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怒海覆清1852 > 第一二九〇章 一封家书

  土克力忍不住皱起了眉头,他从马鞍上取下自己的那把五四式骑步枪。

  他们是守边部落,所以华族军方为他们配备了上百把军用骑步枪。就武器来说,他们比正规军一点都不差。华族对自己人永远都不吝啬。

  只要是真心归附华族的部族,华族也从没有偏见。

  正欲打马上前,土克力突然调转码头向部族驻地的方向跑去。

  没多远就碰到了驾驶着打草机的额尔齐。

  土克力快速上前冲着额尔齐喊道“额尔齐,你以最快的速度回去通知大家撤离,不要带东西了。”。

  “啊,土克力别克,怎么了,难道有敌人来了吗?”额尔齐的脸上带着震惊。

  “不要问了,快一点。”土克力一边喊,一边再次调转马头向枪声的方向冲去。



  他知道那里可能会有危险,但是他还是必须要去。巡逻队的小伙子都是整个部落的精锐。

  他作为部落的头领,不能不管他们的死活。

  土克力别克骑马跑了十几分钟,前方是一段平缓的山丘,太阳已经西斜,挂到了山丘顶上。

  枯黄的牧草被阳光染成了金色。

  夕阳的余晖如金红色的纱幔,轻柔地披洒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

  在这如梦如幻的光影交错间,一支沙俄军队犹如从古老的油画中徐徐走来。他们的身影逐渐从平缓的山丘顶上显露,士兵们身着笔挺的制服,制服上的铜扣在夕阳映照下闪烁着微弱却坚毅的光芒。

  土克力眯缝的眼睛中,瞳孔猛然收缩。沙俄人来了,这次竟然这么突然,上面都没有给他们预警。

  沙俄人反击过来并非第一次。

  之前的一次,沙俄人过来之前,华族军方提前得到了消息,并且传令让各个守边部落做好准备。

  但是这一次,沙俄人直接出现在他们的部落边上。没有人给他们发来任何的预警。



  在山丘的后方,土克力看不到的地方,长长的行军队列如一条蜿蜒的巨蟒,整齐而有序地向前推进,皮靴踏在土地上发出沉闷而富有节奏的声响,仿佛是大地的心跳在为他们的出征而擂鼓助威。

  军旗在晚风中猎猎作响,那鲜明的色彩与夕阳的暖色调相互交融,彰显着沙俄帝国曾经不可一世的威严与荣耀。队伍之中,军官们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姿挺拔,目光坚定地凝视着前方,他们的佩剑在余晖中寒光凛凛,似在诉说着往昔的赫赫战功以及对未来征程的无畏决心。

  就在刚才,他们的先头部队包围了一支数十人组成的巡逻队。这些曾经匍匐在沙俄人脚下的牧民竟然敢反抗。

  他们哪里来的这么大的勇气?

  费奥罗上校指挥的伏尔加第三骑兵师作为这次出兵的前锋,表现出色,他们一路上连续灭掉三支华族的守边部落,歼灭敌人上干(这个数字自然是包括老弱妇孺),结果当然很好,他们行军到现在都没有走漏风声。

  这让他有些得意,这一次的头功非他们伏尔加第三师莫属了。

  他们这个师历史悠久,曾经在伏尔加河击败土尔扈特人,并且一路追击他们到东方。

  之前与华族的大战中,伏尔加第三骑兵师一直都没有入场。

  经过了这轮军队大整编之后,这个骑兵师以崭新的样貌成为奥伦堡战区的一个主力骑兵师。

  费奥罗上校,从圣彼得堡陆军学校毕业,还曾经到法国巴黎参加过骑兵的进修。毕业之后,他从基层军官一步步爬到师长的位置,参加过多长战斗,曾经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带领一个团在高加索山脉,击溃了奥斯曼人一个师的兵力。



  这一次,他被委任为第三骑兵师的师长,是准备在这个岗位上大干一场,实现他心中的抱负。

  作为一名没落贵族家庭的旁支子弟的,只有通过战功,才能够换取他所需要的上升通道。

  “师长,前面又出现了一个人。”手下递上了望远镜。

  费奥罗上校举起望远镜向远处看去。

  镜头的视野中赫然出现一个布鲁特老人。老人身着一件深褐色羊毛袷袢。其质地粗糙却极为保暖,在草原的凛冽寒风中宛如坚固的堡垒。

  袷袢的领口与袖口处精心绣制着具有民族特色的花纹,那细密的针脚与独特的图案,彰显着布鲁特古老的文化传承。

  头上卡尔帕克帽,帽顶微微隆起呈圆形,帽檐宽阔且微微上翘。亮红的颜色分外的显然。

  老人的背上背着一把步枪,像是一座丰碑一般骑马矗立在那里。

  “让人过去看一下,我们需要一个带路的,要是遇到反抗就立即干掉对方。”

  见到对面的大部队中有一队骑兵向自己这边冲过来,土克力深吸了一口气,转头最后看了一眼他们的驻牧地。这是他最后一次看克孜勒套,这处他们的新家园。



  这里没有高原的苦寒,没有凌冽的寒风。周围的山丘为他们遮蔽了寒风,山坡上长满牧草。山谷中的小河边还可以种植一些农作物。

  他每天都在计划着如何将这个驻牧地给建设得更加美好。

  不过在此时,他只能靠着一己之力去为自己的部落争取一点点微乎其微的撤退时间。

  战争的号角从克孜勒套传到了东边的西海城。

  那匹跟了土克力多年的老马驮着他的尸体向燃烧的驻牧地走去。

  克孜勒套在黑夜中就像是一并火炬。

  沙俄人并没有停下来,他们连夜行军向前追赶。

  骑兵前锋就追着逃跑牧民的后面来到了西海城。

  这座位于夷播海西岸的堡垒型城市不过两年多的历史,但是已经成为一座拥有上万人口的地区性政治经济中心。

  东哈萨克草原上的各个守边部族平时都会到这里贸易。



  一些来自内地的商人在这里开设商行,他们收购毛皮、牛羊和骆驼,然后贩卖一些生活必需品过来,以满足这些牧民的生活需要。

  警报的声音响彻整个城镇。

  军队在街道上奔跑的声音,为这里增加了紧张的氛围。

  商铺内的伙计急急忙忙地将门板给掩上,行人们也急匆匆地回家。

  各个里坊的民兵队长挨家挨户招集自己的手下,然后领着他们去城内的武库领取装备。

  驻守西海城的是第四军042师0421团。

  团长孙楚在收复江宁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小队长。现在这个年轻人已经成长为一名中层将领。

  第四军是在去年的时候接替第七军调动到西北。军长刘丽川原本是江南纵队改编的第十八军军长。

  后来林凤祥调走之后,他就接替林凤祥执掌第四军。

  这是一支由太平军改编而来的步兵,其中有很多将士都是随着太平军从广西打出来的老兵。他们吃苦耐劳,作战经验丰富。



  第四军要驻守在夷播海周边,北到阿拉湖,南到碎叶城一线,属于一线边防军。

  刚刚从气候温和的江南调过来的时候,很多人还不适应。

  孙楚就跟手下的士兵说:“你们要是继续呆在江南就废掉了,咱们第四军要想成为一支强军,就必须到大西北来历练一下。”

  为了磨炼战士们的意志,他带着士兵们在风沙漫天的天气下练习野外行军,让手下的连队分批次进行长距离越野。还让士兵们练习野外生存的能力。

  他甚至找老练的布鲁特猎人带着士兵们出去打猎,以锻炼他们对这里环境的适应能力。

  消息传来的时候,孙楚正在给自己的妻子写信。

  他的妻子凌薇因为怀孕调到了后方工作,现在在元首府女兵卫队任职。

  元首府一直驻扎着一支女兵,她们负责元首女眷的安全保卫工作。

  这是一项非常光荣的任务,同时对于孙楚一家也是一个机会。毕竟在元首府工作,平时可以接触到元首。

  他在信中写道:“吾之爱妻凌薇:见字如面。西北的风沙又起,残阳如血,映照在一望无际的夷播海之上。我于这戍守之地,心中对你的思念与日俱增,唯愿此信能跨越干里,带去我的问候与平安。



  自别后,营地的生活忙碌而又规律。每日晨练,士兵们的呼喝声在空旷的天地间回荡,我与他们同甘共苦,督导训练,不敢有丝毫懈怠。西北的局势虽大体平稳,但仍有小股白匪不时骚扰,我等肩负保境安民之责,自是要时刻戒备。

  每至夜深,万籁俱寂之时,我常于营帐内,借微弱烛光凝视你的照片。那照片中的你,眉眼含笑,温婉动人,是我在这孤寂之地最温暖的慰藉。我想起家中的庭院,定是花开正好,那株你最爱的海棠,不知是否依旧娇艳?

  我在这里一切安好,请勿挂念。虽条件艰苦,但军中兄弟齐心,倒也不觉太过艰难。只是每念及不能伴你左右,心中满是愧疚。待我戍边期满,定当早日归乡,与你相伴,弥补这长久分离的遗憾。

  愿你在家中照顾好自己,寒暖交替,务必要及时添减衣裳。若遇难处,可求助于家中长辈或邻里。

  纸短情长,盼君安好。”

  夫妻二人,新婚不久便分割两地,正是感情火热的时候。

  凌薇每日在元首府工作,倒是轻松,几位夫人都平易近人,大夫人沉默寡言,热衷于医学研究,却有一颗悬壶济世的仁心。二夫人天真烂漫,俏皮可爱,有时候还会教她们跳暹罗舞蹈。院子里那头二夫人带来的小白象更是成为大家的公共萌宠。三夫人则是一副大家闺秀的淑女形象,对女兵们颇为大方,时常会送大家一些小东西。

  秘书处的杨夫人则对大家的要求比较严厉,她们有时候还会被杨夫人带走配合廉政总署的同志一起去抓贪官。

  研究室的傅先生则像是喧嚣尘世中一抹宁静的剪影,周身仿佛环绕着一层静谧的光晕。那一身的书卷气,就连女兵们看到了都会不由得心生敬意。

  元首甚少与女兵们接触,但是也会不时关心他们。他鼓励女兵们去寻找自己的另一半,还允许她们定期休假。怀孕的女兵可申请转业或者修长产假。



  凌薇正处在孕早期,她还坚持工作。因此孙楚对其越加的担心。.

(https://www.tbxsvv.cc/html/146/146400/81965818.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