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女生频道 > 朕这大明还有的救 > 第394章 孙元化去西洋

第394章  孙元化去西洋

        朝廷最根本的就在于钱。

        只要有钱,啥事都可以做。如果没钱,哪怕你有雄心壮志,也无法施为。

        因此见铸币的事情终于定下来了,朱由校不禁长舒一口气。

        铸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要把百姓的银两都换成银币更是如此,没有十几、二十年很难办成。

        但明知如此,朱由校还是要坚定不移的推行此事。

        因为这不仅会给朝廷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更可以把朝廷的货币之权收归国家,让大明朝廷重新掌握铸币权,跟为以后的钱庄、银行做铺路。

        朱由校在前世的时候,经常看一些网络小说,主角一即位就设立什么钱庄跟银行,百姓们动不动就都存进去了,主角立马赚的盆满钵满。

        但朱由校穿越后才知道,这根本是行不通的。

        金融讲究的就是两个字:信任。

        而明朝的官员、百姓对皇帝本来就很不信任。

        特别大明朝廷经济方面的作为是一塌糊涂,从最开始不让用银两,必须要用大明宝钞,这么用罢也无所谓。

        只是朝廷随意滥伐,真把其当成了印钞机,导致大明宝钞极度贬值,拿去当厕纸都嫌膈手,更别说万历皇帝矿税之祸等等。

        所以朝廷的金融信誉几乎为零,如果自己上来啥也不干,直接推出钱庄、银行。定会被官员、百姓认为是皇帝敛财的手段,先不说同意不同意,但抨击、批驳是一定的。

        因此对于组建钱庄、银行之事,朱由校慎之又慎,不敢轻举妄动。

        他想先慢慢改革税制,铸造货币,让百姓商贾从中获利。这才能重拾朝廷经济信誉,以后的事情也会更好做。

        想通此事以后,朱由校又跟刘一燝商议了些细节,就让他们去退下自己商议了。

        只是等刘一燝走后,徐光启还站在原地,不见离开的意思。朱由校见此甚是好奇,不由地问道:

        “爱卿可还有什么事情要给朕商议吗?”

        徐光启面露苦笑,缓缓的点头躬身说道:

        “陛下,臣留下来是有一件事先要求您允许。”

        见徐光启这么一说,朱由校更加好奇了。

        “什么事,徐爱卿但说无妨,自朕即位以来,你尽心用事。其中功劳朕都看在眼里,只要合理的,朕定会同意。”

        “陛下,此事其实也不是为了臣自己,而是为了臣的学生孙元化,臣想请求陛下让他也出使西洋。”

        让孙元化出使西洋?

        朱由校恍然大悟,他今日早朝的时候,看了礼部递上来的名单。

        这次朝廷出使的有四人,其中礼部两人,分别是主客司与四夷馆各出一名郎中,鸿胪寺一人,最后一人便是锦衣卫的人。

        名单上的三名文官均出自大明朝外交部门,其中一个出自四夷馆的员外郎更是会佛郎机语。

        对此朱由校也没有说什么,毕竟第一次去属于探险性质,说实话是有些风险的。

        朱由校也不会派什么重要人物去,万一出事就麻烦了。

        等去了简单了解了情况后,朱由校想着就要派出一个大使团前往,那次才是第一次正式出访,到时候定要派一些重要的人去。

        因此朱由校听到徐光启想让孙元化去,顿时有些惊讶,当即好奇的询问起缘由。

        “孙元化此人能力出众,一直在里草栏场任职,又对研制克虏炮、燧发枪有功,朕一直在心里记着。还想着以后让他出任外职,爱卿怎么突然想让他出使西洋。”

        徐光启一听,也微微点头,他当然知道跟去西洋相比,在大明任职其实是更加划算。

        在大明任职不仅安全,自己还可以助力于他,让他未来仕途也会更加顺利,而去西洋的话就只是他一个人打拼,其中凶险自不用说。

        但当他听过孙元化的分析后,他也转变了自己的想法。

        “陛下,这既是微臣的想法,更是孙元化自己提出来的。孙元化本就是举人出身,因受到陛下抬爱,一直受到重用,无论是微臣还是他自己都甚是感激陛下。

        但上月他突然找到微臣,说自己想要代表去西洋,一则他本就对西洋之学感兴趣,想亲自去看看。

        二则他本身会佛郎机语,也与汤若望等人有联系,如果去了西洋,能更方便了解当地的情况,到时候给陛下介绍起来也方便。

        三者他说目前的西洋之书,都是从汤若望等人带过来的,不是最新的。他本身对西学感兴趣,如果去定要给大明再带些最新的西洋之书来。”

        朱由校听着这话,随即用手托着下巴,略微思索起来。

        <div  class="contentadv">        看来孙元化的是有自己想法的,他有其他人所没有的优势,便是他对于西洋情况要比朝廷礼部那些人还要熟悉。

        如果去了以后也会更加细致的了解西洋诸国,给自己的介绍也更加详细。

        “孙元化拳拳报国之心,朕自然是知道的,如果他想去朕肯定同意。但从大明到西洋数万里之遥,我听西教僧侣说光坐船都要大半年,其中海风、食物、海盗等等凶险异常,朕对其略有担心。”

        “陛下,微臣也知道路途遥远艰难,但孙元化并不惧怕这些。这毕竟是我大明第一次去西洋,如果派孙元化去详细了解西洋情况,对我大明甚有裨益。

        至于其中的风险,孙元化也是知道的。他已经明言,如果真出事,那就如战死沙场,为国捐躯,还请陛下不用忧虑。”

        徐光启听到皇帝的担忧,他心中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孙元化早就明了其中风险,哪怕他劝说也无用,现在他只能据实禀报,支持孙元化了。

        听到到徐光启这一番解释,朱由校也不禁叹了一口气。

        “话说到如此,朕如果不同意,那就显得朕太绝情了。”

        他说到这里就望向徐光启,郑重其事说道:

        “着任孙元化为户部郎中,提主客司事。此次前往西洋的使团以他为首,全权处理其事。”

        徐光启一听心中也暗暗舒了一口气,当即躬身道:

        “遵旨,臣为孙元化谢陛下。”

        朱由校缓缓点点头。

        “你回去多给他嘱咐下,也让汤若望等人说给他说下西洋情况,以及航海注意事项。”

        “还请陛下放心。”

        “嗯,就这样吧,朕累了。”

        见徐光启点头,朱由校也不想说什么了,直接摆摆手让徐光启退下。

        看着离去徐光启,朱由校缓缓起身,向御座的对面的墙壁上走去,偌大的《坤舆万国图》挂在墙壁上,格外醒目。

        朱由校站在地图旁,目光从北京方向逐渐往下延伸,经大明、南海、菲律宾、马六甲、印度、非洲、最后到了欧洲。

        这么长的距离,作为穿越者的朱由校也知道其中的凶险。

        因此不管孙元化出于什么目的,是想要立功,还是名声也好,朱由校对此都充满了敬佩。

        同时心中也在暗想,既然派孙元化去,那许多对于欧洲的计划,也可以早一些布置了。

        ——

        贵州布政司

        俗话都说贵州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山离天三尺三、人无三分银,洪承畴原本以为只是传言,但一进这地界就知道这话所言非虚。

        自从八月初接到押送粮草的任务,洪承畴便马不停蹄出发,带着船队沿水路趁着还有西南风,挂帆逆长江而上,前往武昌府。

        得亏朱燮元为五省总督,湖广布政司也在其管辖之下。在粮草运到以后,湖广布政司便协助朱燮元调拨民力,水陆兼程赶到贵州。

        但一到贵州,洪承畴当即就领略了贵州的特色,山峦峰聚,到处都是崇山峻岭,想要陆路运输很是艰难,只要扼守交通要冲之地,外面很难打进来。

        所幸朝廷也知道这一道理,因此在创设贵州布政司的时候,秉承着“固守一线之地”的思想,在前往四川、云南、湖广三布政司的路上设置众多驿站,并在其中广置卫所,鼓励军屯。

        原本这些驿站经过上百年的经营早就破败不堪,当地土司也对朝廷越发不恭顺。

        但经过万历朝的播州之役跟三月四川永宁讨逆后,西南四大土司的两个都被朝廷平定,现在只剩下水西安氏跟水东宋氏还在,让贵州诸土司有点惧怕朝廷。

        特别现在朝廷大军云集,想要一举剿灭水西安氏,众土司们见状也不敢轻举妄动,唯恐得罪朝廷,最后被安邦彦所连累。

        当然这些土司也都是看人下菜,他们的所谓不轻举妄动,无非就是在看戏,看这一场战果如何。

        如果朝廷胜了。到时候朝廷挟大胜之威改土归流,他们也不敢多说什么。但如果朝廷死活剿灭不了安邦彦,到时候各个土司也不会给朝廷面子了。

        但不管如何,洪承畴目前还觉得挺好。

        作为贵州布政司左参议,兼粮道御史,他一路待遇还是很好的。贵州西北各土司都不敢得罪这个大官,对其甚是恭顺,纷纷派人前来帮忙搬运粮草。

        有了他们的助力,洪承畴很快把粮草押运到了贵阳。

(https://www.tbxsvv.cc/html/150/150452/140218450.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