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后世众多心理学家的研究,人即便是在正常的状态下,其做出的重大决策中,60%左右都属于不理智的,或不正确的。
一旦沦为失去理智的愤怒状态,头脑做出的任何一项决策,基本上就是直奔最坏的结果。加之“群体效应”的发酵,对于“乌合之众”而言,更是起到了一种推波助澜的效果。
就如同1792年,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毫无征兆就引发的“九月大屠杀”。其直接起因,不过是在街头闲逛的几名无套裤汉,与被押解的贵族囚犯有了口舌的激烈冲突,然后就是肢体上的大打出手……
很快的,那些巴黎的革-命市民(无套裤汉),本地自卫军与外省义勇军,因为对不断逼近巴黎的普奥干涉军的极度惶恐,从而对监狱里的法国内奸,采取一种非常极端的报复行为。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魏玛城的那家杂货铺里,因为杂货铺老板的诬告,加之左邻右舍的邻居们原本就厌恶普鲁士人,自然是会对“抢劫犯”大打出手。
期间,路过杂货铺的几名普鲁士士兵发现了这一情况,急忙上前,用刺刀逼退了众人,继而将被揍得鼻青脸肿的普军上尉救了出来。
事情如果到此为止,倒也罢了,至少事态不会继续扩大,也不会有人伤亡。
然而,无论是本地的魏玛民众,还是外来的普鲁士官兵都认为自己有理,挨了打,还吃了亏。
于是,双方的冲突继续在杂货铺上演。这一次,从军营里赶来的普军士兵就有百余人,而且每个人都手持上过膛的滑膛枪;而闻讯赶来支援自家同胞的魏玛市民,则达到了1500人。
前日,拿着落后滑膛枪的普鲁士军人,在面对领先自己两个武器档次的法国-军队的时候,被打得丢盔弃甲,一败涂地。
然而,这些受过严格杀人训练的专业士兵,在面对一群拿着棍棒刀叉等冷兵器的乌合之众,哪怕是对方人数比己方多出15倍,获胜自然是轻轻松松的。
仅有三、四轮齐射,手持制式武器的普军士兵,就以密集、快速的射击,将近百名血气方刚的魏玛市民打翻在地。一见普鲁士军队居然玩真得,其他的魏玛市民也是立刻一哄而散,四下逃亡。
此战,普军最终大获全胜,仅有一名上尉受了轻伤;魏玛这边的“暴民”,遭遇到无情痛击,一下子死了35人(含重伤不治者),其他伤者也多达59人。
幸亏是普军参谋长梅斯巴赫,冯-吕歇尔上将,以及魏玛大公卡尔·奥古斯特等人闻讯赶来,这才制止了这场单方面的大屠杀。
否则,以2万普军的实际战斗力,哪怕是面对卡尔·奥古斯特的魏玛师团,外加2万多名魏玛市民,同样是一边倒的屠杀格局。
只是在魏玛城外,还有近8万的法国-军队,无论魏玛城中哪一方在冲突中获胜,都只会对法军有利。
“杂货铺事件”的当日,一名潜伏于魏玛城的军情局特工,通过特殊渠道,将普军与魏玛市民冲突的详细情况上告给了佩里尼翁将军。
于是,这位方面军的总指挥迅速调整了之前的作战命令。
佩里尼翁要求各集团军、各师团,在普鲁士人与魏玛市民大打出手的时候,法军将执行“曼海姆方式”,保持作壁上观,不做干涉,直到哪一方主动打开城门,法军就将坚定支持哪一方。
另一方面,军情局的特工们也将“杂货铺事件”大肆渲染,在魏玛公国的其他城市到处传播。
在众多的谣言中,杀红眼的普鲁士士兵已经屠杀至少5千多名魏玛市民,不仅整个魏玛师团全部缴了械,所有军官投入监狱,并将魏玛君主,卡尔·奥古斯特软禁在他自己的王宫里……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法国间谍的推波助澜下,普鲁士军队于魏玛城中实施的暴行或是大屠杀,立刻就传到包括魏玛、萨克森、黑森、卡塞尔等隶属于北德意志同盟的诸侯。
在听闻“杂货铺大屠杀事件”之后,驻防魏玛城以西的埃尔福特、黑茨西堡、达斯多夫与伊赛罗达等城镇的魏玛军队,主动向法军投降,这直接导致魏玛的防御体系直接腾空了近一半,整个西部门户已大开。
从16日傍晚开始,法军从后方搬来的各种攻城重炮,尤其是那几门射程高达4公里的“胜利者”臼炮,就可以从西面的达斯多夫与伊赛罗达一带,不急不慢的炮轰魏玛城,以及驻防埃特斯山堡垒的普鲁士守军。
见状,普鲁士军队也重新构筑了城西的防御,基于防守兵力的严重不足,临时代理军团总司令的梅森巴赫参谋长,将魏玛师团的士兵以连队的方式打散了,再度分配到普军镇守的各个要塞城堡。
可即便如此,依然有不少的魏玛士兵借助自己对当地地形的熟悉,在执勤的时候,从埃特斯山林各堡垒偷跑到法军阵地,主动的缴械投降。
……
魏玛城西,圣母教堂。
当达斯多夫与伊赛罗达两地失守之后,梅森巴赫就将自己的指挥所从城东搬到了这座天主教堂里面。
在临时的办公室里,刚喝下一碗肉菜汤的梅森巴赫,就听到门外的走廊上,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很快,冯-吕歇尔、陶恩钦,以及几位师团长就出现在总司令官的面前。看着这些普鲁士将军尽是一副肃穆表情,梅森巴赫就知道没什么好事情。
刚一见面,冯-吕歇尔就以发言人的身份,向梅森巴赫抱怨起来。
“参谋长阁下!您需要立刻、马上制止魏玛士兵的叛逃行径。就在两小时前,又有一百多人带着枪,集体跑到法军阵地上,领头的居然还是一名中校,是个可耻的萨克森人!”
在德意志邦国的军队中,军官与士兵可以来自五湖四海,而魏玛师团中也有不少的萨克森公国的军官,自然不足为奇。
听到这里,冯-吕歇尔上将身后的萨克森中将陶恩钦,眉头微微一皱,但生性谨小慎微的他并没有多说什么。
不过,陶恩钦身边的另一位萨克森师团长,未等临时总司令说话,就对着普鲁士人冯-吕歇尔回怼了一句。
此人皮里阳秋的说:“高贵的冯-吕歇尔上将,我和陶恩钦将军都是该死的萨克森人。在前几日的战斗中,是你嘴里的那些可耻的萨克森人,拼死掩护了你和你的纵队,而不至于被法国人一口吞下。”
冯-吕歇尔被骂的哑口无言,心里憋火,但却又无力反击。毕竟,事实的确如此。
当日耶拿高地会战的后期,冯-吕歇尔纵队正面临着重大危机,后有圣西尔军的追击,前有旺达姆率领的数千骑兵的冲击,全军覆灭也就在哪一瞬间。
幸好是陶恩钦看到冯-吕歇尔的困境,集合了整个陶恩钦纵队中所有士兵,包括轻伤者,约7000人,以营为单位结成多个空心方阵,在多门火炮的配合下,拼死击退了法军骑兵的集团冲锋。
最终,冯-吕歇尔和他的5千人成功逃到了魏玛。然而,陶恩钦纵队却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仅有4千士兵得以安全撤到魏玛城。
在那日耶拿高地会战的初期,整个陶恩钦纵队,包括陶恩钦师团与另两个步兵师团,兵力一度达到了2.5万。
整个陶恩钦纵队,属于霍恩洛厄军团麾下最大的战斗集团,不仅是战斗时间最长,也对法军威胁最大的群体。事后统计,法军在这场会战中的损失,差不多有三分之二都是陶恩钦纵队造成的。
当然,陶恩钦纵队自身的战损也非常大,包括战死、重伤不治者,以及被俘者,总数量就超过了2万人。
毫不夸张的说,没有陶恩钦纵队在耶拿高地的断后,当晚能够回到魏玛的普军士兵,绝对不会超过7千人,而不是现在的2.2万。
一贯自持劳苦功高,军衔最高的冯-吕歇尔上将,因为没有被众将官推荐为霍恩洛厄军团的临时指挥官,所以时不时会怼上包括参谋长梅森巴赫在内的任何人,但他唯独不能对救命恩人陶恩钦不敬。
看到冯-吕歇尔输了士气,梅森巴赫也是见好就收,三言两语就化解了话不遮口的冯-吕歇尔的尴尬。
这位临时司令官最后说道:“军情紧急,还是请诸位先回去,继续坚守各自的岗位,我会亲自处理魏玛逃兵的问题。”
之所以匆匆忙忙的请走这些将军,那是梅森巴赫看到军医官奥特正透过门缝,朝自己挥手。
就在昨日,梅森巴赫私下委派这位奥特少校作为自己的密使,借口要从法军那边,重金购买救治伤兵的药物的名义,秘密拜会了法属中普鲁士方面军的总指挥,佩里尼翁将军。
之所以派军医官担当和谈特使,那是奥特和梅森巴赫二人听到霍恩洛厄亲王所说的最后遗言,“可以结束了,我们输了!”
此外,奥特军医官的特殊身份,加之他本人也曾经在巴黎深造过一段时间,很容易得到法军指挥官与安德鲁执政官的认可。
“法国人怎么说?”重新关上门之后,梅森巴赫转回身就问了一句。他希望对方能接受自己提出的停战条件。
奥特军医官低声回应说:“佩里尼翁将军只允许我们无条件投降,不过他可以书面的形式,保证投降者的生命安全,以及私人财物。”
“你见到那位法国执政官了吗?”梅森巴赫再问。
“没有,据说已经前往柏林了。”少校说。
尽管有点失望,但梅森巴赫知道自己之前提出的停战主张,根本不会被法军指挥官接受。因此他的底线,就是希望从法国人那边获得一张书面协议,一份保障。
至于其他的,都无所谓了,唯有立刻结束这场该死的战争,尽早回到普鲁士故土,才是众人的最终目的。
和大部分普军将官想法一致,梅森巴赫也想从未来的普鲁士君主,也就是安德鲁-弗兰克父子那里,获得一笔丰厚的退休金。
过了一会儿,奥特少校望了指挥官一眼,继而补充了一句。
“那位佩里尼翁将军毫不掩饰的对我说,安德鲁执政官非常不喜欢那位魏玛大公,也不希望对方出现在战俘营里。”
梅森巴赫点了点头,对着军医官说:“嗯,我知道了。你也辛苦了,现在下去休息,估计明天还麻烦你再跑一趟法军军营。”
等到军医官离开后,梅森巴赫将自己锁在办公室里,他坐在座位上静静的思考,反复的权衡利弊得失。
深夜时分,梅森巴赫猛然起身,叫来了自己的上校副官,让他召集一群掷弹兵,去魏玛王宫执行一项绝密任务。
……
(https://www.tbxsvv.cc/html/146/146387/82066123.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