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大家来到官术网:http://www.3dllc.com
我,两岁半的我,连饭都不会自己吃的我,用脚丫子想也知道,我“应该”和父母睡在一起,问题仍然是,我心里年龄已经8岁了!!!何况,自从上辈子六岁之后,就再也没有和别人挤一张床了,再让我睡在老**怀里,我非疯掉不可!可是,注意这个万恶的“可是”,现在,我只有两岁半!看来,我要适应的地方还有很多啊。
不觉间我穿回来已经三天了,我也慢慢了解了我家现在的状况,适应了自己重生的现实,还给自己定了个初期的目标,争取几天内摆脱被喂饭、被穿衣的囧况(第二天早上起来才现,我不能**把衣服穿在身上),争取可以自力更生,丰衣足食,逐步建立我已经“很懂事,不用大人多操心”的形象,早日争取到一个**空间。
我家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家庭,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在我们这个地方,有一个很奇怪的风俗,对自己的父亲,很少有正式叫爸爸的,一般父辈们兄弟几个,最大的那个所有的小孩都叫“伯”(念bi的音),老呢,所有的小孩都叫“爹”,小的就都叫“叔”。我父亲兄弟三个,正好三个称呼一家落了一个,后来,我叔叔接了我爷爷工作的班,去了市内,我唯一的姐姐就改口开始叫爸爸了。我爷爷那一辈,兄弟三个,我爷爷是老,上面还有一个大爷,下面的三爷没有成家就去世了,连我伯父他们都没有见过。我大爷家有一儿两女,就是我的两个堂姑和一个堂叔,我爷爷没有女儿。到了我这一辈,我伯父家我只有两个堂哥,我家我有四个哥哥,我是唯一的女孩,再就是我叔叔家我的堂姐了。我爷爷和我大爷其实都是有正式工作的,我堂叔就接了我大爷的班,我爷爷托关系给我伯父找了一个临时工的活,干了十几年后,也转成正式了,而我小叔接了我爷爷的班,独留我老爹在家,给他养老送终。因为我老爹没有工作,在农村种地,那个年代人们结婚本身就早,我妈在8岁就生了我大哥,因为我大哥是长孙,所以我爷爷亲自起的名字:刘俊生,反正,我一直也没搞明白这个名字有什么特殊的含义,结果就造成了我二哥三哥四哥分别被起了红生,生、长生这些奇怪的名字。幸好的是我伯父没有跟着我们家这样起名,我的两个堂哥都是两个字的名字。我的名字?很遗憾,我现在还没有名字,同样是我们那儿的风俗,女孩在上学之前,基本没有名字,都叫“妮儿”。我们家,我的上一辈,我大堂姑继承了这个光荣的称号,小堂姑只好起了个小名叫“小兰”,听听,多乡土;我堂姐因为很小就去了市内,所以直接大家都叫她的大名“刘洋”,“妮儿”的称号就责无旁贷的落到了我头上。而我的大姑,上一代的“妮儿”,自然水涨船高,升级为“大妮”,呵呵。
我老爹老妈结婚早,生我大哥的时候又年轻,有了儿子就想要女儿,两年后又生了一个,还是儿子,反正又没有计划生育,反而还在提倡“人多力量大”,那就再生,隔了三年,生的还是儿子,不信邪,再要一个,第二年果然又生了一个,可惜还是儿子。如此一来,我老爹老妈只能死心了,看来他们是没有女儿的命了。可是,(万恶的“可是“又出现了!)时隔十一年之后,到了98年,国家开始计划生育了,偏偏我老妈竟然又怀孕了!那一年,我妈已经6岁了,也不知道她是怎么认定的,就认为她怀的是女儿,一定要生下来,所以就有了我,而我,就成了我这一辈年龄最小的一个。(我四哥都比我大十一岁。)
上一世的时候,因为哥哥们年龄比我大太多,邻居家也没有和我年龄相仿的小孩,平时我就呆在家里,或者父母去田里干活时,我就坐在地头一个人玩,所以造成了我多少有一点孤僻和不合群的性格。
我家的房子是老式的瓦房,坐南朝北,进门的一间叫“堂屋”,两侧各有一间房叫“里屋”也就是卧室,只有一个装门的地方于堂屋相连,但是并没有门,只是挂一块布充当门帘,主屋的旁边单独再盖一间,就是厨房。因为我家孩子多,房间不够住,又在厨房的南面盖了三间房子,现在,我四个哥哥,就住在那栋房子里,我老爹老妈和我,住在主屋的东边一间,西边的房间则做了杂物间。
算算时间,今年,我大哥二十岁,他去年高毕业后,在家呆了一年,今年8月征兵时就去报了名,虽然过程经历了一些破折,但在他高老师董老师的帮助下,总算是如愿以偿。好像在八几年是,能上到高毕业,已经是一间很了不起的事了,以至于上一世时,很多年后,他还对他儿子我侄子吹嘘,他当年的风采。据说,当然只是据说,他当年唯一的遗憾是我一直不肯喊他“大哥”!!!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叫二哥,三哥,四哥,却偏偏跟着老爹老妈一块儿,只叫他“大生”,他参军走的那一天,背着行李依依不舍和家里人告别,还不忘教我“妮儿,喊大哥,喊声大哥”可惜,我很不给面子,仍脆生生的蹦出来“大生”两个字,当时就把他气的转身走了,留下无奈的爹妈,幸灾乐祸的其他三个,和迷茫的我。
我二哥今年十八岁,他人很聪明,但是学习却一塌糊涂,去年才初毕业,就辍学在家了,我醒来都没有见到他,好像是跟着一个建筑队去市内干了几天活,所以我直到今天还没看到他。我三哥十五,今年初二,四哥十三,刚上初一。我们隔壁村子有一所学校,有初部和高部,他们现在都在那里上学。不过很奇怪,我记得我以前也是在那读的初加高,但我们有早晚自习,可是我哥他们现在并没有,也许是后来才加上的吧。
这两天,我并没有见到我爷爷奶奶,两位老人说是呆在家里腻了,去市内(家里人习惯称作“进城“)我叔叔家改善生活去了。
现在已经是农历九月份,听老妈和老爹的谈话,我家田里麦子早已经上了,这时还没有播种机,应该是用的牛拉犁吧,这两天,老爹还去田里给小麦除了草,也带着大哥和我去感谢了董老师。说起董老师,对我来说那真是鼎鼎大名如雷贯耳,记得以后每一年我大哥都会去看望她,可是我从未见过。(也许是见过但不记得了?)如今,我总算是见到真人了。董老师看起来四十多岁,说话时总是带着淡淡的笑,很平易近人,因为我大哥是她的得意门生,连带的对我父母又多了几分亲热,虽然话不多,但句句都透着实在,是一个很朴实的人民教师,好像我读书期间从未遇到过这种和蔼又负责的老师。
“妮儿啊,你干啥呢?快点出来吃饭!”老妈喊。
我磨磨蹭蹭从里屋走到堂屋,坐在里没出来。”老爹问老妈。
“没事吧,我看着好好地。不闹人不是更好?你也是,瞎操心。”老妈说。“你别说,妮儿这两天懂事多了,还学着自己吃饭呢,长大了吧。指不定过几天,都会给你买烟了哪!”
听我妈这样说,老爹也就不吭声了。
我听了他们的对话,不由一惊,还是表现的不像两岁多的小孩呀。幸亏老妈是一个听大大咧咧的人,心大,小事上从不在意,老爹虽然细心,却没多少时间照料我,也就没现我太多的不同,不过,以后我还是要再小心一点才是。
“大生,你们啥时候走?”老妈问大哥。
“十五号。”“哦,那我得赶紧给你收拾东西了。你一去,年里头也回不来,冬天衣服也得带上,厚棉被也得带,铺的盖的,脸盆……”“妈,你说的部队上都统一,不让用自己的,带了也没用。”大哥打断老**絮絮叨叨“恐怕衣服得带两身,别的就不用了。”
“就是,大生知道操心,你别忙了。”老爹说,“带恁些东西,别的同志还以为咱大生没见过世面,别让人笑话。”
听到老爹这样说,老妈也就不提这事了。老爹又说:“明天,田里也没啥事,咱俩去城里把爹妈接回来吧,老三两口子整天上班,俩老人也不好多住。”
“你说接就接吧,回来也就是多做两碗饭。”
“那就这吧。”
老爹和老**对话,永远都是这样简单明了,除了老人就是孩子,再就是田里的活,偶尔老妈在抱怨一下我伯母不照顾我爷爷奶奶,除此之外,就很少有交流了。以前,总是很不耐烦听他们说这些家长里短,现在,换一种心情来听,到也别有一番滋味。
如果您觉得还不错就请收藏本站,以便下次方便看书。 如有章节错误请与管理员联系。本月为您推荐唐家三少最新巨著《绝世唐门》
看最快更新,就来< ="">>
列表
(https://www.tbxsvv.cc/html/14/14183/4910064.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