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创世录 > 第七十七章:安定之计

?    欢迎大家来到官术网:http://www.3dllc.com

    战场处置了五日,苏佩才通过函谷关。自己虽然损失了近三百士兵,不过俘获也颇为丰厚。张白骑倾巢由黑山而下,将全部的家当都带在身旁,而那些妻子也都是裹胁的民众。大火一起,张白骑挥军冲击苏佩等人的防线,由于损伤过大且不能前进一步,张白骑寻机从火势已缓的南山利用上山的道率领二万余人逃亡宜阳去了。

    这场大火早已惊动了函谷关驻防的朝廷官军。第二天凌晨便派出哨骑来侦察,苏佩等人接洽后让其报信说军师将军苏佩回师洛京,不日将通过函谷关。

    待到苏佩率军押解着俘获的流寇和一众人等到达函谷关前,递上官凭和张温签的军令,苏佩才觉函谷关已经被修缮得颇为坚固。只是城壁上隐隐还留着张白骑等人攻打时的痕迹。苏佩正在观察时关门大开,只见何进当其冲迎了上来:“果真是苏将军!老夫听信报便赶往此地迎接,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啊,正赶得上苏将军入关!来来来,随老夫一同入关!”

    苏佩忙跳下马施礼:“承蒙大将军见爱!苏佩不敢当得和大将军并驾齐驱!”

    何进见苏佩如此恭谨,也跳下马来:“苏将军此番西域征战,劳苦功高,当得的!要不我们一同步行进关!”说着也不等苏佩回话,拉了苏佩的衣袖,一同进得关来。

    进了关,何进笑道:“苏将军还未进京,听说便又立得功勋,真乃虎将也!”

    苏佩道:“一切不过是侥幸而已!苏佩着急进京解围,因此也没有追赶穷寇,少不得还得跟大将军和圣上禀明实情,求得原宥才是呢!”

    何进道:“实际上此刻圣上已经派朱隽将军将家兵入河内动士绅抵御黑山贼寇了。苏将军此次回师京城,京师稳如泰山了!”

    苏佩惊讶道:“朱隽大人已经返回朝廷了?”

    何进道:“此番大乱,朱大人刚刚守制结束,圣上以其威望甚重,故授其河内太守之职率领河东士绅共同御寇。”

    苏佩点头道:“大将军和圣上知人善任,想来京师北部也稳如泰山了。”

    何进摇头道:“苏将军别提了,朱大人到了河东温县等地动士绅时遭遇了不小的麻烦。此时虽然这些士绅因为黑山贼寇的掠夺根本利益受到损害才听从朱大人的话,但是匆匆组织起来的军队军心不稳,见到贼寇不战自溃的情形也时有生。故圣上听报说苏将军你率军击溃了张白骑,便让老夫前来迎接。顺便传圣上旨意:晋封苏佩为镇东将军,可自行授麾下都尉之职十人,不必回洛阳,直接经孟津渡河入河东温县接管军事,抵御黑山贼寇。而函谷关外所获,可由老夫代为献捷!”

    苏佩听得大皱眉头,但是他也不能对此提出异议,只好硬着头皮同意。

    不过他转眼笑道:“这关外之战,我实在没有多少收获,献捷的事情就免了。何况还要到河内去组织抵抗黑山贼寇,还需要一些粮草器械。不知道大将军给我准备了多少兵力和粮草?”

    何进嘿嘿一笑道:“苏将军所领之兵已经有两万余人,朝廷应该不需要再另遣兵了吧?不过粮草方面,倒是可以调拨一些给你。”

    苏佩笑了一下,暗想这个家伙真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愚蠢,竟然借机少给自己士兵。于是交割了涧水一役的少量战利品后便辞了出来。

    ********

    过了孟津,苏佩将六千人分成三军,让典韦等人统军直接奔赴温县。

    到达温县县城内时,朱隽正在和士绅们会议,这个时候苏佩才见到了阔别已久的朱隽。此时的朱隽已经双鬓斑白,虽然筋骨和精神尚佳,但是老态已现。见苏佩领了一眼看出便是能征惯战的军队来,朱隽松了一口气。朱隽也不再提军务之事,只是让自己的人将刚刚组织起来的民团性质的散军交给苏佩:“既然苏将军已经到此,军务老夫就不问了,若苏将军需要老夫做些后勤粮草的事情,老夫倒是当仁不让的。”

    苏佩看着满场惊讶的表情,洒然一笑道:“朱大人客气了,苏佩年幼不说,因初来乍到,不光是在当地筹集粮草之事需要朱大人帮助,军事方面少不得有时也要请教的。”

    朱隽看着满场都是不下三十余岁的家主,爽朗地笑着给这些士绅们介绍:“此乃大汉神童苏佩苏将军!我二人在颍川讨黄巾贼寇的时候便相识。此时苏将军领镇东将军之职前来河内剿贼,我等在军事上为其马是瞻便可!”

    苏佩躬身作揖道:“诸位长者在上,小子如何敢乱号施令?不过圣上既然有命让苏某守卫河内这道门户,苏某只好僭越了。诸位长者请多多指教才是!”

    众人忙起身回礼。朱隽道:“苏将军回师京城时,在函谷关外火攻大破张白骑,烧死杀死匪寇万三千余人,俘获万五千余人,这可是贼寇逼迫京师以来第一次大胜仗呢!”这番话引来的无非又是第二次惊叹。

    苏佩道:“朱大人何不介绍一下在座的长者,好让苏某不至于失礼?”

    朱隽一一为苏佩介绍这些士绅给苏佩。当介绍到司马防时,苏佩震了一下:“请教贵公子之名?”

    近四十岁的司马防回答道:“劳苏将军过问,草民膝下有子三人,长子名朗,现年十三岁;而次子懿,现年七岁;幼子名孚,现年六岁。不知苏将军有何见教?”

    苏佩尴尬地笑了一下道:“入得温县界,听人称道说司马家三子均聪慧无比,且为人孝悌,是以问之。苏佩年幼,故对年岁相差无多者,较为留意。”

    边上一中年人道:“建公之子确是孝悌。数年前,建公遭人冷遇,朗儿斥其‘慢人亲者,不敬其亲也!’。不特客当面谢罪,此言流传开来,温县境内风气大为好转。”

    司马防谦逊道:“小子尔,言不藏锋,实无可褒奖。”

    苏佩见自己已经打探到想要的结果,于是转开话题道:“诸位长者,小子苏佩还有一事请诸君相帮。在函谷关外,苏某逐走了流寇张白骑,但是他扔给了我一个包袱。伤兵和俘获的妻子多达一万五千余人,苏佩不忍心将这些人都交给朝廷为奴或直接斩,因此将其带至河内。朱大人也在此,因此有劳诸位长者替我安置这些无辜百姓。”

    朱隽看看众人,没有先表态。而众人则看着司马防,也没有先说话。司马防施礼道:“苏大人宅心仁厚,不过若要在温县安置上百人,却也不是简单的事情。还是请太守大人决断。”

    朱隽踌躇道:“居住之地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因为温县之类还有一些山区,只是这些人的住所、食粮、衣物、粮食种子等等都不好筹措。”

    苏佩笑道:“有地方就好办,置于住所,只要给其工具和材料他们便可自行安置,食粮方面我可以从军粮中提调一部分,不够的部分以及作物种子只好向各位长者购买了,所幸张白骑留下了一些金银财宝应该能够支持他们生活到夏收。”

    看看众人诧异的眼神,苏佩解释道:“这些人倘若安排不好其生活,难免还会沦为盗匪。而关西军旅所见民生凋敝让苏某感受颇深,苏某以为我等不能仅仅靠剿灭他们来取得安定。”

    苏佩道:“盗匪蜂起时实际上存在着朝廷和流寇争夺民众的问题。倘若民众有产能够生活,谁会冒杀头危险为寇?若再进一步让他们有能力自保,实际上盗匪则难以生存。只有一点生活着落都没有的才会落草为寇。这个道理诸位长者必定懂得。与其全部杀头,不如让其安定生活,还能对朝廷有所贡献。而诸位在座士绅都是朝廷柱石,斩杀流寇百人,功不如确保一家十口安居乐业。”

    “苏将军所言甚是!我司马防愿意出粮五千石,钱三万助朱大人和苏将军成此功业!”司马防率先应道。

    苏佩一边感激司马防仗义乐输,一边惊讶于司马防如此善解人意。若只提苏佩,难免朱隽吃味,这事情也不好协调。他这么一提,俨然将此事直接按在朱隽头上让他也不能不尽力。

    此时在座的缙绅纷纷捐钱捐粮,有的甚至捐出布匹来。

    待到平静下来,苏佩向众位士绅家主逐个道谢,然后告诉他们,自己也会让苏氏商会从洛阳购进一些生活物品送至温县内的定居点。众人听罢,知道苏佩也出力助难民定居,于是也安心下来。

    苏佩返回营中后将伤兵和家属集中到一起后宣告道:“函谷关西之战,实出无奈!尔等妻离子散,手足残害,想来有许多仇怨,苏某能够理解。不过,这日子还得过下去!你们若想报仇,便更得好好生活下去!为了这些嗷嗷待哺的妇女和孩子,你们更得撑下去!”

    苏佩停了半刻,满场鸦雀无声,只有小孩偶尔的哭声。苏佩继续道:“通过与河内太守以及本地士绅相商,我们已经给你们安排了温县北边的山区作为你们生活的地方。农具和自我保卫的武器会分一些,而粮食会给你们供应到明年夏季。”

    看着惊讶的人群,苏佩道:“只有两个要求:其一,不许再沦落为盗匪,若再次俘获将严惩不贷!其二,推荐五个守信之人作为团队领,负责组织你们这上万人的安全防卫和生产活动。”

    喧嚣了一阵,这一万多人推荐出五个人来。苏佩看了看这几个人,都没有奸相,便认可了。苏佩让张任和他们接触,安排他们定居的事宜。

(https://www.tbxsvv.cc/html/16/16539/5592799.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