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程的路,他们走得很快。不到三日,师兄妹便重新回到“琅琊学宫”。李逸架着马车,远远地就看到苏牧站在城墙之上,望着他们的归来的方向。
苏牧还是喜欢这两个孩子,李逸和熙和离去不到十日,苏牧便日日登高望远,等着他们回家。又或许,名冠天下的苏牧也知道自己推崇的“德”其实并不比“法”更适用于这个时代,只是坚持的时间久了,信仰也变成了一种习惯,而人们常常是不会去思考习惯有无对错的。
李逸与熙和在离城门百步远的地方下了马车,恭敬地向老师行礼。之后,熙和在前,李逸牵着马车在后,走入了学宫。
苏牧很诧异,他原以为二人会如同当年初次入学时,牵着手如同一家人一般走过来。他揉了揉眼睛,确信自己没有看错,便叹了一口气。他终于明白,短短几日,改变的不仅有他的坚持,他最喜爱的这两个弟子也不复从前了。
有时候,人生中重大的改变,往往就发生在不经意之间。每一个看似平凡的普通日子,也许就藏着一生命运的转折点。
所以当李逸向自己请辞离开时,苏牧并没有过多的诧异。
李逸说,他打算在春祭后离开,“苏子之教化之恩,李逸与师妹皆不敢忘怀,必当铭记于心。只是,人生七十古来稀,弟子年近三十,半生将过,近来心却更加不安,弟子愿居庙堂之高,若可为天下一统献此微躯,亦求之不得”。
苏牧转身看着熙和,她迎上自己的注视,眼底褪去了少女的烂漫,有的是一国郡主的张扬骄傲。于是,苏牧拿出夏国使者送来的郡主华服,对熙和说道:“熙和也走吧,天下大变,一国郡主终究是要回到自己的祖国的。我不会留你,也留不住你。”
二月二十五日,人间一年一度的花朝节。春风坛上,苏牧带着徒弟举办春日礼祭。
“天地絪緼,燮理阴阳,衮衮华胄,诞育东方”,在苏牧新收的学子庄严肃穆的吟诵声里,李逸同熙和最后一次并排站在队伍之首,如五年来的每一个花朝节一样,向苍天长拜。也许是已经站在了离别的路口,这场祭祀对他们而言更像是一场无声的告别。两人偶尔的目光交汇之间,少了缱绻的情愫,却多了一份惺惺相惜。
李逸和熙和离开琅琊学宫的那一天,苏牧也如等待他们归来的那一日一样,静静地站在城墙上。他向城下看去,李逸和熙和出了城门,转身走向两个方向。相识五载,苏牧第一次看到熙和身着华服、头簪珠玉,这华贵无双的服饰如同一副厚重的枷锁,锁住了一个少女单纯的情思。而李逸一如当年,粗缯大布裹生涯,却来得自由洒脱。
昔日亲爱的师兄妹,在历史的洪流中,若要坚守自己的信仰,终究只能成为敌人。
李逸依然信奉“法”的力量,他认为天下终究会归于黎国,而自己也能够在黎国的朝堂成就一番伟业。而熙和作为夏国的郡主,她必须回到夏国,让它变得强盛,至少在乱世中拥有自保之力。
登上夏国使臣准备的鸾凤马车时,熙和从来没有像此刻一样,羡慕着李逸。
于是这一天,曾经最亲密无间的三个人,归向了三个方向。苏牧站在高墙上,手掌一下下地拍着栏杆——他们三者对天下局势拥有一致的观点,却做出了三个不同的选择。到底谁才是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呢?苏牧知道终有一天,会有一个答案的。他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这个答案,却又希望这一天不要那么早的到来。
(https://www.tbxsvv.cc/html/139/139033/30185073.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