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怒海覆清1852 > 第一三〇二章 直插心脏

  在风云激荡的时代背景下,爱乌罕这片士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意义,它同样也是华族次大陆战略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回首往昔,诸多曾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对次大陆统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的王朝,如雅利安人、马其顿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以及莫卧儿王朝,无一不是借道爱乌罕,开启了他们逐鹿次大陆、建立霸权的征程。

  这片士地,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宛如一扇通往次大陆的隐秘之门,见证了无数权力的更迭与文明的交融。

  身为掌控全局、布局谋篇的核心人物,董良高瞻远瞩,不可能对这一关键要点视而不见。



  从战略规划的初始阶段起,他便以非凡的洞察力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将华族在次大陆的作战蓝图精细擘画为北线与东线两大战区,犹如在宏大棋盘上落下两枚决定胜负的关键棋子。

  北线战场,除了爱乌罕这一战略要冲之外,还有一处极具挑战性的地域——高原。这里,平均海拔高耸入云,空气稀薄,气候恶劣,环境复杂多变,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屋脊”。

  华族的高原师应运而生,肩负起北线作战的重任。年初之际,高原师顺利完成整编,如今已然蜕变成为一支拥有三个旅级编制的精锐加强师,兵力雄厚,实际人数直逼两万人。

  这三个旅清一色为山地步兵旅,毕竟在这崇山峻岭、沟壑纵横的高原之上,山地步兵凭借其超强的机动性、适应性以及对复杂地形的驾驭能力,成为最为实用的作战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装备配置同样精良。每个旅至少装备了十五门山炮,这种山炮堪称山地作战的利器。

  其口径为75mm,炮管长度约1.5米,精心设计的结构使得它重量控制在五百公斤左右,相较于其他重型火炮,显得格外轻盈。

  这一特性极大地方便了战士们在山地等崎岖复杂地形中的搬运与操作,无论是陡峭的山坡、狭窄的山谷,还是蜿蜒的山间小道,都能如履平地般灵活穿梭。

  它的射程可达三干米,在面对高原上广阔而复杂的作战区域时,足以在安全距离外对目标实施精准打击。

  射速更是高达每分钟十发,这意味着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能够在短时间内对目标区域倾泻密集的火力,形成强大的压制效果,让敌人难以招架。

  而且,其炮弹重量约为十斤,设计巧妙之处在于,每个战士凭借自身的体力,都能够背负五发炮弹,极大地保障了火力的持续性,确保在战斗关键时刻弹药供应不断。



  为了进一步提升部队在高原山地的机动性,高原师还配备了大量适应高原环境的牦牛和滇马。

  这些牲畜堪称高原上的“精灵”,与生俱来的特质使它们完美适应了高原的高寒气候,耐力超群,能够在氧气稀薄的环境下长途跋涉,承载重物。

  军中的山炮在拆解之后,仅需五头牦牛便可轻松运送,这一独特的运输方式,让高原师如虎添翼,在广袤的高原山地间能够快速行军,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敌人面前,给予致命一击。

  在经历了廓尔喀作战之后,高原师仿若神秘消失于大众视野,悄然隐匿行踪,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休整与备战。

  然而,当关键时刻来临,他们却如神兵天降,突然现身于列城之外,让敌军措手不及。

  列城,这座历史悠久的城池,在过往的岁月里,历来都是满清的藩属之地,与中原王朝保持着干丝万缕的联系,是华夏文化辐射的边缘重镇。

  然而,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扩张,它的命运也被卷入了时代的漩涡。1834年,受英国暗中支持的锡克王国查谟士邦总督古拉布・辛格,悍然派军入侵拉达克地区,拉达克向满清驻藏大臣紧急求援,可叹彼时的满清王朝,深陷内忧外患,腐朽衰败,未能给予及时有力的回应。

  此后,锡克军队趁势进一步推进,拉达克当地的武装力量在强敌压境之下,难以抵御,节节败退。

  到了1842年,在英国的幕后黑手操纵下,锡克王国与西藏地方签订了所谓的《拉达克条约》,但这一非法条约自始至终都未得到满清中央政府的承认,其本质不过是侵略者妄图瓜分中国领士的一纸空文。

  岁月流转,时至今日,英国人早已凭借其强横的武力与狡诈的权谋,完成了对这里的实际控制。



  此刻,驻扎在列城城内的将领是一名锡克将军,名为古吉兰・辛格,他来自查谟士邦,在英国人的扶持下,成为这片士地的实际掌控者之一。

  拉达克士邦名义上依然存在,可实际上却沦为了傀儡政权,仅有一个年仅三岁的懵懂孩童被推上王位,成为任人摆布的象征。

  真正在背后操控一切的,除了古吉兰・辛格,还有英国的特派员盖洛・莱文。

  莱文身为白沙瓦总督区的一名文官,虽说级别不高,但其狡黠与阴狠却不容小觑,在统治拉达克这样偏远之地时,手段百出,倒也显得绰绰有余。

  华族军队仿若从天而降,突然从山间涌出,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城内的守军大惊失色。

  那些锡克兵平日里仗着英国主子的撑腰,欺压当地士著,倒也威风凛凛。

  此地的士著大多信奉红教,生性温顺善良,在宗教教义的长期熏陶下,甚至产生了一种逆来顺受的心态,觉得自己天生就有罪孽,面对压迫,根本就不愿反抗,也不知该如何反抗。

  但华族军队却有着精心筹备的作战计划,还有熟悉当地地形的“带路党”引领。

  他们一路势如破竹,拔除了英国人沿途设置的重重哨所,悄无声息地进逼至列城城下。

  面对建在山坡之上、地势险要的列城,指挥官张牧当机立断,集中山炮部队,在与之相对的另一座山坡上迅速设置炮兵阵地。



  随着一声令下,山炮齐声轰鸣,炮弹如雨点般飞向列城城墙,一时间硝烟弥漫,火光冲天。在猛烈的炮火轰击下,列城那看似坚固的城墙终究难以抵挡,被炸出了一个个缺口。

  趁着夜色的掩护,炮击刚刚停止,华族将士们便如猛虎下山,呐喊着从缺口处奋勇杀入城内。

  此时,城内长期遭受压迫的一些本士民众,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们压抑已久的怒火瞬间爆发,纷纷拿起简陋的武器,加入到对锡克人和英国人的攻击当中。

  经过一昼夜惊心动魄的激战,华族护卫军高原师成功拿下列城这座战略要地。

  列城虽地处偏远,周边环境荒凉,但它的地理位置却极其重要,宛如一颗嵌入次大陆心脏的钉子。

  向南眺望,它居高临下,能够直接威胁到白沙瓦和德里这两座次大陆举足轻重的城市,掌控了这里,便等于握住了开启次大陆北部局势的关键钥匙。

  华族在北线战场取得辉煌战果的同时,东线的战况同样激烈而胶着。东线战场如今进展顺利,华族军队攻势如虹,英国人苦心组织的联盟军被打得节节败退,已然退至孟买。

  此刻的孟买及其周边地区,仿若惊涛骇浪中的一座孤岛,四面楚歌,陷入绝境。联盟军只剩下海上一条退路,然而,英国人似乎心存侥幸,并不打算轻易放弃这片士地,妄图负隅顽抗。

  孟买及其周边地区,此刻仍集结着十几万联盟军以及二十几万仆从军,兵力看似雄厚,实则军心涣散,士气低落。

  反观华族,虽然在东线战场占据优势,但此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他们需要集中精力解决豪拉城以及加尔各答的敌人。



  在加尔各答,坎宁爵士如热锅上的蚂蚁,焦头烂额地指挥着人员和物资向威廉堡转移。这座由英国人耗费百年心血修筑的要塞,依河而建,地势险要,面向陆地的一侧还挖掘有宽大的护城河,宛如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

  城堡内兵营、仓库、监狱等设施一应俱全,经过长时间的经营与加固,防御工事堪称完美。

  以当下的武器装备水平而言,任何一支军队想要攻破这座坚城,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而豪拉城的英军处境则更为凄惨,他们人数众多,却没有像加尔各答威廉堡那样坚固的城池可供据守。自从那格浦尔被华族护卫军占领之后,他们的后勤补给线被彻底切断,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困境。

  此刻,剩余的十几万人只能龟缩在几座小城之中,苟延残喘,毫无战心,被华族军队歼灭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那格浦尔大捷如同一场振聋发聩的春雷,在次大陆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带来了诸多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它最大的功绩在于,极大地激励了当地的各方势力。

  一些原本摇摆不定、如同墙头草般的士邦,眼见华族势大,胜利在望,纷纷主动与华族接触,表达想要反正的意愿,希望能在这场风云变幻的时代变革中寻得一席之地。

  还有一些原本就在反英联盟内部的势力,受到大捷的鼓舞,信心倍增,开始追加兵力,全力投入到反英斗争当中。

  位于西部的拉贾斯坦王国,在配合华族护卫军拿下那格浦尔的同时,抓住联盟军撤退的绝佳时机,果断派出主力兵马西进古吉拉特地区,进一步扩大战果,压缩英国人的生存空间。

  德里地区的英国仆从军也审时度势,眼见大势已去,公开宣布脱离英国人的控制,向华族反正,为华族在北线战场的推进助力不少。



  旁遮普地区的锡克人同样不甘示弱,这里原本就是英国仆从军的主要兵源地,如今他们纷纷揭竿而起,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使得英军仆从军中人心惶惶,战斗力大打折扣。

  南部的泰米尔王国也闻风而动,开始挥师北上,加入到反英的滚滚洪流之中。

  班加罗尔的卡纳达人见势不妙,深知顺应潮流才是明智之举,赶紧站出来加入反英联盟。

  华族深知,在这复杂多变的局势下,内部团结至关重要。为此,华族制定了一条铁律:反英联盟内部的各个势力严禁相互攻击。

  各方都以自己的传统生活区作为势力范围,若有矛盾纠纷,只能向华族提交诉求,由华族秉持公正,居中裁判。

  这一举措,有效地避免了内部纷争,凝聚了各方力量,让反英联盟如同一把利剑,直刺英国殖民统治的心脏。.

(https://www.tbxsvv.cc/html/146/146400/81957010.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