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闱当天。
叶无忌等人四更天就起床梳洗。
董如是三更天的时候就来了,跟着赵悠悠准备各种贡品。
院子里,已经摆好了供桌,挂上孔圣人像。
二人最近刷了很多习题,也是摩拳擦掌精神抖擞。
众人焚香祭拜之后,吃了早饭。
叶无尘、叶修,分别给叶无忌和严守成戴上全新的纶巾。
“都好好考。”叶修和叶无尘安慰道,“答题的时候不要着急,一定要先审好题目,做好腹稿。”
“学生绝不会辜负恩师期待。”严守成这人很靠谱,是民间流传的中举人选之一。
“大哥放心,我儿放心,我现在充满力量。”叶无忌拍着胸脯保证,一定要拿到好名次。
“嗯。”叶修满意地点点头,“一定要努力。外面已经开了档口,爹爹你中举的赔率是一赔一;守成,你的赔率是一赔三。你们每人,我买了一千两。”
“……”原本还感动得一塌糊涂的叶无忌二人,瞬间变成了苦瓜脸。
李为善抿抿嘴,脸上带着坏笑,“兄长,这摆到明面上不好吧?”
叶修满脸认真,丝毫不在意老爹和爱徒的脸色,“为善,难道你不指望咱爹,给咱俩养老吗?”
听到咱爹二字,
李为善先是一愣,随即眼睛一红,喜极而泣,“对,兄长说得对,我早就想摆烂了。”
“对对对,咱们以后就啃无忌了。”叶无尘抿抿嘴,“让无忌给咱们所有人养老,这他娘的是天经地义!”
欢笑间,众人这才推开门,准备赶往试院。
刚打开门的瞬间,就发现整个乌龙巷如同白昼。
老少爷们儿,手中高举着火把。
在院子外,还有两顶轿子。
老甲长轻轻一挥手,一盏盏的条幅被高高举起。
上面都是预祝叶无忌、严守成二人金榜题名的语言文字。
叶无忌、严守成眼圈泛红,面对如此真挚的祝福,二人深深一作揖。
然后,被簇拥着进了轿子,其余人则是纷纷上了马车。
轿子里,叶无忌也不断地给自己加油打气。
六千多名考生,只取其中百人,说不紧张那是假的。
金陵府派出一千名官兵,以及全部的武侯,来维持现场秩序。
试院外,里三层外三层,被围得水泄不通。
试想一下,六千多名考生,一人来考得很少。
多数都带着家眷,还有带着丫鬟仆人的,不堵才算怪。
叶无忌拥有很多场的应试经验,在距离试院两条街的地方就让队伍停了下来。
由赵翼德和乌龙巷的几名壮丁在前面开路,他和严守成在后面跟着。
叶修和其余人则是去了预定好的酒楼。
一声声的号炮响起,严守成有些忧心,“师爷,号炮响了,咱们不会迟到,不让进场吧?”
“现在的号炮是提醒那些群众离开,现在试院还没开门呢。在开门前,主考的先生们,还要祭拜各种神仙,迎九天荡魔祖师像、文曲星君、武曲星君进场,用以镇宅。”
“翼德!”叶无忌拍了拍赵翼德的肩膀,“向左,进小胡同,咱们不和这群人挤。”
进入小胡同,人员稀少了很多,三饶五饶,叶无忌居然带着众人,轻车熟路地来到试院的正门口。
“果然,如师爷说的,试院的大门还没开呢。”严守成当即对着叶无忌竖起了大拇指。
“不是师爷我自卖自夸,论考试的经验,没几个人能比得上我。”叶无忌满眼自豪,丝毫没觉得,考试的次数越多,就代表这个考生越垃圾。
送考的教授们,高举手中的条幅,吆喝着自家学府的考生集合。
严守成本是北方学子,因特殊原因滞留在金陵,所以他跟着叶无忌,来到金陵书院的队伍旁。
王元晦看见二人,长出了一口气,还以为他们被隔在远处,要很久才能进来。
这俩人可都是中举的热门人选。
按照规矩,秋闱当天是不放试题的。
所有考生陆续进场,接受严格的检查。
每名考生,只能携带三根蜡烛、灯具、书具和生活必需品,其余用品不得带入。
确定没有作弊嫌疑后,才能进入单独的考棚。
考棚是高6尺、宽3尺、深4尺的小屋,面积大概一点五平米。
只能容纳一张书桌、一张床及必需品。
接下来的九天,吃喝拉撒睡,都必须在这个小房间内解决。
也因此,考生们都要准备足够的水和食物。
在考试期间,试院内的所有人为了避嫌,都不会给他们任何额外的帮助。
当然了,有些人除外。
在考棚里睡了一夜,第二天号炮声响起,代表乡试正式开始。
铜锣声响彻整个试院,差人们站成一拍,齐声高喝:“开题喽!”
紧跟着,一面面地写着题目的牌子,被送进各个考棚。
严守成接过牌子,看见上面写着:刑赏忠厚之至论。
“……”严守成全身一震。
这道题,他再熟悉不过了,就是前些天作答的一道题目之一。
当时,贺道玄看见这道题,还调侃叶修:这么简单的题目,怎可能出现在科考上?
就连叶无忌和李为善都觉得,做这样的考题就是无用功。
因为本年度的出题官是孔冲远,孔家人最在乎脸面,出题肯定是要用论语。
可万万没想到,孔冲远用的居然是《五经正义》,题目很是四平八稳。
唯一刁钻的地方在于,这个题目无法引用经典,更没有实质性的,适合大乾赏罚制度的案例。
严守成立刻提笔,以周朝为准,写下腹稿:文、武、成、康之时……
“刑赏忠厚之至论?”
再看另一间考棚的叶无忌,看到试题以后,使劲儿抽了自己一巴掌。
不信邪的又看看题目,确实没看错。
当下,叶无忌险些笑出猪声:我儿真乃未卜先知的神人也!
他们当时作答的时候,被叶修狠狠鄙视了一番。
用忠厚立论,论述刑赏的轻重,你们写得那么浮靡作甚?
给我重新写,用儒家的仁政思想,去论述现今的刑赏。
但问题是,他们读过的古籍中,没有关于刑赏的互相制约的例证。
叶修给出的答案也很简单,没有引用的经典没关系,自己编。
最好是上溯历史,去论述你个人的观点。
毕竟尧舜禹汤神马的,你编出来别人也不知道真假。
判别不出来真假,谁敢质疑你是胡编乱造?
顿时,叶无忌信心十足地打起来腹稿……
(https://www.tbxsvv.cc/html/160/160204/61721883.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