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女生频道 > 乱世:开局加入六扇门,横推天下 > 第241章 宣政殿争论

第241章  宣政殿争论

        图穷匕见!

        在殿内的文武百官心中同时想到了这个词,脸色变得异常难看。

        这一刻,所有的事变得豁然开朗!

        能在朝堂上混的,自然没有一个傻子。

        从沈独当初离京,再到如今回京,搜集了四州官员的罪证,这一切真的是巧合吗?

        巧合个屁!

        恐怕当初沈独离京,真正的目的就是搜集罪证,护送西楚公主只不过是一个借口罢了。

        以四州之事为借口,然后重启京察!

        包括今日沈独上朝,以及刚刚的奏述,这一切分明都是早就预谋好的。

        一个六扇门的人,懂个屁的京察!

        此事就是许多新入朝的官员恐怕都不知道,毕竟已经许久未曾启用京察了,许多早已忘了还有这样一件事。

        京察一开,可不止是彻查官员,民间百姓还可以越级上告。

        凡是有冤屈的百姓,皆可向京察负责官员陈述冤情。

        想通了这一点,众人脸色变得愈发难看。

        偏偏今有四州之事在前,这件事的影响太大了。

        太子不惜召开大朝会,更是在宣政殿内大发雷霆,显然已是下定了决心。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

        有人看向沈独,恨不得破口大骂!

        若是没有沈独提及此事,他们大可以喊一喊“臣等万死”,然后等待下朝,生活并不会有任何改变。

        夏璟翊笑了。

        笑的很是开心,他好久没有看见这群朝臣露出这番表情了。

        其实在这朝中也有他自己的人,沈独的开口,完全在他的预料之外。

        他也没有安排沈独开口。

        不过结果是好的,而且由沈独说出来,显然更有分量一点。

        沈独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拱手高声道:“太祖立京察,是为我大燕政治清明,是为我大燕百姓。”

        “京察一事,自我大燕立国便有,祖宗法制,岂可违背。”

        “臣愿做表率,请殿下从臣京畿总舵查起!”

        众人瞬间怒了,纷纷怒视着沈独。

        “殿下!”

        “此事还请三思!”

        “京察之事事关重大,岂可轻易而为!”

        “若是因一些少数官员之事,重启京察,恐会令百官寒心,令官员心中惶恐,更令天下动荡!”

        “今年各地受灾,实在经不起折腾了啊。”

        “如今各国又是虎视眈眈,若朝局再生动荡,天下恐生乱象,若是陛下出关,又当如何交代?”

        此时,内阁阁老,龙图阁大学士柳承志站了出来,直接大声反驳。

        若是真的重启京察,那死的可就不是几个州府官员了。

        整个大燕的朝廷,至少得倒下三分之一的官吏,牵扯太多了。

        以往有京察,官员行事还有所顾忌,自从京察搁置以后,许多人早就忘了这件事。

        他也不是太子一系的官员,自然不会与太子站在一起。

        他这一番话更是有理有据,同时不惜搬出了燕帝。

        虽未明说,但这话的潜在意思就是在指,太子你只是太子,而非皇帝。

        随着柳承志开口,朝堂之上陆续有官员站出,纷纷拱手大声道:“请殿下三思!”

        “请殿下三思!”

        哄亮的声音响彻宣政殿!

        此事牵扯太大了,即便明知会惹的太子不快,但他们仍然得上奏反对。

        何况最不济,也要拖下去,只要拖到太子殡天,到时候此事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到时候无论是谁坐上这个位置,为了稳定朝局,拉拢朝臣,都必然会暂停此事。

        柳城志突然转头看向沈独,厉声道:“无知竖子,朝廷之事,岂可是你所想那般简单!”

        “朝廷的一举一动,牵扯着天下万千百姓,京察看似简单,可这其中又牵扯多少,你可知?”

        “六扇门管好江湖的事的就可以了,这等朝廷政事,还是休要插手的好!”

        众人的炮火自然不能对准太子,那犯忌讳,只能以沈独为目标。

        “没错!”

        “柳阁老说的没错,六扇门岂可干预国事。”

        “京察之事岂可轻启,竖子,伱又懂什么?”

        “莽夫,蛮子!”

        “你究竟是何居心,你可知此事会给天下造成何等动荡?”

        “其心可诛!”

        明明是端庄肃穆的朝堂,如今却与京城中寻常的菜市口没有什么区别。

        一众最低都是四品的朝廷大员,以往温文尔雅的达官显贵,此刻却犹如民间百姓一般,撸起袖子破口大骂,混乱无比。

        大燕以武立国,因此即便是文人,多少也是有几分拳脚在身的,最不济也懂得养生。

        一群五六十岁的人,喊起来却是中气十足。

        整个朝堂瞬间乱糟糟的一片。

        喧嚣的声音震的人耳膜生疼。

        而作为内阁首辅的严子卿却是站在一旁,闭着眼假寐,似对于外界的一切全都充耳不闻。

        “够了!”

        夏璟翊冷喝一声,凌冽的目光凝视着众人。

        一言出,喧闹的殿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夏璟翊笑容冰冷,冷冷道:“怎么?都当孤不存在吗?”

        “孤还没死呢!”

        “孤还是这大燕的太子!”

        “这大燕究竟是夏家的,还是你们的?”

        夏璟翊的话语带着明显的怒气,脸色阴沉。

        众人脸色微变,低着头,拱手道:“臣等万死!”

        动作娴熟无比,没有半分违和。

        “那你们怎么不去死呢?”

        就在此时,一旁一道轻飘飘的声音传来。

        沈独面色淡然的看着众人,眼神中带着一丝讥讽。

        众人勃然大怒,纷纷用仿佛燃烧着火焰般的眼神盯着沈独。

        若是眼神能杀人的话,沈独可能早都不知死了多少遍。

        夏璟翊扫了众人一眼,重新坐了下来,冷声道:“孤觉得沈大人的提议很不错。”

        此话一出,众人心中顿时莫名一颤,暗自心惊。

        一时分不清太子说的究竟是京察之事,还是刚刚沈独说的去死之事。

        夏璟翊指着地上的罪证,冷冷道:“若不京察,孤恐怕还不知道,我大燕究竟还有多少类似的事情。”

        “你们一个个反对京察,那谁来告诉孤,若是其它州府,还有此等事件,又当如何?”

        “谁又来承担这个责任?!”

        “怎么,是非得要我大燕烂到根子里了,才能重启京察吗?”

        “还是说,等北蛮的弯刀落在你们的脖子上,将我大燕的百姓当做牛羊任人宰割,北蛮的骑兵在我大燕的土地上肆意践踏的时候,才可以京察吗?”

        夏璟翊猛的一掌拍在扶手上,怒喝道:“是也不是?!”

        诸多百官低下了头,将头低的很低。

        “去看一看吧!”

        夏璟翊指着宫殿后方,厉声道:“北蛮君主的尸体还埋在城外呢,这才多少年,你们莫非就忘了吗?”

        “他们可还在盯着呢!”

        夏璟翊冷笑一声,看向殿内一人,冷声道:“严首辅,不知你意下如何?”

        严子卿睁开了双眼,沉默片刻,拱手道:“臣附议!”

        严子卿乃是三朝元老,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在朝中的威望更是极高。

        他虽然一直保持着中立的态度,但是谁也不敢小觑他。

        这位三朝元老能够坐上内阁首辅之位,被燕帝委以重任,又岂是泛泛之辈。

        随着严子卿出声,众人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若是严子卿反对,哪怕继续保持中立,他们大可以继续抗争,实在不行,就死谏。

        说是死谏,但在官场上,死谏也是有许多讲究的。

        死谏只是冒死上谏,这只是一种态度,并不代表就真的要死,没人真会那么傻。

        也没几个君主真的会去杀死谏的官员,那样必然会落下一个“昏庸”,“独断专横”的恶声。

        青史之上,更会留下抹不去的骂名,大多数史官的屁股,是坐在文人那一头的。

        可如今连这位内阁首辅严子卿都赞同此事,意味着京察之事已无法避免。

        众人纷纷沉默下来。

        夏璟翊看了在场众人,沉声道:“既然诸位大臣没有异议,那此事就如此决定了。”

        “不过京察之事繁重,牵扯极广,此事便交由严阁老与沈大人负责。”

        “还望两位能够精诚协作。”

        此话一出,众人猛然色变,脸色时青时白。

        交给严子卿负责他们自然没有怨言,可是交给沈独负责,那问题就大了。

        沈独显然是东宫的人。

        自太子重病之后,当初太子提拔的许多人已有倒戈之势。

        太子提拔的寒门虽多,可若是他们真的想要动手,有的是手段,这些人不足为惧。

        何况大多数寒门弟子并未占据高位,也改变不了什么。

        他们的权势皆来源于太子,如今谁还会给他们面子。

        手底下没人,想要京察,就是痴人说梦。

        即便重启京察,若是由严子卿负责此事,局面必然会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实在不行,他们也可以拖。

        只要拖的够久,到时候一切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可沈独是什么人?

        六扇门!

        虽然六扇门一直负责着江湖上的事,可谁都知道,六扇门夜鹰密探那无孔不入的探查能力。

        朝廷中的手,也很难插到六扇门中。

        沈独眼中闪过一丝诧异,略感意外。

        这下众人是真的坐不住了。

        “请殿下三思!”

        “京察之事事关重大,沈总捕乃六扇门总捕,不经政事,年纪尚轻,如何能担此重任!”

        “我朝中能臣重多,老成持重之人更是不在少数,沈独年纪轻轻,又行事鲁莽,若由他负责,恐会引起大乱。”

        柳承志率先开口,紧接着,几位阁老也纷纷开口。

        他们并不是与柳承志一系的人,可归根到底,他们的利益是相同的。

        让沈独负责京察,手握利器,对谁都没好处。

        他们许多人早已与诸多皇子有所联系,而沈独与各位皇子的矛盾是人尽皆知的。

        若是由他负责,白的都能被说成黑的。

        柳承志转头看了眼身后几个官员,众人顿时心领神会,拜倒在地,高声道:“请殿下三思!”

        “京察之事事关重大,岂可草率而为!”

        “臣等死谏!”

        “若是殿下执意如此,请允许臣等致仕!”

        说到此处,几人纷纷摘下了头顶官帽,言语之间更是不肯退让半分。

        这几位都是朝中的老臣了,虽然官职并不高,但资历足够老,在民间文人当中,更是有着不错的口碑。

        重启京察一事,罪证摆在眼前,他们不得不退让,但是负责京察的人选,却不肯退让半分。

        到了这个份上,寻常君主大概也会退让一步。

        朝局本就如此,无非就是皇帝与文武百官相互妥协,商量出一个令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只是夏璟翊的目的显然不止如此,他为京察谋划许久,又岂可退让。

        “好!”

        夏璟翊森冷的目光落在几人身上,淡淡道:“孤准了!”

        “诸位年事已高,既然愿意致士,那孤也不强求。”

        无非就是骂名罢了,他夏璟翊背了!

        他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活着的人,就该做好当下的事。

        众人脸色一变,神色吃惊。

        谁都没想到,夏璟翊竟然会说出这样一番话,与以往的行径大为不符。

        几个跪倒在地的老臣更是失神般的坐在了地上,神色错愕。

        他们虽然老了,却也不想放弃手中的权利,而是想要将其牢牢地的把控在自己手中。

        他们没想到以往无往而不利的手段,如今竟然不好使了。

        就在此时,沈独在一旁幽幽道:“这几位大人如此反对,恐怕是心中有鬼吧?”

        “不妨这京察之事,就先从几位大人开始查起吧!”

        闻言,跪倒在地的几人顿时心中一颤,脸色愈发惨白。

        都是五六十岁的老臣了,此刻却是满脸汗珠,双腿打颤。

        他们有一个算一个,必然没有干净的,真的彻查起来,不仅他们要死,恐怕全族都要受牵连。

        夏璟翊冷着脸缓缓起身,目光落在众人身上,道:“擢沈独为御史右御史大夫,统率六扇门负责京察一事。”

        沈独面露笑容,拱手道:“臣定不辱命!”

        夏璟翊微微颔首,冷声道:“散了吧。”

        夏璟翊离去时的步伐,比来是要快,只是这一点在场很少有人注意到。

        看着夏璟翊离去,在场众多官员心思各异,有人走路都是踉跄的,显然是被吓的不轻。

        众人纷纷走出宣政殿。

        “沈总捕,留步!”

        忽然间,一道声音自后方传来。

        沈独不用去看都知道是谁,转身看着走来的众人,露出似笑非笑的神情。

        “诸位大人有何事?”

        诸多官员还未离开,见此,不由纷纷驻足观望起来。

        来者一行人,其中有内阁阁老柳承志,还有其余几位内阁成员以及六部官员。

        “沈总捕,京察一事事关重大,有些事还是别操之过急的好。”

        “多个朋友多条路,沈大人觉得呢?”

        柳承志意味深长的看着沈独,其意不言而喻。

        沈独嗤笑一声,看了眼众人,揶揄道:“可我办事,就喜欢快刀斩乱麻!”

        “这样吧,不如各位回去后都好好理一理,自己究竟犯了什么事,写上一份认罪书,也省的本再查了。”

        “至于朋友……”

        “我也不缺什么朋友,何况诸位大人本官可不敢高攀。”

        沈独掸了掸衣袍,淡淡道:“我就是一个泥腿子出身的武夫,只懂得如何杀人!”

        “高攀不起啊!”

        “哈哈!”

        沈独大笑一声,转身大步远去,步伐似缓实快,眨眼间便消失在宫门之外。

(https://www.tbxsvv.cc/html/151/151970/140782435.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