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委屈的朱高煦
永乐十年。
二月。
大明朝廷正式回应苏禄王国新东王的内附之请,册封苏禄东王为忠正王,与渤尼国成为大明最大的两块海外飞地。
苏禄王国,是后世菲律宾苏禄群岛。
有八百个以上的岛屿,分为五个群岛,大岛多为火山,小岛多为珊瑚礁,天气炎热,干湿季明显,森林茂密,土壤肥沃。
这样的地方,有三个王,实际上也可以称之为酋长。
历史上苏禄国三王率眷属及侍从三百余人,远渡重洋访问大明,受到明朝永乐皇帝盛情款待。
东王巴都葛叭答剌病逝德州,以藩王之礼安葬东王。
东王病逝后,其长子回国继任王位,王妃和另两个儿子就留在德州守墓并定居,其后裔获得中国国籍,取安、温姓氏。
根据流传的说法,东王后裔迄后世已传至21代。
后来,因历史上发生过几次较大的天灾,已有不少东王后裔离开德州,分布中国多地。
苏禄王国的东王权力最大,西王和峒王实力弱小,不光部落人口少,岛屿面积也小。
他们非常的震惊。
原来真的可以留在大明。
东王能做,他们也能做,只是需要一个好价钱。
礼部官员交给了大明工局,大明工局出面,除了搭赠给西王和峒王一大笔粮票外,还承诺了他们一家子在大明的优待,同样赐予王爵。
于是西王和峒王也内附了。
名义上,苏禄王国消失,成为了大明的土地,不过呢,大明并没有百姓长期生活在当地,只有一年一次的几艘商船,规模并不大。
大明更看重的是渤尼国。
加里曼丹岛。
世界第三大岛屿。
中国史籍称为“婆利”、“勃泥”、“渤泥”、“婆罗”等,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大岛。
渤尼国的核心区域,主要在后世的马拉西亚范围内,至于岛上属于后世印度尼西亚疆域的大部分面积,目前还是原始丛林的状态,不光有未开化的土著,还有吃人的原始人。
神主的光辉还没有照耀到这里,所以是一块性价比高,复杂程度小,值得开发的地方。
渤尼国也是汉人开发最早的区域。
这里不像缅甸老挝,有相较而言成熟的制度,所以汉人的势力很容易扩张,并没有什么对手,历史上的明朝时期,汉人已经大量在这里繁衍。
因为有人口的支撑,所以近代时期,在中华文明衰退下,汉人们仍然成立了兰芳国。
面对
明朝时期开始,汉人在南洋成立的势力和国家并不少。
但是清朝时期,这些海外遗民面对西方殖民者的势力,并无法与之抗衡,吕宋被清除的最干净,然后是安南、暹罗、渤尼这些地方。
根据统计。
后世的渤尼国,旧港,苏门答腊,也就是万岛之国,在西方列强的打压和引导下,有记录的数字,高达八十万的华人被屠戮。
这个数字不包括南洋的其他大国地区。
近代东方文明的衰退,不光是科技和文化上的,还有大量周边的影响和势力范围。
现在是明初。
汉人的脚步还比较少,主要遍布在交趾,老挝,其次是吕宋,旧港,然后才是渤尼国,甚至有前宋的遗民,虽然他们能写字的人已经很少很少。
内阁,户部,工民联合部,军民联合部,大明工局掌柜。
二十余名官员站在文华殿内。
“第三批的移民名单,总计有七万人。”
听到这个数字,朱高炽满意的点点头。
用尽了手段,不光是打压商人和权贵们,还有各种经济制度的方式,把老百姓从土地上“逼迫”了出来,去年一年,组织了近二十万人口迁移西部七省。
今年的第一批移民工程,目标会是渤尼国。
“移民很辛苦,特别是海外之地,各部门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务必保障百姓们的安危,给予最大的扶持,让他们尽快的安定的下来。”
朱高炽严肃的说道。
为了保障七万人抵达渤尼国,大明调动了整整一万海军,与数百艘的货船。
“随行的大夫和草药有没有准备好。”
朱高炽事无巨细的问道。
杨士奇上前一步,回答了朱高炽。
杨士奇外放为渤尼总督,全权负责渤尼都司的事务。
苏禄王国和渤尼王国合二为一,定为渤尼都司,苏禄归属于渤尼都司。
八万人的的供给和船队。
对于大明并不是难题。
也是大明在海外飞地的第一次尝试。
建造城池和发展生产。
朝廷进行前期的巨大投资,三年内,渤尼都司满足粮食需求,五年内,形成经济发展,十年内成为当地最富裕的地方。
如此的大手笔,国内不少人在关注。
如果这次的试行成功,那么将会很快复制到别的地方。
“不可能。”
“四五千里的海上距离,大明人如何治理渤尼?”
渤尼国内附,改成都司的消息传开后,得到了确认的暹罗王国,波隆多罗阇大惊失色。渤尼国前年就有大明商人们说要求内附,引发了波隆多罗阇的猜忌。
不过几年里,大明一直没有大的动静,看来大明的胃口越来越大了。
波隆多罗阇这些年只做了一件事,积累自己的实力。
波隆多罗阇已经是暹罗王国最大军阀。
老国王罗摩罗阇前几年去世,新国王因陀罗阇因为软弱无能,被国内的势力看不起,强势的波隆多罗阇,已经成为了新国王的眼中钉。
为了避免提早暴露,波隆多罗阇思来想去,选择离开了大城都城。
其实现在的暹罗,已经不是原来的暹罗。
原来的暹罗,也就是素可泰王国。
宋元是有记载的。
南方兴起的罗斛国,也是与大宋进行过贸易的国家,本地人称为阿瑜陀耶,在元朝时期吞并了北方的素可泰王国,仍然被人们习惯性的称为暹罗。
所以明初时前往大明朝贡,被登记入册为暹罗国。
暹罗国是后世的泰国。
第一次改名,以暹罗为外国所称而来为由,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正式改名,五十年代又恢复暹罗之名,过了三年,又改回了泰国的国号。
现在人们都称为暹罗,并没有觉得哪里不对的。
因为大明最强大。
是世界的文明。
波隆多罗阇回到了南方。
南方有优良的港口,大量的商人们聚集在港口,成为了当地最富裕的地方,靠着港口的税收,以及国内的粮食,波隆多罗阇养活了上万大军。
波隆多罗阇一直对大明抱有敌意。
但是波隆多罗阇很精明,他知道什么形势下该做什么,对于远道而来的大明商人们,波隆多罗阇非常的热情,这些都是为他送财来的。
一边交好大明的商人们,一边训练军队。
虽然手里只有一万人,但是波隆多罗阇有信心攻下大城,只要抓获国王,他就能获得其余贵族们的支持,成为暹罗的新国王。
训练大将波隆戴摩不明白首领的忧虑来自何处。
“大明有占城啊,他们在交趾修建了铁道,如果从占城出海,只需要半个月就能抵达渤尼国,如果顺风顺水的情况下,十天也能到。”
波隆戴摩提醒了波隆多罗阇。
波隆多罗阇无言以对。
<div class="contentadv"> 他的内心一直不愿意承认交趾回到了大明的手中。
安南想要征服占城。
暹罗也想要征服真腊,没有势力不想扩张的,历史上安南成功了,征服了占城的安南,很快对暹罗打起了主意,并且试图统一南洋。
而暹罗失败了,一直没有征服真腊。
谁敢想呢。
一百年前,暹罗还受真腊的欺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面对日益强盛的暹罗,夹在占城与暹罗之间的真腊瑟瑟发抖,越发紧抱大明的大腿。
国王是个没有出息的,暹罗在如此国王的带领下,必然没有未来。
波隆多罗阇忧虑的看着南方。
如果大明在渤尼站稳了脚跟,形成上下挟制暹罗的态势,对于自己的谋划十分的不利,不能让大明轻易的控制渤尼。
波隆多罗阇打定了主意。
朱高炽安排了渤尼都司之事,开始重视起高丽。
国内的商人们抱团抗拒高丽商人们的诉求。
一切为了利益。
“大明在太子殿下的治理下,社会资源分配,以人为本,作为工业重要的能源,煤矿产业的市场价这些年一直没有波动。”
“而人力成本越来越高,我们这些商行,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呀。”
原来煤炭行业的旗帜人物是张家。
张家成为了昨日黄花。
现在的领头人,哪怕大小周东家拒绝这样的称谓,可到了今时今日,他们二人不得不走出来。
合记商行很早涉足煤矿行业,但是合记商行这样的商行,并没有全力投入煤矿,每年都在往别的产业扩张,煤矿行业已经不是合记的主要产业。
但是周有容这些北平的老煤场主们,并没有太大的长进。
他们守着煤矿,跟随大明工局的脚步,虽然规模巨大,其实仍然属于传统的管理方式,不光是规模,利益上也落后于合记。
“你们的诉求,请说明白些。”
姜宾知举着册子,记录商人们的说话,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
周有容怔了怔。
心里忍不住的失落。
京城到底不是北平,京城的官多如狗,年年换新人。
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早期有千丝万缕关系的老朋友,散布去了大明各地,能保持联系的并不多,眼前文书房的红人,很不给他们面子。
没有人敢得罪姜宾知,周有容收起了嘴脸,唾沫自甘,面色如常的改口。
“如果朝廷同意海外商行们的要求,放开高丽煤矿的进口,那么我们的用人制度保障不下去了,希望太子殿下三思。”
姜宾知扫了眼几位大商人,问道:“还有其余的吗?”
“没有了。”
众人纷纷说道。
“我明白了,我会呈交给太子殿下的,你们回去等消息吧。”
见状。
众人只能无奈的离去。
国内大大小小的煤场主们齐聚京城,他们仿佛在撒钱。
京城的老百姓们,对土财主有了新的定义。
煤老板们真有钱。
高丽的问题,并不只是商人的问题,姜宾知不只是文书房的红人,因为才能优秀,已经受到了太子殿下的信任,如果没有意外,要不了多久就会外放。
从文华殿放出去的官员啊,天下最具备优势的仕途,已经入了太子殿下的眼。
有幸被太子殿下记得的官员,能有多少呢。
“谢贵以病为由,延缓了归京的日期,并上呈奏疏解释。”
文华殿。
朱高炽笑了起来。
这么多年来,还是第一次啊。
想起了朱元璋,那时候自己常跟身边的人说,天下是自己打出来的。
为什么这么说。
告诉众人,他掌握着枪杆子。
“殿下。”
“让臣去高丽吧,到要见识见识,那谢贵老将军是真病还是假病。”
朱高煦沉声说道。
与历史上十分张狂的汉王不一样了,如今的朱高煦很沉稳,对于大哥越来越恭敬,向来以臣自居。
果然。
内阁黄淮当即反对。
“大明战将万千,何须劳动高阳郡王出马呢,实在是大材小用,不知道的,外人还以为我大明无人可用。”
随着黄淮的反对,殿内其余的官员们也纷纷劝阻朱高煦。
朱高煦无奈的笑了笑。
“两手准备吧。”
“能和平解决的最好和平解决,如果真的是最坏的结局,那么也不要拖延,免得夜长梦多。”朱高炽平静的说道。
谢贵没有资格,也没有势力反对朝廷。
但是呢。
不到最后谁也说不准。
朱高炽看向了二弟朱高煦,也看到了朱高煦眼里的落寞。
打压高阳郡王是最正确的正确,这样的事情,官员们何乐而不为也,表忠心代价最小的手腕,就像那番禺病逝的朱允炆一样。
“二弟,你准备准备,到山东去吧。”
朱高煦抬起头,意外的看向大哥,见到大哥和蔼的眼神,感动的鼻子一酸,差点掉下眼泪。
姜宾知奉朝廷之命,前往高丽探视谢贵总兵,顺便出使高丽。
朱高煦前往山东,整合山东兵力。
不日。
朝廷同意了高丽商人们的请求,开放了从高丽进口煤块的禁令。
高丽的煤矿,成为了香馍馍。
翻了个。
那些在国内抢不到煤矿的商人们,因为在高丽的关系网,垄断了高丽的煤矿区,所以反倒是国内的商人们,分不到望眼欲穿的巨大利益。
但是朝廷也提出了要求。
税课司会在港口征收高额的税收,以平价贸易高丽煤块。
虽然没有让高丽的商人们得到想要的暴利,可这是煤矿,巨量的商贸物资,只要能掌握高丽的煤矿,仍然是最大最稳定的生意。
与之相对。
高丽进口的煤矿,全部由大明工局接收。
虽然还没有影子,但要不了多久,这些煤矿会提供给大明工局的各家工厂,或者获得政策扶持的行业。高丽煤矿的关税,由海关交给朝廷,朝廷直接补贴大明工局。
眼花缭乱的操作,看得百姓们迷糊起来,摸不着头脑,但是在高丽呆了六年,理应每三年归京述职一次的谢贵,突然被高丽的大明商人们抛弃了。
原本那些整日围着谢贵总兵府转悠的商人们,再也没人登门,因为利益结合的势力,也必然因为利益的变化而变化。
(https://www.tbxsvv.cc/html/152/152106/139710960.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