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丹珠去过中原,见过朝歌宏伟的宫殿,但是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平安邑这样的房子。
用一种十分坚固的,叫做砖头的东西建造而成,风吹不倒,雨浇不透。
墙壁都是雪白的,明亮而又宽敞。
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舒坦。
这一次,他带来了五十头驼鹿,还有五十只哈士奇,三只海东青,这已经是他们部落能够拿出来的极限。
它们可以换到五十张弓,五百支箭,十袋雪盐。
之后,他的族人会把这些东西带回部落,而他自己则会留在这里,教会商民驯鹿和驯狗。
想到可以长期住在这里,他感到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喜悦感涌上心头。
他走在平安邑坚实的水泥路上,看着远处正在建造的高大城墙,心里忽然升起一个念头:如果我的族人们,都能够生活在这座城里,那该多好啊。
……
南宫修回来了。
他从朝鲜带回来五千多人。
胥余望着这黑压压的人群有些发愣,他没想到这些部落失去了壮劳力,过了一个冬天,居然没怎么减员。
南宫修解释说,他当初去只是去抢人,对那些部落并没有烧杀。他们本来就有存粮的习惯。所以男性虽然被抓走,吃饭的嘴反而少了。靠着存粮,艰难地渡过了一个冬天。
开春的时候,食物丰富,一时也不至于饿死。
胥余松了口气,当初只想着自己保命,差点造了大孽,如今他们既然损失不大,自己的良心顿时好过了一些。
而且,雷震子说过会把那些俘虏的家眷送过来,既然如此,把朝鲜人的老婆配给华夏人的破事,也不用做了。
胥余亲自把这些人都送到延边去,让他们和家人团聚。
这些人分隔两地,没想到居然还有团聚之日,纷纷抱头痛哭。
如此一来,延边的人口达到了九千人,胥余干脆下令在此地建城。
此城不事农耕,以煤矿和铁矿为主业。
胥余这么干,主要是为了防他们一手,毕竟他们这一团聚,人口已经超过商民了。
为了以防万一,粮食命脉必须抓在自己手里。
而且,朝鲜人只管挖矿,炼钢、铸造的核心工艺,还是掌握在商民的手里。
但是这些朝鲜人对胥余并不怨恨,这年头,部落间的烧杀抢掠本是常态。
胥余的做法已经很温和了,而今又让他们团聚在了一起,并给了他们一个家。
他们在这里只要努力干活,就有美味的泡菜咸鱼吃。
他们都心甘情愿,真心实意地奉胥余为王。
胥余让南宫修去挑选五十名士兵,必须身强力壮,净高一米八以上。
南宫修对胥余的话从不打折扣,马上照办。
胥余又让鲁启按照驼鹿的大小,打造适合的鹿鞍,鹿镫。
由于驼鹿的个子太大,鹿骑兵的武器也必须专门设计。
思来想去,胥余决定给他们配备中华传统神器,红缨枪。
枪头由胥余画出图形,鲁启用精钢打造。
枪杆则用白蜡木来制作,白蜡杆坚而不硬、柔而不折,在干燥的地方不劈裂,在潮湿的地方不变形,其弹性、韧性是其它木质不可比拟的。
明末名将秦良玉带的兵就因为使用一水的白蜡杆长枪,而被人称作白杆兵。
而且,白蜡树在东北到处都是,易于取材。
这五十个士兵都交给了那丹珠,让他教授骑鹿诀窍,等他们已经可以娴熟地骑鹿之后,红缨枪也制作好了。
这枪比传统的红缨枪要长得多,达到四米。
鹿骑兵的主要作战方式就是刺击,驼鹿不仅体重大,冲击力强,而且十分灵活,跳跃能力可怖,纵身一跃,可以跳三米高,八米远。
这样的威力之下,斩将夺旗,基本可以说是手到擒来。
如果双战交战正酣,鹿骑兵忽然杀入阵中,那基本就是天神下凡了。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鹿的胆子太小。
瑞典国王查尔斯11世纪曾训练鹿骑兵战斗,结果实战中被吓得四散逃窜,根本成不了气候。
但虞姬的出现,完美地解决了问题。胥余让虞姬给驼鹿们洗脑,这些一来,交战之时,这些驼鹿就个个都一往无前,凶猛无比了。
胥余站在空地上,看着那些鹿骑兵们矫健地完成着一项又一项的训练任务,忽然想到张艺谋的电影《长城》。
那里面守卫长城的有五支军队,分别是熊军、虎军、鹿军、鹰军、鹤军。
虽然张艺谋这么区分,主要的作用是摆造型装逼,但胥余却突发奇想,有了虞姬,也许真的可以弄出这些军队来。
最起码鹿军有了,在东北的土地上,老虎,棕熊都不少。个子也大,骑乘完全没问题。
至于鹤军就算了,没有这么大的鹤。鹰么……新西兰的哈斯特巨鹰如今还没有灭绝,那玩意儿不知道能不能骑人,等黑虎回来了,去新西兰找找。
胥余想象着虎骑兵,熊骑兵杀入敌阵,敌人吓得肝胆俱裂,四散逃窜的样子,再也忍不住了,马上派人去捕猎东北虎和棕熊。
等到虎和熊被捉回来,由虞姬给它们洗脑,变得听话温驯之后,两个战士骑上去试了试。才发现满不是那么回事。虎跑起来,腰胯一上一下的,不停晃动,颠得一批,根本坐不稳,加上鞍鞯也不行,熊也好不到哪里去。
胥余还打算着要是行的话,就越过白令海峡去搞点北美灰狼来,弄个狼骑兵。
现在看来,骑狼也是扯淡。
唉,奇幻小说果然都是骗人的,胥余忍不住吐槽。
至于说不坐骑士,直接派猛兽参战,这也是行不通的。首先猛兽智力有限,无法分辨敌我。其次虞姬的能力有限,给动物们洗个脑还凑合,一次控制那么多动物,根本做不到。
胥余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等到鹿骑兵的训练刚见成效,周军把俘虏们的家眷送过来了。
由于路途遥远,充满未知,并非人人愿来,只有那些在西周孤苦无依的孤儿寡妇,才愿意跋涉来此投靠生死未卜的丈夫。那些家里还有依靠的,愿意来的就比较少,因此只有不到两千人。
在胥余的安排下,又是一场大型亲人相聚的感人场面。
但这感人之中,蕴含着不少悲伤。
有些俘虏看着别人亲人团聚,自己却孤苦伶仃,忍不住潸然泪下。
有些家眷万里迢迢来此,却发现丈夫早已死去,不由得茫然若失。
(https://www.tbxsvv.cc/html/134/134310/728011609.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