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学问之思
朱元璋对于蜀王的作业有多人帮忙,并不觉得有什么。朱元璋培养孩子,都是冲着上位者培养的。对于上位者来说,最重要的是用人。所以,这份作业,如果是一个写的。那是剽窃。如果是很多人参与其中,那是蜀王知道如何用人。
毕竟很多大部头书的主编,也未必参与了多少工作。
朱元璋一边看,一边拍着身边的椅子,说道:“坐着。”
“是。”蜀王说道。
朱元璋说道:“你这个作业,有一些让我耳目一新,但是偏于当今。你说的几条道路,朕都知道,倒是汉唐时期的古道,你没有详细说明,有些地名,还是从古书上抄来的吧?”
蜀王说道:“是孩儿并没有核实。”
朱元璋说道:“做学问要扎扎实实的。这样吧,我拨你一个锦衣卫百户,让他们去将你上面写这些古道,一一勘查一遍,你这作业回去再改改。”
蜀王说道:“是。”
朱元璋将蜀王的作业递给蜀王之后,一招手,让站在朱元璋身后的何夕过来。何夕身体微微前倾。
朱元璋问道:“朕这个儿子,朕是知道的。虽然有学问,但是今日的表现,也是超过我的预料的。难道你真有点石成金之才,可以化愚钝为聪明?”
其实蜀王很聪明的。在文学上也是有一定的成就。
只是他年纪太小了一点。在儒家教育之中,这个时候的蜀王应该在专研四书五经。而此刻蜀王却弄出一份这样的报告。虽然说,朱元璋知道,这里面有很多别人帮忙,甚至蜀王在报告之中,也不避讳这一点,明确说明,什么什么是某府某人说的。那些话是某将领说的。但是不管怎么说,蜀王能搞出来这一套让朱元璋耳目一新的东西,让他吃惊非常了。
何夕小声说道:“非是臣有什么点石成金之才。蜀王本来就聪慧非常。臣不过是略加指点而已,再者,臣的老师也曾经说过,史学是最不需要资质的学问,只要能下苦功,敢下苦功,一般都会有所成就,如果有人愿意坐穿三十年的冷板凳,即便不是大家,也定然有一席之地。而真正的学问,是会让人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明白。能够提携纲领,处理天下事务。而那种越学越不明就里,如坠雾中,玄之又玄的东西,要么是讲学者是半桶水,他自己都不理解,要么就是故作高深之论,其实大抵真的少,假的多。”
何夕虽然说话很小声,但是此刻皇帝在座,没有什么人敢窃窃私语。所以,何夕小声说话,却也传开了。
太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手中正看着蜀王作业。蜀王的作业对朱元璋来说并不算什么。朱元璋策划数次与残元交战,对于草原上何处可以通行大军,他自己都了如指掌,不需要自己儿子的提醒。但是太子就不一样了,在兵略上,太子是有弱项的。很多次对残元的战事,他仅仅是负责后勤,执行朱元璋的命令,对于为何如此进军,其实并不是太了解的。也没有多少人可以问。
毕竟太子不好与军中大佬交往过深,太子深信的将领,沐英,蓝玉都没有在京师,朱元璋也不会让他们在京师。想想就知道,这两个人是太子未来的膀臂。将来太子即位回京即可。而今太子还是太子,这两个人在外面积攒功绩即可,回京做甚。
所以蜀王的作业,解开了太子很多迷惑。
此刻太子心中暗道:“父皇其实对佛道儒三家的学问,都是择用有者用之,而今何夕的学问的确是有用之学,怪不得父皇倾向何夕。今后我要好好研究一下了。”
太子并不担心何夕,也不担心蜀王,他最担心的不能抓住父皇的思路。
倒不是太子没有主见,而是作为雄主之太子,他太明白一件事情,如果父皇思路不一样,是什么下场?
只是太子已经做了改弦易辙的想法。
其他人却未必了。坐在不远处宋讷咬牙切齿满脸通红。今日国子监借给明鉴堂来用,他已经很是憋屈了。还听何夕这番阴阳怪气的话。更是肺都气炸了。
是的,何夕并不觉得自己阴阳怪气的。毕竟,他说的是实话,也是心里话。史学这一本学问,的确不需要什么从聪明才智,更多是苦功夫。至于后面的话,也是何夕的心得体会。
但凡你学明白一件东西,就会觉得这东西,越来越简单。而不是越来越复杂。
只是这些话在宋讷的耳朵之中,分明是在暗示理学。是的,理学有支离破碎之病,这话不是何夕说的,而是后世大儒的总结。就是理学看似,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具体在很多事情上,就有很多分离矛盾的地方。
这正印证了何夕刚刚说的那一句话,越学越复杂了。
但是如此场合,实在不是他发作的时间。
朱元璋点点头,也没有再说什么,说道:“徐正,时间不早,叫学生上来吧。”
徐正答应一声,很快练子宁就上来。
练子宁站在下首,先给皇帝与诸位大臣行礼。行礼过后,朗声说道:“学生所讲的是《六镇始末与教训》。”
练子宁一说,下面传来一阵嗡嗡声。
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个题目太偏了。
很多人连六镇是什么都不知道。毕竟南北朝的历史在后世都不是重点。在这个时代,也没有多少人研究。即便有人知道,也仅仅是读书的时候看过而已,知道六镇之乱,是北朝的关键事件,直接影响后世。北周,北齐,隋唐都受到六镇之乱的影响。但也仅此而已。
更多的他们就不知道了。
练子宁依旧在侃侃而谈了。
朱元璋先不听练子宁讲什么,单单是这台风,能在这么多大臣将领,还有他面前,不怯场。已经不错了。随即又细细听练子宁讲六镇之乱,不一样就入神了。不再关注练子宁这个人,而关注练子宁讲的东西。
朱元璋自然是知道六镇之乱,但也没有深究。只是此刻听练子宁这一讲,忽然觉得六镇之乱,这个问题特别值得深入研究。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六镇。
南北朝北魏的时候,北魏在漠南草原上建立起六个军镇用于抵御柔然的进攻。这六个军镇即便上就是而今漠南地区,后世内蒙古面对外蒙一线。当然这里的并不是太准确。仅仅是简单说说。
原本北魏京师在平城,平城就是原本山西大同附近,但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政治中心难移。有利于整个北魏的汉化。但是六镇士卒远离了政治中心,所受到的重视,日益下降。因为种种原因,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六镇大起义,北齐高家,北周宇文家,大隋杨家,大唐李家的祖先在这一场大乱之中,纷纷粉墨登场。甚至所谓的关陇世家也是在这场大乱中形成的。
朱元璋从六镇之乱中首先想到的后来朱棣迁都之事。
无他,虽然朱元璋非常看重南京,但也知道,大明的军事重心今后只能在北疆,而南京作为政治中心,远离军事重心,将来会不会有六镇之乱重演的一天。
迁都北-京的想法,在朱元璋内心中缓缓游荡。
不过,练子宁所讲的侧重点不是这里,而是六镇后期,为什么要作乱。北魏朝廷为了维持六镇在草原上的存在,花了多少经费,而其中六镇最底层的士卒,又得到了多少。
(https://www.tbxsvv.cc/html/142/142151/39749656.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