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江南震动
宣读完圣旨,骆秉公笑呵呵道:“这下,你们这些兔崽子可算是公费度假去了。”
大家一阵哄笑。
“我老人家做主,这次去各地卧底宣传,采取自愿,为期一年。去流寇危险的地方,每人先给十元安家费,二十元活动经费;去南方,给十元经费。全体军饷照开。死伤算战斗中的抚恤,留下一万,挑选两万,你们选择吧。”
结果第二天,各个千户报上名来,竟然有一万多的锦衣卫,积极去流寇危险的地方。
有接近一万选择了安全的南方。
这就是重赏的效果。
拿着整理出来的申报数字,骆秉公来到了户部,找钱同和要钱。
“定王赶走流寇后,立刻在朝廷施行了改革。”
骆秉公就将这次锦衣卫的任务说明了。
然后看了眼骆秉公递上来的清单数目,当时吓了一跳:“这么多,五十多万,你老要干什么?这不行,这绝对不行。”
恐怕整个大明历史,不,整个中国历史掌握户部的,估计只有南宋的主官,为怎么花钱犯愁,而都为没钱犯愁吧。
当然,暴力催收这事不能提,那有损定王形象,以后是要洗白的呢。
现在出来了自己,这个虽然不为怎么花钱犯愁,但也不为没钱发愁了。
“定王卖抄家货不是因为皇上日子穷,而是筹措军费练兵。”
这信息闭塞到了什么程度了,连堂堂定王都不知道,更不知道多大年纪,可算是悲哀了。
也不怪百姓如此,这种年代,没有报纸电视手机,消息全靠官吏通知下达。而官吏们走的就是欺上瞒下的愚民政策。能不让百姓知道的,绝对不让知道,不能让百姓知道的,更不能让百姓知道了。
骆秉公开玩笑道:“上你这财神爷庙里来,你不会认为我是来找厕所的吧。要钱,我要钱来了。”
北方战火如荼,在南方已经是谣言满天飞。
听到这样准确的消息,人们心中一沉。看来,大明真的要亡了。人们一时间心中彷徨恐惧。
大家就跟着一起点头:“是啊,是啊。”
张东接着话题:“定王站出来,首先施行的就将皇宫中的家具珠宝拿出来,带着宫女太监上街买抄家货。”
张西就满眼崇拜:“定王,就是当今第三子,今年年仅十三。”
钱同和严肃道:“内阁批下来了,没打折扣,全部如数拨付。阁老们说了,这次孩子们出去,是完成重大任务,是去吃苦受罪去了,不能苦着孩子们。”
“还有——”于是,就将耕者有其田政策,免除三饷政策,废除一切苛捐杂税,废除一切徭役政策一一说出。
老者先郑重站起,对着满屋子的乡邻道:“这两位外乡兄弟,告诉了我们这么多消息,都是为咱们好。任何人,不得把两位外乡兄弟说的事说出去。如果有人说出去,或者告密,浸猪笼。”
张老兴奋的浑身发抖:“这位老哥,这是真的吗?”
张东就小心翼翼的,从怀里拿出来了内阁印刷的,盖着皇上玉玺印章的公告,递给老者看:“这是内阁的公告,这上面是皇上的玉玺,还有假吗。但我给你们看了,我兄弟两个说不定性命不保了。”
乡亲们一见,村里宿老如此,假不了了。
见到北方来人,镇子里好奇的人,纷纷按照惯例,拿着一些家常的东西,到新邻居家串门拜访,同时也来探听北面消息。
于是张西唾沫横飞:“首先,咱们王爷拿自己开刀,请不再要封地。”
“定王?定王是谁啊,多大啊。”
“那还有假?不但王爷不要封地了,还决定,天下皇族自食其力,不再由天下百姓供养,就连现在那些王爷,也取消天下的每年供奉了。”
一个张姓老者放下带来的一斤梗米,喝了茶水,笑着询问:“两位兄弟来自战乱北方。听说李闯已经打进直隶,兵临京师城下,咱们大明有亡国之危,事情可是真的?”
“但,我们定王横空出世。”
拿到了足够的经费,一万个武工队,怀揣着内阁刊印,由皇上亲自盖着玉玺的公文,奔赴各地。
这就是精气神转变的作用。丢掉消极,面向积极心态。
大家惊讶:“皇上都穷到了那个地步啦?”
大家纷纷点头。
老者接过,仔细的阅读上面告示,在仔细端详那上面的印章《大明皇帝之宝》鲜红的大印清晰无比。
张东郑重的将公文交给老者:“当然可以,请老者接着。”
江南的土地兼并,到了万历年的时候,襄阳王就藩,到了江南竟然无地可赏,只能在西北划拨的地步。可见局面到了什么地步。
哭穷,已经是户部官员们的本性了。不管手中多么有钱,总是拿出一副晚上就揭不开锅的嘴脸。
自己被暴力催债落下的残疾,钱同和不怨恨吕谋,反倒被他视作是对自己的鞭策和警告。
骆秉公老泪纵横了。
当时乡邻就好像听书一般,听的一阵惊心动魄,一阵血脉喷张。
老者郑重举起,激动的对乡亲们道:“圣天子再出啦,皇恩浩荡。”然后向北跪倒,呜咽磕头,嘭嘭有声。
钱同和就纳闷:“锦衣卫历来的军饷俸禄,月月不差,办公费用自筹,这是规矩。您还要什么钱?”
花了一个银元,租了一个独立偏僻的小院子,购买了必要的生活用品,两个人算是在这里安家落户。然后想着怎么打开局面,完成王爷交代的任务。
这是自打锦衣卫这个组织成立以来,第一次官员们这么称呼锦衣卫,承认锦衣卫。
张老眼前一亮,凡有改制,毕竟有好的政策出台,这个得听仔细了。这,有可能关乎自己这样的小民切身利益。
足足一个时辰,钱同和回来了,骆秉公焦急询问:“怎么样,内阁批下来了没有,批下来多少?”
所谓明昭天下,就是将皇上的圣旨,太监们站在午门上,用绳子缀下来展示。可是午门是皇家禁地,百姓草民是不得靠近的,你挂了也是白挂,那就是个形式。
哥俩当然热情招呼,将过来串门的乡亲热情的让进屋子,还拿出来了干果茶水招待。一时间邻里融洽至极。
张老感慨:“定王虽小,但知道百姓艰苦,为整军,宁可卖自己家当,而不向百姓需索。定王仁德啊。”
大家目瞪口呆了,皇上为保江山,不是向天下百姓摊派,而是自己卖自己家当。这日头从西边出来啦?
张东张西兄弟,他们是以北方逃难者身份,进入的是扬州王家镇,进行暗中宣传工作的。
轰,屋子里立刻炸开了锅,乡邻无不激动万分。这下可好了,这下小民的负担减轻多了。
骆秉公到来,钱同和殷勤接待:“老指挥使,什么风把您给吹来啦。到我这个穷衙门来,有事情吗?”
但越是这样,钱同和对花钱越谨慎,他可不能把定王不惜坏了名声,让有了起色的大明财政,再在自己手中弄垮了。
然后老者这才转身:“两位兄弟,能不能将这份公告交给老朽。老朽豁出全家性命,保你平安。”
而有心人的心头就更是一紧。‘完了,说不定又有什么捐税要加派啦。我们的苦日子来啦。’
他这一问,来的人,就都将耳朵支楞起来倾听。
一听这话,乡亲的心就一沉;‘完了,按照这么说,当今最少有三个儿子。除了一个太子,天下又多出来了两个亲王,那大家又得准备土地做他的封地了。藩王封地上的庄户之惨,那是惨绝人寰。看来,自己的手中那点地,得赶紧投献在村中老绅士家,多少还能每年剩下三斗两斗的。’
江南承平太久,很少经过战乱,自晋朝衣冠南渡,氏族大家就开始圈占土地,再没经过多少战乱,江南出现了:“天下无余田”的局面。
这个年代,没有人敢私刻公章。
钱同和拿起单子:“我这就去内阁,给您申请去。”然后匆匆忙忙的就去了。
接着张西就绘声绘色,添油加醋的将定王三战三捷,将流寇赶出直隶,稳定住大明江山基础的事说了。
钱同和,每天听着铸币机铿锵的美妙音乐,日子从来没过的像现在这样轻松滋润。
此言一出,乡邻无不惊讶,老者再次询问:“两位小王爷真的不再要封地啦?”
张东点头:“虽然不像传言说的那么邪乎,但也差不多。流寇虽然没有兵临京师城下,但也有两股打进了直隶,离着京师帝都不远了。”
所以才有圣旨不出京,政令不下乡一说。
一起跪倒磕头,一起哭泣感恩。
老者站起来,感谢的给张家兄弟施礼:“多谢兄弟,你们安生在这里过日子吧。剩下的事就不麻烦了。”
然后对着乡亲们大手一挥:“乡亲们,回家,召集乡邻,我们一起去包税王家,亮出圣旨,讨回他收我们的三饷,收我们的苛捐杂税去。”
(本章完)
(https://www.tbxsvv.cc/html/161/161723/36792937.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