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女生频道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676章 保守派的苗头

钱谦益发现的问题,同样有许多人发现了。

尤其是服装节的第三天,开始展出时世装。其中多有民间流行的离奇服饰,被称之为苏样。

皇帝则称为时装,或者说是时尚。命令内廷收编的裁缝,整理了很多流行样式设计出不同型号的时装。

这些服饰的花样很多,多有不合冠服制度之处。

有的人对此很喜欢,有的人则无法接受,认为是服妖一类。

两拨人在报纸上展开了激烈争论,甚至延伸到朝堂上。

如果只是无伤大雅的吵吵嚷嚷,朱由检也不会在意。甚至乐于见到这一点,转移人们对卫所改制的关注。

但是在钱谦益上疏,提出要重申服色禁令,还有禁止随意穿戴前代衮服后。朝堂上很多官员认识到,这是有关服色的重大问题。

结合皇帝推行的新历法,“改正朔,易服色”这个念头,也出现在很多官员的脑海里。

『这样继续改下去,大明还是大明吗?』

很多人的心中,泛起这个疑问。

这些在朝堂上习惯了皇帝更改制度的臣子,尚且有这个感觉。

那些刚入朝的臣子,就更难以接受了。

被皇帝几次征召、结束丁忧回京复任翰林院编修的黄道周,就是其中之一。

此人在后世因为殉节,和刘宗周并称为“二周”。

朱由检知道他的名声,数次下诏起复。希望这个名臣,能够像刘宗周一样为自己出力。

然而,没有经历前两年改制争论的黄道周,在来到京城后对当前朝廷的新制度表现出极大不适。

他对当前的朝廷制度表现出极大不解,希望能回到熟悉的理想制度上去。

针对这次的服装节,黄道周劝谏皇帝要学习穆宗隆庆皇帝一意节俭,而非设立服装节,鼓励人们穿戴花样繁多的服饰。

在他看来,现在大明的冠服制度崩坏,是朝廷制度没有被严格执行导致的。只要皇帝能带头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一切就都不是问题。

和他一样想法的人很多,这些人集中起来上疏,劝谏皇帝严格执行冠服制度,而不是改变它们。
——
朱由检看着这些奏疏,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他知道,该来的还是来了,反对改革的保守派正在团结聚集,发出他们的声音。

如果自己放任的话,这些人很快就会提出更保守的主张,甚至要尽复旧制——

就像前宋的司马光,掌权之后就尽废新法一般。

这些人的出现可以说是必然,因为随着改制的深入,利益受损的人会越来越多。他们音量再小,也能发出声音来。

尤其是这次卫所改制,触及到的利益实在太多,中间受损者不知凡几。

大明的卫所世官又有很多进士和读书人,他们在利益诉求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自然对改制怀着抱怨。

朱由检对此有预料,所以他选择快刀斩乱麻,根本没把卫所改制扩大范围讨论。之后更采取了高压政策,逼迫文武官员接受改制。

起到的效果也不错,京卫改制已解决了最难的世官,剩下的都是细枝末节。

之后就算有人说怪话,也于大局无损。

朱由检这点器量还是有的,对此也能容忍。

只是让他可惜的是,黄道周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成为了保守派的一面旗帜。

这个袁可立的弟子、天启二年进士,是朱由检原本打算大用的人:

『本以为能像刘宗周一样为朕所用。』

『没想到现在却站在了反对派。』

『真是世事无常,连朕也不能算尽一切!』
对黄道周这样的殉节忠臣,朱由检本来是打算重用的。就算不擅长实务,也能放在都察院、大理院养起来,用他们的正气震慑奸臣。

但是黄道周现在隐隐站在了改制的对立面,那就不能留着了。

否则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团结在他的周围。

未来还可能推他入阁,发出更大的声音。

这让朱由检决定,必须要把黄道周赶出去。就像嘉靖皇帝大礼议获胜后,斥退反对者一般。

他必须表现出把重制礼乐当成大礼议的架式,让更多的臣子不敢站在对立面——

那些大礼议失败者的下场,会警示他们不要站在皇帝的对立面。

在建文诸臣都被翻案的情况下,大礼议的失败者可以说是大明最悲催的一群人。

直到现在他们都没有完全平反,朱由检只是赦免加恩了对嘉靖皇帝登极有功的一群人。

反而是议礼功臣之首张孚敬,被朱由检列入紫阁,成为紫阁功臣。

两者截然不同的下场,会让官员知道应该如何选。
——
具体到黄道周的事情上,朱由检没有针对性打击。

他知道,如果自己表现出针对黄道周的意图,无论什么惩罚,都会增加他的名望。

那些原本愁着不知道让谁代言的反对派,会蜂拥聚集在他周围。

大明的会推制度,也决定了官员的迁转不完全取决于皇帝。黄道周这样的臣子,并不怕皇帝针对。

就算当今皇帝厌恶,他们也能等待下一任皇帝。就像袁可立在万历年间被弃用,泰昌年间被起复一般。

朱由检在起复黄道周后再想按下去,必须不着痕迹。

思来想去,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旧历二十九日的常朝上,就在群臣针对冠服制度讨论得沸沸扬扬时,朱由检道:
“众卿的意思,朕是听明白了。”

“有的人认为冠服制度要调整,符合大明现状。”

“有的人则认为要严格执行朝廷规定,对不在规定中的冠服严格限制。”

“到底哪一种对呢?朕以为可以试行。”

“请坚持执行旧制的人站出来,朕要看看你们有没有能力执行。”

话音落下,群臣面面相觑,不知皇帝打的什么主意。

试行这个办法皇帝用的很多,但都是为了推行新制。

如今来个试行旧制,实在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旧制就是现有制度,难道还需要试行吗?

然而,大明当前的现实告诉他们,的确需要试行。

因为很多制度虽有明文规定,却根本就没有执行下去。

像是朝廷的蟒衣,按规定就是无足无角的大蟒,根本不是现在像龙袍的服饰。

然而即便朝廷多次下令,违禁穿蟒衣等赐服的行为,却是屡禁不止。

到了现在,甚至有妇人穿蟒衣。蟒衣的形制也和龙袍非常像,根本难以区分。

以至于朱由检不得不设置龙纹蟒袍,明确和龙袍的区别。

如今一些臣子要严格执行旧制,朱由检就给他们各安排一个坊,看看能不能执行下去。

同时让他们负责街巷改造,看看能不能把京城的大街小巷,恢复到制度上的规定。(本章完)

(https://www.tbxsvv.cc/html/155/155177/36792321.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