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房玄龄提醒李二:“陛下,可以开始了。”
李二少有的从龙台上走下来,来到了距离学子三步距离。
他觉得这样做,才能和天下的学子走的近一些。
学子们激动不已,能和天下之主李二面对面站这么近,生平头一次。
今天的李二显得很高兴,双手抬起,道:“你们是我大唐不可多得的人才,也是我大唐的未来。”
“大唐因你们会变得越来越好,也会变的更加强大。”
“接下来,朕出题,你们来答,优异者取前三甲,其余皆获甲级优等,并昭告天下,即刻安排到任。”
这就是十载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十位学子齐齐跪下,唱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二双手承平,道:“诸位爱卿平身。”
学子们起身之后,李二道:“今天的考教分为经意解释、诗词对答和拟题作诗三种方式。”
“朕于昨日已经写好了题目,你们就在这大殿纸上对答即刻。”
李二话音刚落,就有小太监端着放有题目的宣纸走了上来。
李二挥了挥手,站在一旁的王圭从托盘里拿出一张宣纸,宣读了起来。
第一题是论语诗经详解,题目如下:
解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选自论语)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选自诗经雀巢)
“众位学子,半柱香为限,写出你们的答案,现场批阅。”
就在这时,小太监们从侧门抬进来十张小矮几,放在了学子们的面前,上面放有笔墨纸砚,半柱香的时间给到他们。
十位学子对经意早就了如指掌,没到半柱香的时间,便已经写好了答案。
李二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答好之后,矮几被撤了下去,十张试卷先是交给李二过目,之后便在文官队伍里传阅,不断地有赞叹声发出来。
不愧是前十名的才子,尽管写的不尽相同,答案确实殊途同归,并无不妥之处。
如果就比这一轮的话,全部十人都可以得状元了。
李二兴致颇高,大手一挥问群臣道:“诸位爱卿,你们之中有没有对以上两句诗词有不同见解的?”
彼时程处默已经是右武卫折冲府校尉,今天也来参加了朝会,进来的时候,方卓没有发现他,见李二问话,一脚就把正在打瞌睡的方卓蹬了出去。
方卓迷迷糊糊的吃了一脚,来到了大殿中央,左右一看之下,竟然只有他一人站在中间,心里慌了神,瞅了一眼人群,发现程处默正在幸灾乐祸的看着他。
作为帝国的太子,李承乾也参加了这个别开生面的大朝会,他站在了文官的最前方,看见方卓用不同寻常的方式走出了大臣的队伍,皱起了眉头。
以前听说过平安侯能写诗,不知道对诗词诗意有没有研究。
要是当着学子的面,说不出来的话,那就糗大了。
李二一看方卓远远的站在大殿中间,招了招手道:“平安侯走近些来,朕要听听你对这两句话的看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还要一句是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方卓听清了李二的话,向前走了十几步,来到了李二近前,说道:“陛下,微臣对诗句的理解可能过于暴力,恐怕会会让陛下失望啊。”
李二满不在乎的说:“你是武将,说的离谱一些,也不会有人对你说三道四,尽管大胆的说出来吧。”
方卓抱着芴板道:“那微臣就献丑了。”
现场的学子想起了这个人,就是那天在高升客栈对对子的高人,没想到尽然是一位侯爷,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只听方卓说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意思就是说,你学的武艺,要来打我,我知道之后,相当的开心。”
后世的方卓在上学的时候,学到这一课,经常和同学们说些歪理,说道后来,觉得其实他们的歪理有可能才是真正的详解。
这下终于可以排上用场了。
语不惊人死不休。
果然,方卓的这个解释,引的朝堂发出了阵阵哄笑,就连十位学子都发出来轻笑了。
看来这位侯爷也是一位草包,那天在高升客栈技惊四座的恐怕是另有其人。
李二一脸黑线的站在方卓身前不足三步的距离,要是现场只有两人的情况下,李二定然会暴起抽他两个耳光。
“平安侯,这里是朝堂,不是你肆意妄为之地,朕允许你收回刚才说的话,重新说一遍,赦你无罪。”
方卓不以为意道:“陛下可要讲理啊,微臣说之前就说过,微臣对诗词的理解可能过于疯狂,微臣是有言在先的,陛下也答应恕微臣无罪之后,微臣才敢说的。”
“再说了,微臣以为这句话就该是这么解释才是对的。”
这句话把李二拿捏的死死的。
李二等着眼珠子,对方卓无计可施。
“那你再说说,朝问道,夕死可矣的意思?”
方卓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早上知道了他们家的路,晚上他就是个死人了。”
整个朝堂无比的安静。
因为群臣发现,方卓这是在找死,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老臣见气氛尴尬,赶紧走上前,在方卓的屁股上踢了一脚,道:“你是不是睡糊涂了,赶紧往下走,还不嫌丢人的?”
方卓瞪着眼珠子,道:“小子说的不无道理,相信孔子老先生当年也是基于这个基础上写的这些话,陛下要是不详细,微臣可以找到证据。”
群臣从刚开始的鄙视,到后来的害怕,再到现在的好奇,他们也想听听平安侯究竟能说出什么样的歪理来。
显然,李二的好奇心也被勾了起来,沉声道:“好吧,既然平安侯已经丢人丢到家了,朕也不担心你丢更大的人了,那你就给朕说说,孔子老先生当时的真实情况吧。”
方卓道:“《史记》记载,孔子身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陛下,一个九尺高的山东大汉,微臣认为一定是个武艺高强之辈,即便不会武艺,他的力量也一定异于常人。”
这个解释,很丝滑。
(https://www.tbxsvv.cc/html/131/131521/31924757.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