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国王与皇后在室内对坐品茗。
张仲良与单单手牵手进内,向南诏国王与皇后请安:“孩儿向父王、姨后请安。”
皇后招呼单单在自己身边坐下,问长问短。
南诏国王看向张仲良,夸道:“皇儿,近日坐朝众臣评价颇高,你可有感悟?”
张仲良:“孩儿正为此事而来。”
南诏国王:“道来听听。”
张仲良:“自古王者之道,皆以坐殿上朝为不易之定理,然君临天下只为玩弄权术,谈何洞察民间疾苦。故君与臣民之间心意不能相通,甚者相隔万丈。孩儿治理国家必立志超越历代君王,破其成规,以出外巡察为主、坐朝为辅反行其道。如此方能海纳百川,亲近百姓。”
南诏国王大为欣慰:“甚为有理。”
张仲良:“自古多用士大夫治理国家,本不为错,错只错在文人雅士拘泥古法,不思变通。其实山野之地,藏龙卧虎,三教九流,皆可大用。”
南诏国王频频点头。
张仲良:“故孩儿决定明日出行,私访民间,只为集思广益,遍闻百家之声,以为他日治国之用。”
南诏国王:“离宫出去散散心也好,如今境内虽然太平,但你出宫必须昭告沿途官府,严加保护为要。”
张仲良:“官府于行道之中护卫即可,至于私访只要五大勇士随行,否则变成官游,劳民伤财,也有悖此行宗旨。”
南诏国王点头:“嗯,朝中之事?”
张仲良:“孩儿已有安排。但凡日后孩儿出行,可由二弟坐殿上朝,代理国政。一者练其胆识,二者树其威望,父王意下如何?”
南诏国王:“兄弟同心同德固然美事,只怕你弟不堪大任,已有前车之鉴。”
张仲良:“父王放心便是,二弟此番上殿必让众人刮目相看。”
南诏国王见张仲良如此说,唯有相信地点了点头,说:“那就照皇儿的说的办吧。”
“父皇英明,孩儿告退了。”张仲良说罢,与单单向南诏国王与皇后告辞,回去打点出行的行装去了。
……
这一天,张仲良、单单、五大勇士来到昔日单单南行千里驹累死之处。
张仲良、单单、五大勇士及本州知府护卫人马止步。
三岔路口,已有另一拨人马列队迎候。
张仲良对知府:“前面非你所辖地界,大人和护卫请回吧。”
知府:“太子殿下保重,下官告辞。”
单单下马:“就在此处,我的千里驹累死了,可惜,多好的马儿,连续跑了两天两夜。”
张仲良:“这与马儿好坏无关。再好的马儿,如若过于耗其心力,必至崩溃,欲速则不达。世间凡事莫不如此,不可枯竭。”
众人点头。
……
当晚,张仲良拜访了信沙门教崇尔尚,与他促膝谈心。
张仲良:“闻听阁下极为神通,见闻广博,能否进宫?以便随时赐教。”
崇尔尚:“我乃信沙门教。山野之人,登不得大雅之堂。我以我的神通告知太子,所谓神通,只因相识朋友众多,耳目一多则无所不知,神通者只将各路传闻汇总分析而后决断而已。故太子若有千耳万目,何须私访,事事亲力亲为实不可取。”
张仲良:“愿闻其详。”
崇尔尚:“世人人人皆有人人之事,君主做君主之事,百姓做百姓之事,倘君主做百姓之事则国家不兴,百姓若做君主之事则国家必乱。”
张仲良:“如此看来,我此次私访乃是多此一举。”
崇尔尚:“正是如此。”
单单赶忙向崇尔尚使眼色,示意他住口。
崇尔尚装作未见,依旧滔滔不绝:“其实世间事乃万法归一,举一反三。”
张仲良一行与崇尔尚作别。
张仲良:“昨夜一席彻夜长谈,耳目一新,受益匪浅,谢大师赐教。”
崇尔尚;“殿下此去,欲往何处?”
张仲良:“一路行去,访仙踪,察民情,随遇而安。”
崇尔尚顿悟;“哦,原来如此,昨夜冒昧,望能见谅,太子保重。”
张仲良:“保重,后会有期。”
这天,张仲良一行来到当日单单被匪人绑架的山寨。
单单领着张仲良走进大厅。
大厅已是草木丛生,一片荒凉。
单单:“奇怪,这些匪人都跑何处去了?”
两人踱出大厅。
适逢一樵夫走过,单单认出是当日山匪头目:“喂,站住,你不就是当日抓我的小山匪吗?”
山匪头目歇下担子,摸摸后脑勺,颇难为情:“姑娘见笑,不提旧事,早就洗心革面啦!”
单单:“为何?”
小山匪:“姑娘走后不久,官兵即进山围剿,将我等尽数捉去坐牢。幸遇南诏国王仁德,大赦天下,将我等释放,此后由文殊仙人教我们农桑之术,便从此安心下来,只作良民。”
单单:“嗯,那雷一横呢?”
小山匪警觉起来:“姑娘带人马上山,似要与他寻仇而来。”
单单:“你莫胡思乱想。当日他赠我首饰、宝马,我特来谢他。”
小山匪手指不远处一块桑田,有人正在春播:“你看,那就是雷一横,农桑好手,如今担任里正一职,周围数里已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了。”
张仲良:“甚好,民不忧温饱,岂能轻易为寇。父王广施仁政,救人无数。正所谓回头是岸,若无人教化,岸在何处?”
单单:“你可知道文殊仙人现住何处?”
小山匪:“就在后山,昔日姑娘闺房,如今文殊仙人便住在那里,小人愿意领路。”
张仲良与单单、文殊一同漫步。
张仲良:“大师教化愚劣,渡化众生,功同再造。”
文殊:“人为肉体凡胎,衣食住行为生存根本,如若食不果腹顿起夺食之心,衣食富足者,见色又起淫心,此无异禽兽。然人为有情之物,既非草木,必能明之事理。故而人之有错,一错再错,只在一念之差,稍加点化生其慈心,贪心如能不在,罪恶自然灭去。”
张仲良:“言之有理。”
文殊:“故而肉体凡胎实为造孽之根本,人之生、老、病、死、苦痛、罪恶无不源之于此。”
(https://www.tbxsvv.cc/html/159/159456/61912421.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