭的,但写得较长。他写道:“乳燕姐姐:听宋朝的将军说,你做了宋朝皇帝的皇妃娘娘了,兄弟听了,替姐姐高兴得很。我家里穷,做谍子也是为了混口饭吃。姐姐平时对我很照顾,护着我,不叫别人欺负我,我早就把你当亲姐姐了。所以,我想对你说,做谍子太危险了,姐姐以后再不要干谍子的勾当了。人生几十年,弹指一挥间,姐姐珍惜吧!至于这位将军说,你要我们给你写上自己的要求和愿望,我也知道你的难处,没啥奢望。我今年才十六岁,还没有活够,只希望以后能活着走出这个军营吧。——弟弟斡鲁朵呼野拜上。”
  这封信读过,就想起那个十六岁的少年来,在那八个大老爷们中,他的面容最稚嫩,身陷囹圄令人于心不忍,但他却偏偏做了敌国的谍子,又有什么办法呢?
  第三封信是黑衣人小队长耶律余写的,他写道:“乳燕:想你了。我知道你既是大统领的女人,也是萧副统领的女人,但我还是爱你。我的第一次性经历便是你亲自调教的。之后,你每次外出有任务,便会领上我,我们便会增加一次又一次的性经历。也许,有人以为你是淫妇、荡妇,只有我知道,你酒后哭着讲过,你的童年很苦,你连你的身世都不知道,不知父母为谁,便被拐到军营,你便开始游戏人生,能活着就好好活着吧,深居皇宫虽寂寞,但只要能活着,比什么都好。——耶律余。”
  读完这封信,就好似揭开了一个谜底,使人对那个军妓李乳燕心生同情,一个女子,不知父母是谁,不知自己出身何处,便浑浑噩噩,被人送到军营,莫名其妙地做了谍子,忍辱负重,是该叹息什么?
  第四封信是一个叫萧都里兹文的谍子写的,他写道:“乳燕:看在我们俩都是孤儿的份上,你如果能活着回去,你认识我的女人的,你便告诉她,她的男人这辈子加入了谍子队,便从此对不住她,让她改嫁吧!这辈子欠她的,下辈子我做牛做马还她——萧都里兹文。”
  读完这封信,感觉战争给平民百姓造成的创伤太大了,老百姓不堪其重,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但愿化剑为犁吧!
  第五封信是一个叫耶鲁宏基的谍子写的,他写道:“李乳燕:我想告诉你,如果我们能够活着出去,我再告诉你我的愿望——耶鲁宏基。”
  这封信最简单,也给人想象的空间最大,使人想知道答案,这愿望到底是什么?
  第六封信是一个叫萧洒的谍子写的,他写道:“李乳燕:两军交兵,各为其主。我也不恨宋人,但我也不会投降。我说的那些秘密其实都是一些早就暴露了的秘密。如果你真能帮上忙的话,希望杀头的那一天,叫刽子手来个痛快。听说宋人有种行刑法叫“千刀万剐”,别让他们剐了我就好——萧洒。”
  读完这封信,觉得这是一个活通透了的军人,两军交兵,各为其主。他谁也不恨吗?也许什么都恨。他做了他该做的,他没做不该做的。他的人生愿望就是这么简单:希望杀头的那一天,叫刽子手来个痛快。我该赞扬他,还是该骂他顽固不化?

  第七封信是一个叫耶律真的谍子写的,他写道:“李乳燕:我是最早加入谍子队的人,也是这里年龄最大的谍子。我知道你的身世,我们谍子队里,你们年龄小的这些人,其实都是被我们辽国军方抓来的,养到军队里培养谍子的,我们的大统领就是凶手之一。别看他爱你,也许他便是你的杀父仇人。至于我,我看明白了,别看宋朝的那位将军说得天花乱坠,弟兄们兴高采烈地,其实,大家都明白,谁都不会走出这个军营,活一天高兴一天吧,这就是谍子的命,认命吧!——耶律真。”
  这才是一个藏在幕后偷窥的人,他啥都看明白了,但偏偏啥都不想说。有些事,说了反倒不好,人还是难得糊涂些吧?
  第八封信就是那个副统领萧也先写的,他写道:“亲爱的乳燕:你好!夫妻一场,我们也许再也见不到了。我听说你现在成了宋朝皇帝的皇妃娘娘,我先还很生气,后来一想,我们进了谍子队的人,东藏西躲,活得不像人样,你能和宋朝皇帝有这个缘分,这也许是你最好的归宿。如果我们的夫妻人生也算是爱情的话,我知道,有一种爱叫做放手。那么,这辈子临别之际,我心甘情愿地放手。希望我们下辈子再不要生在谍子队了,也祝福你余生幸福吧。——萧也先。”
  读完萧副统领的这封信,心里其实是有所触动的。读着读着,便记起了他问我的那句话:“将军,不知我的女人还在世吗?”满脸的担忧之情。即使最后听到我说,他的女人上了大宋皇帝的床,叫床的声音十分夸张时,他有点怒气,但很快平静下来。读完,还清楚的记得他写的那句话:“有一种爱叫做放手。那么,这辈子临别之际,我心甘情愿地放手。”如果这不是爱情,那还有啥才叫爱情?人生天际间,弹指一挥间,什么能比拥有一份爱情更值得怀念?
  八封信读完了。
  我正等着梁太尉的指令,可他那边却出奇的一声不吭。我抬头一看,他正皱着眉头,一只手托着下巴,一脸的沉思状。我叫道:“殿帅......”
  梁太尉抬起头,说道:“李帅,你读了,怎么想?”
  我看着梁太尉的眼睛,觉得他的表情很奇怪。我这人快人快语,不藏着掖着。我说道:“殿帅,我本来想找出点破绽,栽赃给那个女人,现在......怎么感到有些感动呢。”
  梁太尉道:“李帅,两国交兵本来是残酷的现实,但我突然想......放他们一条生路吧?”
  我觉得梁太尉的这个脑筋急转弯转得太快了。我说道:“殿帅......那皇上的安全呢?”
  梁太尉道:“我今天专程去提醒一下宇文大统领,叫他盯着这个女人吧......至于皇上,自求多福吧。”
  我连忙再次向梁太尉抱拳行礼,道:“谨遵殿帅号令!”
  梁太尉点了点头,说道:“好了,你先去休息吧。有什么情况我再派人叫你商议。”
  我转身离开了太尉,心里寻思:这些信到底触动了梁太尉的哪根神经?
  回到自己的军帐,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为什么?我自己也说不清,我自己本来是个粗人,粗人就是不爱动脑筋。
  人家都说,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但我还是不想一虑。人生就是这样,糊涂些也许更轻松。
  那么,就说说辽国人的姓名。你刚才听到我读的这几封信,觉得辽国人的姓名读起来很拗口。其实这就是他们的姓命文化特点。辽国有两大姓氏:耶律、萧。一个是皇族,一个是贵族。除此之外,还有述律氏、外剌氏、内剌氏、阿鲁瓦氏、阿速吉氏、斡鲁朵氏、斡刺乙则得氏、萧都里兹氏、阻卜氏、孤稳氏、术甲氏、卓鲁氏、回鹘里氏、回鹘拨里氏、涅里括氏、乌古论氏、馆陶氏、抹颜氏、谋良虎氏、耶鲁氏等。
  辽朝是契丹族建立的王朝,很多辽朝人物也兼有契丹名和汉名,例如辽朝的开国皇帝,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契丹名是阿保机,汉名为耶律亿。但这种理解并不准确。辽代契丹人名也远没有这么简单。事实上,一个辽代契丹贵族可能同时兼有契丹名、契丹小名、契丹字、汉语名、汉语表字、汉语小名等不同形式的名字。
  就拿开国皇帝辽太祖来说,《辽史》是这么介绍的:太祖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姓耶律氏,讳亿,字阿保机,小字啜里只。在这里,“阿保机”被表述为“字”,还有一个所谓的“小字”——“啜里只”。显然,这里的“字”并非汉语语境下的表字,而是契丹字,而所谓“小字”,则是辽太祖的契丹小名。
  这种名字模式在《辽史》中相当常见。比如其他几个辽朝皇帝:“景宗孝成康靖皇帝,讳贤,字贤宁,小字明扆”、“兴宗神圣孝章皇帝,讳宗真,字夷不堇,小字只骨”、“天祚皇帝,讳延禧,字延宁,小字阿果”等。再比如大臣,则有“(萧)孝先,字延宁,小字海里”、“(萧)孝友,字挞不衍,小字陈留”、“耶律资忠,字沃衍,小字札剌”等等。

  《辽史》中还收录了很多没有汉名的人物。如“  耶律合住,字粘衮”,这里“合住”就是其契丹小名,“粘衮”就是其契丹字。但根据出土墓志铭可知,这个耶律合住也是有汉名的,叫“耶律琮”,其汉语表字为“伯玉”。换言之,此人的名字有五种形式,分别是:
  汉语名:琮
  汉语表字:伯玉
  契丹小名:合住
  契丹字:  粘衮
  契丹全名:  粘衮·合住
  汉语语境下的“名”和“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但北方民族的语境中,同时拥有“名”和“字”则相当罕见。那么,这个契丹小名和契丹字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会不会是受汉文化影响,在“名”之外另取一个“字”呢?根据契丹文(契丹小字)墓志,契丹小名应直译为“儿名”,就是乳名。契丹字应直译为“第二名”。前者是小时候取的名字,后者是成人后的新名字。契丹人成年后的“第二名”源自自己长子的小名。契丹全名为“某某的父亲某某”,后来省略了“父亲”,变成“某某的”,也就是所谓的契丹字。比如耶律吼的契丹全名“曷鲁本·吼”的意思就是“曷鲁本的(父亲)吼”。也就是说,契丹人同时拥有契丹小名和契丹字(第二名),并非是学习汉族的,而是源自契丹民族“父连子名”的古老习俗。契丹小名自不必说,是契丹人生来就有的名字;而所谓的契丹字,就是长子小名的属格形式。
  当然,到了阿保机建立契丹帝国(辽朝)时期,“父连子名”的习俗已经不是很普遍了,越来越多的契丹人不再遵循这种习俗。但作为这种习俗的遗存,契丹成年男子仍同时拥有“契丹小名”和“契丹字”(第二名),而且他们的“契丹字”依然保留属格形式,不过前面连的未必是长子的小名了。
  随着辽代契丹人的汉化程度日益加深,他们又往往拥有汉语名和表字。如此一来,很多契丹人就拥有五个名字,分别是汉语名、汉语表字、契丹小名(小字)、契丹字(第二名)、契丹全名(契丹字+小名)。还有的人拥有汉语小名。那么。一个契丹人最多的情况下,可能拥有六种形式的名字,在不同场合随时切换!不只是契丹人,一些契丹化了的汉人也采取了这种命名方法。如辽代权臣韩德让,他的汉名是“德让”(后赐名“隆运”),汉语表字是“致尧”。根据其家族后裔的契丹文墓志《耶律高十墓志》显示,韩德让的契丹全名是“兴宁·姚哥”,即契丹小名“姚哥”,契丹字(第二名)“兴宁”。整个玉田韩氏家族成员也大多“五名俱全”。
  总之,在汉化尚浅的辽代初期,很多契丹贵族还没有汉名(辽太祖的汉名“亿”也可能是后世追加),只有契丹小名、契丹字(第二名)和契丹全名。辽中叶以后,“五名俱全”(汉语名、汉语表字、契丹小名、契丹字、契丹全名)就成了契丹贵族(包括契丹化汉人)姓名的标配。
  读完信,怕您对辽人姓名有所疑问,故此解惑一二,不知清楚否?

(https://www.tbxsvv.cc/html/162/162752/36792947.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