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女生频道 > 落难情缘 > 868章品《维摩诘经》(26)

  “我时心得清净,叹未曾有。”善德菩萨自己听了维摩居士所说的法,就心得清净。
一个人学佛第一步,就是要心念清净,这很难。
大家学佛不管多久了,此心能够常清净吗?
“稽首礼维摩诘足,即解璎珞,价值百千,以上之,不肯取。”善德菩萨当时得了利益,心得清净,就跪下礼拜维摩居士,把身上挂的很贵重的璎珞珠宝,解下来供养维摩居士。
当时印度规矩,身上挂了许多宝贝,你看菩萨的塑像,身上都挂满了,中国就不挂,风俗不同。可是维摩居士不肯接受。
“我言:居士!愿必纳受,随意所与。”
再说一次,古代居士同法师地位是并行的,年高有德,悟了道学问好,相貌庄严,样样条件具备,才够得上称居士。
“维摩诘乃受璎珞,分作二分。持一分,施此会中一最下乞人。持一分,奉彼难胜如来。一切众会,皆见光明国土难胜如来,又见珠樱在彼佛上,变成四柱宝台,四面严饰,不相障蔽。”
善德菩萨说,维摩居士见我那么样恳求,才接受我的供养,拿到手就分成二份。
首先拿一半供养给法会上最穷的穷人。另外这一半,维摩居士把它供养给他方世界的难胜如来,这是八十八佛中的一佛,最殊胜的佛。
当时在场的大众,马上看到上方出现光明国土的难胜如来,维摩居士供养在佛身上的璎珞,这时变成了四根柱子搭起的宝台,这宇宙没有阻碍,大众都看到了佛国土。
这里不是述说神话,尤其你们出家的人,更要注意这一段。《佛遗教经》《四十二章经》《八大人觉经》是佛法传入中国最早的三部经,你们要去看。
《四十二章经》有讲,供养十亿个罗汉,还不如供养一个缘觉,供养百亿个缘觉,还不如供养一个佛,供养千亿个佛,还不如供养一个无修无证的道人,根据本经我说供养一个无心道人,还不如供养一个世界上最穷苦的人。
你看佛法是出世的还是入世的?
佛法注重社会的救济。在本经中,维摩居士在法会**养一个最穷苦的人。
你能供养世界上最穷苦的人,就比得上供养一尊佛。
所以不要搞迷信,为什么要烧什么、化什么东西?这钱为什么不能拿去社会上多做一点好事?
这就是佛法的真精神!因为你能供养下方世界这样穷苦的人,就等于供养了上方世界的难胜如来,上下是一样的。
往往很多宗教徒只会向上供养佛,对于社会贫苦的人理都不理,这根本不是佛法。
这里维摩居士做个榜样给你看。
“时维摩诘,现神变已,又作是言: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犹如如来福田之相,无所分别,等于大悲,不求果报,是则名曰具足法施。”
维摩居士现神通,给众人看了他方世界佛土,又告诉与会大众说,假使布施的人,以平等心布施供养最下等的乞丐,所作的功德等于是供养了佛,是真正种了福田。
我常讲,学佛的人决不能起攀缘心,例如看到人时心想,用得着的,可以帮自己忙的,这都是攀缘心,要无条件的布施出去。
好像到过年时,有些同道中人想来供养我,名字也不写,红包往我桌上一放,我看了火就大,不可以这么做!当然我很感谢你的诚心,但是我不需要,我要的是你能真的去学佛,真的行菩萨道,乃至把这点钱去社会上做些有意义的事都好。我不是不要钱,我是最需要钱的人,我要做很多的事,没有钱怎么做?
我宁可上课收费,出卖知识而不弘法。
但是如果家境不好又有心学的人,不但不收一毛钱,还要帮他。
但是对有悭吝心的人,我非要他拿钱出来不可,即使勉强他,他不高兴我也要做,这是为了使他养成布施的习惯。
维摩居士接着说,能这样布施,等于大慈悲,不是为了求果报才去法布施。
你一求果报,像是做生意的心理,就完了,是错误的。
“城中一最下乞人,见是神力,闻其所说,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当时毗耶离城中有一个最可怜的人,看到维摩居士神通智慧的力量,听了他的说法,也发起了无上的道心。
要注意,现实的社会中,最富贵的人不会发心学佛学道的,因为他的环境没有痛苦,没有这个刺激嘛。
再者,富贵中人没有时间跟你学佛的,尤其是现代社会的有钱人太忙,可以说他们一分钟都不得空。不要说富贵的人,像我的忙碌你们就想象不到,有时眼睛在看东西,嘴里吩咐人做事。同样地,最下等人也不会发心跟你学佛,因为被生活痛苦所逼迫,心里没有一秒钟清净。
所以一个病到极点的人,你还要他念佛是外行空话,他念的只是痛,你先把他病痛解脱了,他才有时间和精神念佛。
你们这些佛婆婆佛妈妈去探病,不要乱讲外行话,病人痛得要死还能念佛的话,这个人也不用你劝了,他能把病痛丢得开,已经成功解脱一半了,他还要听你劝?他不劝你念佛已经是客气了。
记住,布施下等人、困难中的人,同供养佛一样,这是《维摩诘经》上卷最末一段的精神所在。
“故我不忍诣彼问疾。”因此,善德菩萨也表示,他不够资格代表佛去探维摩居士的病。
“如是,诸菩萨各各向佛说其本缘,称述维摩诘所言,皆曰不任诣彼问疾。”其他每一位菩萨也都不敢去。
《维摩诘经》的经题是《维摩诘所说不可思议解脱经》,是这一部经的全称。
怎么叫做不可思议解脱?我们到最后再作结论。
维摩居士是一位在家佛,这是佛法大乘精神所在,真正成就不一定要出家。
当然并不是说出家不对,出家解脱固然更快更好,但是在家也一样可以得成就,得解脱,真正得解脱不在生活的形式,或一切的外表。
维摩居士以生病作为说法的因由,一个人有生命一定会有病。
正应了佛学基本的四句话:
积聚皆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终别离,有命咸归死。
假有的生命最后一定是死亡,由生到死之间,老病不过是死的前奏。所以生、老、病、死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这个前因后果的关系,不需要等到后果来到才知道。
佛说:“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对智慧高明的人,“因”一感动就知道结果了,因里头就含有果,普通人要到结果出来了才知道。
所以菩萨怕因,不轻易种因。
比如两个人讲话意见不合,彼此态度开始不对,自己都不晓得自己情绪变化,不高兴就摆出脸色,这一来就有了因,人家反映的结果当然不好。
还有,跟人讲话先皱眉头,本来很好的事,人家也不愿意听了。
你有时跟人开个玩笑,但后果怎样有没有想过?
言者无心,可是听者有意,别人不认为是玩笑。古人因为开个玩笑把命送掉的例子不少。菩萨有这样的认识,所以畏因,凡夫要到杀到头上才知道。
像我刚才要他们关后面的窗子,因为那时你们坐在窗口,风对着背上吹,背上脑后这些穴道风吹进去,就最容易伤风。
当时还不觉得,过几个钟头或者第二天就难过了。
你们打坐千万要注意,有智慧的人坐下来会先注意到这一点。
他们两位毕竟是凡夫,坐在那儿还凉快,等明天流鼻涕了,可能还不知道怎么起的。
要是老年人这么一坐下来,明天可能要生病了,伤风引起肺炎就麻烦了。
维摩居士因病而说法,菩萨有没有病啊?得了道成神仙,可以做到不食人间烟火,那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不食人间烟火还有没有病呢?
照样有病!初禅天的人可以做到不食人间烟火,免除了火灾,可是水灾免不掉,还是要进修。
所以菩萨还是有病,不同的病。连佛跟佛见面时,也彼此问候两句外交词令:“少病少恼否?众生易度否?”前面《弟子品》中也提到,释迦牟尼佛生病,还叫阿难去化缘,化到维摩居士家里去,结果给痛骂一顿。
所以我们的肉身要注意好好调养,我们有的修道朋友认为自己做功夫本事大了,可以调整自己的身体,结果病得一塌糊涂。你有这样大的本事吗?
四大法很难弄的,不到成佛阶段是转不了的,能够转身,那你已经成就了,这是第一。
第二,有许多人有一点点医药常识,结果自己自作聪明乱吃药,那都是自求速死,要特别注意。
下面讲讲如何求法。
维摩诘言:“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贪躯命,何况床座。”
维摩居士说:喂!舍利弗!真要求法的,连自己身体性命都可以不要,你还问椅子在哪里!
二祖神光向达摩祖师求法时,把手臂都割下来了,达摩要他手臂干什么?
这是二祖表示自己的志气,为了供养佛法僧,没有别的可供养,不惜躯命供养。
你们读密宗密勒日巴祖师的传记,他是宋元之间的人物,他的出家修行多苦啊!十几年住山洞没饭吃,比佛祖六年雪山修行还要苦,一生长出绿毛来。
衣服也没得穿,后来总算他未婚妻和自己妹妹,为他化缘得了一些布,才做了个衣套来覆体。
师父要他独力盖栋房子来供养,他费了几年时间挑土石盖起房子,师父又叫他拆掉重盖,还不准别人帮他。
拆了又盖、盖了又拆,毫无怨言,为法忘躯。
学密宗的人都以他为标榜,但是有几个人真做到像他一样?他为求法受到莫名其妙的磨炼,但是从未反悔。
看到《维摩诸经》这句“不贪躯命”就要往这里想。
可是我们学佛学打坐的,哪个不想求长生不老?
又想通奇经八脉、头上放光。
十个来的人有五个是为了身体而学佛,都在身体这四大上做功夫,没有一个是“不贪躯命”的。
还有的人来向我发牢骚,他学佛二三十年怎么还生这种病,好像我该为此负责似的,我只好说我还没见过一个不死的人。

(https://www.tbxsvv.cc/html/159/159456/61612172.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