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有志报人
段祺瑞是参谋处总办,美国人约翰最先就是找到的他,段祺瑞感觉非常惭愧:“大帅,我引狼入室,险些酿成大祸。”
袁世凯说:“好在没有中招,你也不用自责,况且连我都没有看出来。”
唐绍仪说:“李谕兄弟立的功劳着实不小,见微知著,果然是西学大家!当初我只是随口说了几句,竟然就能听出问题,实在令我佩服。”
王士珍也说:“如果我们真的相信了那位美国骗子,恐怕北洋以后就成了全世界耻笑的对象。”
众人纷纷对李谕再次表示感谢。
被这么多大军阀一起感谢,李谕感觉也有点蒙。
他说:“其实约翰当初的确骗到了美国海军,也真的去给美国总统展示了他的设计方案。所以你们看,连美国人自己都会上当。”
冯国璋笑道:“那么说,我们还要比美国总统强了,最起码没有上当。”
唐绍仪哈哈大笑:“有道理!冯总办这么一说,大家就可以释怀了。”
李纯和李谕相处时间其实最长,拱手道:“李教习实乃我国之名士,如此复杂的设计图,一眼看出问题所在,让我这个管着学堂的提调无地自容。”
李谕笑道:“毕竟是我自己的专业,要是这么点问题都看不出来,哪有资本当那些大军……额,优秀学员的教习!”
实际上100年后的永动机设计方案要比约翰现在的方案要复杂得多,也唬人得多。
后世民科们设计的永动机最起码也得用上永磁体,那些设计真是漂亮得堪称艺术品。
李谕曾经见过不少100年后的永动机设计案例,除了不能实现,都精美得令人瞠目结舌。
都是脑洞大开的玩意,一个个也说得上“创意大师”。
对了,后来黄维也曾经研究过几十年永动机。
淮海战役中他的黄维兵团被全歼,自己也被俘,进了战犯管理所,为了逃避劳动改造,竟然别出心裁想出了一招:研究永动机!
这一研究就是几十年……
56年时,他还把自己的图纸送到中国科学院,不过立马就被否了。
黄维竟然不服,在监狱里大喊大叫:“再给我点时间,瓦特发明蒸汽机也不是一时半会就发明好的!”
不过结果嘛,大家随便想想就知道。
可惜钻进去牛角尖的人,怎么拉都拉不出来。
黄维属于自己看不明白的。
而约翰显然是心中如明镜,才利用它来骗人。
但是狮子大开口太过分了!同样是500万两,赫德赚了500万,人家好歹是给朝廷打了几十年工,也真办了事。
约翰一个小骗子张口就要五百万,还不如去买彩票!
李纯一提起教习,提醒了袁世凯;“李谕先生,你有恩于我北洋,本来不该再对伱有所苛求,不过我们北洋武备速成学堂学员想必未来都是军中要员。我如今再学习已经没有时间,但年轻人必须要多多学习,不然以后他们要是走我们的弯路,再上了当成何体统。”
冯国璋深表赞同:“教育的落后让我们吃亏太多,但是如你一样的明白人却实在不多,甚至我们学堂中的那些洋教习都没看出来问题所在。”
李谕说:“也不怪他们,这是个物理学问题,学堂里多为军事方面教习,不懂热力学很正常。”
袁世凯却说:“我想说的正是这个。今天的事就让我明白,为什么之前一直听闻西洋军校也开设有数理等课程,看来的确是必须之学问。过去我不懂,认为军人就是军人,懂什么劳什子西学。不过今天看来,是我错了。如果先生不嫌弃,还请先生再为我校学员讲授一段时间的数理基础课程,如果是能再具体讲讲像约翰图纸上那些机械学原理将更好。”
李纯立刻说:“大帅说的没错!最起码不能让他们以后也上这种当!”
李谕也不好拒绝,他说:“可我现在受朝廷的命令,定期要给皇上教授西学。”
“皇上?”袁世凯摸了摸下巴,“没关系!我们不会耽搁先生太久,最多只需要一个月即可。如今已经进入腊月,宫中这段时间事务将非常多,不会安排太多教学活动。我回头给朝廷写封奏折,把事情说清楚,我想太后不会阻挠。”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李谕只好道:“如果总督大人能操办好,我便恭敬不如从命。”
“好!”袁世凯道:“有先生相助再好不过。我立刻写好奏折,你与唐道台先一道回京,我们在北洋恭候先生。”
李谕拿着袁世凯的折子,与唐绍仪一起准备回京。
德龄一直在唐绍仪安排的租界宾馆中呆着,平时休闲购物过得挺自在,反正她对租界的洋东西不陌生,倒是不用担心。
回京后,唐绍仪第一件事就去东交民巷海关总税务司找到了赫德。
唐绍仪开门见山道:“赫德大人,您看这些文件!您的手下天津海关总税务司德璀琳徇私枉法,竟然伙同美国人胡佛,通过胁迫手段将大清国开平矿务局转移至他们自己的墨林公司名下。身为海关官员,竟如此蔑视我大清律法!”
赫德看着眼前的文件、照片、股票,甚至还有账目,知道不可能有假,他自己对德璀琳的德性也心中有数,“该死的德国佬,我已经警告过他多次,没想到捅出这么大篓子。”
唐绍仪说:“直隶总督袁世凯大人甚为震怒,明确表示不允许他再在天津海关税务司任职,甚至不应当在我大清任何机构再任职。”
赫德已经干了整整40年总税务司老大,他可不想为了德璀琳晚节不保,他说:“既然袁大人态度明确,我也没什么可说的。我今天就会撤下德璀琳在海关税务司的一切职务,并且我会电报所有海关税务系统,不允许再录用他。”
“希望大人信守承诺,遵守基本的契约精神。”
赫德说:“自然如此。”
唐绍仪听到他的允诺,才离开了总税务司。
后来赫德也的确开除了德璀琳,不过当唐绍仪看到原因时,啼笑皆非:赫德竟然是以德璀琳每月从开平矿务局秘密领取几百两“车马费”为由将其开除。
赫德毕竟是英国人,说到底,他还是想回护一下墨林公司,毕竟如今英国人在开平煤矿受益匪浅。
唐绍仪也无可奈何,所能做的只有这些。
李谕这边,他将袁世凯的折子递交上去,袁世凯是封疆大吏之首,他的折子肯定会直接送到太后面前,连军机处都无权先行过目。
慈禧看完后,对旁边的荣禄道:“好一个李谕,真是不得了。折子里袁世凯把他夸得天花乱坠,说他为我大清免遭500万两银子损失,功劳不小。”
荣禄压抑着不平稳的呼吸,忍住咳嗽说:“500万两?”
慈禧说:“是啊,袁世凯说有个洋人骗子,设了套想要骗取北洋500万两银子作为科研经费,幸亏被李谕识破。”
“科研经费?”荣禄讶道,“不简单啊,连我都不了解。李谕竟然可以识破洋人的骗局。”
慈禧说:“袁世凯还说,这个洋人骗子当初连美国总统都骗了过去,如今却栽在了李谕和北洋手里。”
荣禄说:“这种洋人着实可恶,可惜受到法外豁免权的限制,我们似乎也没有办法惩治。”
慈禧却说:“袁世凯折子里说,他已经把骗子抓了。”
“抓了?他不怕美国大使馆?”荣禄惊道。
“折子里说,洋骗子是偷偷过来,美国人自己都不知道。”
荣禄道:“太好了,袁制台这招实在妙!最好不要再让他见到天日。”
“杀杀洋人的威风也是应该的。”慈禧对洋人的态度还是比较痛恨,毕竟当初洋人名单上第一个想要的就是她的项上人头,“袁世凯还想让李谕去北洋的学堂里教教课,我倒是没什么意见。”
荣禄咳嗽了几下,没想到自己这个邻居已经如此厉害,早知道该多与他结识一下。可惜如今已经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时日无多。
朝廷的旨意下来后,李谕就可以再次动身前往天津。
他对王伯等人说:“这次我要离开京城一段时间,你们看好家。”
王伯已经习惯了:“先生您放心就是。只是没多久就要过年,您不回来吗?”
李谕现在孑然一身,在哪过年有什么区别?他说道:“不回来了,如果你们想回家回去就是。趁着没走,正好给你们发个年终奖。”
“年终奖?”赵谦没听过这么个新鲜词。
李谕笑道:“就是给你们过年的银子,每个人领五两。”
几人高兴坏了:“先生您真是世界上一等一的好人!我们今后一定把您和李府伺候得妥妥当当明明白白!”
王伯又说:“我已经没有地方可去,等我接回来儿子,年节里就在府上给您看家护院。”
李谕说:“如此更好,缺什么尽管买就是!”
李谕不再多说,拿起行李,坐上车子,由赵谦拉向火车站。
到达火车站后,赵谦帮着李谕把行李带上火车,然后说道:“先生一路保重。”
李谕说道:“回去好好过年,早日回来。”
天上开始飘起雪花,这是李谕“这辈子”过的第一个春节,看来要一个人过了。
到达天津,下了火车后,有人喊住了他:“请问是李谕先生嘛?”
李谕看到是个三十六七岁的中年人,回道:“您是?”
对方摘下帽子:“多亏我有报纸的照片,不过你可比照片上精神多了!介绍一下,本人英华,字敛之,刚刚创办了《大公报》,听闻先生事迹,特来拜会。”
“原来是英先生,幸会幸会!”
《大公报》是个非常新的报纸,半年前刚刚于天津法租界创刊。
创办人英敛之的曾孙便是宋丹丹的前夫英达。
英敛之道:“该说幸会的是我。先生如此年轻,在科学一道就有如此成就,是我中华幸事,本人对你着实仰慕得很!最近刚又听闻您在北洋识破了一个美国骗子,挽回了数百万两损失,学以致用,堪称大才。冒昧请求下,我们想要对此进行一番独家报道,不知可行与否?”
李谕笑道:“我可听说你们《大公报》重视言论,什么都敢报道,即便我说不行,也不行吧。”
英敛之也笑道:“这是我们报人该做的。而且先生做的是好事,报道出来可以提振民族士气。另外,不瞒您说,如此重磅的新闻也能让我们刚刚创刊的《大公报》增长销路,您可是现在京津地区最火的名人。”
英敛之倒是也不藏着掖着。
李谕说:“没有问题,不过报上千万不要用‘美国骗子’一词,一定要含糊其辞,千万不要提国籍,只说有位外国骗子,最好是没有豁免权的国家。”
英敛之说:“先生放心,这些重大关窍上我不会犯错。”
相比较《申报》,《大公报》属于新兴报纸,而且本身就是由中国人所创。
此后十多年里,《大公报》真的是什么都敢报。《大公报》向来主张变法维新,甚至和袁世凯顶了许多次,名气在整个华北地区非常大。
李谕说:“好不容易抓住的骗子,千万不要给洋人机会让他跑了。”
英敛之说:“大体的事情经过,我已经从一位朋友那里知道,但是具体的细节却说不明白,实在是太专业,只能亲自来请教你。”
李谕道:“好说,我会把永动机相关骗局详细给你写一下,也以此提醒广大民众,千万不要迷信洋人,更不要上‘洋当’。”
英敛之赞道:“先生高义!我们《大公报》的办报宗旨正是‘开风气,牗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现在大家伙都认为带个‘洋’字的就是好东西,甚至许多咱们自己的店铺都强行挂上洋名号招揽顾客,也该提醒警示一下了。”
李谕说:“不错!我会尽快写好,明天就把稿件送到报社。”
英敛之忙说:“先生为我们帮忙,如何好意思再让你跑一趟,明天我会派人亲自来北洋取稿件。只不过我们现在报社不大,稿费可能低一点。”
李谕倒是不在乎这些:“你如果能想办法切实‘启我同胞聪明’,一分钱都不用给我。而且我的文采比你们差了太多,到时你根据我写的东西详加润色,怎么引人怎么来,销量高了,知道的人自然也多。”
英敛之道:“先生放心,润色不成问题。但先生说得实在谦虚,文采好、会写文章又能如何?我不过一介文人,正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现在中国不缺我们这样的人,但像您这样的科学大才真是太缺太缺了!”
(https://www.tbxsvv.cc/html/148/148920/140978248.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