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都市言情 > 我翻拍真没想超过原作啊 > 番外 家庭暴力的现状与对策

刘尚上的课有人能看懂,有人看不懂。

        课堂还没结束,照例有学生举手提问。

        让人意外的是,有个女生站起来直接问刘尚:

        “刘老师,我想问您,在这个风口浪尖的时间点,您启用江川出演短视频,  是传达你对家暴行为的支持或者是忽视态度吗?”

        众人哗然。

        直播外的观众也直呼刺激。

        原本不少人以为这个课堂是一场作秀。

        有些人看到课堂内容,大概懂刘尚的用意。

        有人不懂,以为这个课堂就是一场作秀,没想到还给观众准备了彩蛋。

        刘尚也做好了准备,他摇头说:

        “江川找我谋生计,我给了他一个机会。

        这并不代表我支持他打人的行为。

        请注意,  我没有把他的行为定义为家暴,警局那边也没有。

        既然你问我对待家暴的态度,那我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拖堂几分钟。”

        课件换成了另外一部电影,从《沉默的羔羊》换到了《神秘巨星》。

        电影的剧情是14岁的印度少女尹希娅(塞伊拉·沃西饰)热爱唱歌,因父亲阻挠,她只能蒙面拍摄并上传自弹自唱原创歌曲的视频,孰料凭借天籁歌喉在网上一炮而红,备受争议的音乐人夏克提·库马尔(阿米尔·汗饰)也向她抛出橄榄枝,尹希娅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母亲娜吉玛在电影中的第一次出场,就是眼眶带伤的形象。

        她摘下墨镜之后,笑着跟女儿解释是“自己不小心磕的”,但眼周的淤青和血块告诉了观众,暴力是这个家庭中的便饭。

        丈夫法鲁克可以从任何事情上找到打妻子的理由,事实上,当任何事情都能成为他家暴的理由时,那么家暴也就不需要任何理由了。

        因为忘记了烧热水,  娜吉玛的手被打断了;

        因为晚饭做的太淡了,  丈夫直接把餐盘掀翻到她身上;

        因为没有给丈夫收拾出差行李,  而被骂脑子里都是垃圾;

        卖掉了自己的项链给女儿买电脑的事情被丈夫发现之后,她被一个耳光扇到跪在地上。

        这个情节中还有个恐怖的细节,  在法鲁克准备殴打妈妈前,他希望弟弟古杜能够回避,却丝毫不关心在场的尹希娅会看到什么,甚至认为女儿应该留下来“好好受受教育”,潜意识里他认为女性就是应该被打的。

        电影中的法鲁克完全可以媲美“童年阴影安嘉和”。

        作为丈夫,他不把妻子当人看,只将她作为生育机器和佣人,以及随时供他发泄的沙包。作为父亲,他丝毫不关心女儿的生活,只要她完成学业能增添嫁妆的资本就好。

        除了愤怒之下的暴力,就算是平时生活中,法鲁克也并不能像个正常人一样说话。

        刚一到家,就因为没有人给他及时倒水,就阴阳怪气地说:“在这个家里,我连杯水都喝不上了吗!”

        法鲁克就是家里低气压的存在,从女儿尹希娅快被逼疯却仍要隐忍的样子,儿子古杜惊恐的表情都能看出,这种压抑无疑给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带来折磨。

        父亲让家里的每个人都生活得战战兢兢。

        但当法鲁克离家去工作时,一家人的氛围就完全不同了。

        电影中有一个镜头,  是娜吉玛送走丈夫,关门之后马上暗喜地攥了攥拳头。可见离开了丈夫之后的娜吉玛,只是一个乐观可爱的女性。

        娜吉玛和儿女通过电脑网络认识了大千世界,全家人只有在法鲁克缺席时,才真正活了起来。

        然而就在这种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下,观众也一定和尹希娅一样,发出了“怒其不争”的斥责:

        “你为什么就不离开他!?”

        站在局外人的立场,我们很容易评价受害者“蠢得无可救药”,但他们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在表达:我要先努力活下来。

        在影片中,通过姑奶奶的讲述,我们能间接知道母亲娜吉玛曾经“反抗”过一次。

        得知怀的是女婴之后,法鲁克要把孩子打掉,但娜吉玛坚持要留下女儿。

        为此,她甚至不得不离家出走,自己将女儿生下之后,才迫于生存压力回到了丈夫身边。

        也正是因为娜吉玛在那一次离家出走后,才认清并屈服于现实:她需要丈夫,不然就无法活下去。

        所以她忍受着暴力、虐待,却努力地调整自己的情绪,永远展现给儿女乐观开朗的一面,用自己的力量抵挡住所有的困难,就是为了维护孩子追求梦想的一片净土。

        就如她对女儿说的那样:“你可以对我提任何需求,但对生活不行。”

        影片中尹希娅一直在努力让父母离婚,她通过求助音乐人找离婚律师,但当她兴冲冲地将离婚协议递给母亲,以为可以帮她脱离苦海时,却遭到了母亲的斥责。

        娜吉玛说:“当年我爸爸没问我要不要结婚,现在女儿也不问我要不要离婚,从来没有人在意过我的想法!”

        她拒绝了离婚协议,女儿当时的反应当然是吃惊和恐慌的。她无法理解,为什么遭受家庭暴力的人,却要主动留在这个环境中继续受苦?但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它的动机。

        首先,一个人相信会对自己的人身或心理上的有威胁的时候,她就不容易离开施虐者。

        这样的威胁有两种。一种是可见的暴力人身威胁;另一种是间接的恐吓:比如说你永远都不能离开我,以前离开我的都没有啥好下场。在影片中,法鲁克对于娜吉玛的恐吓就是暴力殴打+言语威胁的。

        其次,施虐者时不时给予受害者一些小恩小惠。

        因为受害者在努力寻找一切希望,这些小恩小惠可以是任何东西。在一段虐待的关系中,如果施虐者给了一些哪怕是“嘘寒问暖”,都会让人觉得“事情也许就快有转机了”、“Ta也不全是坏的”。

        就像法鲁克在心情好的时候,会带家人去看电影,会买一些糖果给家人吃,最重要的是,他是这个家里的唯一经济来源。因此,他每一次态度好转,就给了妻子一个继续忍受的借口。

        第三,受害者主动或被动地(心理上或者生理上)和外界隔离。

        受害者往往觉得自己在关系中如履薄冰。

        这时候来自家人和朋友的意见,只会使她招致更多的被虐待。所以受害者会主动地隔离自己,与其说Ta在和施虐者结盟,不如说,Ta在试着隔离开那些会使得Ta遭受更多虐待的来源。

        所以当娜吉玛得知女儿为自己搞定了离婚协议时,那种抗拒的第一反应是很真实的,她怕这份协议,会带来更多的麻烦和灾难。

        最后,受害者觉得自己没有能力逃离开这个环境。

        正如娜吉玛在第一次离家出走生下女儿之后,又回到了法鲁克身边。影片中没有讲述她离家出走的几个月是如何生存下来的,但想必一定万分艰难。现实告诉她,她自己的力量是养活不了儿女的。

        一个处理家暴的咨询师说,在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中,产生的影响就像“钟摆”。即便受害者有机会离开,受害者会觉得恐惧、愤怒、甚至仇恨,而之后,他们会开始觉得愧疚、羞耻、焦虑不安……

        这非常容易使得他们转身回到那个被伤害的情境中去。

        所以娜吉玛“认命”了。她并非不想逃出魔掌,而是整个社会就是个大魔掌,当她失去了丈夫之后,她在社会上根本没有能力立足,也无法获得任何的资源支持。

        当她孤立无援、无处可逃时,她只能忍下丈夫为14岁女儿安排的婚姻,跟着丈夫去到陌生的国度,径直地走回那段被她描述为炼狱一样的生活,头也不回。

        在影片的最后,娜吉玛终于产生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在法鲁克一次次对妻子施与暴行、扔掉女儿的电脑、毁掉她的吉他,扼杀所有的梦想之后,逼着家人跟随他的工作调动去了沙特。

        机场登机时,因为行李件数超额,法鲁克想要尹希娅扔掉吉他——女儿与梦想之间唯一的联系。

        这时,一直逆来顺受的娜吉玛终于爆发,公然违抗了法鲁克,并带着儿女离开了丈夫。

        她一直以来都是默默忍受着暴力,只是因为丈夫的给的经济支持能让孩子接受教育,但就如阿米尔汗的谈话类节目《真相访谈》中,这位同样为了孩子而忍受家暴的女士说的那样:

        “我能继续忍受,我需要考虑我和女儿以后去哪。

        如果一个女人为自己而活,那她可以容忍很多的事情。

        但如果看到自己的女儿因此受到苦难,那她就不会再忍受了。”

        所以,当娜吉玛看到女儿马上就要伴随着去沙特而永久地与梦想告别时,她再也无法忍受了。

        从电影讲述的角度来说,很多人觉得这个转折有些过于戏剧化。

        但其实从细节中,我们能够看到,这个看似振奋人心的转折,其实充满了无奈和向现实的妥协。

        在法鲁克扬言要在公开场合揍她的时候。

        娜吉玛对他说的是:

        “如果你现在打我的话,就会被监控拍下来,我会跟机场要来录像,让尹希娅发到视频网站上去,你女儿的视频有几百万浏览量,到时候全世界都会看到,你的工作也别想保住了。”

        到最后,遭受暴力恐吓的情况下,娜吉玛选择的是用舆论来威胁丈夫,而不是直接报警。

        因为她也知道,报警没用。

        一方面,舆论的力量确实是强大的。如果尹希娅把父亲对母亲施暴的视频发到网上,一定会引起轩然大波,甚至可以毁掉法鲁克的职业和生活。

        就如每次微博上出现家暴受害者发声时,民众的舆论足够强大到可以人肉施暴者,让他变成人人喊打的公敌。

        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求助于舆论的渠道和力量,有更多沉默着忍受痛苦的女性,在家暴中受伤,甚至丧命。

        现实中,我们应该怎么做?

        第一时间报警维权

        遇到家暴,可以打“110”报警电话或者妇联“12338”妇女维权热线,寻求第一时间的帮助。

        按照公安部门的相关规定,家庭暴力已明确属于“110”报警范围,若遇拒绝出警或拖延,受害人有权向上级公安部门投诉。

        注意保留证据

        处理家暴案件,保留好证据是关键。

        1、公安机关接警到现场后,家庭暴力受害人应要求其做好接处警记录并及时组织伤情鉴定,这些是正确处理案件的直接证据。公安机关受理家庭暴力案件后,受害人有权要求其出具委托函,指定专门的鉴定机构对自己所遭受的伤害做出伤情鉴定。公安机关不能拒绝家庭暴力受害人的伤情鉴定申请。

        2、受害人到医院就诊时,应要求医院进行及时救治并做好诊疗记录,保存相关证据。

        3、接到过受害人投诉的妇联和社区自治组织等机构,在有必要时应该为其出示投诉证明。

        4、受害人可以通过给伤痕拍照、录像等方式及时固定证据。

        寻求法律援助

        很多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规定,因家庭暴力引起的民事诉讼属于法律援助的受理范围,符合当地经济困难标准的家庭暴力受害人可以获得法律援助,也可以向法院申请司法救助,减交免交或缓交诉讼费。法律援助机构设在当地司法行政部门,有的在妇联设有妇女法律援助站点。

        做好平时准备

        在平时,一定要熟记报警电话、妇女热线、地方救助机构以及可靠朋友的电话号码,一旦发生暴力,随时求助;发现施暴者经常使用的工具应尽量放到家外或隐蔽处;平常准备一个便携包,尽可能把现金、身份证、图章、房契、结婚证书、存折等重要文件和重要电话号码簿放在里面,以备发生暴力时可以携包离开,以求自保。

        保护儿童

        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并不仅是妇女,家庭成员之间都有可能发生暴力行为,其中,儿童因仍处于身心成长发育阶段,自我保护能力弱,无论直接受暴还是目睹家暴,都更容易受到更大的身心伤害。

        如果家里有孩子,应教会孩子求助电话号码。当家暴发生时,尽力让孩子离开暴力现场。如果孩子目睹,事后应向孩子解释情况并表达对孩子的关爱,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如果孩子是家暴的直接受害者,亲朋邻居等知情人需及时保护孩子,帮孩子寻求援助。

        什么时候能杜绝家暴问题?

        我们给予这个过程开始以空间和时间,并提供稳定的支持。

        而当这个过程开始,和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件事情一样,会充满反复曲折。

        请抱持、并耐心等待。

        家暴一件坏事,就算形式再微小、再普遍、再频繁,它也还是坏事。

        我们需要一直意识到它的存在,关注它、谈论它、抵抗它。”

(https://www.tbxsvv.cc/html/131/131572/21731968.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