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女生频道 > 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 第174章 朕安

第174章  朕安

        南京城。

        皇宫,御书房。

        “写得好啊!”

        朱怡炅看着宣传部递上来的奏本,不由赞叹道。

        这文章写的是真好啊!

        文中对于北孔衍圣公可谓是黑到了极致了,是的,就是黑,除去少部分确实是在引经据典,还写出了“世修降表”的话,剩下大部分几乎全都是捏造。

        按这文章写的,北孔早在元代就已经灭族了,然后被元朝皇帝偷梁换柱,搞了一堆蒙古人去假扮衍圣公。

        所以元朝皇帝才被北孔极尽尊崇,还奉为儒家高人。

        且不提这个年代,根本考究不了元朝北孔血统是否存疑,朱怡炅记得后世考证过,元朝北孔实际是为了攀附元廷,与宗王结亲,并不是传闻中的灭族顶替。

        不过无所谓了,朱怡炅要的就是抨击北孔的正统性,什么考不考究跟他朱皇帝有什么关系?

        而且硬要说血统不纯,这北孔在元朝确实也有一些蒙古血统不是,虽然到了现在已经很稀薄了,加上中间还有几代绝后的……

        看了眼奏本末尾的署名——宣传部正六品主事官汪景祺。

        明清新科进士在京授官,基本都是做六部主事官,正六品的起点算可以了。

        原来是这他,这就没差了。

        毕竟,这位在历史上拍起年羹尧的马屁来可谓是毫无底限,甚至还敢编排讽刺雍正,借此捧一手年羹尧。

        现在写文章如此抨击北孔衍圣公,倒也没啥问题,很符合这家伙的人设。

        只是宣传部那边的老人们居然没抢他的功劳,倒着实叫朱怡炅意外。

        不过仔细一想,又很快明白是为啥。

        首先,这汪景祺不仅是新科状元,还是大明首位恩科状元,算是第一位天子门生,未来怎么说也不至于太差。

        为了这点功劳就去得罪人家,又是何苦呢?

        第二,朱怡炅这次要宣传部骂的可是衍圣公,虽然大明也有衍圣公了,但人家到底也是北宗,还执掌衍圣公爵位这么多年,岂是南宗这个刚登上的可比。

        若是贸然开骂,难免会招致天下人的非议,朱皇帝是不在乎,反正他在天下人的眼里估摸着才刚从大反王进阶为伪帝,但这些官场老油条还是要脸的。

        正好这汪景祺又是恩科状元,让他上去,无论骂名功名,都给他担,这样朱皇帝也高兴了,他们也不必担心惹的一身骚。

        姜不愧是老的辣,一个小小署名,就能想到这么多。

        朱怡炅又快速过了一遍,这才做出批复:“可!”

        批复完,又额外加上一句:“可再亲民一些。”

        这意思就是再白话一些,毕竟这文章不仅是给北宗衍圣公看的,还是要给天下人看的,最好是老百姓也能看的懂。

        越多人看到,那这效果自然也更好,而且,若是可以,再加点花边新闻就好了。

        不论是老百姓还是文人士子,往往对这种大人物的花边新闻才最敢兴趣。

        当然,这话不能明着说,只能暗示,要不然他朱皇帝的威严还往哪儿搁?

        批过宣传部的奏本,朱怡炅继续批阅其他奏章。

        打开一封,字数很少,这是朱怡炅要求的,不许再写一大堆华而不实的废话,直接说正事,否则发现一次贬官一级。

        “奏恭请陛下万安。”

        这是一封请安奏,主要是清朝专用,但朱怡炅觉得可用,便没有革掉,继续延用下去。

        曾经朱怡炅不理解老朱为什么国家大小事,都要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现在倒是明白了,这权力只要你稍微不注意,就会迅速溜走。

        请安奏便是清朝皇帝用于抓住权力的手段之一,无论何时何地,都要随时与官员保持联系,不能有事才说话。

        麻烦是麻烦了点,但却是不得不为。

        至少朱怡炅这个开国皇帝必须这么干。

        朱怡炅捏着朱笔批复:“朕安。”

        开下一封。

        “奏恭请陛下万安。”

        “朕安。”

        “奏恭请陛下万安。”

        “朕安。”

        <div  class="contentadv">        “……”

        连续批了快一个时辰,几乎都是请安奏,中间偶有几封混入了当地情况,臂如粮食价格等关乎民生之事。

        觉得合理的,朱怡炅只加一句:“朕安,已阅。”

        若不好,则批复:“粮价不宜过高。”

        不行,这请安奏太多了,还大多都只一句,这样跟刷屏没区别啊!

        回头得再下个旨,让这些地方官至少带些实质性的东西,他又不是来听人家问好的。

        朱怡炅舒缓口气,心中如是想道。

        又翻开一封,总算不是请安奏,却是刑部报事奏。

        里头是关于之前清查全国(两省一京)寺庙道观后的详细情况,差不多是一日一奏。

        跟着一起的,还有大理寺、都察院的合奏。

        三司会审了属于是。

        本来一群假和尚假道士是够不上这个级别的,但谁让这是朱皇帝下的令,还下旨只要举报就可以得到赏赐,一下子就带动了百姓们的积极性。

        还别说,不仅抓获了大量假道士和尚,还意外破获了不少淫祀,其中居然连白莲教、八卦教,乃至于天地会众都有。

        当然,这些实际都是小虾米,而且与本宗早已无有多大关系,要不然,以明军收编了永春天地会义军来说,就不会再有天地会余众在外。

        哦,他们抓获的这个应该不算天地会,而是洪门,也是最纯粹的天地会,即单纯为了造反,反清复明那是后面的章程。

        这下是真伐山破庙了。

        由于清查规模越来越大,刑部已然担不起这么大的案子了,索性就让新成立的大理寺和都察院一并分担,组成三司会审。

        事实证明,三司会审是对的。

        朱怡炅仅仅只是拿起奏本扫了一眼,便将其猛地合上。

        不堪入目,着实是不堪入目。

        不愧是得道高僧!

        从最开始龙颜大怒,到现在朱怡炅都已经快麻木了。

        朱怡炅揉了揉眼眉,朱笔批复:“斩监候!”

        没有素服点烛,三跪请免。

        这就是走个流程,而且犯人还没审完,百官也没空过来走流程。

        不过按着目前判斩的人数而言,最终怕是能活下来的和尚道士至多不过一半。

        那些判斩的,实在是过于罪大恶极,几乎人手都沾了百姓的血,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剩下罪不至死的,则全部判去挖矿,且按大明这边军器局的生产进度,矿场里的罪犯和八旗矿工,至多活不过五年。

        能充当军医的无罪和尚、道士,居然还不到十分之一。

        看来用这些人的想法是得落空了,还是得自己培养。

        看完糟心事,朱怡炅随手一笔,不知多少和尚道士人头落地。

        翻开下一封,是工部关于工作进度的报事奏。

        内阁和秘书处倒是还算有点用处,知道帮他把奏本归类,请安奏就在请安奏里,报事奏就跟报事奏里。

        这样倒是稍微方便一些。

        工部报事奏的前半部分大致内容是报告南京紫禁城该拆的都拆了,拆下来的建材也都运走,然后还问了句,真的不用把紫禁城重修一遍吗?

        后半部则是关于南京衍圣公府的修葺,还有新孔庙的建设问题,这里倒是比较识趣,没有询问要不要修孔子像。

        且,里头还额外提了一嘴,南京士绅豪族对孔庙的修葺十分热衷,几乎人均捐钱捐物,工部资金已十分充裕,无需国库再行调拨。

        这倒是好事一桩!

        南京士绅大族会这么做,其实也很正常,都已经上了大明这条船,那自然是大明越强,他们越安全。

        眼下,大明册封南宗衍圣公,还要重修孔庙,这等无需上战场,又可增强南京朝廷正统性,还能顺带讨好一下朱家皇帝。

        何乐而不为?

        汪景祺在给年羹尧拍马屁的文章里,不仅把年羹尧夸得比郭子仪李靖还牛,还顺带说了一句,自古功臣没有好下场,还说带正字的皇帝,必定不长久,雍正能不砍他脑袋吗?╮(╯▽╰)╭

(https://www.tbxsvv.cc/html/150/150499/140213284.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