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世,郭乾就是仗着自己的祖父是礼部尚书,所以提前就知道每场考试,具体的题目是什么,但他就算是知道,却也是一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家伙,他根本写不出好的答卷。
可郭家是书香门第,士大夫之家,礼部又是主管科举的。
礼部尚书和其子都是走的科举之路,礼部尚书是当年的探花郎,他的儿子稍微差一些,但也是个传肱,到了他孙子这一辈却是资质平庸。
所以,郭尚书各种砸资源培养,在国子监给各种送礼疏通,想要孙子多学一点。
幼年时期的郭乾才干不显,根本没人觉得他在读书方面有什么天赋,甚至他从小就很皮,喜欢到处惹祸。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众人突然发现,郭乾似乎读书越来越厉害了,夫子交代的作业他都完成的很好。
甚至,在各种诗会上,他都能写出很好很点题的诗句,一时间在京都声名鹊起,众人都说,礼部尚书的孙子郭乾开窍了,他们家的读书天赋终于显露了。
自那时开始,郭乾就十分享受众人的追捧,在各种场面出尽风头。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这根本不是他本身的实力,而是因为他背后有人在代替他完成这些。
每一次大大小小的考试,都有人替他完成,到最后就变成了他自己的本事,在诗会上也是,有人替他写,功劳却是他自己的。
在京都,几乎每个世家子弟身边都会有一个两个书童陪读,伴读,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书童可以和自己的主子少爷同吃同住,一同进出书院。
每次夫子上课的时候,在隔间都会设立一个专门的区域给那些书童坐,方便他们随时随地伺候自己的主子。
但最有好处的一点就是,他们也可以跟着学到很多东西。
读书这种事情,本来就是看天赋的,天赋好的,不管什么东西,他都是一学就会,而且还能融会贯通。
郭乾身边的书童便是如此。
他打小跟在郭乾身边,给他当书童,陪着他读书,习字,年纪还小的时候,并没有人发现他在读书方面的天赋,他每天最喜欢做的事情便是看书学习,但是郭乾是个很混账的性子,他更多的是把他当成玩伴,希望他能陪着自己瞎胡闹,每每看见他用功读书的时候,他都嗤之以鼻,甚至还以主子之名责罚他。
也不知道从何时起,郭尚书突然发现了这一枚璞玉,于是,他便和儿子商量了一下,开始培养这个书童,让他专门代替郭乾去完成考试。
郭家在京都是很有话语权的,家里有个当贵妃的女儿,还生下了皇长子,可谓风光无两,他又官拜正二品尚书,虽然礼部没有什么大的油水可捞,但在科举培养人才方面,他们很擅长。
郭尚书也决不允许自己的孙子在读书方面这般碌碌无为,这实在是太打自己的脸了,所以他觉得如此行事,有自己做保障,又有楚王和贵妃担着,他根本不怕出什么问题,行事愈发大胆。
从一开始的只是让书童代替他完成课业,代替他写诗,到如今,直接代替他写文章用作科考。
郭乾每次考试之前,只需要把书童写的文章背下来,牢记在心,等到考试的时候再默写下来即可,事实证明,他们的确押对了宝。
上一世,郭乾靠着那书童给的答卷成为了榜眼,还利用手段抢走了萧鹤川进入翰林院的名额,可惜他德不配位,靠着虚假的学识,到了真正要用的时候,却是原形毕露。
进入了翰林院,就会被圣上关注,很多时候上朝,圣上会依据一些时事,对他点名提出疑惑,让他作答,他却支支吾吾的答不上来,久而久之,圣上对他这个榜眼的实力也就产生了怀疑。
那萧鹤川又是怎么知道这些事的呢?
这些事还得从赫连璟被封为太子以后算起,那会的萧鹤川已经凭着实力,年纪轻轻便入了户部当差。
赫连珩被囚禁,贵妃也失宠,入了冷宫,郭家一落千丈,圣上看在郭尚书是三朝元老的份上,对他宽大处理,只是降了几阶官职,打算将他发配到偏远地区为官,但就在这时候,郭乾身边的书童突然站了出来,将郭乾这些年利用他作假的事情全都抖落了出来。
试问,有人长期将属于自己的知识和学问据为己有,靠着自己一步登天,而自己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却永远只能藏于幕后,你会甘心吗?
答案,当然是不甘心!
那时候的郭家已经倒台了,不足为惧,但他只有一次替自己申辩的机会,也只有这一次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所以他不能错过,在郭家离开京都之前,他去敲了登闻鼓,替自己申冤。
这件事当时在京都可是掀起了好大的水花,在得到证实过后,确定郭乾所有的成就,都和他本人无关,全是他的书童代劳的。
而他本人就是一个一无是处的纨绔子弟而已。
圣上大怒,觉得郭家这种行为,就是在挑战自己的皇权,在把自己当成猴子一般戏耍,居然在他眼皮子底下玩这种花样。
圣上直接收回了敕书,直接判了郭家满门流放,而那书童,看在他是身不由己的份上,圣上给了他一次机会,解放了他的奴籍,让他有机会可以亲自参加科考,发挥自己真正的实力和光芒,做一个对大庆有用的人才。
而他也确实不负众望,成为了新科状元,他的天赋,不低于萧鹤川,只是萧鹤川的运气稍微比他好一点罢了。
没几年,圣上便去世,赫连璟登基以后,他便是成为了一朝首辅,权倾朝野。
不过,这个书童,虽然在读书方面有天赋,但是在政治才干上的本事却欠佳,以至于他就算考上了状元,进入了翰林院,但他长期为奴,受打压,受胁迫的日子过的太久了,也造成了他性格上的不足,他喜欢计较,小肚鸡肠,这样的性格,是走不远,也爬不了多高的。
他进入翰林院,摸爬滚打多年,直到萧鹤川快死的时候,他还是在五品的位置上不声不响。
(https://www.tbxsvv.cc/html/158/158308/36792651.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