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女生频道 > 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 第330章 再度议和,退居关外

第330章  再度议和,退居关外

        北京。

        盛京关外、漠南蒙古诸部的勤王大军进抵京师,总算是让这刚刚建立起的宣统朝廷稍稍安心。

        摄政王胤禩得到了兵力,原本还呈现观望态度的直隶诸州府闻讯,纷纷望风归附。

        便连雍正铁杆,直隶总督李卫也不例外。

        李卫说白了就是个政治投机分子,投靠雍正也只是觉得对方有夺位希望,而且雍正用人只讲才干,不讲出身。

        现在雍正跑去陕西,李卫全家都在直隶这边,投明根本不可能,新帝(胤禩)又对其抛出了橄榄枝。

        李卫的选择本就人之常情。

        刚刚坐稳摄政王位子的胤禩,此刻正召集一干心腹重臣,聚在乾清宫中开会。

        这里是雍正先前的办公场所,新帝登极自然也该在此垂拱听政。

        满清小皇帝弘历今年已经十四岁,已是懂事的年纪。此时身着一身不太合身的龙袍,在龙椅上坐立不安。

        身旁坐着新晋皇太后钮钴禄瑾譞,虽是在安抚,但表情怎么看都带着恐惧。

        这位太后也是《甄嬛传》里面甄嬛的原型人物,只不过历史上她确实是乾隆生母,十九岁生的乾隆,还是满清历史上最长寿的太后。

        戴铎率先开口说道:“摄政王,而今天下时局,已成明强清弱之局。而太上皇又将我大清劲旅尽丧于河南战场,伪明进占中原、山东之地,北京已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一旦南方兵粮齐备,必然会再度北上。届时便是只来十万兵马,北京城也是万万守不住的。”

        戴铎明明是雍正的潜邸谋臣,现在居然投靠了胤禩。

        真可谓造化弄人!

        当然,这也是雍正自己埋下的祸根,戴铎为其登极立下汗马功劳。却未得到任何赏赐,还屡受排挤,说不怨恨是不可能的。

        历史上,雍正登极不久就把戴铎发配年羹尧身边当差。年羹尧一死,戴铎立马被雍正打为贪官一同处死。

        飞鸟尽,良弓藏。

        胤禩所以没有称帝,反而拥立弘历为帝。除了雍正传位诏书外,便是戴铎给的建言。

        戴铎告诉胤禩:“现在着急称帝既不能得到支持,反而还会成为累赘。而立弘历则不同,弘历本就是皇帝阿哥,又是实质意义上的储君。有传位诏书作为背书,稍微运作一番,便可顺理成章。而胤禩则趁机为摄政王,效仿清成宗多尔衮那般,挟天子,睡太……咳咳。”

        后来也果真如此,相比直接篡权,那些八旗王公大臣的确更愿意拥立一个小皇帝。

        尝到甜头的胤禩现在对戴铎十分信任,虽没有直接许以高官,却已然开始常参机要。

        胤禩点头道:“戴先生所言有理,只是如今时局,我大清该当如何自处?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戴铎连忙拱手道:“摄政王言重!而今时局,微臣以为,朝廷当从速派遣使节,南下与那伪明南朝议和。”

        胤禩眉头微挑:“议和?”

        不光是他,在座众人尽皆眉头微皱。

        上次的议和都没什么结果,明廷那边完全就是狮子大开口。张口就要他们把北京拱手相让,退出关外,这压根就没法谈。

        只不过,上次雍正本就只是拖延时间,所以也不是太在乎议和的结果。

        但即便如此,这议和一而再,也着实丢面子。

        胤禩没有直接拒绝,只是迟疑道:“现在议和,会否有些太迟了,若议和不成,岂非凭白失了颜面?”

        被软禁快两年,早已老实沉稳不少的胤禵跟着附和道:“摄政王说的在理,我以往在西北领兵时都是如此,战场上都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更是不可能得到的。”

        戴铎说道:“议和自然不可能真正成功,此议和无非是要伪明放松警惕。北京已无险可守,且直隶之地,也难以抗衡伪明大军。既如此,为何还要死守北京,学那前明崇祯帝否?”

        这话说的就有些露骨了,不死守北京,还能去哪里?

        雍正跑去西安,现在整个中原、山东都成了明廷地盘,山西又有汉贼肆虐。

        胤禩肯定不可能去投明,更不可能穿越明军封锁线,跑去西安。

        <div  class="contentadv">        且就算真去了,天无二日。

        所以,胤禩的退路就两条,要么去当漠南可汗,要么就退到盛京关外,做“皇太极”。

        “……”

        胤禩良久不语,似在迟疑。

        戴铎看出了胤禩的犹豫,说道:“摄政王,而今时局至此,不论是否为太上皇之过,我大清可腾挪的余地已然不多,还请摄政王为江山计,早做打算啊!”

        胤禵这时也不讲话了,他先前只是不太懂权谋。现在虽还是玩不明白,但基本的军事素养还是有的。

        就现在北京城里这点勤王兵马,还有临时募集的京师八旗子弟兵,真要明军打过来,肯定是挡不住的。

        尤其勤王大军里头,那些漠南蒙古诸部骑兵,本就只是慑于满清往昔余威,这才听从调遣。

        现在全靠那些盛京八旗、索伦兵在弹压,真打起仗来,但凡有点苗头不对,不临阵倒戈都算是好的。

        胤禩沉默良久,叹息道:“戴先生所言甚是,是本王太过于拘泥。昔年太宗在位,都能为我大清江山与那些前明降将虚与委蛇(甚至给祖大寿拍马屁),现在不过是与伪明南朝议和罢了。便是与其称臣,为天下计,又有何不可?”

        这话着实有些过了,直接将自己比作皇太极,小皇帝可还坐在龙椅上呢!

        小皇帝到底是未来的乾隆,可能如今政治上还有些小白。但这点露骨之言还是能听明白的,双手顿时攥的发白,浑身颤抖。

        戴铎随即接话恭维:“摄政王无愧大丈夫,能忍常人所不能忍。”

        胤禩微微点头,忽地扭头看向龙椅上的小皇帝,问道:“不知皇上与太后娘娘以为如何?”

        长期压抑和两年软禁下,已然让胤禩一言一行都难掩阴翳,不怒自威说不上,但就是骇人。

        弘历很想斥责,说自己才是皇帝,但临了还是怂了,战战兢兢道:“摄……摄政王所言有理,此事便……便全凭摄政王一言而定了!”

        商谈完毕,胤禩随即下令,命人着手安排使节南下,去与明廷议和谈判。

        甚至不仅要与明廷议和,还另外派了三波人,分别前往山西、漠南,以及从山西借道去往陕西。

        三波人都是以安抚为要,雍正已经去了陕西,虽两边已成死敌,但这死敌程度肯定不比明清之争。

        好歹都是大清,不若先联手对抗明军。

        与那大汉王说的也是一样,满清愿意敕封刘儒汉为汉王,许其世镇山西。

        能联手抗明最好,不能联手,至少也不可背后捅刀子。

        嗯,胤禩这个摄政王还不知道,刘儒汉已经在称帝了。

        这等封王的使节过去……

        至于漠南蒙古的使节,则既是安抚,也是展现实力与威慑,大清即便是败了,也依旧还是能压得住他们。

        昔年皇太极都能凭借辽东苦寒之地,几十万满洲打垮漠南蒙古,现在的满清一样也行。

        除去派遣使节团,胤禩也开始着手,准备将京师里的八旗贵族往辽东关外搬迁。

        历史上,满清只要一遇到败仗,或者局势不利,第一时间便是想到跑去关外,便是清末了也不例外。

        而且事实上,满清说是将关外封锁,但真正全面封禁,得等到乾隆朝。

        康雍时期其实并不严格,不时会有关内流民跑到关外扎根,成为化外之民。

        不过,即便如此,关外人口也不会太多,至多不过二三十万人口。

        所以退居关外,实属万不得已之策。

(https://www.tbxsvv.cc/html/150/150499/140213121.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