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女生频道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542章 才女许多

第542章  才女许多

        历史上,《科学杂志》是我国第一部采用西式标点排版的正式出版物,很有意义。

        整个民国时期国内对科学的尊崇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后世还有一些小丑高喊“相对论是假的”“进化论是骗人的”,但民国时期国人对科学真的太尊重了,不会在一知半解下妄加评论。

        连守旧派都不敢公开反对科学,最多就是害怕西学一家独大,把国学压下去。又或者保有当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念,把科学当做一种工具,然后一起共存。

        后世其实也有类似看法,但实际上已经跳出是不是反对科学的范畴,只是在讲如何应用科学。

        杂志的发行效果如预期一样好。

        即便知道动乱的时局让教育无法推广,有志青年也难以发挥能量,但李谕还是为国人的科学热情所感动。

        杂志社收到了很多读者来信,李谕实在没工夫一一应对,傅兰雅这位老先生更没有那么大精力,李谕只能登报为杂志社再招人。

        很快,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学生上门求职。

        之所以一眼就看出她是个女学生,完全是因为现在除了女校,留短发的女生真心不多。

        “您就是李谕院士吧?我叫陈衡哲,在报上看到了招人启事。”陈衡哲说。

        李谕知道她是位民国才女,名气虽说不算很大,但她的学生一个个都很有名:林徽因、丁玲、萧红、冰心。

        称得上是才女之师母了。

        陈衡哲受的教育很好,几年前曾在蔡元培参与创办的上海爱国女校学习,英文比较扎实。

        而且这位姑娘相当有现代意识,抵制了父母的包办婚姻。父母给她安排的是一个富二代,但陈衡哲相信自由恋爱,死活不同意,然后跑来上海,公开登报说自己一生不婚。

        “请进。”李谕说,还来没来得及多了解一下对方的学力水平,又有一名男青年来到。

        “李谕院士,我刚去北京找您,您竟然就到了上海!我只能从孙先生那里来钱,又买了张火车票。”

        李谕问道:“你是?”

        “忘了自我介绍!”男青年说,“在下任鸿隽,一直久仰院士大名。”

        历史上的《科学杂志》,创刊词其实就是任鸿隽所写。

        他是我国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此前担任南京总统府的临时秘书。

        李谕惊了一下,自言自语道:“这就是缘分吗?”

        如此说不仅是因为任鸿隽的到访,还因为此后任鸿隽与陈衡哲结成了人生伴侣。

        而且两人之间还有一段挺有意思的校园爱情故事,甚至牵涉上了胡适。

        两人不久后都考上留美名额,并在美国结识了胡适。

        任鸿隽在美国时曾与胡适进行过白话文方面的论战,——关于白话文能不能入诗。

        任鸿隽是白话文的支持者,但他认为“白话当有白话的用处,或是作文,或是写小说,入诗万不可行”。

        胡适则坚称:“古文已死,或已是半死。写诗当如作文,白话文未有不可。”

        任鸿隽写了几首古诗给胡适看,胡适说他写得一塌糊涂,然后用白话文写了首诗回怼。

        虽然胡适写现代诗的水平也着实一般,不过在两人的争论中占了上风。

        任鸿隽此后在《留美学生季报》上看到了陈衡哲的两首绝句,立马抄下来寄给在纽约韦莲司寓所的胡适。

        此刻的胡适已与美国姑娘韦莲司产生了朦胧暧昧的关系,可惜没敢戳破那层窗户纸。

        任鸿隽的笔墨之间颇有炫耀“文言才能作诗”以及对这首绝句的炫耀之意。

        但胡适却不相信任鸿隽能写出这种有大唐王维风范的古诗,很快就猜到这首绝句出自陈衡哲。

        因为纵观留美学生,有文采的他基本都认识,能写出这种水平古诗的只有陈衡哲。

        再之后嘛,胡适就与陈衡哲成了笔友。

        胡适曾邀请陈衡哲为《留美学生季报》写文章,看后汗颜道:“我们还在探讨白话文的可行性时,莎菲(陈衡哲的英文名)却已经开始用白话文作文学了。”

        此后的几个月两人通信频率很高,似乎都对彼此有一番憧憬。

        不过胡适又没有戳破窗户纸。或许是因为陈衡哲“一生不嫁”的誓言;但更因为他像鲁迅一样,被老母亲催着回家与一个此前素未谋面的小脚女人成了亲。

        胡适的心中必然对陈衡哲有过爱意,不然他也不会用陈衡哲的英文名字“莎菲”,为自己的女儿取名素斐。——这件事在胡适的日记中自己坦白过。

        直到胡适回国娶亲,任鸿隽才敢追求陈衡哲。

        此时的任鸿隽在听了李谕一句莫名其妙的话语后,疑惑道:“院士先生,您说什么缘分?”

        李谕连忙笑道:“没什么,我是觉得突然见到两位青年才俊,感觉缘分不浅。”

        陈衡哲说:“院士先生年纪也不大,在您面前,我们哪是什么青年才俊,最多就是浪荡青年。”

        李谕说回正题:“你们进报社多少有些浪费人才,如果愿意供稿我会更喜欢。”

        任鸿隽问道:“院士先生不愿接纳我们?”

        “不是接纳不接纳的问题,”李谕说,“你们还在求学阶段,将来说不定要留洋,这么早就进报社工作,实在不合适。”

        任鸿隽略带骄傲地说:“我已在RB留学多年,攻读应用化学。”

        “应用化学是个好方向,”李谕说,又问道,“伱学到了什么水平?”

        “什么水平……”任鸿隽挠了挠头,“我也说不上。”

        李谕说:“我想到了一个相关问题,如果你可以回答,就说明你不用读书了。”

        任鸿隽说:“请院士出题。”

        李谕拿起一块肥皂:“这东西你肯定用过,它能去污。”

        任鸿隽立即抢答:“我知道肥皂怎么造出来的。”

        “No!No!No!”李谕伸出一根手指摇了摇,然后说,“我要问的,不是怎么造,而是肥皂的去污原理是什么?”

        任鸿隽张了张嘴:“去……去污原理?”

        李谕笑着坐回座位,好整以暇地喝了口茶:“你要是可以回答出这个问题,就说明你的学业有所成就了。”

        “这……”任鸿隽挠着头,根本没有思绪,最后叹道,“看来我真的还要继续学习。”

        李谕说:“在RB的几年,你已经达到中学以上水平,如果考取留美资格,在更好的大学里深造几年,对你回国后实现抱负更有帮助。”

        <div  class="contentadv">        任鸿隽正色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多亏我往返几千公里来见您,我明白该做什么了。”

        一旁的陈衡哲突然问道:“院士先生,您说的留美名额,女子也可以报考吗?”

        “当然可以!”李谕肯定道,“清华的章程里写得很清楚,只要品行端正、贤淑,没缠小脚,没有订婚,不超23岁,国文达到中学毕业程度,英文及科学达到能直接入美国大学就读的水平,然后通过选拔考试就可以。”

        陈衡哲咬了咬嘴唇:“我也想考考试一下。”

        李谕说:“你们完全可以一起参加考试,学籍在哪?”

        陈衡哲说:“我是上海学籍。”

        任鸿隽说:“我是四川学籍。”

        李谕说:“没关系,都有名额。”

        陈衡哲想了想又说:“这样的话……我要回去多做准备。”

        她在听到李谕说有年龄限制后,知道自己时间不多,必须一次拿下。

        李谕鼓励道:“如果真想做个独立的现代女性,用知识武装头脑是第一步。”

        “我会记得院士先生的话!”陈衡哲说,然后看着杂志社,“抱歉打扰了您。”

        “放心吧,杂志社不会缺人,”李谕笑道,然后拿起几本书,“复习时会用到。”

        陈衡哲感激道:“我一定用心研读!”

        送走她后,李谕对还站在屋里的任鸿隽说:“怎么,你还要待在这儿?”

        任鸿隽收回眼神说:“我,我这就也去准备!”

        “等一下。”李谕说。

        任鸿隽问道:“先生还有什么要嘱咐的?”

        李谕摊开一张纸,“送你一个锦囊妙计。”

        “锦囊妙计?”任鸿隽一头雾水,“关于考试?”

        “非也,你到时候就知道了,”李谕边写边说,“但这个锦囊妙计只能你自己知道,绝不可告诉其他人。”

        任鸿隽勾起了兴趣:“先生竟然有诸葛孔明的味道。”

        李谕写好后把那张纸拿给他:“将来你会用上。”

        任鸿隽看了看,上面写了几行字: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玫瑰的红容易受伤的梦

        握在手中却流失于指缝”

        任鸿隽纳闷道:“四行,唐诗?但字数又不对,而且意思好直白……院士先生,您写这个做什么?”

        李谕哈哈笑道:“天机不可泄露!我说了,你早晚会知道。”

        几年后,当他再与胡适争辩现代诗,然后追求才女陈衡哲时,拿着这个锦囊一定会感激死李谕。

        李谕虽然文采不咋地,但在现代诗这方面,就凭背过的几首,再加上一些经典歌词,在民国初年这个现代诗就是胡乱断句的时代,已经是乱杀的水平。

        ——

        几天后,李谕收到了吕碧城的电报,她要带着妹妹吕坤秀南下。

        在火车站迎到她们,李谕才知道了具体事由:吕坤秀受到邀请,去厦门女子师范学校担任教师。

        吕家四姐妹确实都很厉害:吕惠如任南京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吕美荪任奉天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吕碧城任天津北洋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吕坤秀任厦门女子师范学校教师。姐妹四人,均从事过教育工作。

        “旌德一门四才女”在民国广为传赞,为时人所称羡,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佳话。

        但吕碧城这个妹妹吕坤秀身体一直瘦弱,她放心不下,所以让母亲代为照料孩子,自己与她一同坐火车前往任职。

        李谕正好此前答应过陈嘉庚去厦门的请求,于是乎买了三张船票,带着姐妹俩来到码头。

        这艘客轮隶属虞洽卿刚刚创建的三北轮船公司,执行从长江沿岸各城到新加坡的远洋航线。

        虞洽卿在这条航线中获利巨丰,今天他就在船上,要亲自跑一趟。

        见到李谕时,虞洽卿抱拳说:“李会长,承蒙您也搭上本船首航。”

        李谕说:“今年不兴说‘首航’二字。”

        虞洽卿知道李谕提的是泰坦尼克号首航沉没的事,于是指着船长室说:“我安了你们的无线电报机,而且读过先生关于泰坦尼克号失事的文章,本人绝不会犯错。最关键的是,首航前我已杀了猪牛羊一起祭天;还把猪头、羊头、牛头以及关公的雕像摆在船上,再大的海难也轮不到我头上。”

        李谕笑道:“冲这么多好彩头,也不会有事。”

        轮船在厦门临时停靠时,李谕三人下了船。

        厦门女子师范学校坐落于鼓浪屿。

        此时的鼓浪屿是外国租界,有许多使馆。登岛时,海关先查了几人证件。

        李谕蛮不情愿,毕竟是自家土地。

        鼓浪屿很小,但幼儿园、小学、中学等教育设施都不缺,上面的幼儿园还是国内最早的几所幼儿园之一。

        没走多久,他们就来到了这座面积同样不大的女子师范学校。

        学生也不多,但入学者皆是鼓浪屿的名媛闺秀。

        吕碧城比较有教学经验,陪同妹妹一同进去做演讲。论才气,吕碧城自然是四姐妹中最高的,看得校长都想把她一起留下。

        李谕则闲着没事,拿起一份刚入学的花名册随便看了起来。

        一看不得了,没想到这么个小地方竟然也卧虎藏龙,上面有一个很显眼的名字:林巧稚。

        林巧稚是中国近代医学史上一位鼎鼎有名的妇产科医生,是我国妇产科的奠基人,在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的位置上做了多年,被誉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20位杰出女性”。

        李谕好奇地张望过去,依稀辨认了出来,她此时还是一个瘦小的十岁小女孩,谁能想到她今后能担得起那么重的担子。

(https://www.tbxsvv.cc/html/148/148920/139302786.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