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女生频道 > 红楼襄王 > 第830章 笙儿靖安不靖安

第830章  笙儿-靖安不靖安

我叫朱云笙,是大明朝的嫡公主,封号“靖安。

在我爹做皇帝的时候,我的身份非常尊贵,在整个大明的女子中,也就我的两位嫂嫂可与我并论,然她们圣眷荣宠则远不及我。

我的童年非常幸福,只因我降生时父亲便已登上帝位,老一辈的恩怨于我没有半分牵扯。

父母对我宠溺无比,三个哥哥则对我爱护有加,我称得上是在蜜罐中长大。

我的四哥是谦谦君子,是字面意义上的好人,也因为这一点他吃了很多亏,即便他是尊贵无比的皇太子。

我六哥则是个伪君子,虽然他对我也非常好,但因其成日搬弄是非,所以母亲不喜欢他,连带我也对他有成见。

然而,我的十三哥,我以为愚笨鲁莽的十三哥,则是真正的高明人物。

十三哥愚笨和鲁莽,都不需要找证据,因为他前十来年干的那些事,有太多可以当作佐证,其中许多我还亲身经历。

我被十三哥瞒过了,但我并不觉得自己蠢笨,毕竟爹娘这般聪明圣智,最终还不是被他瞒过了。

当然这里也还要提一下我的侍读,我觉得她们是真的聪明,否则岂会早早就盯上了十三哥。

而这其中,又以我十三嫂最是厉害,凭本事把我十三哥迷得神魂颠倒。

一个失怙之女,愣是把我那位表姐我母亲的亲侄女,从王妃挤到了侧妃位置,自己成了我嫂子也就是襄王妃。

老实说,他们两口子真是天造地设,一个装傻一个卖乖配合可谓天衣无缝,愣是没让其他人生出警觉。

而等察觉其心迹时,襄王府已成了庞然大物。

尤其是我这位十三嫂,那真是心长在了心眼儿上,母亲那般圣明之人,也被她哄得多番称赞,引以为诸儿媳中最亲。

我甚至猜测,十三哥前后的转变,也是因为她所挑唆。毕竟情况从正统十年开始不对,而那年正是他们相遇的时候。

当然,我察觉十三哥志向,是个很漫长的过程,在此期间我也在逐渐成长,从不谙世事的孩子变成了待嫁的姑娘。

也是在这一过程中,我身边的侍读一个个的离开,而她们的去处也是惊人相同,都住进了襄王府的内宅。

在这些侍读中,我最要好的朋友是黛玉和湘云,只因她二人陪我最久,相处的时间也最长。

我初见黛玉时,只觉她文文弱弱,却钦佩她的学识。

而她则惊讶于,我这皇家嫡女竟如此“粗陋”,但后来她也被我感化了许多。

正如我那十三嫂所言,见贤思齐焉……她们见了我这般“贤德”之人,思与齐焉也是极正常的事。

相比于黛玉,湘云要更活泼好动一些,所以我和她玩得最好,甚至可以说比跟黛玉还要亲密些。

只可惜,她们最终还是离我而去了,虽然只是隔了一道宫墙。

自己的侍读全被十三哥拐走,我觉得我活成了笑话。

但我并不真的生气,因十三哥确为天下少有的豪杰,连我这嫡亲的妹妹也饱含仰慕。

而当我到了将笄之年时,这一点对我来说则要了命,因为别的男子都显得太平庸了,即便父皇列出的人都是大家嫡嗣,我也一个都看不入眼。

所以,我对选驸马一事甚为排斥,这让父皇母后忧心不已。

直到有一天,我在十四哥王府马球场上,遇到了让我稍微心动的人。

这个人叫梁毅,家里只有最低的爵位,按理说我跟他很不般配,但是我最终就是选定了他。

从这一点来说,我是向十三哥见贤思齐了,好在爹娘最终成全了我。

也是在我成婚之后,三位兄长之间争斗越发激烈,让我真正明白了所谓“夺嫡”,绝非只是简单的两个字。

但后来发生的事证明,我还是想得太简单、太温和、太天真了。

正统十七年,母后病倒了,彼时十三哥远在西北万里之外。

我日夜入宫陪伴母后,对她临终时的心意甚为明晰,知道她最放不下我的三位哥哥。

当母后点出,日后必为十三哥继位时,我其实非常之惊讶,才知母后把情况看得很透,至少比我预想中要明智许多。

然而母后仍是担心,十三哥日后会与兄长为难,当时的我只当她过虑了,毕竟十三哥的心胸宽广,非不能容人之人。

得知母后病重,十三哥飞速从西北返回,可算是见到了母后最后一面。

母后临终时,是单独召见我们兄妹,虽然我不知她说了什么,但也能猜到大致内容。

最终,母后还是撒手而去,我失去了此生最爱的人,我痛不欲生肝肠寸断。

我的哥哥们,看起来似乎跟我一样,但后来发生的事证明,他们已在做生死之争的准备。

母后过世不过三月,在这一年的中秋节,让我们皇家颜面尽失,让父亲心如刀割的事发生了。

我虽极力阻止,但却未能见效,只能眼睁睁看着四哥造逆,六哥作茧自缚。

之后,四哥六哥失势,十三哥成了无可争议的嗣君。

四哥身体很差,遭受此番打击病情更重,我看着他每况愈下的身体,着实是心疼得厉害。

而我的六哥,则是始终不老实,最终被父亲勒令闭门静养。

没过多久,四哥病情愈发严重,他也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四哥临终当日,六哥一家被禁足,未能及时去往东宫吊唁,可我那十三哥也迟迟不来,这让我心中极为气愤。

所以,当我那十三嫂款款而来时,我便当众质问了她十三哥为何没来。

虽然她城府极深,喜怒不形于色,但我还是捕捉到了她的一丝愠色。

我知道自己干了蠢事,但我并不为此后悔,因为我很想十三哥及时出现,毕竟四哥曾经对他那般照拂。

这次的事情,让梁毅大为光火,可他也只能苦苦哀求,让我别再做那些无用的傻事。

毕竟我得罪的不只我十三哥,还有未来的太子殿下,更是未来执掌大明数十年的皇帝。

母亲病逝,四哥也撒手而去,之后没过两年,父亲的身体也撑不住了。

正统二十年,七月廿八的夜晚。

父亲急召诸王百官觐见,见传旨太监神色急促,我便知道要出大事了,于是迅速进了宫去。

到了乾清宫时,已有宗室和重臣到场,而因我是皇帝嫡女,故而可进至御榻之侧。

看着气若游丝的父亲,我的内心非常恐慌,因为周围除了侍奉的太监,我的哥哥们竟是一个都未到。

后来我才知道,我的那些庶兄弟们,是怕来得太早被猜忌,而我的六哥则是被侍卫阻挠,连出府门都成了一件难事。

至于我的十三哥,则是下面人为了挣表现,愣是领着他舍东安门不走,绕行大明门进宫耽搁了不少时间。

独自守在御榻前,眼睁睁看着父亲气息越发微弱,我伤心害怕得不住掉眼泪。

但我没敢哭出声,只因怕搅扰父亲歇息。

可即便如此,在等待诸王百官到来的时间里,父亲还是醒转了两次。

他看见了近在咫尺的我,我看得出他想说些什么,但在迟疑后又闭上了眼。

后来我才明白父亲是在保存精力,等待诸王百官到齐,当然最重要的是等到十三哥。

这段等待的时间,至多不过半个时辰,但当时我只感无比漫长。

就感觉天要塌了,而只有我一个人撑着,虽然我当时并没做任何有用的事。

好在,我的那些庶兄弟们赶到了,而十三哥也终于到了乾清宫,此时他已做了两年的太子。

他只是踏进大门,就得到了所有人的敬意,可见名位早已有了定势。

得知十三哥到来,父亲终于撑着精神,当众宣布了自己的遗命,让诸王百官要尽心侍奉新帝。

除此之外,父亲还交代十三哥善待兄弟,让他要多加爱护百姓,体恤朝臣的过世。

彼时仅有我和十三哥守在父亲左右,我期盼着父亲能对我说些什么,可直到他生命最后一刻,我也没有等到他的一个字。

吾儿当为尧舜,这是父亲最后一句话,当时的我听了只感到担忧,母后过世前的忧虑重新回荡在我心头。

尧舜至贤,可谓德高,十三哥会成为尧舜一样的人吗?他会宽容不是东西的六哥吗?
想到父亲临终前,也单独交代十三哥善待兄弟,这便让我心中忧虑更甚?
也是在这一夜,六哥在宣读遗诏后姗姗来迟,竟失心疯般有了大逆之言,被十三哥逐出禁中勒令禁锢。

这一事件,让我越发心忧,但仍祈盼着情况别再崩坏。

只不过,聪明一世的六哥,却是愚不可及的蠢人,亦或者说他是钻牛角尖了。

反正他就是没有认命的念头,在十三哥继位后做了不少悖逆之事,而我对这些并不全知。

正统二十年,十月廿八。

这原本是平平无奇的一天,我应黛玉相邀进宫叙话,此时她已受封贵妃。

相谈中我才得知,十三哥欲加封我为长公主,但因我心有忧虑所以也没太激动。

没过一会儿,黛玉宫中有人来禀,说十三哥在接见厂卫官员,所以不能到黛玉处赴宴。

于是我随口问了一句,才知事情与六哥有关,这让我的心顿时悬了起来。
被厂卫盯上,那可不是什么好事,尤其六哥还得罪过其中不少人。

匆匆与黛玉用过膳后,我出了内廷本打算去乾清宫为六哥求情,可又怕弄巧成拙害了六哥,逡巡之后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而等我出了宫去,便遇两位庶兄打马进宫,这亦是极为罕见之事,我便猜测今日之事不简单。

待两位兄长出宫,我伺机找上了十五哥,向他询问了其觐见之事,但他随意出言搪塞了我。

当夜我坐立难安,于是去了恭顺王府,却见到了倪尽忠,这个锦衣卫的百户。

此人我素有所知,原好像叫什么倪二,是京城下三滥的地痞,后来搭上那陈云泰的关系进了锦衣卫,辗转逢迎入了十三哥法眼,多有提携还赐其名倪尽忠。

这人专为十三哥干脏活儿,他出现在此绝非好事,联想到白天发生的事情,我的心里就更焦虑了。

我想要闯进王府,然而此人着实胆大包天,任务如何威吓竟不让半步,我便意识到他是奉了旨意。

解铃还须系铃人,我知道必须去见十三哥,才能把恭顺王府的事说清。

梁毅拦着不让我去,我知道他说的有道理,可我还是拂了他的意,选择在深夜里进宫面圣。

非军国大事,这样的行为是找死,但凭着我嫡公主的身份,我还是得以进了东安门。

但是,我在东华门外被拦住了,即使有人帮我通禀,我还是没有见到十三哥。

此时我真切的感受到,我失去了最要好的、最让我敬仰的、也是最疼爱我的十三哥。

紧接着,我那十三嫂的懿旨,将我逐出了皇城。

那一刻,我想起了母后生前的事,彼时懿旨于我而言只是寻常,毕竟母亲说的每句话都是懿旨,而我可以凭心意去领受,甚至抗旨也不算什么大事。

可眼下,皇嫂的懿旨是铁则,我根本没办法抗衡。

我伤心而失落的离开了皇城,出了东安门就看到梁毅在灯火下等着,他神色间的忧虑和关切,给了我很大的心理安慰。

直到这一刻,我才对他生出了浓烈爱意,并在心底将那个人剔除干净,而不再视他为他的替代品。

回府次日,我得到了消息,我嫡亲的六哥病逝了。

我痛彻心扉,我也无可奈何,但我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待在家里。

过了几日,我被十三哥免去了限制,得到了允许去吊唁六哥。

很快一个多月过去,我受黛玉和湘云之邀入宫,再度见到了我的十三哥。

我和他形同陌路,甚至可以说是仇敌,所以在他释放善意的时候,故意以冷语伤了他的心。

在十三哥眼中,我看到了失望、委屈和痛心,但这些都是一闪而过,他那平静的眼神甚至让我以为,刚才那些都没有出现过。

我没有顾忌他皇帝的面子,当场就告辞离开了,可我却没有报复得逞的快意,他毕竟是陪着我长大的嫡亲兄长。

又过了一段时日,在黛玉和湘云的提点下,我得知了一些不堪入目皇家丑事,这里面每一件都跟六哥有关。

这时我才意识到,我的这位六哥确实枉为人,十三哥是一退再退多有包容,最后退无可退才出手惩治。

皇家的丑恶让我心伤,但更让我自责的是,我伤害了一直包容和保护我的十三哥。

彼时我才意识到,此前我自以为的不畏强权,其实是认准十三哥爱护我这胞妹,才敢肆无忌惮屡有狂妄作逆之行。

我承受了他的宽容和爱护,却践踏了兄长的情谊和真心,这亦让我悔不当初自责羞愧。

临近年关的皇家宴会,我向十三哥请了罪,他洒脱一笑安抚了我,却让我越发感到愧疚。

然而,事情总要往前看,之后在梁毅多番开解下,我终于走出了这次事端。

老实说,凭借我嫡公主的身份,我的日子确实过得很滋润,即便我那十三嫂也得给我几分面子。

但我再也没有半分娇纵,只是一门心思的相夫教子,并不时入宫和黛玉湘云会面。

当然,也只是聊些生活琐事,宫帷之事我是半句也不谈,只因为她们都已有了儿子。

我看得出来,内廷虽表面平静,实则妃嫔间已是暗流涌动。

但我没想到,首先出局的竟是我那表姐,她身为贵妃竟遭了暗算,至少按她所说是这么回事。

只可惜,这种事不会有结果,皇后本人也不会严查,至于原因那可就不方便说了。

但在后宫诸妃中,有一个人让我觉得不简单,便是破落贾家的老三贾探春,她给我一种伪装成没心机没想法的样子。

可我转念一想,这后宫众人那个不是如此呢?恐怕也只有黛玉看淡了一切,对名爵之事并无执念吧!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连被安置在皇宫角落的妙玉,我看也是佛心不定多有事端,当然这也怪十三哥太胡闹了。

然而,十三哥胡闹的程度,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料。

乾盛八年的腊月某日清晨,我进宫时发现章悼太子妃走出后宫,这可就显得很反常了。

我算是来得最早的人,在我之前宫门都还未开,章悼太子妃如何会在内廷?

我虽疑惑,可她的三个妹妹是皇妃,而且就住在怡景宫,留宿于此虽不合规矩,但似乎也说的过去。

我的脸上是惊讶,而章悼太子妃见到我则是震惊,接着在她脸上我还看到了羞愧和恐惧。

但在下一刻,我那十三哥从怡景宫出现,下一刻他也看到了我,然后他的脚步就停下了。

我虽连忙低下了头,可还是看到十三哥脸上的尴尬,这让我多少有些紧张。

好在之后,十三哥一言不发返回了怡景宫,而章悼太子妃则沉默着走开了,似乎刚才什么也没发生过。

在原地愣了一阵,随后我释然笑了,只因皇家就是这般可笑。

这次的事确实没有波澜,但我确定内情肯定瞒不住,至少内廷的人大概是知道的,但确实没有任何风言风语传出。

我可以确定,这是我那十三嫂的功劳,她确实是非常合格的皇后,赢得了十三哥和朝野的认同。

只可惜,我这十三嫂也有烦恼,那就是他的几个儿子,尤其年长三人随着时间过去,其争斗已是越发激烈。

在这三个小子身上,我仿佛看到了几位兄长少时,可见世间一切逃不出轮回。

乾盛十五年正月某日,十三哥召我进宫。

待我来到御前,只见十三哥面带悲戚,告诉我说夜梦父皇母后,他们和生前一样琴瑟和睦,四哥六哥侍奉在他们身侧。

彼时十三哥霸业已成,六合俱服扬威四海,已是列国共尊宛如神明的皇帝。

我读过史书,知道汉明帝曾做过类似的梦,所以我猜测十三哥所谓的梦,十有八九是他编出来的。

他功业已成,追求的便是名声了,而皇家最缺的便是孝悌。

老十四、老十五两个人,陪他演了十年的兄友弟恭,可他俩终究不是皇家嫡嗣,可见十三哥是需要我这嫡妹出力了。

我只能配合十三哥,与他一起相拥而泣,很快这一消息传遍了朝野。

时隔不到一月,我得到了十三哥恩赏,并被加封为靖安长公主。

长公主的这一封号,按理说十五年前我便该得到,但因当年的风波不了了之,如今总算是物归其位。

乾盛十五年正月十六,十三哥在崇政殿给我举行受封仪式。

彼时我早已过而立之年,看着御阶之上的哥嫂二人,我脸上只有平和的笑容,与周围和谐气氛浑然一体。

女官宣读谕旨时,我却回想起多年前,被父亲封为公主时的情形。

父皇赐我封号“靖安”,他老人家想靖什么安?

是希望天下太平?还是乞望皇家和睦?还是希望诸子孝悌?
父皇已逝,他的期盼已成云烟,如今十三哥加封我为“靖安长公主”,他又想何事靖安呢?又能否靖安呢?
我不知道答案,但仪式圆满完成了。

次日,我进宫去谢恩,进了东华门时,却碰上了我的小侄子。

他是十三嫂第四个儿子,因在一众皇子间行序第九,被十三哥起名为朱慕极。

但这小子,远不如他兄长那般懂事,因其胡闹多被皇后申饬,连十三哥都亲自动手揍过好几次。

我碰到朱慕极这小子时,他正带着几个年少弟妹和一些侍读的勋贵小子们,拿着树枝演示两军对阵。

一群小孩子玩得很高兴,而我也看得格外入迷,这让我想起了小的时候,也是这般跟着十三哥瞎闹。

但因我的驻足,这帮小子都怕被罚,于是在发现我后全都逃了,气得朱慕极那小子骂他们胆小。

你们给我回来,这是一个命令,留在此地是一个命令,你们这些胆小鬼……朱小九在原地怒喊。

小九声音稚嫩,却已可见皇家威仪,但还是让我忍俊不禁。

我问小九为何不逃,他却告诉我说大丈夫敢作敢当,那不屈的样子跟十三哥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随后我问他为何逃课玩闹?他却说穷酸腐儒教不得他。

见他豪气干云,我又问他志向。

只见他手拿小木剑,颇为得意道:“横刀印第安,饮马大西洋,兴汉!”

(本章完)

(https://www.tbxsvv.cc/html/151/151578/138547530.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