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片古老而苍茫的大地上,顺军的步兵原本已有溃散的迹象,多亏阎添禄,这位身材魁梧、面容坚毅的将领,力挽狂澜,他的眼神如同烈火般燃烧,声音如雷震般响彻战场,才勉强稳住了军心。然而,谁也没想到,转瞬间,他们就被蜂拥而至的百姓给击垮了。百姓们如潮水般涌来,带着对顺军的深深仇恨和对明军的渴望,他们的呼喊声、哭泣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顺军步兵误以为前方的阵线已经崩溃,纷纷弃战而逃,竞相奔走,场面一片混乱,仿佛整个世界都陷入了疯狂的漩涡之中。
“反攻吗?那只是说说而已!”一个士兵喘着粗气,脸上的汗水与泪水交织,他手中的刀剑虽然锋利,但在这一刻却显得如此无力,“战场上的伤亡,多半是因为自相践踏造成的。”所谓的顺军精锐,那些曾经誓言死战不退、逃者必杀的勇士们,在这一刻都成了空谈。士兵们只知道,快速奔跑或许还有一线生机,稍微迟疑就会被溃败的士兵裹挟,必死无疑!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握住,无法挣脱。
“快跑!明军来了!”一个惊恐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
“功劳是别人的,命是自己的,想活命的就快跑!”伪装成顺军的细作,实则是明军的探子,也混杂在其中,大呼小叫地奔逃着,他们的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仿佛在看一场精采的戏剧。
战场局势瞬息万变,顺军大败。阎添禄面色如土,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无奈与悲痛,哀叹道:“败了,全败了!”军心一旦散去,就如同万牛难挽的颓势,任凭他如何呼喊,也无法阻止士兵们的逃亡。他急忙命令亲兵速去报告皇上:“我军已败,请皇上速退二十里,避其锋芒,收容败卒,以图后举!”说完,他推亲兵上马疾驰而去,他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如此孤独与悲壮。
阎添禄也上马,率领着数十名亲兵,在乱军之中竭力收容败军。然而败势已定,即使李自成亲临也难以阻挡。阎添禄与亲兵很快就被溃败的士兵冲散,被裹挟着向西逃去,明军紧随其后驱赶着他们,如同驱赶着一群无助的羊群。
步兵阵线一破,主将失踪,顺军的一万五千骑兵顿时大乱。谢君友、马重僖、马世耀三人无暇多想,他们的心中充满了焦虑与恐惧,各自率领着部下奔逃,试图在这混乱的战场中找到一丝生机。明军的骑兵见状,分兵追击,战场上的风云骤然变幻,仿佛一场残酷的游戏才刚刚开始。
冷兵器交锋,杀伤最烈的莫过于阵形崩溃、追击溃兵之时。顺军如同无头苍蝇一般,自相践踏,死者无数。他们的尸体铺满了战场,鲜血染红了大地,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更有甚者,一些主将想要整军反攻,反而被逃卒所杀,他们的眼中充满了不甘与愤怒,却无力改变这残酷的现实。
“去你的!我们受够了!”一个顺军士兵怒吼着,他的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仿佛要将所有的愤怒都倾泻而出。然而,他的反抗只是徒劳的,很快就被明军的骑兵所淹没。
于是,东部的战场由对峙转为明军单方面的屠杀。军中火起,败军的呼号声惊天动地,连李自成都被惊动了。他站在土坡上,手持千里镜向东望去,见状失色。早晨他还授予阎添禄精兵二万五千人,以防明军突袭,没想到败得如此之快!他的心中充满了不甘与愤怒,却也明白大势已去。
反观宗敏攻城的军队,原本已经占据上风,再给他们半时辰,就能破城而入。然而这一切都成了泡影,他们的努力与牺牲都化为了乌有。面对败军,李自成无奈之下,忍痛下令:“传令下去,中军及各部速退居庸关!”他的声音中带着无尽的悲痛与无奈,仿佛是在宣告一个时代的终结。
居庸关地势险要,距离京城不远,进可攻退可守。李自成想要借助此地重振旗鼓,他的心中充满了决心与希望,仿佛在这片险峻的山关中看到了未来的胜利。传令完毕之后,他突然想起了通州的桑东序,那里还有精兵二万五千人。如果明军肃清了城下的敌人,一定会攻打通州。而桑东序前有蒋太微、吴三桂的军队,后有京军,必败无疑。他的心中充满了担忧与焦虑,却也明白自己无法顾及所有人。
李自成再次命令传令兵:“快去告诉桑东序,让他放弃通州,前往居庸关!”传令兵领命而去,他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如此孤独与坚定。
接着他又命令道:“骆文彬将军与李先生也退往保定府。”他的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决心,仿佛是在宣告一个不可逆转的命令。
李自成亲自率领中军作为后卫部队退往居庸关。当他们到达石景山下时遥望京城只见浓烟滚滚,那是战火的硝烟也是他们心中的痛。沿途不断有败军络绎归来然而明军的骑兵追杀不绝。在没有工事掩护的野外败军成了明军骑射的活靶子,他们的哀嚎声、求饶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悲惨的画面。
关宁军的箭矢如雨般落下顺军伤亡惨重。李自成想要反攻然而关宁军却突然撤退了,他不敢追击只能继续退往居庸关。他的心中充满了愤怒与无奈却也明白自己无法改变这残酷的现实。
北京城上明军看到流贼败退欢声雷动。他们坚守了七八日终于击退了强敌这场胜利来之不易。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与自豪仿佛在这一刻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
“我们胜利了!流贼退走了!”一个明军士兵欢呼着,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激动与喜悦。
“放屁!这是败退不是撤退!”李副将愤怒地斥责道,他的眼中闪烁着冷冽的光芒仿佛要将所有的愤怒都倾泻而出。
“李副将说得对流贼大败了!”城上城下的明军听到这个消息士气大振反攻的势头已经形成。即使是老弱病残的士兵也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奋勇向前。这是因为首功制的激励制度斩杀敌人可以获得奖赏。然而这个制度也有弊端多杀敌人不如多抢夺财物甚至有人为了冒功而杀害无辜的百姓。后来虽然改为首功加军功但仍然没有完全消除这个弊端。将领们报功时仍然依赖首级作为凭证没有首级就没有功劳所以很多人都观望不前胜利时争抢功劳失败时则逃跑。这也是明朝晚期大军作战屡败的原因之一。
林小风站在城头上望着下方屠杀的场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一战他们胜利了!他的心中充满了喜悦与自豪仿佛在这一刻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然而他也明白这场胜利只是暂时的未来的路还很长他们需要更加努力地战斗才能守护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望着贼寇们溃败而去,城墙上的守卫士兵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力气,纷纷倚靠在城垛上坐下。他们的脸上满是疲惫与释然,眼神中却闪烁着不屈的光芒。连日来,贼寇如潮水般不断攻城,给这座古老的城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所守护的,不仅仅是这座城池的砖石结构,更是他们身后的亲人眷属,以及城中那些无辜百姓的安宁生活。
一阵哭泣声突然响起,如同初春的寒风,穿透了每个人的心房。“呜!”这声音仿佛具有传染性一般,瞬间便在城头上弥漫开来。其中夹杂着喜悦、感慨、激动,以及百姓们对于胜利的复杂情感。这场胜利来得太过不易,是用无数将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每一滴泪水,都是对逝去英雄的哀悼,也是对未来和平生活的期盼。
呕——
哭声未歇,呕吐声又四起。原来,城外的景象实在惨不忍睹。放眼望去,遍地都是尸体,既有贼寇攻城时留下的,也有今日野战中阵亡的。鲜血染红了大地,与夕阳的余晖交织成一幅悲壮的画面。残肢断骸触目惊心,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血腥味。这是一片真正的尸海,是战争残酷最真实的写照。
林小风站在李副将身旁,他的脸色苍白,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强忍着呕吐的冲动,对李副将说道:“李副将,快命令百姓们打扫战场。贼寇虽然暂时退去了,但一定会卷土重来。”他的声音虽然低沉,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决。
“遵命!”李副将振作起精神,立刻开始部署。他的声音洪亮有力,仿佛能驱散人们心中的阴霾,“李参将,快去修补被毁坏的城墙;老张,你带领一千人出城去清理战场。所有能用的甲胄兵器,都要悉数收回清洗备用。战死的马匹也要运回来作为食物;我军阵亡的将士,就葬在城西南的山坡上;贼寇的尸体则聚集起来焚烧掉,以防瘟疫的发生。”
“其余的人继续守城,一定要谨防贼寇的袭击!”李副将的命令如同一道道利箭,穿透了人们心中的迷雾,让他们重新找回了战斗的意志。
看到李副将安排得井井有条,林小风终于放心下来。他带着几十人返回皇城,心中始终牵挂着周皇后的安危。他的步伐坚定而有力,每一步都踏在了人们的心弦上。
这一战,不仅京城的守军全部出动,皇城里也只剩下数百人守卫,而且其中多为内监。当林小风来到乾清宫前时,只见周皇后正率领着众妃嫔在门外等候。她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单薄,但她的眼神却充满了坚毅与决心。
“陛下!”周皇后的脸上写满了忧虑,她的声音虽然轻柔,却透露出深深的关切。她知道林小风心系国家的命运,所以特地将后宫的妃嫔们都召集到乾清门外。如果京师无法保住的话,她誓将与妃嫔们共同赴死,以维护皇家的尊严。
“皇后,各位爱妃!今天我们大获全胜,贼寇已经退去了!”林小风的声音如同春风般拂过每个人的心田,让他们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
听到这个消息后,周皇后和众妃嫔都松了一口气。前者是为了国家而担忧,后者则是为了自己的安危而忧虑。她们的眼中闪烁着泪光,那是对逝去将士的哀悼,也是对未来和平生活的期盼。
“你们都回宫去休息吧,朕改天再与你们共饮。”林小风的声音温柔而坚定,他的话语如同一道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每个人的心房。
“遵命。”众妃嫔行礼后告退,她们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渐渐远去,留下了无尽的思绪与期盼。
“陛下,臣妾有罪啊!”待众人散去后,周皇后突然跪倒在地。她的身姿在风中显得格外曼妙,却也透露出深深的自责与无奈。她的眼中闪烁着泪光,那是对国家的忧虑,也是对自己的自责。
“你何罪之有呢?”林小风愕然地问道,他连忙上前将她扶起。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关切与疑惑,他不明白周皇后为何会如此自责。
“如果没什么急事的话,我们改天再议吧。朕现在想去休息一下,以便明天能够有精力应对朝堂上的战斗。京师里还有奸佞之徒没有清除干净呢,我们不得安宁啊。”林小风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他的话语透露出对未来的坚定与决心。
周皇后低着头轻声说道:“臣妾担心京师会失守,宗室会受到侮辱,所以就让臣妾的父亲入宫来了,以备不时之需”她的声音如同细雨般轻柔,却透露出深深的无奈与自责。她知道自己的做法有些不妥,但她也是为了国家的安危着想。
听到这里后,林小风对周皇后充满了敬意和感激之情。他将她紧紧地揽入怀中久久不愿松开手来。他的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感慨与激动,他知道周皇后是为了国家的安危才做出这样的决定。
过了一会儿后他问周皇后道:“你父亲嘉定伯现在在哪里呢?”他的声音温柔而坚定,他的话语透露出对未来的期许与决心。
“在坤宁宫的偏房里。”周皇后回答道。她的声音轻柔而坚定,她的话语透露出对父亲的关切与期待。她知道林小风一定会妥善安排父亲的安危。
“那你去把他叫来吧。”林小风吩咐道。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知道接下来的事情将会非常重要。
周皇后以为林小风又要向她父亲索要捐款了,无奈之下只能亲自去传旨。她的心中充满了无奈与忧虑,但她也知道这是为了国家的安危着想。
不一会儿的功夫后嘉定伯周奎便来到了林小风的面前。他的身影显得有些佝偻,但眼神中却透露出商人的精明与狡黠。往日的傲气已经荡然无存了,因为前日的警告还历历在目呢。
林小风今天的表现有些异于常态,他起身亲自去搀扶周奎起来,并亲切地说道:“国丈大人免礼吧。”他的声音温柔而有力,他的话语透露出对周奎的尊重与关怀。这让周奎感到有些意外和惶恐。
周奎偷偷地瞥了一眼林小风的笑容,顿时觉得一股寒意侵入了骨髓之中。他害怕林小风会觊觎自己的财产呢。他的眼神中闪烁着不安与戒备,仿佛一只即将被猎人捕捉的猎物。
“陛下啊,臣家里的财产都已经用光了。虽然臣有报国之心,但也是无能为力了啊.”他哭丧着脸说道。他的声音中带着哭腔和无奈,仿佛一个即将破产的商人。
林小风并没有说话,只是示意旁边的郭天阳给周奎赐座。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知道该如何应对这个狡猾的商人。
然而周奎却坚决不肯坐下,声称自己的痔疮发作了。实际上他是害怕林小风会向他收费呢。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戒备与惶恐,仿佛一个即将被揭穿谎言的骗子。
林小风笑着问道:“国丈大人啊,朕有件事情想问你一下,希望你能够实话实说哦。”他的声音轻柔而有力,他的话语透露出对真相的渴望与决心。
“臣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周奎连忙表态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和惶恐,仿佛一个即将面临审判的罪犯。
“国丈大人啊,你有没有和蒙古通商的商队或者商号呢?”林小风直接问道。他的眼神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人心深处的秘密。
周奎犹豫了一会儿后还是点了点头承认了。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无奈与惶恐,仿佛一个即将被揭穿的骗子。
“那你们主要经营些什么业务呢?”林小风继续追问。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他的话语透露出对真相的执着与决心。
“粮食、马匹、棉麻、丝绸、盐、皮草、牛羊等等都有涉及.”周奎一一列举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和惶恐,仿佛一个即将面临审判的罪犯在坦白自己的罪行。
“那有没有涉及铁器的买卖呢?”林小风的目光如炬地盯着周奎问道。他的眼神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人心深处的秘密。
周奎惶恐地跪倒在地连连求饶道:“陛下恕罪啊!有是有一些涉及铁器的买卖。因为蒙古对铁的需求量很大,而且价格也很高,所以我们的商队就贩卖了一些铁器给他们。臣也是随大流而已啊.”他的声音中带着哭腔和无奈,仿佛一个即将被惩罚的罪犯在求饶。
明朝禁止铁锅、铁器等物品流入蒙古地区,以防止他们重新铸造兵器。而蒙古人如果想要购买新锅的话,就必须用旧锅来交换才行。而建奴就是借此机会贿赂商队,将铁矿和铁器运送到辽东地区来对抗明朝廷的军队呢!这是一个严重的国家安全隐患,林小风必须严肃处理。
“朕前几天才刚刚诛杀了一些卖国求荣的商贾们,你知道吗?”林小风严厉地问道。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他的话语透露出对叛国者的愤怒与决心。
周奎心如死灰地点了点头表示知道这件事情了。他的眼神中闪烁着绝望与无奈,仿佛一个即将被处决的罪犯在等待着最后的判决。
“那朕现在给你一个机会吧!半个月之内你把那些商号的业务都揽过来能做到吗?”林小风突然话锋一转问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柔和与期待,仿佛一个给予罪犯最后机会的法官
遣走了周奎之后,林小风步伐稳健,穿过紫禁城的重重宫阙,直奔文渊阁。夕阳的余晖洒在琉璃瓦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为这座古老的宫殿增添了几分庄严与神秘。林小风的心中却并无欣赏美景的闲情,李阁老的身体状况让他颇为忧虑。作为一位心系天下的君王,他深知,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刻,每一位忠臣的健康都至关重要。李邦华,这位三朝元老,不仅是国家的栋梁,更是他心中的一股坚实力量。
走进文渊阁,一股淡淡的书香扑鼻而来,与外面的喧嚣相比,这里显得格外宁静。阁内的臣僚们见到皇帝驾到,纷纷上前,脸上洋溢着由衷的喜悦和敬意。“恭喜陛下,京师坚守成功,贼寇大败,已退守至居庸关了!”他们的话语中充满了激动与自豪,仿佛这场胜利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更是对所有人心中信念的一次巨大鼓舞。
林小风环视四周,每一个臣子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后的释然,他深知,这份喜悦背后,是无数军民共同付出的汗水与血水。“这都是你们与军民共同努力击退贼寇的功劳,诸位都有大功!”他的话语温暖而坚定,如同春风拂面,让每个人的心中都涌起一股暖流。
臣僚们谦逊地回应,但眼中的光芒却透露出难以掩饰的自豪。林小风望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回想起半个月前,贼寇攻破宣府,直逼京师,那时的京城,人心惶惶,甚至有人提议迁都,以避其锋芒。幸而军民一心,众志成城,不仅守住了这座古老的都城,还一举将贼寇击退,这份坚韧与勇气,让他深感欣慰。
“你们都退下吧,我有话要与李阁老单独说。”林小风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臣僚们识趣地行礼告退,阁内很快便只剩下君臣二人。
林小风凝视着李邦华,这位老人的面容略显憔悴,但眼神依旧锐利。“李阁老,你知道我召你来是为了什么事吗?”他轻声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关切。
邦华沉思片刻,缓缓摇头,眼中闪过一丝不解。“臣略知一二,但陛下需要明白,这种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他的声音沉稳,透露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淡然。
林小风摇了摇头,眉宇间流露出一丝决绝。“但这件事刻不容缓。”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不容拖延的紧迫。
邦华愕然,他不理解皇帝为何如此急切,于是试探性地问道:“愿闻陛下高见。”
“是关于商贾的事情!”林小风的话语简洁明了,却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邦华心中泛起涟漪。
邦华更加困惑了,他皱眉问道:“陛下不是已经惩治了那些叛国的商人了吗?商贾还有什么问题呢?”
林小风深吸一口气,缓缓道来:“商贾只是表象,官商勾结才是问题的根源。官员利用权力谋取私利,商人用财富换取权力,权力和财富相互交换,最终酿成祸患。五倍的利润,就有人铤而走险;十倍的利润,就有人蔑视法律、破坏纪律;超过十倍的利润,就有人不惜牺牲自己的身家性命。”
邦华闻言,神色凝重,他深知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却也明白想要解决它,何其艰难。
“我命令你消除这个弊端。”林小风的声音坚定,带着不容抗拒的力量。
邦华初时疑惑,继而皱眉,最后露出了惊骇的神色。他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的这个观点,是从哪里来的呢?”
林小风轻笑一声,咳嗽了两声,似乎在掩饰什么。“是从《资本论》这本书里看到的。”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神秘。
邦华学识渊博,却从未听说过这本书,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
“我以后可以借给你读一读,但现在最紧迫的事情是消除官商勾结的弊端。”林小风避而不答,将话题拉回到了正题上。
邦华沉思良久,无奈地摇了摇头。官商勾结的问题,牵涉广泛,想要根除,绝非易事。
林小风轻笑了一声,目光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有办法,但需要阁老你的帮助。”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仿佛一股无形的力量,让人心生信赖。
邦华肃然起敬,拱手说道:“臣愿意效犬马之劳。”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决绝与忠诚。
“我的策略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林小风缓缓说道,每一个字都仿佛经过深思熟虑。
邦华的目光一闪,很快就领悟了皇帝的意思。他试探性地问道:“陛下的意思是让我去做官商勾结的事情?”
林小风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是的,也不完全是。我想让你利用权势组织商队、商号,与贼寇、蒙古、建奴进行交易。朝廷禁止的商品,你就卖;朝廷允许的商品,你就低价卖。表面上是为了夺取利益,实际上是为了让锦衣卫潜入敌后,进行侦察和策反活动。”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深邃的智谋。
邦华犹豫了一下,问道:“这件事情非得我亲自去做吗?”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迟疑。
“是的!”林小风肯定地回答,他的目光中充满了信任与期待。
邦华分析道:“贼寇、蒙古、建奴一定会调查商号的背景,如果知道是陛下或者勋贵在背后操控,虽然交易不会中断,但很难获得他们的信任。”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老练与谨慎。
林小风微笑着解释道:“你是内阁首辅,文臣的领袖,你去做这件事情不会引起他们的疑忌。这样,锦衣卫才能获得他们的信任,进行策反和破坏活动。”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对邦华的信任与赞赏。
邦华恍然大悟,躬身行礼道:“臣这就去办。”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决绝与坚定。
林小风进一步安排道:“嘉定伯周奎已经吞并了叛商的产业,如果他向你求助,你可以相机行事。他在明处,你在暗处,既可以吸引贼寇、建奴的注意,又可以让你不方便做的事情由他去做。”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深谋远虑。
邦华躬身行礼道:“臣领旨。”他的心中充满了对皇帝的敬意与忠诚。
邦华作为三朝元老,年近古稀,自然明白皇帝的用意。皇帝重用周奎,表面上是为了提携他,实际上是为了打压其他商人,为自己的商号铺路。商战如同战场一样竞争激烈,周奎一搅局,小商号自然会退缩,资源就会归于皇帝手中。这一点,邦华心中清楚,林小风也想到了这一点,心中暗自高兴。
君主选择臣子并不在于他是否清正廉洁而在于他是否能够适应职位。周奎虽然贪婪但他的能力还是可以利用的。有周奎在前面搅局北境的商号将会重新洗牌而混乱的局面则对大明和锦衣卫都有利。林小风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筹划。
他叮嘱道:“关于商号的事情你要尽快去办选一些忠诚可靠的人来领导其余的事情我会安排锦衣卫与你接洽。切记这件事情要绝对保密不能泄露给外人知道。”他的语气中充满了严肃与谨慎。
邦华回应道:“臣遵旨。”他的心中充满了对皇帝的忠诚与信任。
林小风叹了口气,似乎有些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再来说第二件事情,”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沉重,“你入阁半个月了可曾发现朝廷有哪些弊端吗?”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对国家的深切关怀。
邦华误以为皇帝对他不满,挣扎着想要跪下请罪。林小风按住他说:“但说无妨无须请罪。”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宽容与理解。
邦华感激地看了皇帝一眼,然后缓缓说道:“臣认为朝廷的弊端主要有三点:天灾频繁、贪吏横行、军备废弛。”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对国家的忧虑与关切。
邦华还想继续说下去,但林小风阻止了他:“这些事情我们明日再在朝堂上讨论。现在贼寇已经退却,我想借此机会整肃朝纲。”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决心与期待。他知道,这场战斗才刚刚开始,但只要有决心和智慧,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
走出文渊阁,林小风的脚步显得格外沉重,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铅块之上。夕阳的余晖斜洒在他的身上,为他那略显疲惫的身影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辉。他的面容坚毅,眼神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那是一种历经沧桑后依旧坚韧不拔的意志。尽管身心俱疲,但胸中那股子戾气,却如同烈火一般,熊熊燃烧,支撑着他继续前行。
自穿越至这乱世以来,他手中的剑已不知饮过多少人的血。每当夜深人静,那些过往的战斗如同梦魇般缠绕着他,让他难以安眠。然而,每当黎明到来,那份对安宁的渴望便再次点燃了他的斗志。昔日流贼围城,他虽能以一己之力震慑贼寇,但终究只是杯水车薪。如今,贼寇虽退,但他心中的杀意却更盛,誓要以此次大捷为契机,大开杀戒,以儆效尤,让天下人皆知,乱世之中,亦有铁腕之治。
黄昏时分,郭天阳轻轻推开殿门,步入这沉寂的乾清宫,轻声唤醒沉睡中的林小风:“皇爷,公孙遇春求见。”
林小风缓缓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随即整理了一下略显凌乱的衣冠,沉声道:“传他进来!”
公孙遇春步入殿内,恭敬行礼:“陛下,召臣有何吩咐?”他虽未亲历战阵,但近日来,为补充锦衣卫空缺,奔波于市井之间,亦是劳心劳力。
“朕交代你的事情,进展如何了?”林小风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公孙遇春面露难色,缓缓答道:“回陛下,时间紧迫,目前仅招募到数百人。”
林小风闻言,眉头紧锁,心中暗自叹息。这人数,对于他心中的宏图大业而言,无疑是杯水车薪。
“宣府未陷之前,锦衣卫有多少人?”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急切。
公孙遇春沉思片刻,方才答道:“宣府作为九边重镇,驻扎着精锐的边军,也是锦衣卫渗透之地。据郎继武留下的手册记载,宣府在编的锦衣卫有近千人。但考虑到空饷的问题,实际人数可能只有三成左右,大约三百余人。只是,不知他们是否已投降贼寇。”
“三百人?不够.远远不够!”林小风低声喃喃,眼中闪过一抹决绝之色。
八大“蝗商”的根基在宣府,若不能短期内收复,他打算派锦衣卫秘密除去这些心头大患。这些人多活一刻,便让他多一刻的心难安。尽管他知道,此举可能导致这些商队的财富落入李自成之手,但此刻,他已顾不得那么多了。
公孙遇春见状,虽心中疑惑,却也不敢多问,只能静静地站立一旁。
“这样吧,先清理锦衣卫中的空饷问题。派这些人广泛布置眼线,发展下线。同时调整他们的俸禄,在京的每月二两银子,外任的每月三两银子,粮饷另外计算。凡是策反成功的,根据人数和对方的官职给予赏赐,钱从内帑中出。你可以拟个方案,朕没有异议就执行。”林小风的话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策反和购买情报的资金,都从内帑中拨给你,先给你五十万两银子,不够了再向朕要。”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一种不容抗拒的威严。
锦衣卫直属皇帝管辖,林小风进行整改时,朝臣们无权干涉,这正是他的底气所在。昔日流贼围城,正是用人之际,不便进行整改。如今贼寇已败退,正是整顿恢复的好时机。
“朕对锦衣卫的期望,不过是希望它能恢复到万历二十年时的盛况罢了!”林小风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感慨,仿佛是在追忆那段辉煌的岁月。
公孙遇春初听五十万两银子时,心中略感惊慌,但随后听到皇帝的圣意后,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锦衣卫的荣光即将复兴!他跪领旨意,声音中带着一丝激动:“臣即刻去办理!”
林小风目送他离去,无奈地摇了摇头。如今的锦衣卫,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辉煌,回想起万历年间,锦衣卫是何等的鼎盛?在万历三大征中,抗击倭寇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技术含量最高。那时的锦衣卫人才济济,因为明朝与外国贸易频繁,所以有很多通晓外语的人才,他们能够混迹于朝鲜、日本等地,为国家的安全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反观如今的锦衣卫,却是战力不济,消息闭塞,贪腐成风,空饷盛行!这些弊端在短期内只能稍作缓解,要想彻底根除,还需要时间。
公孙遇春刚离开不久,外面就匆匆进来了三个人。蒋太微、高时明、张正阳,三人一同前来,显然是有要事禀报。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他们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与激动。
林小风听到他们的声音,脸上露出了喜色。蒋太微的到来,意味着通州的桑东序已经败退,否则他绝不会来到这里。
果然,蒋太微首先说道:“陛下,桑东序听说京师的流贼败退后,军中一片哗然。臣趁机出击,在通州城外大败其军,所部人马都逃往了居庸关。臣担心京师有变,所以没有追击。”
“好,甚好!”林小风笑着赞赏道,眼中的满意之色溢于言表。
接着,高时明禀报道:“皇爷,奴婢送旨给刘泽清后,被他扣留。刘都督在铁门关除掉刘泽清后,奴婢便留在他的军中效力。”离京十几天后,高时明终于回来了,他强忍着激动,向林小风禀报着情况。
林小风看着他晒黑的脸庞,心中生出一股感动之情。大明还有忠臣啊!他暗暗赞叹道。
最后,张正阳禀报道:“自从庞子晋、单化凤去世后,我已经成为了京师勇卫营的首领。陛下,臣今日率领勇卫营出战,凯旋而归!杀敌近五百人,损兵不足百人。”
“好!甚好!”林小风已经词穷了,只能连连称赞。他深知,这些忠臣勇将的归来,对于大明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你们今夜先休息,明日再论功行赏!”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却是欣慰与期待。
“多谢陛下!”三人齐声答道,随即退下。
其他人退去后,只留下了高时明一个人。林小风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关切之色:“高时明,辛苦你了。”
“不辛苦,这是奴婢分内之事。”高时明没有怨言地说道。他作为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是内臣中的重臣,即使再苦再累,也不会有怨言。
“郭天阳,从内帑中支取五百两银子给他。”林小风的话语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皇爷!”高时明感动得涕泪横流,“这都是奴婢分内之事,岂敢奢望皇爷的赏赐!”
林小风叹息一声,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交给他,说道:“这不是赏赐,而是路费。你又要远行了。”
啊?高时明愕然地看着手中的密信,五百两银子的路费,这是要他去多远的地方啊?莫非皇爷要派他去朝鲜?
接过信后,他不敢直视林小风,只是低声问道:“不知皇爷欲遣奴婢往何处?”
“去寻找黄得功,他会告诉你那个人的所在。”林小风的话语中带着一丝神秘与期待。
高时明略微思考了一下,已经明白了林小风的意思,但还是等待着圣上亲自说出来。
“北方有建奴的威胁,西方有闯贼的侵扰,西南方则有张献忠的叛乱!要想破解这个局面,就必须采用合纵连横的策略!”林小风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决绝与睿智。
“这是一封朝廷的诏安书,你持此书去见张献忠。此去路途遥远且艰难险阻,甚至可能丧命。然而,如果成功了,那么大明就可以得到喘息之机;如果失败了,那也是天命所归,不会责怪于你!”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决与期待。(本章完)
(https://www.tbxsvv.cc/html/161/161727/36792755.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