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可不订阅)归纳:里正送消息 兰岚产子 洗三仪式
里正一脸正色说道:“这个局面我们难以控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消息通知给宋大人。”
“其次,为了宋大人以及我们长留村,告诉村里的人,之后但凡有人来打听有关宋大人之类的消息,只当做平常对待,不要称颂宋大人的功绩也不要显露出对他的恭敬大过当今天子。”
“这就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了,剩下的,只能等。”
里正这话一出,在场的人都赞同。
番麦的源头就在长留村,无论事情如何发展,长留村都避不开,所以,他们这么做,帮宋忆的同时也是在帮他们自己。
短短几年,长留村如今的繁华不亚于一个小镇,如此大的变化皆是因为宋忆他们阴差阳错踏足此地而改变的,他们想帮上宋忆报答他的恩情,也想保护好这个祖祖辈辈一直生活下来的地方。
高三郎听了里正的话后,心里松了口气。
好歹是有个解决办法了。
在里正送消息给宋忆的同时,越城的官员也正因这一现象写了折子准备呈递进京。
在这暗流涌动之时,宋家却有了一个好消息。
兰岚生下一子,六斤七两,名叫宋居寒,乳名阿弥。
今日是阿弥的洗三,天公作美,天空一片澄碧,纤云不染。
宋忆身为知府,阿弥的洗三自然也隆重。
即便宋忆并没有大操大办的意思,但这消息也瞒不住,与其在其他人前来送贺礼被打个措手不及,还不如大方开府门迎客。
石游平对梅劭阆感叹道:“许久不曾这么热闹了。”
梅劭阆看着周围一众的人,有官员、有商人,门外还有自己主动前来送红糖、鸡蛋的百姓,“是啊,确实热闹。”
外院热闹,内院也不差。
梅卿卿有同宋欢的情谊在先,自然对兰岚也当姐妹看待。
一旁有那嫉妒的私语道:“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她生了个知府的儿子呢!”
“可不是,瞧她那积极的样儿,生怕别人不知道她同知府大人的关系似的。”
话音一落,其中有人觉出这话中带着另外一丝旖旎,双双对视后捂嘴偷笑。
花馥把茶杯不轻不重的放在桌上,声音刚好够警告那几个嚼舌根的妇人,几个夫人随着声音看去发现是花馥这个蛇蝎女人,一个个噤声后就走去了另一边。
花信风的媳妇也就是花馥的大嫂打趣道:“你不是不喜梅卿卿吗?这会儿怎么维护起她来了?”
花馥声音清淡道:“她们的污言秽语吵到我了。”
花大嫂不再出言,眼底却是了然。
这哪里是吵到她了,是“吵”到她心里的那位了。
梅卿卿坐在兰岚身侧,对小竹问道:“洗三前该准备的东西都一应准备好了吧?”
洗三之前,本家要预备好挑脐簪子、围盆布、缸炉(一种点心)小米儿、金银锞子,什么花儿、朵儿、升儿、斗儿、锁头、秤坨、小镜子、牙刷子、刮舌子、青布尖儿、青茶叶、新梳子、新笼子、胭脂粉、猪胰皂团、新毛巾、铜茶盘、大葱、姜片、艾叶球儿、烘笼儿、香烛、钱粮纸码儿、生熟鸡蛋、棒槌等等。还要熬好槐条蒲艾水,用胭脂染红桂元、荔枝、生花生、栗子若干。
小竹行礼后应声道:“奴婢都已经按照收生姥姥说的准备了。”
洗三仪式通常由收生姥姥具体主持。
所以一般都会提前把收生姥姥请好,再按照她的安排进行接下来的流程。
梅卿卿这才放心,随后对着兰岚道:“你这身边也没个长辈帮忙的,有什么需要的只管叫我。”
兰岚笑着说道:“自当是。”
不过兰岚虽然这么说了,但其实也不需要梅卿卿帮什么。
招呼内宅的她请了同知的刘夫人,教授的李夫人帮忙,她照顾不到的地方自然也有两位夫人帮衬。
<div class="contentadv"> 梅卿卿毕竟地位在那,不是她嫌弃对方,而是,这个时代就是如此,即便有钱,也不能无视规矩请她来充当自己的门面,到时候不仅不尊重客人,也是对自己府门的抵辱。
像这些无形的东西,就是阻隔双方的深渊,那边的人想过来,就得做好“粉身碎骨”的勇气。
兰岚不是宋欢,且同梅卿卿认识的时间都不对,很难不参杂各种考虑。
午时,众人落座,席面菜色丰富,但不同于往日,今日的主食必定是面条,俗称“洗三面”。
坐席时,照例是得让收生姥姥坐在正座上,当成上宾款待。
午飧过后,就是洗三仪式。
收生姥姥首先在产房外厅正面设上香案,供奉碧霞元君、琼霄娘娘、云霄娘娘等十三位神像。
香炉里盛着小米,当香灰插香用。
蜡扦上插一对“小双包”(祭祀时专用的羊油小红蜡),下边压着黄钱、元宝、千张等全份敬神钱粮。
产妇卧室的床上供着“炕公、炕母”的神像,均用三碗至五碗桂花缸炉或油糕作为供品。
照例由老婆婆上香叩首,收生姥姥亦随之三拜。
然后,小竹将盛有以槐条、艾叶熬成汤的铜盆以及一切礼仪用品均摆在床上。
这时,收生姥姥把阿弥一抱,“洗三”的序幕就拉开了。
接下来,依尊卑长幼带头往盆里添一小勺清水,再放一些钱币,谓之“添盆”。
添的是金银锞子、硬币就放在盆里,要是添的是纸币银票则放在茶盘里。
此外,还可以添些桂圆、荔枝、红枣、花生、栗子之类的喜果。
添盆后,收生姥姥便拿起棒槌往盆里一搅,说道:“一搅两搅连三搅,哥哥领着弟弟跑。七十儿、八十儿、歪毛儿、淘气儿,唏哩呼噜都来啦!”
话落收生姥姥这才开始给阿弥洗澡。
阿弥受凉突然放声大哭,不但不犯忌讳,反认为吉祥,谓之“响盆”。
一边洗,一边念叨祝词,什么“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作知县;洗洗沟,做知州”。
随后,用艾叶球儿点着,以生姜片作托,放在阿弥脑门上,象征性地炙一炙,再给阿弥梳头打扮一下,说道:“三梳子,两拢子,长大戴个红顶子;左描眉,右打鬓,找个媳妇准四村;刷刷牙,漱漱口,跟人说话免丢丑。”
用鸡蛋往阿弥脸上滚滚,说道:“鸡蛋滚滚脸,脸似鸡蛋皮儿,柳红似白的,真正是爱人儿。”
洗罢,把阿弥捆好,用一棵大葱往身上轻轻打三下,说:“一打聪明(“聪”与“葱”谐音),二打灵俐。”
随后收生姥姥叫来小竹把葱扔在房顶上,有祝愿阿弥将来聪明绝顶之意。接着,她拿起秤砣几比划,说:“秤砣虽小压千斤”,意思是祝愿阿弥长大后在家庭、社会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接着又拿起锁头三比划,说:“长大啦,头紧、脚紧、手紧”。
意思是祝愿阿弥长大后稳重、谨慎。
接着再把阿弥托在茶盘里,用事先准备好的金银锞子或首饰往阿弥身上一掖,说:“左掖金,右掖银,花不了,赏下人”,意思是祝愿阿弥长大后,福大禄大财命大。
最后,用小镜子往婴儿屁股上一照,说:“用宝镜,照照腚,白天拉屎黑下净”。
最有趣的是把几朵纸制的石榴花往烘笼儿里一筛,说道:“栀子花、茉莉花、桃、杏、晚香玉、花瘢豆疹稀稀拉拉儿的……”
意思是祝愿阿弥不出或少出天花,没灾没病地健康成长。
至此,由老婆婆把娘娘码儿、敬神钱粮连同香根一起请下,送至院中焚化。收生姥姥用铜筷子夹着“炕公、炕母”的神码一焚,说道:“炕公、炕母本姓宋,大人孩子交给你;多送男,少送女。”然后,把灰用红纸一包,压在床席底下,说是让他(她)永远守在床头,保佑大人孩子平平安安。随后,人才走向宋忆请安“道喜”,讨几个赏钱。
(https://www.tbxsvv.cc/html/151/151746/140422278.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