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女生频道 >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 第257章 印度行

1731年8月10日,正午时分,在无边的荒漠中,一支长长的驮马队伍缓缓地向前移动,沙尘滚滚,骄阳高照,使得周围所有的景象都变得有些模糊而虚幻,让人难以看清前方的道路。

    马儿喘着粗气,不断打着响鼻,脚步也异常沉重,明显是不耐荒漠的恶劣环境。只有那些数量众多的骆驼仿佛对这一切早已习以为常,迈着坚实的步伐,缓慢而坚定地向前行进着,沙粒在脚下发出沙沙的声音。

    荒漠中的气温极高,让人感到炙热的气息,人们流出的汗水很快就被蒸发掉了。驮队中的人们都戴着宽大的帽子,并用绵软的围巾将面庞完全遮护,以防止沙尘和阳光对他们的皮肤造成伤害。驮马两侧除了载有大量的货物,还携带了数量不少的风干食物和水源,以备不时之需。

    驮队中间还有三十多辆马车,全都堆满了货物,使得车轮驶过后,在荒漠上留下两道深深辙印。

    易卜拉欣·汗取出水壶,狠狠地往嘴里灌了两口,抬起头来,微微眯着眼睛,看了看刺眼的日头,嘴里发出低低地咒骂声。

    是的,他此时有些后悔带着人跟着这支驼队前往印度,去面见齐国驻印度地区的高级外交事务专员。

    按照齐国人的行程安排,他们从坎大哈出发后,将要穿过茫茫的荒漠戈壁,再翻越喀拉特汗国的崇山峻岭,来到印度河畔,随后坐船顺流而下,抵达齐国的西州总督府所在地津门,在此稍事休整几日后,便再次乘船,由海路进抵最终的目的地苏拉特,与齐国高级官员会谈。

    对于他们想跟齐国人接触,并双方展开深入合作的想法,齐国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让他们派几名代表前往苏拉特进行一番详细交流。

    为了自己的兄长能获得齐国人的支持,易卜拉欣·汗当即表示愿意代表纳迪尔,亲自赶赴苏拉特,与齐国高级官员会面。

    尽管纳迪尔几乎占据了整个呼罗珊地区,并且还将阿富汗的赫拉特地区纳入势力范围内,看着地盘是非常大,人口也算丰裕,加上还拥有五万余战力强大的军队,妥妥的展现出一副王霸之基。

    但自家人知自家事,作为纳迪尔军事集团中的核心人物,易卜拉欣·汗深知己方的最大弱点,那就是根基不深,且也未得民心,稍遇重挫,便会导致这个松散聚合的军事集团分崩离析。

    目前,纳迪尔表明上看上去似乎势头发展非常良好,征服了周边所有地方势力和部族武装,并将他们全都捏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军事和利益共同体,然后据地自守,与萨法维王朝遥相对峙。

    但是,纳迪尔军事集团是通过对领地及诸部族的武力威慑,然后极限压榨百姓和商人从而获取源源不断的财力,再通过足饷厚赏笼络军队,最后以武力压服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才勉强维持住整个军事集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这样一来,就必须不停发动战争,掠取更多的财富,以持续提振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并维系内部脆弱的联盟,继而才能巩固自己统治。

    倘若没有外部经济的支持和对外持续掠夺的对象,势必会缺少了相应的财力支持,纳迪尔军事集团也就会很快瓦解消散,无法再维持对呼罗珊地区的统治。

    你既然都不能为大家带来利益了,那些山头林立的派系和各怀心思的部族武装凭啥要继续跟着混?

    难道你凭你纳迪尔丰神俊朗、魅力出众?

    所以,纳迪尔非常迫切地想要获得来自外部势力的支持和帮助,以打破自身孤立无援的局面。

    毕竟,以一隅之地来对抗整个萨法维帝国,不论是从财力上来说,还是从军力上相较,纳迪尔都没有绝对把握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更不要说,萨法维王朝的身后还站着一个强大的齐国,让人不由心生忌惮。

    八年前,齐国人以摧枯拉朽般的方式迅速击败了肆虐整个波斯帝国的吉尔扎伊人,表现出超强的战力,这让所有的地方割据势力无不噤若寒蝉,不敢轻易掠其锋芒。

    要是齐国人死保萨法维王朝,纳迪尔哪里还有一丝机会能席卷波斯,入主伊斯法罕,成就他的千秋伟业。

    十几天前,易卜拉欣·汗在跟齐国驻坎大哈外交专使会谈过程中,对方虽然就双方合作事宜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也明确地重申了对波斯萨法维王朝既有的支持态度。

    齐国人的话语中国隐隐透出一丝警告,希望纳迪尔勿要向帝国中央政府发起军事进攻,试图推翻萨法维王朝,否则,齐国届时将会予以必要的干预。

    易卜拉欣·汗对此非常失望,即使他代表纳迪尔向齐国人允诺,在推翻萨法维王朝后,齐国人此前获得的所有商业利益和政治利益将不会受到丝毫影响,甚至,还会给予他们更多利益。但齐国人仍旧没有改变立场,坚定地支持萨法维王朝。

    无可奈何下,易卜拉欣·汗只能与齐国人商讨双方合作事宜,期望能获得他们财政援助和武器援助,以逐步发展壮大自身实力。

    此次前往印度,除了想落实和敲定上述问题外,他还想对印度地区实地考察一番,看看是否如外界所宣扬的那般,齐国人真的是那么强大,已经将这片广阔而富饶的地区纳入他们的实际控制范围之内。

    尽管易卜拉欣·汗一直身处闭塞内陆腹地,但也能从不同渠道获悉一些外面世界的消息和传闻。

    整个印度次大陆人口亿万,物产丰裕,一直都被盛传为“流淌着无数黄金和珠宝”的地方。

    在这片地区,有齐国人的殖民领地,也有莫卧儿帝国、马拉塔帝国、迈索尔王国、科钦王国等地区大国,若说齐国人凭借其强大的海上力量,控制了印度沿海部分领地,易卜拉欣·汗是认为有可能的。但要是说齐国人已完全掌控整个印度地区,他觉得是不太可能的。

    齐国跟印度又不接壤,人口又不具有压倒性优势,加上人种、宗教和文化上的巨大差异,他们怎么可能会占领整个印度呢?

    最多就像是在波斯一般,通过对当地的统治阶层施加影响力,从而攥取政治利益和商业利益。

    你总不能说,就因为齐国曾两度击败了莫卧儿帝国,还重挫了马拉塔帝国,就实现了对印度的实际控制?

    长途旅途是艰难的,也是异常乏味枯燥的,从坎大哈离开后,一路上向南,所经之处皆为漫漫黄沙和遍布碎砾的戈壁,暴烈的日头,强劲的狂风,时不时卷起的飞沙走石,仿佛使得整个商队都置身于地狱之中。

    在路途中,易卜拉欣·汗惊奇地发现,那些盘踞在沿途大大小小绿洲上的部落势力,似乎都非常卖齐国人的面子。他们不仅没有任何留难行为,反而会为他们这支驼队积极提供必要的食水补充,对商队里的齐国人更是极为客气。

    这固然有当地部落不加伤害往来商人的古老传统,但最大的原因恐怕是被齐国人的武力所慑服了。

    数年前,齐国人联合喀拉特汗国攻打坎大哈的吉尔扎伊人,定然在路过这片地区时,展示了强大的武力,并给予了他们应有的教训。

    否则,就凭阿富汗地区彪悍的民风和桀骜不驯的性格,如何会这般讨好齐国人?

    夹在坎大哈波斯人和喀拉特汗国两大势力之间,而且地贫人瘠,哪有本钱敢跟齐国人相争。

    况且,往来通行的商人驼队也为他们带来了许多外面世界的各种稀奇玩意和急需的粮食,多少也改善了他们的落后而又封闭的社会状态。

    这段艰难的行程虽然只有短短两百余公里,但仍旧走了半个多月,就在易卜拉欣·汗感到万分绝望之时,整个驼队终于进入了喀拉特汗国境内。

    这个由俾路支人建立的汗国如今俨然已沦为齐国人的保护国,所有的内政、外交和军事基本上都被齐国人所控制。据说,就连汗国继承人的确立,也必须经得齐国人的认可和同意,方能“合法”地继续统治这个国家。

    当然,在齐国的支持下,喀拉特汗国也获得了快速而平稳的发展,统治的领土范围也从六十多年前刚刚从莫卧儿帝国独立出来了仅限于胡布河沿岸狭长一段,迅速扩张至整个俾路支地区,不但侵占了大量原属于莫卧儿帝国的领土,还向西延伸至波斯萨法维帝国的锡斯坦边界,成为该地区举足轻重且非常有影响力的“大国”。

    不过,对于这种毫无自主权力的傀儡汗国,易卜拉欣·汗是不怎么瞧得上眼的,事事都要依从齐国人的吩咐,要想做出某些重大决定,还得要看齐国人的眼色,想想都是很憋屈的。

    也不知道,这些愚昧而又野蛮的俾路支人为何会对齐国这般恭顺,甘愿成为齐国人圈在围栏内的一群“绵羊”。

    在喀拉特汗国境内又走了一日,便抵达了汗国的都城基达(即巴基斯坦奎达市),一座位于河谷地带的新兴城市。

    喀拉特汗国以前的都城是胡兹达尔,虽然地处汗国中心位置,但深处山岭之中,交通不便,遂于二十年前,听从齐国人的建议,将都城迁移至基达。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建设,城市里陆续建起一批由齐国人投资的粮食加工厂、罐头厂、酿酒厂、硫黄提炼加工厂、砖瓦厂等现代工业,为这片闭塞而又古老的大地带来了一种划时代的文明。

    齐国人还帮着修建了一条通往苏库尔的简易公路,与印度河形成水陆联运,可直接通达沿海港口,极大地提升了汗国的商品流通速度。

    八年前,随着齐国-喀拉特汗国联军击破坎大哈,驱逐了吉尔扎伊人势力后,更是打通了俾路支地区和阿富汗地区之间的商贸流通渠道,更是促进了基达城的商贸繁荣,并为喀拉特汗国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贸易税收。

    基达城的周边还有丰富的铜、硫磺、大理石等矿产资源,喀拉特汗国王室、贵族,以及一些来自齐国的商人纷纷在该地投资开建矿场,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大肆采掘,然后运往苏库尔,或售于莫卧儿帝国,或经印度河驶至沿海港口,销往海外。

    除了矿产外,喀拉特汗国还在齐国经济顾问的指导下,在境内大面积栽种棉花,以供本土日益增长的棉纺织原料需求。

    不过,棉花种植面积增大了,势必会大大挤压国内粮食的生产空间。另外,整个俾路支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水源不足,也严重限制了喀拉特汗国的农业发展,造成他们常年缺粮。

    不过,借着齐国在印度地区构建的商业网络,喀拉特汗国倒是能获得充足的粮食供应,丝毫不担心饥荒情况的发生。

    犹记得十几年前,整个喀拉特汗国曾连续遭遇数年的严重旱灾,农田里几乎颗粒无收。但在齐国的帮持下,从旁遮普地区调来海量的小麦和稻米,硬是让汗国数十万子民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饥荒。

    所以,尽管后来有人向汗王建议,重视粮食生产,相应减少棉花栽种面积,以此保证汗国的粮食自给,但整个汗国上下对此并不以为然,依旧听从齐国人的农业指导,利用本地区丰富的日照环境,不断扩大棉花的种植面积。

    辛辛苦苦地种粮食,哪有种棉花这种经济作物来钱多!

    再者说了,临近的旁遮普、信德等粮食产区皆在齐国势力覆盖范围之内,想要多少粮食,尽管委托齐国商人运过来就是,何须担心国内没有粮食吃?

    易卜拉欣·汗在齐国人的安排下,于基达城短暂停留了三天,以舒缓穿越荒漠后所经历的艰辛和疲劳。

    在狠狠地睡了一天一夜后,怀着审视的态度,他简单游览了这座汗国都城。

    城市里的人口不是很多,大概四五万的样子,比起马什哈德差远了。但整个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却要强出不少,非常整齐有序,想来是出自齐国人的手笔。

    更让易卜拉欣·汗嫉妒的是,该城的商贸极为繁盛,不大的城区里,大型的集市和批发市场就有七八处,商品也是种类繁多,吸引了无数的商人,交易规模更是极为惊人,比呼罗珊地区那种凋敝的商业氛围相较,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看得出来,这座城市深受齐国人影响,除了大量传统的真神教建筑外,还有不少东方古典式建筑,那应该是齐国官员和商人的居所,或者齐国人的官方机构,给整个城市增添了几分异域风格。

    想不到,这么一个贫瘠落后的俾路支王国,就因为搭上了齐国人,使得他们整个汗国的面貌都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这要是到了齐国人直接控制和管理的地盘,不知道又是一个什么情形?

    一时间,易卜拉欣·汗对接下来的行程充满了期待。

    (本章完)

(https://www.tbxsvv.cc/html/153/153776/36792765.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