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武侠仙侠 > 武侠:东邪门徒 > 第128章 都知道

上官隆的双手,终于抓住长鞭的前端。

还来不及高兴,只听赵半山粗声粗气地大叫提醒:“小心!”上官隆一回头,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原来他身后那柱子也是木头做的,此刻从中间开始燃起火,并且向着上下两端迅速蔓延,眼看着这火焰再跑快些,就要沿着木柱一路烧到自己身上啦!

上官隆连忙挣扎,背部不断扭动,大喊:“拖!拖!快拖着我离开啊!”

胡斐不等他说,已经用巧力拖着那长鞭。长鞭不算粗,又被火焰烧过,他生怕把鞭子拖断了。

刚拖了两步,身后白告也大叫了一声:“小心!”

接着就听轰隆声响,厅角的另一根木柱子从中被烧断,轰隆一声倾倒在地。胡斐加大了力道,上官隆被绳子拉着,从满是飞灰的地上拖出一条轨迹来。

这时又是“喀喇”一声,上官隆身后的那根木柱子也被火烧得从中断裂开来。大半截柱子失去支撑、砸到地上,仿佛让整个大厅都颤抖了两下。

接着厅顶处抖落出一串灰尘,赵半山两手环抱,使个“乱环诀”的手法,真气鼓荡之间,将尘埃和黑烟一并扇开。

白告冲了上来:“快跑!”他抓住胡斐的肩膀,“那些柱子是承重梁,如今已经断了两根,这大厅估摸着快要塌了!”

这整个前厅虽然总体都由精铁铸造,但以这时代的技术自然无法做到一体成型。四壁和屋顶都还混杂了花岗岩石、优质木材,都是坚硬沉重之物,若是坍塌下来,在场恐怕无一人能够逃脱。

胡斐也知道情势危急,可是眼看就要救出上官隆,他又怎么甘心?手上反倒更加用力。

白告无可奈何,若是其他人,他或许可以掉头就走、安全第一,但赵半山于他有传道授艺之恩,而胡斐不仅跟他脾气比较相投,更是原著几大主角之一,很有可能与“雪山飞狐”“飞狐外传”两颗神石的下落息息相关。

白告一咬牙,也上前伸出手,帮着胡斐拉扯绳子,上官隆又被拖得往前两步。

赵半山荡开灰尘后又是一阵咳嗽,这时刚缓过气,正想也上前来帮忙,突然脸色大变,叫道:“快走!”

他话还没说完,厅里又是轰隆隆声响,浓烟之下也不知是何处又有梁柱断裂倾倒,果然有石头铁片之类从头顶落下来,四面墙壁也龟裂出几条大口子。一块石头正巧砸在上官隆头上,他“啊”的伏在地上,头顶渗出鲜红血液来,再也不哼一声。

再也一动不动。

白告见状,连忙拉了胡斐往厅门退,赵半山也顾不得其他,跟着一起退去。

这等生死关头,几人都展开轻功,把速度发挥到极限,片刻间已经出了铁厅,刚一出去,只听轰隆隆的声音连响,那大厅就在几人面前、就在马春花的尖叫声中轰然倒塌,成为一地泥土碎屑。

上官隆顷刻间被压在这大厅废墟里,不用说,那是死得透了。

几人付出莫大努力,仍没有救得上官隆回转,心里都是好生抑郁,看着那堆废墟呆了半晌。赵半山见惯生死,叹了口气,默默从地上拾回铁铲,又开始重新挖坑。

胡斐和白告对视一眼,跟马春花一起,三人各自拿起工具,协助赵半山继续开挖。

到了这个时候,白告才有机会向胡斐和赵半山两人分别引荐。

胡斐当然早已听闻赵三爷“千手如来”的大名。而赵半山之前虽然并不认识胡斐,但一来惊奇他年纪轻轻就已武艺不俗,二来更敬佩他舍身救人、仁侠心肠,心里已经大生好感,这时一听这胡斐原来是当年“辽东大侠”胡一刀的儿子,心里就更是喜欢。

只不过这时大家都刚刚经历了一场惨变,心头悲痛沉重,暂时也没深入结交的兴致,简要几句寒暄后,便即继续工作。

几人均怀内力在身,挖坑填坑、速度甚快,没一会儿,已经将马行空、徐铮分别埋入坑中,初步垒起两座坟茔。

他们挑了两块硬实的木头,削成片块状,刻上名姓插在土堆里,就权且当作墓碑了。再要想将这些坟茔修缮装饰,那就非一时之功可成了。

马春花眼里又流出泪水来,对着那两座坟跪地磕头,其余三人也鞠躬施礼、以示哀敬。拜了几拜过后,赵半山突然出声问胡斐:“胡小兄弟,接下来你准备去往何处?”

胡斐一怔,没想到初次见面,赵三爷竟显得很关心自己。他当前抱拳施了一礼,回道:“在下这次从辽东雪野出来,主要是云游江湖,广增见闻……同时也想去寻访一下‘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金面佛’苗人凤。”

赵半山的脸色顿时有些古怪。

据说百多年前大明国初兴之时,大名开国皇帝洪武帝身边曾有胡、苗、范、田四大护卫。

那时中原大地仍是大宋王朝最是强盛、占据主导,北地的蒙古女真还在流浪放牧、西边的西夏吐蕃也都不成气候,大理国偏安一隅、在各国之间摇摆不定,唯一能对大宋造成些麻烦的便只有新兴的大明国……

因此宋明两国虽是汉室同宗,却也争斗不断,最激烈时甚至有大宋高手混入北·京皇宫中行刺,多亏了四大护卫随侍身边,总算保得大明皇帝安然无恙。

大明在一段时间里趁着宋廷西边不稳,立金陵为南京,接连吞下了嘉兴杭州等地,疆域甚至一度扩展到福州、南越。也是在那几年的时间里,胡苗范田四大护卫的声名威震江湖、人尽皆知,一个个的武功都被传得神乎其神。

可是很快,随着大明开国之主洪武帝去世,大明国境内发生了著名的“靖难之役”——

大明国第二代皇帝建文帝即位不过一年,雄心勃勃地南下巡视,重点视察福州、潮州等新纳入的疆域,行程一直到达了当时宋明实质分治的广州。结果本来在辽东一带戍边的叔叔“燕王”朱棣突然起兵南下、造起反来。

朱棣在军中朝中都是威望甚高,反军声势浩大,迅速占领了北·京城,接着又继续南下,许多城池望风而降。建文帝朱允炆大惊之下领着亲卫部队匆匆北返,会同前来支援的各路保皇军一起,在金陵城布阵坚守。

双方的大战整整持续了一年,最终金陵城破,建文皇帝不知所踪,朱棣如愿以偿得登大宝

而那胡、苗、范、田四大护卫,数十年来常伴洪武皇帝左右,同甘共苦、同生共死,早已歃血为盟做了结义兄弟,虽是结义兄弟,却真比亲兄弟还要好。他们对洪武皇帝忠心耿耿,洪武帝逝去后,自然就忠于其指定的接班人建文帝。

“靖难之役”的历次大战中,他们个个忠心护主、出生入死,不知多少次救过朱允炆的性命,也不知经历过多少艰险、增添过多少伤痕。可是,金陵城破之后,这四人不知积攒下了什么仇怨,竟是突然反目。

他们之中,胡侍卫武功最高强、头脑最灵光、办事最牢靠,本来是四大护卫之首,可不知为何却受到其他三位侍卫的追杀。后来,胡姓侍卫被苗、范、田三名侍卫联手杀死,他的儿子又反过来寻仇,逼得苗、范、田三人自刎而亡,这四家从此便结下了累世之大仇。

偏生这胡苗范田四大侍卫果然都是人中龙凤,各自传承下家族血脉,都是在武林当中响当当的。

其中田家在辽东长白山脚下建立了“天龙门”,如今已经发展成南北两宗、弟子过百的大门派,放眼整个武林也是颇具影响,是四大家里最为兴旺的。只不过“天龙门”这些年投效满清朝廷的表现越发明显,令得中原武林对其颇有微词。

范家子弟一直从事匡扶汉室的活动,这一辈的家族传人范兴汉,已经成为丐帮八袋长老、担任丐帮大仁分舵的舵主一职,以丐帮的庞然之势,比起执掌天龙门的田家也毫不逊色。

苗家在黑龙江创立了一个“苗家剑派”,收的弟子不多,在江湖上也没闯出什么名堂,但到了三十多年前,资质平庸的苗家子弟里突然出现一个惊才绝艳的苗人凤,几乎是打遍东北武林而无败绩,后来更是自称“打遍天下无敌手”,令得江湖侧目。

而胡家接连几代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辽东大侠”胡一刀当年同样也是几无败绩、也是名震江湖,而且成名比苗人凤更早、名声传得比苗人凤更远。

然而,或许是胡姓侍卫的基因所致,胡家家族里向来人丁单薄。因此百多年来,胡家几乎一直都是被苗、范、田三家追杀寻仇、以寡敌众。

二十多年前“辽东大侠”胡一刀突然身死,那时江湖里有许多传言,有说他是与苗人凤决斗被杀,有说他是中了天龙门弟子的联手伏击,有说他死于丐帮的“打狗大阵”。还有更夸张的,说他死于苗、范、田三家传人联手……总之,无论哪个版本,胡一刀的死与四大家族的累世深仇都脱不开干系。

当年这些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而胡一刀为人豪迈爽朗,在中原武林也有些好朋友、好兄弟,都扬言要来找几家人兴师问罪、查清真相、誓报此仇。

可是苗家竟连黑龙江的“苗家剑派”都关门大吉,苗人凤也不知所踪。田家家主田归农直接回了长白山天龙门里呆着,那时整个辽东已经成了女真的地盘,中原武林还真是鞭长莫及。

只有范兴汉,当年已经做到丐帮六袋弟子、分舵执事,为了避免麻烦、减少纠葛,竟请动了时任副帮主汪剑通主持,专门邀集人手澄清谣言:范家早已不再理会往日的恩怨纠葛,胡一刀之死与范家毫无干系。

看在丐帮的浩大声势以及“北丐”洪七公的面子上,胡一刀的朋友们倒也不便再胡缠深究。

再到后来,胡一刀的名头渐渐淡去,胡家亲朋们的悲痛渐渐消退,他的仇恨也就渐渐被人遗忘。直到今天,许多人已经没听说过辽东大侠,已经不知道胡一刀何许人也。

不过,当年这些事情曾闹得动静不小,有些老一辈的武林人士却都还知道。赵半山当时还是屠龙帮高层,屠龙帮当时仍是声势直追丐帮的天下第二大帮会……

他恰好都知道。

(https://www.tbxsvv.cc/html/143/143817/38847660.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