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长安错 > 第二卷 第十二章 隆基求婚

?    欢迎大家来到官术网:http://www.3dllc.com

    崔夫人已是听到玄在外边的叫喊,浑身一震,与崔浩对望一眼。

    崔浩对崔夫人道:“我去看看。”

    李隆基颇为尴尬的站在那里,崔玄促狭的催促着他赶快进去。

    见到崔浩出来,玄介绍道:“这是苇娘的父亲,你自己去说吧。”

    李隆基拜下身去:“小王李隆基参见伯父大人。”

    崔浩跪下道:“殿下过谦,崔浩何以克当?”

    李隆基摸了摸鼻子,看了看崔玄,示意他替自己说。

    崔玄咳嗽了一声,道:“舅父大人,是这样的。临淄王听说苇娘相貌端庄,品行贤淑,倾慕非常,想来求娶苇娘为妇,不知舅父意下如何?”

    崔浩道:“承蒙王爷青目,只是不知王爷此来是太后之意,还是皇帝之意?”

    话说的再明白不过,你李隆基贵为王子,你的婚事是国家大事,你自己是做不了主的。

    李隆基急着表白道:“来时我尚不知苇娘乃是崔门千金,怪不得一表非俗,迥异凡人。若是禀告太后,为我临淄王妃,料想无有不从。”

    崔浩道:“若是太后与皇上恩准。崔府自当遵命承办。”崔浩恨极了武若青和荷花。满心希望苇娘能够嫁给临淄王。

    李隆基喜道:“多谢崔伯父成全。只是苇娘现在何处?小王有一句要紧话要对她说。”

    崔浩往里让道:“请王爷稍移贵步。老太太现在内室相候。我去叫苇娘前来。”

    李隆基点头答应。跟着崔浩来到内室。崔夫人出来迎接。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一个万福之礼。道:“不知王爷驾到。请恕老妇人腿脚不便。迎迓来迟之罪!”

    李隆基急忙伸手搀扶。道:“哪里。隆基是晚辈。该当先到才是。哪敢劳老夫人出迎?”

    崔夫人见他谈吐温雅有礼。颇知敬人。果然比那长于婢女之手地武若青不同。心下顿生好感。

    抬头看这小王。面目俊美,昂昂天资,尊贵天成,果然金枝玉叶,不同凡响,心中不由想到:“苇娘若不是先**于那武若青,配与这小王倒也不错。”

    一时按尊卑落座,那李隆基再三谦让,崔夫人只是不允。到底让那李隆基坐了正中,自己侧座相陪。

    茶水两换,隆基开言道:“小王自幼丧母。少失教训,此次求亲似嫌孟浪,但请夫人勿怪。容小王回去,禀明太后与父皇,自然还有道理。”

    崔夫人踌躇道:“不是老妇人推脱,我那孙女甚是淘气,只怕我与她父亲都做不了她的主呢。一会儿她来了,我当面问她,若是她无二言。我们做老人的,断没有放着王爷这样好人物不相与的。”

    李隆基深以为是,但他另有想法:“老夫人,隆基有下情禀告。隆基以为,婚姻大事理应有父母长者做主,崔氏门风自来严谨,哪能让一女子做主?这是老夫人推脱了。”

    崔夫人面有难色,道:“还有一节,不便对王爷明讲。实在是崔门自觉高攀不上王爷。”

    李隆基笑道:“博陵崔氏。天下高门,名列第一。这样的门第还配不上皇家,又叫皇家去何处娶妻?老夫人过谦了。我倒知道一个缘故,是老夫人不愿明讲。我今日挑明了吧,请老夫人勿怪。老夫人定是觉得这个孙女认回之前做过妓女,行业不好,况且又与那武若青有过肌肤之亲,恐怕我嫌弃与她。你尽管放心,我李隆基不是那样人。我喜欢苇娘。要娶她为妻。不在她过去如何,那亦不是苇娘之错。只要两情相悦。互为知音,我李隆基就心满意足了。”

    崔夫人感激的望着李隆基,道:“王爷有如此心怀,实是苇娘之幸。但妇人之义,从一而终,若是中途改适,岂不坏了她的名节?再说,在王爷是不计较苇娘过去,在太后和皇上,恐怕就不会不在意了吧。老妇人也是为王爷计较,请王爷三思。”

    崔夫人听隆基侃侃说来,心中甚是感叹,苇娘今生,阴差阳错,怎会先遇上那武若青,若是遇上这小王,那不就姻缘美满,佳偶天成了吗?自己也不用操这么多心了。

    正在说时,崔浩领着苇娘已是到了。苇娘见到隆基,情不自禁就滴下泪来。

    崔夫人道:“我儿,还不快来拜见王爷!”

    隆基已经走下座来:“苇娘!我来了。你瘦了好些。莫哭,莫哭。有我在呢。”

    苇娘拜下去道:“我也不知我前世造了什么孽,今生罚我受这样苦。”说着,又哭起来。

    隆基温声道:“现在好了。你已经重回崔门,我这就进宫启禀太后,求娶你为我正妃,从此百年和谐,谁也不会给你气受了。”

    苇娘一震:“多谢王爷好意,我的罪孽我自己知道。我已经下了决心,要在佛门修行,消除前世业障,不愿再入红尘了。”

    崔浩在旁边道:“也是被武若青那厮气的了。我们崔氏以第一高门下嫁给他们武家,他那老子娘居然还不同意。真是新贵暴户啊,不知自己是天下第几了。”

    李隆基微微一笑,想起荷花那蠢样,心道:不知当初那武敏之表叔,天资过人,怎么会看上她地?居然还让她怀孕,生下了自己的独子?真是天败武家,不可说啊。

    苇娘听他们如此褒贬武家,泪珠儿一串一串的落下来,转身欲去。

    隆基赶上来,情不自禁伸手拽住她:“别走,苇娘,相信我,三郎是个有担待的,断不会让你受这样委屈。”

    苇娘挣脱他:“我心里已没有任何人,你不要枉费心思。”

    崔夫人叹道:“苇娘虽堕风尘,却比大家闺秀还要贞洁。真是好女子啊。”

    隆基痴痴的看着苇娘,道:“你等着,我这就进宫去。”

    崔夫人拦住她:“还是尊重苇娘的意见。不要违背她才是。”

    崔浩碰了碰崔夫人道:“万事随缘,看苇娘自己地造化了。”

    崔夫人猛可想起武若青那窝囊的神色,和飞扬跋扈的荷花,无言放下了手。

    李隆基满怀兴奋的心情再次赶往皇宫。他想此事关系到太后的侄孙,不能先找太后,应先禀告父皇。父皇对此事知之甚少,办起事来要容易的多。

    计议已定,他飞马来到西苑。李旦自从做了皇帝,便被母亲幽禁到了这里。虽然衣食无忧,但绝无自由。每天几本书,几曲子,消闲度日,倒也清净。

    这日正在花园里与几个妃子吃酒取乐,见儿子过来。叫道:“三郎来地正好,我们正在吃酒,唱一支曲子与我们听。唱得好了自然有赏,唱得不好就要受罚。”

    隆基只好在旁细细的唱了一“度青春”,李旦亲自为他击鼓配乐,几个妃子齐声叫好。

    一时唱完,隆基禀道:“父皇,儿子其实有一件事要禀告。”

    李旦见他面色紧张,不由笑道:“什么事?这么急?说吧。”

    隆基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儿子如今看上了一家的女儿,想求父皇做主。与太后说去。也免得没有内阃之助,不能安心办事。再说。。

    李旦笑道:“这是好事,亦是正事,我只说你再没有长大地一天。如今好了,自己想戴笼头了,好,你说是谁家的女

    隆基道:“是博陵崔氏大宗的女儿。”

    几个妃子都一起叫起好来,推着李旦道:“临淄王好眼力,崔家地女儿不好。谁家的女儿还能配的上我们皇家?”

    李旦奇道:“上回太后为你选亲,上报的士族名单里并没有崔氏的女儿啊。听说他们大宗已经绝了,现在是千金公主家的孙儿崔玄在那里支撑,哪里来的女儿啊。”

    李隆基万万没有想到父亲对崔家也是如此了解,难为他这么长时间没有与外界接触。他哪里知道,当年崔、温、武三家公案轰动长安,闹得人人皆知,即使是李旦那个当年的懵懂少年,依然知之甚多。太子李贤甚至还被卷入其中。据说当夜暴死就与此事相关。

    他只好继续编道:“崔家的儿子崔浩不知为了什么事流放到了巴州。后来从巴州回来,带回了这个女儿。”

    李旦点头道:“这也罢了。出身不错。只是还要问问八字是否相合。想来你祖母也不会有什么异议。”

    隆基喜道:“求父皇这就和祖母说去。孩儿听说,武家也在求娶这个女子。”

    一个妃子道:“他们武家怎么能和天子之子争夺妻子呢?”

    李旦却不言声,站起身道:“好,我这就与你去说。”

    隆基接着献计道:“父皇此去,不可说是我求父皇去地,只可说是父皇挂念太后身体,前去请安,顺便问一下我的婚事。另外,也不可说是崔家大宗的女儿,你只含糊说是崔氏二房地女儿,反正查出来,那崔浩也算二房,不算我们欺瞒太后。”

    原来博陵崔氏千百年来绵延不绝,分支甚多。分为第一房,即是崔干、崔铮这一族。第二房,第三房,第四房。其中,第二房族长崔历尚了如意公主,现在洛州为刺史。崔浩只能算是大宗二房,不能算是崔氏二房。隆基如此是想混淆视听,骗得太后同意。

    李旦笑道:“你这聪明,若能用到读书做事上一半也是好的。”

    隆基伸了一下舌头,笑道:“不做有心人,难得心上人。”

    李旦笑着去了。

    各位看官,欲知武后究竟上当无有,是否同意了二人婚事,且听下回分解。

(https://www.tbxsvv.cc/html/14/14979/5155792.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