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女生频道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465章 河东先生柳宗元

勇儒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特有的一种品格,孟子论勇揭示了儒者的思想高格。

    所以勇儒型人格不仅体现了积极进取的人格精神,而且融入了儒学仁义等伦理道德理念。

    将生命建构与社会发展相互调适,是中国古代文人宏扬生命精神的表现,柳宗元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柳宗元的一生,建构了勇儒型人格。

    在短短的47年时间里,便将人生中的酸甜苦辣都品尝了一遍。

    升官与贬谪,安逸与动乱,入朝为官与寄情山水,被爱戴与被嘲讽。

    因为见证了朝廷的腐败、世间的苦难、人情的冷暖,所以他入世为国效力之心异常坚定。

    无论是在朝做官时一心为国出谋划策还是被贬永州、柳州后的著书立说弘扬文道,他都以自己的方式践行了志于道的人生准则。

    曲折的经历、艰苦的条件丰富了他的生活阅历,生命内涵得到充实的同时。

    也对士人传统的政治人格和内在价值进行反思,融入自己的人格建构以及文学创作中。

    “唐代宗大历八年,柳宗元出生于长安,他原籍河东。”

    “因世代外任官职,家在首都长安安家落户,视长安为第二故乡。”

    “父亲柳镇曾任录事参军、长安主簿、殿中侍御史等职,母亲卢氏,贤惠有才。”

    “童年时,柳宗元在母亲的培养下勤奋学习,四岁时已熟读多篇古代辞赋。”

    “十三岁时随父亲在湖北、江西等地游历,见识众多优秀人物。”

    “他年少时已展露文学才华,在文坛有名声。”

    “唐德宗贞元九年,柳宗元二十一岁,以自己的才学考取进士,得到皇帝和人们的赞扬。”

    “父亲去世后,他曾前往邠州探望军中叔父,游览边境,并与基层士兵交流。”

    “唐贞元十四年,二十六岁的柳宗元考取博学宏词科,历任集贤殿正字、蓝田县尉和监察御史里行。”

    “虽然官职不高,但积极参与政治和文学活动。”

    “柳宗元独立自主,不依附贵族大官僚,交往正直进步人士,发挥积极作用。”

    ““在这一时期,柳宗元创作了众多具有独特风格和鲜明观点的作品。”

    “在《送宁国范明府诗序》中,他特别称赞了范传真为人民服务而非追求个人利益的做官理念。”

    “在《乍说》中,他抨击了对自然现象的荒诞迷信观念。”

    “除此之外还有论述法律问题的文章《驳复仇议》、描绘长安市民阶层的优秀品质和卓越技艺的作品,这些作品对散文运动的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然而,柳宗元在这一时期主要关注政治活动,试图在政治上建立一番事业。”

    “他加入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主张革新的政治集团,并成为其中的重要成员。”

    “唐贞元二十一年,唐德宗李适去世,李诵继位成为顺宗。”

    “随后,王叔文被任命为翰林学士,并很快担任户部侍郎等财政管理职位。”

    “后王叔文等人的政治改革引起太监和反动官僚的恐慌,他们勾结地方军阀进行疯狂反击。”

    “逼迫顺宗退位并拥立太子李纯为皇帝,迅速对王叔文集团实施迫害。”

    文天祥:柳宗元的勇儒型人格建构,以被贬永州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早期属于外显型,更为积极入世,在入仕为官时坚守着儒家的忠义大节,充溢着一种锐意进取的精神。

    后期属于内敛型,随着道佛思想对其影响的加深,在注重内心修养的同时。

    要求为文为艺表现出仁厚博大、刚正恢宏的气势,坚持文以明道的主张。

    这两种勇儒人格贯穿了柳宗元的一生,两者相互交融,最终使其生命境界得到了艺术的升华。

    将儒家之道与生命内涵的建设相结合是柳宗元勇儒型人格的重要标志,他渴望在对道的追求中弘扬其生命精神。

    柳宗元出生于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柳氏也由显赫大族败落为卑微的仕宦家族。

    为了重振国家的富强和家族的荣耀,从小就受到儒家文化熏陶的他。

    一直怀揣着为国为民,救时济世之志,向往致大康于民,垂不灭之声。

    刚迈入官场,他就写信支持那些因阳城犯颜直谏遭贬谪而大胆请愿的太学生们,并对这一壮举表示了肯定。

    其在赞扬太学生勇气的同时也是在勉励自己要明辨是非,不畏强权。

    此时的他初入政坛,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希望,渴望大展身手践行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

    在宦官权势滔天和藩镇割据频繁的高压下,他毅然参加了王叔文主持的政治革新运动。

    推行了一系列有助于国家统一、百姓安居乐业的政策,以奋发勇猛之心和满腔热血对抗黑暗的恶势力。

    变革虽然失败了,柳宗元也被贬到偏远之地。

    但他身上所彰显出来的杀身以成仁的豪迈进取胸怀,是他对孔孟之道的执着追求。

    柳宗元把弘扬儒家之道作为官员的职责,认为守官与守道应合二为一,如此方能达到为官的目的。

    既然为官要行道,那么为文则要明道,因此他提出了文以明道观。

    当时文坛上仍以靡丽雕琢的骈文为主,为了恢复先秦两汉时期的古文传统,将作文的重心从辞藻方面重新转回到思想层面。

    他和韩愈发起了古文运动,使得唐代文风至此焕然一新。

    他强调文章当以明道为要义,主张文章应加强思想性,承担相应的政治责任,发挥其社会政教作用。

    文饰繁琐,一味地讲究辞采华美则碍于道的传达。

    大力推广儒道,整个社会富庶承平,才能实现明道济世的理想。

    在当时官比民大、官役百姓的背景下,柳宗元能发出如此大胆的正确言论,可见其思想的超前性。

    他提出了民以税雇官,而不是官役民的设想。

    因为在他看来,地方官员不从事生产劳动,都是靠百姓支撑着他们的衣食住行。

    既然如此,百姓把十分之一的收入作为赋税,那么官吏就是百姓所雇佣的对象,理所应当为百姓服务。

    这种超时代性的民本思想,是柳宗元一生都在追求的大中思想的核心。

    这种体贴民众,注重百姓价值的民本思想是柳宗元早期勇儒型人格建构的重要一环。

    “王叔文随即被贬为渝州司户,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

    “到了十一月,柳宗元在赶往邵州途中接到命令,被进一步贬为永州司马。”

    “唐永贞元年冬,柳宗元携母亲寄居于永州龙兴寺中。”

    “次年,唐宪宗李纯改元元和并宣布大赦,但下诏宣布柳宗元等八人在恩赦范围内仍不得升迁。”

    “同年,柳宗元的母亲病故,王叔文被朝廷处死,反对革新的人士污蔑柳宗元为怪民。”

    “同时,永州在这段时间里频繁发生火灾。”

    “五年内,柳宗元的住所四次受到火灾波及,有一次他在慌乱中逃出才得以保命。”

    “长期严酷的政治迫害使柳宗元痛苦、忧郁,身体也迅速衰弱。”

    “但这种生活也让他更加接近人民,了解人民的痛苦与感情,深刻认识到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以及权贵们的丑恶面貌。”

    “在永州时期,柳宗元关注散文运动的发展并指导南方一带的知识分子学习散文。”

    “除了学习和写作,他还经常游览风景。”

    “比如初到永州时在龙兴寺的住处西面开辟有窗走廊西轩,并在寺西建造了西亭。”

    “期间柳宗元与因政治迫害而被贬到永州的元克己等人结交,有时他和朋友时常远足探险。”

    “唐元和四年,柳宗元在法华寺西亭上写下《始得西山宴游记》作为纪念。”

    “柳宗元虽担任永州司马,但实际权力很小,故而柳宗元有机会广泛研究古今典籍。”

    “并批判性地吸收其中的知识,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他的认识水平和文学修养。”

    “他创作了大量理论著作和文学作品,批判黑暗现实,传播进步主张,提倡散文革新。”

    “柳宗元在染溪边购地并定居后,将染溪改名为愚溪,并创作《八愚诗》和《愚溪诗序》以刻石纪念。”

    “唐元和九年,柳宗元居住永州已近十年,期间他的社会认识、理论和写作水平得到提高并持续斗争。”

    “唐元和十年,柳宗元意外收到皇帝的诏书,召他回京。”

    辛弃疾:柳宗元早期的勇儒人格建构,以永贞革新失败作为结束的标志。

    变革虽然失败了,但他在对道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生命精神的弘扬中所显现出来的无所畏惧的精神,一直引导着他冷静客观地面对现实、机智沉稳地化解困境。

    柳宗元处于中唐时期,文坛一改盛唐雄壮浑厚的笔调,变得冲淡平和。

    他爱读汉代文章且十分欣赏其壮丽的文风,这里的壮指向文章的旨意与气势。

    丽则更多表现在文章的技法与文辞上,追求一种清新逸丽、峭丽峻洁的境界。    
    壮丽即壮中有丽,丽中有壮,呈现出一种刚健雄雅与自然清新相结合的审美风格。

    这种审美风格体现了柳宗元内心深处的真情性与理想追求。

    他创作的不少具有壮丽风格的作品都呈现出一种浑厚有力的体貌,而且文辞技法多变,似乎积蕴着一股奔腾不息的内在生命力。

    在这些作品中,能感受到他内心的磅礴之气与生命理想的安放。

    柳宗元对壮丽审美趣味的追求,彰显了中唐一部分有识之士对实现生命理想与到达理想之境的渴望。

    这不仅仅是因为这几处美景处于永州荒蛮之地,极难发现,也不仅仅是因为它为作者提供了文兴大发的创作材料。

    其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作者借这几处山水美景调适心灵,找寻人生的真谛,从而完成了精神世界的重建。

    整个游览过程产生的审美体验可分为三个层面,首先是生理层面的舒适感。

    山水鸟兽各自献技,听觉、视觉以及想象等各种感官皆调动起来,共享生命流动的闲适感与自得感。

    其次是心理层面的愉悦感,山间的泉声如美玉相碰般清脆悦耳。

    使柳宗元不由得心中一动,愉悦感瞬间遍布全身。

    从生理到心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近了一步。

    最后是精神层面上达到物我合一的状态,登上永州西山,所目之色,所听之声中,作者真正达到与大自然同游的生命之境。

    柳州的迷信风气异常严重,柳宗元极其反对这些做法,对他们进行思想教化,使得当地百姓不再滥杀牲畜。

    除此之外,柳州人民因为迷信,不敢动土打井,只能从偏远的地方打水,费时费力且十分危险。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柳宗元雇佣民工开掘打井,用实际行动证明动土打井有利无害,柳州一改迷信风气。

    与此同时,柳宗元还注重发展文化和教育事业,将其当作成人成才之基。

    而且柳州百姓不开化、迷信,在一定程度上也与落后的文化教育有关。

    柳宗元以一己之力,将柳州的文化教育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显示了他日益丰富的智慧底蕴和不断完善的生命境界。

    柳宗元的一生虽短暂但不乏积极进取的生命精神,无论是被贬永州抑或是柳州,他都尽量以一种往前看的态度安放自己的生命理想。

    即使其中含有挫败失落之意,但深藏心中的勇儒型人格始终不断引导他以一种超越自身存在的姿态向前行走。

    他对生命美感的领悟与感慨存于他所留的诗文中,在对国家朝政、社会时事、日常生活、自然山水等的观察与审视中,逐渐认识到生命的真谛与存在的意义。

    心凝形释,与造化为一,以大自然博大的精神充实生命,显现出一种超越的大勇,这是他在中国思想史上的独特之处。

    “由于王叔文事件,被贬谪的八司马中,除了已故的已调任的外,其余五人此次一同被召回京。”

    “虽然有执政大臣以才华横溢为由建议召回他们,但柳宗元抵达长安后就遭到大官僚的诋毁。”

    “春三月,柳宗元、刘禹锡等带着失望的心情离开长安,同行至衡阳后分别。”

    “柳宗元初抵柳州,有感于柳州的风俗习惯较中原落后,百姓生活贫困,社会治安较差,迷信思想影响深远等现象。”

    “决心制定法令改变柳州的面貌,引导当地居民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

    “经过当地人民的共同努力,柳州的社会秩序逐步安定,开垦荒地、修整街道、种植树木等工作顺利进行。”

    “柳宗元还在柳州创办学校,为当地青年提供学习文化的机会。”

    “柳州人民的劳动积极性、事业心和道德礼貌的风气普遍树立,曾被中原人视为蛮荒的柳州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柳宗元在柳州任职期间,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政绩是帮助众多奴婢获得赎身。”

    “唐代时期,官僚、豪族和大地主家庭普遍拥有许多奴婢,对他们进行严酷剥削。”

    “贫困的民众因天灾人祸、苛捐杂税等原因,常常被迫出售子女,甚至自己沦为奴婢。”

    “南方地区尤其严重,贫苦家庭因无法支付地租或偿还债务,将子女抵押给地主或高利贷者。”

    “一旦逾期未能赎回,本利累计,便成为终身奴婢。”

    “柳宗元制定了一项办法,根据奴婢工作时间计算工资,若应得工资抵消所欠债务,便可赎回自由。”

    “此办法在柳州及附近地区实行,仅一年,便有约一千名奴婢重获自由。”

    “柳宗元在永州时已多病,抵达柳州后,因心情抑郁和工作劳累,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

    “唐元和十四年,柳宗元病逝于柳州,享年仅47岁。”

    “柳宗元的去世令柳州民众痛感悲痛,次年为其修建了衣冠墓。”

    “三年后,民众又在罗池地区为其修建了庙宇,永久纪念他。”

    范仲淹:柳宗元短暂的一生,多次被贬失意,人生态度却有超然的表现。

    柳宗元出生于京城长安,其祖上世代为官,河东柳氏更是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

    柳宗元可谓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从小就经历普通人一辈子不曾见过的繁华。

    说起年少的柳宗元,称得上惊才绝艳,21岁的柳宗元第一次参考便进士及第,声名大振。

    自此之后,柳宗元跨入了上层官场的圈子。

    他立志要消除政治的黑暗腐败,还大唐一个朗朗乾坤。

    政治上的立场注定了柳宗元不会是一名中规中矩的官员,他成了革新派的重要人物。

    新帝即位后,重用王叔文等人,而柳宗元因与其政见相同,被提拔为礼部员外郎。

    王叔文等掌管朝政后,积极推行革新,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这是柳宗元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他和同僚们大力推行改革措施,期望能引领大唐走向一个崭新的局面。

    好景不长,随着唐顺宗因病退位,还不到两百天的改革因宦官和官僚势力的联合反扑而退出历史舞台,柳宗元也由此开启遭贬生涯。

    被贬永州,可以说是柳宗元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事件。

    不仅是个没实权的闲员,甚至连像样的住所和办公地点都没有,只能寄居于永州的龙兴寺内。

    和许许多多遭受贬谪的官员不一样,柳宗元不乞怜,不认命。

    在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渔翁不怕天冷,不怕雪大,似乎忘掉了一切,专心地垂钓。

    在雪里、在江上,他是孤独的,却又是那样地孤傲,那样地凛然不可犯。

    这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大概就是柳宗元的自我形象。

    柳宗元在永州一待就是十年,终于等到了回京的诏命。

    虽不知道前途如何,但总算有了一些希望,所以这首诗洋溢着一股枯木逢春般的喜悦之情。

    世事难料,柳宗元怎么也不会想到,等待他的是又一次的贬谪。

    因权臣排挤,柳宗元被发往更边远的广西柳州担任刺史。

    当时的柳州杂草丛生,瘴气盛行,满目荒凉。

    所幸刺史是个有实权的职位,柳宗元到任后立马投入到工作中,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柳宗元亲自带领民工进行勘测,利用科学方法,在城北开凿了一口沿用至今的水井。

    为了引导百姓从事农林生产,他亲自在城西北种植柑树,并写了一诗以明其志。

    此外,柳宗元还大力指导发展牧副业、造船筑路、修建房屋,使柳州的市容和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同时,他还兴办学堂,并亲自登坛讲课,宣传进步的文学思想和其他科学知识。

    由于柳宗元重视文教,柳州涌现了一批娴熟诗书深知礼乐的文化人士。

    在柳州,柳宗元走完了生命最后的四年,逝世时仅47岁。

    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这位政绩斐然、深受他们爱戴的官员,为他修建起衣冠墓和柳侯祠。

    在星光灿烂、百花争艳的唐代诗坛上,柳宗元是存诗较少的一个。

    但他以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发挥自己的创作才华。

    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当时一个流派的杰出代表。

    其诗思想内容近于陶渊明诗,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淡雅而意味深长。

    在柳宗元以前,唐代文人虽然有一些记叙山水园林的作品,但都着重于客观的描绘。

    柳宗元根据自己长期生活在潇湘山川中的生活体验,把山水作为一个重要反映对象,精心创作了一系列具有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

    总之,柳宗元描写永州山水,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这是他特殊的贬谪生涯和不幸遭遇的折射,从而形成与前人和后代都有所不同的情景氛围。

    无论是简洁小记,还是长篇大作,都涌荡着一种向往自然的人文态度,透脱出一种深远的大境界。

    柳宗元一生虽抑郁不得志,但却给后世留下了诸多优秀的作品,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生命的最后,他用自己最后的才能照亮了柳州的一方荒芜,实在可叹可敬。(本章完)

(https://www.tbxsvv.cc/html/156/156131/36792555.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