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公务员 > 第五十七章夷夏之变

大明公务员第五十七章夷夏之变第五十七章夷夏之变
    这些人都是燕王的根基所在。
    甚至这里还要引申出一个问题,信奉回***的汉人,还是汉人吗?
    这个问题更是让燕王不能不多想。
    燕王统治核心,就是汉人。而汉人的思想与***教的统治方式是不可调和的。燕王也不允许***教的特殊地位。
    燕王态度也很明显了。
    只是,燕王也知道,这个决心不好下。
    自从***兴起之后,这一片土地之上,已经有很多国主,最后都皈依了***。也包括欧洲的一些国家。
    原因很简单,绝非信仰。而是利益。
    信奉***教,当地的***本土势力都会投奔他。根基立即就稳固了。而不信奉***教,问题一下子就大了。
    燕王想要和平接收帖木儿的版图就近乎不可能了。
    不仅仅这一件事情不可能。同时燕王也要面对,今后很有可能出现的。本地人高举***教旗帜反抗燕王的战事。
    对于这种自发的抵抗,燕王很头疼。那种数十万人的会战,燕王并不怕。人数越多,会战的规模越大。就越能发挥出火器的威力。
    但是这种山沟沟里的坚持与抗争,却让燕王头疼。
    阿富汗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与国家。那可是穷山恶水出刁民的地方。大英帝国,苏联,美国都在这里折戟沉沙。燕王自然也知道当地的地理形势。
    不动手平定,影响自己的威信。
    动手,耗费巨大,恐怕也不会有一个好结果。
    但是有些事情可以妥协,有些事情不可以妥协,哪怕是再难,也要坚持下去了。
    只是燕王也不想做得那么决然。
    首先,他延请当地阿拉伯长者,对***教也表示了尊重。但也仅仅是尊重而已。他立即从大明寻找回回学者,来这里与***教长者辩经。将***教经典统一翻译成为汉语。
    至于内地回回学者是什么样子。
    这个有些不好意思。
    一句话,明代回回学者一直在做一件事情,就是将***教经典与四书五经内容互证,就是两者之间打通,成为一个体系。
    这其实也是佛教走得道路。
    佛教刚刚到中国的时候,与当地也是水土不服。后来,佛教吸收了大量的玄学。将佛教与玄学打通,几乎是一体了。然后儒家又从佛教之中吸取了很多内容,成就了理学。
    从此佛教成为中国文化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回回学者们想走的道路,也是这样的道路。
    这些人是所谓的熟回。
    只是可惜了。熟回在明末,还有清末回乱之中,几乎没有了。
    明末的时候,西北回***长老们起兵反抗清朝。被几乎杀绝了。而同治回乱之中,民族矛盾尖锐,更是不允许缓和派存在。更不要说,明代人民族政策其实是各族融入汉族之中,但是清代的民族政策,就如同苏联一样。因为小族临大国,所以要分化下面的人。
    在西北一直扶持回回。才有后面的同治回乱。双方大仇杀。
    而今燕王一召集,立即会有很多回回学者愿意过来。
    将古兰经翻译成为中文,而燕国的官方语言是中文。一切经典的诠释都要靠中文。翻译的时候,是有太多的机会往里面夹带私货了。
    随即,燕王更是召集当地所有学者,并请来北方四校的一些学者,在这里成立了桃州大学。
    而撒马尔罕正式改名为桃州。
    之所以,改名为桃州。
    一方面是,因为在唐代,这里上
    贡大唐一个天然的金桃。也就是一块天然形成狗头金。是祥瑞之兆,记载入史册的东西。
    另外一方面,这里曾经是西辽的河中府,而当地人称呼汉人,为桃花石。至于为什么说是桃花石,众说纷纭。有人说桃花石是大汉的转音云云。燕王不知道。
    不过,不妨碍他知道桃花石在这里说的是汉人。
    桃州。自然是汉人之州的地方。
    在风水上西方属金。而且燕王所过之处,也见了很多地方,干旱少雨。而桃木是木中生气最旺者,更是东方之属。
    燕王取这个名字,也是有很多想法与深意的。
    桃州就时候燕王的新都了。
    当然了,燕王这样的决定,也注定了今后他后半生,就不要想着安稳了。***教在这个时代,还是非常有生命力的。
    燕王一系缓和措施。注定要失败。***之中,也不是没有智慧之士,燕王与***的决裂也近在眼前。
    到时候,燕王想要征服西亚,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这里与西域新疆等地还是不一样的。
    一直到了清代,新疆这些地方固然有很多回回。但是准格尔部落却是信奉黄教的。也就是说,这里对回***的信奉,并不是太深。根基也不是太牢固。
    属于中原文化,草原上长生天的信仰,藏地信仰等多个信仰。交杂的地方。
    属于文化冲突与缓冲的地方。他们对中国也是有认同,甚至很多人都是从中国迁徙过来的。
    所以燕王到了这里,虽然遇见种种问题。但是文化上的冲突并不尖锐。
    燕王还要处理好利益冲突,这些人是愿意为大明所用,为燕王所用的。但是这里却不一样了。
    这里在唐代就是阿拉伯帝国的范围。唐代最兴盛的时候,这里也不过是遥领。最后被阿拉伯帝国给夺去了。
    中国文化在这里影响力很少,甚至还要感谢西辽的存在。否则中国保存下来的更少。
    燕王必须直面宗教信仰,等一系列冲突了。
    大明在东南亚的扩张,其实也有这样的冲突。但是印度教并不比回***强势,更不要说,印度教与佛教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比如泰国后来就变成了佛国。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而中原佛教的兴盛,也有利于将当地百姓融入大明文化圈。
    说起来,中原佛教在很多地方上,其实要比南传佛教高明许多。唐僧在印度佛教全盛的时候,也得到了三藏法师的称号。这不是没有由来的。
    中国人做学问的能力,自古都是一流的。
    有这个抓手在,在加上海运要比陆运方便太多了。这样的矛盾虽然存在,但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燕王这里就不一样了。
    燕王要面对的问题,就棘手的多了。
    非要用刀剑说话不可。
    ------
    帖木儿此刻已经藏在深山之中,身边只有一两万兵马了。
    比起他之前雄兵数十万,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不过,在如此山穷水尽的时候。帖木儿身边的士卒都是他最信任的,最忠诚的。
    一句话,可以说明。那就这些人都是他的儿子与女婿带兵的。这些人军队,也是帖木儿家族的嫡系。
    他现在即便不是大汗了。这些人也会誓死追随的。
    只是,问题依然很大。
    第一问题,是帖木儿年纪大了。又遭到了如此惨败。身心具疲,生病了。而这个年纪生病,很有可能人就不在了。
    而帖木儿一旦出了问题。
    他的儿子们中,并没有一个能服众的人。帖木儿的事业将会分崩离析。
    这一点,历史就已经证明了。
    这也不怪帖木儿不做好安排。因为游牧帝国就不要谈什么传承有序了。都是兵强马壮者为之。
    他如果安排好一个这样的人。不用等他病了。这个儿子就要发动兵变了。
    第二个问题,就更加现实的问题。
    帖木儿主力只剩下这么一点了。甚至可以说是残兵败将了。而今还是躲在深山之中。逃避燕王的追踪。但问题是。深山之中,那里有那么多粮草辎重。能够供应大军。
    要知道,帖木儿的根本地盘已经丢了。
    将士们的子女妻子,也都丢给了燕王。这个时候,这些人能够依然跟着帖木儿走,已经是帖木儿多年下来积攒的威望了。
    如果还让将士们饿肚子,下面的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未来的问题。
    阿富汗多山,隐藏一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决计不能一直隐藏下去。否则就等着燕王大军讨伐吧。这里距离桃州,也太近了一点。
    未来该何去何从?
    剩下的将领们,自然议论纷纷。争吵的很是厉害,甚至有人都拔出了长刀。就要火并。
    忽然,有人重重咳嗽一声。所有人都看过去,不是别人。正是帖木儿。
    帖木儿身材并不高大。再加上一场大病,又上了年纪,身形更是矮小了很多,他一条腿早年受了伤,一直以来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但是没有人小看。这个瘦小白发瘸腿。
    帖木儿目光扫过,他们的儿子纷纷跪倒在地,用***的礼仪行礼,说道:「父亲。」
    帖木儿没有说话,他的目光之中,充满了压迫力。好一阵子,他说道:「我受到了***启迪。」
    此言一出,下面的所有将领,纷纷露出吃惊的表情。但是不敢说明,而是换了一个更正式的礼仪,简直是五体伏地,要倾听帖木儿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

(https://www.tbxsvv.cc/html/142/142151/109980434.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