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新势力:辽东我称王 > 第二章 建设攻防

  公孙修参与了辽东政事,第二步便是将鲜卑各族编入军中。
  辽东毕竟被公孙一族经略了将近五十年的时间,不仅培养出大量的军队,更将鲜卑、乌桓残部融入军中,以此巩固自身的势力。
  公孙修按照惯例检阅军队,准备翻身上马,却发现不知道如何下脚,最后还是在身旁小卒的帮助下,才爬上了马背。
  他用双腿夹住马腹,那马儿轻轻一动,两腿夹不住了,整个人直接掉了下来,小卒急忙托住公孙修,忙道:“世子,要不就别骑马了?”
  “没什么大碍,我还得可以骑马的。”
  公孙修凭借记忆坐稳马背,握着缰绳,策马绕了一大圈。
  整个辽东传闻司马懿即将到来,拼命的修筑工事,有垒高城墙、加固擂石的。
  他站在城墙上,望向城下,皱眉道:“敌军攻城,一般是怎么攻的?”
  杨祚一愣,随即道:“大多采取云梯,或者砲石机等大型的利器不可。我已命人加紧赶制。”
  公孙修摇了摇头,道:“我不是这个意思,司马懿轻军急行,必不可能携带如此大型的攻城利器,如他亲临,可能是先制作攻城的武器。”
  “那是自然。”
  杨祚道:“一路上人吃马嚼的,耗费极大,砲石机笨重无比,不能携带,只能现场制作。”
  “砲石机的发射距离,大约是多远?”
  “最轻的石块,大抵有三百步远。”
  公孙修点了点头:“三百步?那我们就造个能及六百步到七百步的利器,他打不到我们,我们却打得到他们。”
  杨祚苦笑不已:“天底下哪有及七百步远的兵器?”
  砲石机是利用杠杆原理的配重,以十几丈长的棒梢末端绑上石块,在砍断绳索的时候弹射,借着巨力将三十斤重的石块投出三百步的距离。
  公孙修望着宽敞的城楼,笑道:“当然有,只要我设计一样物事,目前还有三个月的时间,让能工巧匠连夜赶制,待敌军抵达,必可阻司马懿于城下。”
  杨祚将信将疑,可毕竟是燕王的儿子,该听的还是要听,辽东百姓有四万户,三十几万人口,要制造军械有大批的人马可以征调。
  ——
  伴海道。
  绵延不绝的魏军冒着风尘开拔,旌旗遮天蔽日,马蹄所扬起的尘土如黄龙般席卷长空。
  坐在马背上的老者仙风道骨,留着五络长须,眼神顾盼之间,若鹰若狼,其身边的将领胡遵、牛金二人均觉胆寒,不敢出声。
  时年五十九岁的司马懿拨转马头,对身旁的胡遵说道:“命士卒扔下一切无关紧要的沉重包袱,全力赶路。”
  胡遵点了点头,说道:“回太尉,都已卸下不必要的物资,渡过辽水,辽隧近在眼前。”
  牛金道:“太尉,辽隧必然是重兵把守,不如我们出兵强攻,无须多久,便可将其攻下。”
  司马懿轻笑一声,大有不屑之色:“为将者避实就虚,才是用兵之道。以公孙渊的心智,定是在辽隧驻扎燕军主力等候我的到来。料定我等疲惫之师,星夜兼程,必不可久持。”
  每日行进30里,魏军疲乏困顿,但却没有出现大量的伤病、减员、水土不服等问题,魏军基本上还算完整,只是辽东地方恶劣,到处是沼泽地跟险滩,仍是中途减员了几千人。
  牛金道:“太尉的意思是,不可强攻么?”
  司马懿淡淡道:“攻辽隧不可实攻,引一偏师佯装进攻试探,若燕军主力倘若蛰伏在辽隧,实则调集兵力实攻襄平,公孙渊惊慌失措之下,必会选择与我军决战,生擒如掌上观文。”
  牛金、胡遵二人心悦诚服,对司马懿的老谋深算佩服不已。
  司马懿抬头望着天空,叹道:“只希望战事早日结束。”
  自诸葛亮病逝,蜀国停下将近四年时间的北伐。公孙渊反叛自立,威胁魏国的边境,迫于蜀、吴两国的虎视眈眈,一直没能腾出手。
  现如今机会成熟,曹睿认为自登基以来,没有一件事足以载入史书,便把司马懿自长安调到洛阳,率步骑四万众,征服辽东以示天威。
  作为三朝元老,司马懿已然成为除曹氏宗亲之外,最受倚重的老臣,否则也不会五十九岁的高龄远征辽东了。
  ——
  辽隧城中,在公孙修的指导下,工匠完成了一台床子弩。
  他当然不是什么机械大师,完全是见过北宋床子弩的造型,双手连画带比的讲解,由工匠去一步一步地落实到位。
  床子弩上置三张弓,两正一反,前二弓为正,后弓为反,互为盘绞。其箭几乎跟长矛无甚区别,非人力所能拽动此弓,而是利用绞盘拉动弓弦,需要同时由三人来操作。
  杨祚好奇不已:“世子,这是如何使用的,当真能毙敌于七百步之外么?”
  公孙修笑道:“一试便知。”
  寻来空旷的环境,两名士兵转动绞盘,将三张硬弓完全拉开,另一名士兵将巨大的橛子箭扣上。
  三人同时用手拍在床子弩上,“崩”的一声大响,橛子箭去势如同流星,一举飞跃一百步、二百步、三百步——力道几乎没有减弱的趋势,直飞了七百步远,重重地插在土墙上。
  杨祚张大了嘴巴,不敢置信地道:“这个弓也太厉害了,别说是鲁缟,便是敌军人马俱甲,也会被一箭穿心。”
  弓箭手的射程在两百步,重型攻城武器的砲石机在三百步开外,而这重量仅有百来斤的床子弩,调整位置和携带方面,所能及达七百步。
  公孙修笑道:“这还不算,还有更猛的。”
  又让三名士兵将床子弩向前推进了三百步,接连向土墙发射橛子箭,近距离发射,入墙更深得几寸。一口气对着土墙胡乱射了二十几支橛子箭,土墙便如同刺猬一般。
  杨祚瞧不出什么,疑惑的望向世子,公孙修走近土墙,用脚踩住了插在土墙的橛子箭,借势抓住上方的橛子箭,三下五除以二爬到半空中,在轻轻地跳了下来,笑道:“如若攻城时,这便是最好的梯子。”
  杨祚又惊又喜:“此等神物,当真是巧夺天工,若是用来守城或者攻城,无往不利。”
  公孙修研制这第一架床子驽,花费近一个月的精心打磨,六次试用才完成。
  然而后期就不复杂了,图纸已研究完毕,工匠可投入大量生产,三十名工匠两天可产出一架床子弩。据此推算,等到司马懿兵临辽隧城下,便有七十架床子弩摆在城头迎接他的到来。

(https://www.tbxsvv.cc/html/137/137450/720055321.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