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民国不可能这么萌 > 339 欧洲的地道战剧本果然有问题

?    整个欧洲战场在沉静中度过了1908年月1909年的交界线从这回到汉朝。

    为了尽可能的释放出兵力参加来年的进攻,战线两侧都在疯狂的挖战壕——不管德军还是协约**想法都一样,优秀的防御工事能用更少的部队守住更宽的正面。

    协约**方面,主堑壕被设置在距离双方战场分界线约一公里的地方,主堑壕和战场分界线之间有多道较浅的战壕。协约**的防御部队主力都部署在这道主堑壕之中,按照协约国司令部的想法,他们将在主堑壕中躲过德军的炮火准备,然后迅速进入主堑壕前方的防御阵地进行防御。

    林有德的弹性防御原则基本上被放弃了,因为协约**认为现在都采用徐进弹幕攻击,弹性防御中防御部队会被阻断在弹幕后方,无法及时进入阵地。

    对此林有德没有表示异议,反正他的整套战术理论都不是针对堑壕战这种奇葩的战术形态,中华联邦海军陆战队习惯进行机动作战,积极防御,而不是挖坑做穴居人。

    主堑壕后方,是第二道用于支援主堑壕中的部队的堑壕,这里部署了医疗站、食物配给站和后备部队。再往后,在德军火炮的预计射程之外,部署着协约**的大炮,这些火炮根本无法打到德军阵地的深处,主要的用途是在德军进攻主堑壕的时候进行火力遮断。

    协约**对这套防御体系很有信心,不管是英军还是法军的将军们都坚信。马恩河战役中法军防御不利的主要原因是战壕不够坚固,于是他们在每公里正面投入了超过4000的劳工建设战壕。

    新的战壕将完美的抵挡德军的攻击,保证协约**在1909年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与协约**相反,德军在战斗中发现了弹性防御的好处,所以德军的战壕和协约**的完全不一样。

    距离战场分界线最近的是一道“岗哨线”,这道岗哨线是一系列和战场分界线垂直的坑道,坑道远离德军主堑壕的一端是机枪堡垒。这些坑道挖得非常深,而且两侧墙壁处于垂直状态,并且灌了混凝土。如果有协约**在进攻中跳进坑道,他们会发现他们已经被困在这狭窄的坑道中。坑道的两端等待他们的是德军的机枪火力。

    在岗哨线后方很远的地方,才是德军的主堑壕,这道主堑壕也挖得非常深,主要的地段上方都有顶盖。德军已经意识到步枪射击在防御战中意义不大,战壕的主要战斗力是各种突出地面的机枪位和轻型火炮炮位。不使用机枪的德军步兵的任务是对付那些冲过了火网进入战壕的协约**,至于趴在战壕边缘啪啪啪的向外放枪这个动作,已经永远从德军的战术操典里消失了。

    不过正因为战壕挖得比协约国深,德军不得不投入更多劳力来进行工程。

    整个1908年年底和1909年初,前线就沉浸在这种大挖特挖的节奏中。到处都是工人和混凝土水泥罐,挖出来的土在主堑壕后方堆成一座座小山。炮兵观察所就设置在这些人造的小山上。

    这段时间双方的伤亡主要产生自两种战术行动:第一是夜间的摸哨作战,中**队的夜战能力给德军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德军开始组织精锐的夜袭部队,他们不断的投入装备冲锋枪的小股部队在夜晚渗透过战场中间的无人区,攻击协约**的岗哨,而很快协约**也决定用同样的方式还以颜色。

    另一大伤亡产生点,则是——如厕八零后光辉普照。由于赶工期,双方都没打算给部队修建真正的厕所,只是在每一段堑壕的端头深挖一个坑(为了防止敌军进入堑壕之后用火力覆盖堑壕其他部分。这些工事一般都挖得很曲折,总是一段一段的)。这些简陋的厕所根本就没有卫生这回事。更糟糕的是,由于整一段战壕往往就两个坑可以用,所以坑边经常人满为患。很快,这些厕所就成了对方前置轻型火炮的攻击目标,双方都有不少人在如厕的时候被炸死。

    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到战壕两头如厕,一开始他们用各种罐子代替。用完就把东西丢出战壕,但很快战场上的罐子就用光了——后方罐头的产量跟不上了,双方都是。

    于是不愿意去厕所的士兵只好爬出战壕,用弹坑来方便。结果就成了不定时轰炸的牺牲品。

    除了如厕,战壕里很快产生了各种其他的问题。

    比如说,战壕中的士兵吃到的面包都是一个星期前生产的东西,虽然天寒地冻所以面包不至于变质,却硬得无法下口。尤其是法军部队,本来法式面包就是著名的长又硬,经过一个星期的运输,到了战壕里面简直可以用来当铲子挖战壕。

    为此协约国的士兵相当的不满,这种不满在来自后方的罐头供应渐渐陷入短缺的时候爆发了出来。

    另一个问题是“战壕脚”。不管协约**还是德军,双方的战壕对排水的重视都严重不足,德军的战壕有盖子还好一些,至少雪下不进来。协约国的战壕因为下雪,整个战壕底部都处在一种半泥泞的状态,许多士兵的脚因为这种情况被真菌感染,最终产生坏疽。一整个冬天有超过一万名英军士兵因为这个原因被送到医院,法军的数字则更夸张。

    不过很快协约国士兵发现往脚上擦鱼油能有效的应对这个问题,于是战场上非常奇特的一幕发生了:每天都有许多士兵从主堑壕爬到第二道堑壕去擦脚……

    除了战壕脚,英军中还发生了“战壕嘴”这一奇怪的症状:军医发现越来越多的士兵因为牙齿大量脱落而前来就医,后来调查发现,这是因为士兵嚼了太多口香糖……

    本来英军士兵喜欢以打桥牌来应对无聊的战壕生活,但这种行为被军官以非常严厉的态度制止了。

    于是他们只能嚼口香糖解闷。

    在这段相对平静的时期,对战壕中的士兵而言,最可怕的生物不是敌军士兵,而是老鼠。

    老鼠成千上万的繁殖,许多长得比猫还大,它们成群结队的在战场上穿梭,啃食来不及收拾的尸体,并且因此对还活着的人类毫无恐惧感——谁会对食物抱有恐惧呢?

    无数的士兵们在噩梦中看见自己被老鼠吃掉的景象,然后在哭喊中醒来。

    这样的状况下,许多人的精神开始崩溃,变得神经兮兮。很多人患上了所谓的“炮弹休克”,但军官们却把这种心理疾病当做士兵为了当逃兵而故意为之的行动。

    战壕的恶劣环境,使得基层部队开始对分界线那一侧的敌人产生了同情,协约国的士兵对德军的称呼也在这个并不算太长的冬天中发生了改变:他们开始亲昵的称呼德军为“杰瑞”,新征召的新兵蛋子如果敢在战壕里叫德国人汉斯或者福瑞兹,就会被老兵狠狠的教训一顿。

    很多地段双方形成一种默契,前置的轻炮兵把炮弹打在无人区,或者在炮击前先开一炮警告,等敌人藏好了再开火。

    个别不太被将军们关注的地段,双方甚至会在早晨暂时停火,到无人区去收拾昨晚死掉的哨兵和夜袭部队的尸体,顺便交换一些需要的小物件。德国人手里的打火机和香烟广受协约**士兵的欢迎,德国人则更喜欢协约国的朗姆酒和红酒——德军一般只发放白兰地。

    在这样的状况下,士兵们最希望的事情是受一个不伤筋动骨,但又足够让自己失去战斗力的伤。英军把这样的伤称为“女王的馈赠”,法军叫“邻家女孩之吻”,德国人比较严肃也比较无趣,称为“回家的枪伤”。

    在这样的状况下,产生厌战情绪几乎是必然的,虽然此时爱国豪情尚未衰退,对胜利的渴望依然维持着双方的士气,但是一些最敏感的军官已经察觉到士兵当中隐含的厌战思想。

    不过,双方的士兵几乎全都是吃苦耐劳的产业工人和贫农,这样的生活尚未超出他们的忍受底线。

    另外,协约国的基层军官们不得不面对另一件难题。

    协约国方面除了英法两军,还有两个师的中华联邦部队。这些部队从来不蹲战壕,士气良好补给充足。凡是和中国部队有过接触的协约**部队,军官们都必须面对士兵的质问:为什么我们不能享受那些部队的待遇?

    为什么同样是行军干粮,他们随时随地能吃到美味的热食,我们却只能啃硬得像木头一样的面包?

    为什么他们移动都是坐汽车,我们却必须要走路?

    为什么他们行军作战只带武器和干粮,我们却需要背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

    为什么他们每个班都有能用来听歌的小机器我们却没有?

    最重要的是,为什么他们能在战场上随意移动,到处袭击德国人,打完就回巴黎休整,我们却必须蹲在战壕里?

    抗议雪片一样飞向林有德,最后林有德不得不叫停陈海辉的“部队热身行动”,停止对德军阵线的各种袭扰。

    “霞飞家在勃艮第有个挺大的庄园,”林有德这样跟陈海辉说,“把我们的两个师都带去,实在闲得慌就让士兵下地帮雇农干农活。”http://www.3dllc.com/html/3/3675/

(https://www.tbxsvv.cc/html/14/14251/7048440.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