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惯导显神威
在华夏西北某戈壁滩,风吹送着风,打着旋,裹着沙土……一根旋转的沙柱,腾上天空。一缕孤烟扯直了天地的深度,垂落了一根时光的井绳,晾晒着大漠长长的心思。
几颗胡杨倔强地站在戈壁滩地边缘,十几座营房孤零零地矗立在胡杨的旁边,里面现在正驻留着一个车队。
一个蒙着纱巾的女同志打开车门就要下来,想看看火箭架的利剑状态。
“张工,你回去吧,我去配置数据,你在车里看吧,那些设备也就是你们能够摆弄明白”。
一个真实年龄不知道多大的粗狂军人拦住了那位女同志。
女同志犹豫了一下,把手中的一个小盒子交给了军人,反身回到车内,扯下纱巾团吧团吧,收入裤兜。
“张工,这么快就回来了”,问话的是周晓娟,闫解放把手中的电缆插入最后一台电脑的网口中,抬起了头看向张芷静。
这是一辆解放大卡指挥车,完全按照李国成的建议制造。
加固车顶上装有三台线性调频脉冲雷达。车内一侧固定了3台最新曙光200型计算机和一台32节点的工作站。
三台电脑作为通信指挥和显示地图。
三台雷达直接连接工作站,适时计算雷达数据,理论上可以跟踪20个空中目标。
车里除了实验室的三人,还有3位军人,他们负责计算数据、通信和执行命令。张芷静他们三人负责测试和维护车里的所有设备。
“沈连长帮忙配置利剑的数据去了”。
“伱们说李头怎么就那么聪明,一个小盒子,插入利剑的数据口,配置数据1秒钟写入,而且还能收到了配置验证码,人工或自动都能验证数据。
这种方式,军方居然这么喜欢,而且逼得其他研究所也修改配置方式”。
几人低低议论着。咚咚咚,一阵敲门声传来。
“估计是沈连长配置好了数据”,张芷静赶忙去打开指挥车的车门。
门口是一位中年军人,身体虽然单薄,但是双目犀利,神情果决。
“给,这个是数据。如果没有问题,就打一发看看效果吧”。
“好的”,张芷静接过数据盒子。
“是!”老人身后的沈连长立正敬礼。
张芷静脸一红,这才意识到,中年军人后面一句是说给沈连长的。
她让开身子,二位军人走上了指挥车。
张芷静把数据盒子插入一台计算机专用插口上,指导操作员读取数据。
“你看这里,已经显示飞剑配置数据写入成功”。
“报告状态!”沈连长语气短促简练。
“飞剑状态正常!”
“雷达状态正常!”
“空中靶位正常!”
“气候满足发射条件!”
“1号监测车就位!”
“2好监测车就位!”
在监测计算机屏幕上出现了各种监测数据,步话机里传出了各种回复声。
“报告首长,飞剑准备就绪,请指示!”,沈连长一个立正。
“打下它!”
“是!”
“发射!”
运载飞剑的东风大卡改装后的副驾驶上,操作员狠狠地按下了发射按钮。
地面震动一下,烟尘四起,眨眼中,一道红光穿云而起。十几秒钟后,远处空中爆发出一阵亮光。转瞬,传来短促的雷声。
“报告首长,正中靶机。报告首长,正中靶机”,操作工作站的军人声音洪亮地汇报道。
中年军人环视指挥车,“真是个好东西啊!”
然后看下沈连长,再打一发火箭弹吧。
一番操作后,设定好射程和目标参数后,一阵火光飞起,拉出一道尾迹,射向远方。
1个小时后,靶场监视的边三轮突突地跑来。一个满面沙土的军人跳下三轮,跑到指挥车边。
听到声音的中年军人从车里下来。
“报告首长,热火II型命中靶心,精度范围50米,射程8500米”。
“好高的精度,可惜射程有点拉挎”,中年军人说道。
说完,中年军人走向火箭发射车,那里正有7、8个研究员正焦急地看着这里。
几天后,赵老书房,赵爸坐在书桌对面。
“指挥车已经开始小批量装备了,没有想到的是惯性导航加上红外制导这么厉害。把那些老家伙吓坏了。
尤其是***集团军,他们可都是机械化装备,当听说了热火II型火箭弹的威力后,当时就吓傻了,打的太准了。
到时一轮覆盖,估计当场就变废铜烂铁了。
热火II型贵是贵点,但是相比于机械化军团的装配、训练、保养等等,节省的更多,非常适合我们当前的国情啊!如果能够解决射程问题,那就是大杀器啊!”
4年过去了,赵老头发全部变白,精神也不如之前。
“小李在就好了,他一定有办法解决射程问题”。
书法房陷入了沉默。
几分钟后,“爸,你说有没有可能把发动机的图纸交给小李,让他帮忙改进,毕竟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见过比他更厉害的钳工了。
实验室的很多精密设备可都是他亲自设计、制造或装配的”。
“难!”。
书法房又陷入了沉默。
西北戈壁的实验成功,李国成也是半年后才知道的,当然一番感慨是避免不了的。
现在的他,正忙于到处装逼。
每周二、周四,到私人练琴房和美女老师学习钢琴弹奏,每次看一遍就会的表现,都会收到美女老师的惊叹声,为生活添加了很多乐趣。
在半导体实验室,一手精密雕工,就让他们惊诧莫名。
那是他们提出了芯片压缩的方案,可惜没有思路缩小掩膜板。找到李国成后,李国成当场就表演了手雕合金铜板的绝技。
当飞舞的铜屑飘落,一块刻线精密到20微米的掩膜板出现在他们的面前时,他们全部的是不信的表情。
在他们的眼里,晶体管掩膜板足足缩小了4倍,精细度肉眼难分别。
带着不可思议的表情,他们进行光刻等后续工序的实验。当拿到测试报告后,3人当时的表情就像是白日里见了阿飘。
他们马上修改工艺流程,等工人下班后,他们就在产线上实验,然后,在工人上班前,再恢复原样。
同时,给两倍工资,让工人们,下班后学习新工序的操作方法。
半个月后,停产一天,进行生产线整条工序适应性生产。下午的时候,整条生产线验证完成,所有工人都能够正确操作。
恢复生产后,在保证成品率的情况下,成本直接下降7层。
公司内部当即通报嘉奖,给予三人10000港币的现金奖励,5W股权的激励。
从这一天开始,在龙华科技的文化里,知识的重要性深入骨髓,知识员工也可以和管理者一样获得股权奖励。
直接的后果就是另外两个实验室,现在有点急眼,加班成了他们的常态。
作为不差钱的老板,加班工资顶格发放,因为他明白一时的热情,需要收获来助燃。
这种收获,如果不是项目的成功,那就是日常收入的增加。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推荐!求月票!求评论!
(https://www.tbxsvv.cc/html/149/149548/140654972.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