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武侠仙侠 > 失落的小南洲界群 > 闲说《水浒》朱武、陈达、杨春

一直喜欢《水浒》,尤其文字。

        从版本目录学的角度,《水浒》前七十回的文字洗练程度,已代表天朝通俗小说的巅峰。数百年前坊间刊刻的文字(繁体变简体,加以标点符号),如今的初中生也能看懂。

        刚工作那会,阅读《郑振铎书话》中有讲述《水浒》嘉靖本残叶发现的掌故,更对《水浒》及明版小说发生浓厚兴趣。

        那时财力弱,只买到一大叠清中晚期翻刻金圣叹点评水浒的贯华堂版本。那段时间,得到的稍好的一点小说本子,顶多是清早期的《后西游记》刊本。

        明版小说的原刊本,估计存世到今天都跟宋元本般难得稀见,所以,当初郑振铎从还魂纸厂,找到了明版《平妖传》,那般欣喜若狂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年轻时买书买得凶,除了打麻将,尽买书(输)了,不务正业得很。

        好处就是事关版本目录看得多也买得多。记得明朝小说禁书很少,除了瞿佑的《剪灯新话》邪端异说、人鬼性交太出格的内容,被举报禁毁了,《水浒》大概是唯二被官方禁毁的小说了。

        禁的原因,主要还是《水浒》的影响面太大了,到了明末崇祯年间,内忧外患,有人举报水浒,官方不得不禁了。

        个人估计:水浒极有可能是四大名著里明清同人小说创作最多的。确实不少农民起义都学了它,对后世的武侠小说创作,更是影响深远。

        《水浒》的文字绝顶精彩,假如前七十回确定为施耐庵写,按照施耐庵的生平,元末,他曾在张士诚幕下参与谋划(人设与智多星吴用有点类似)。

        《水浒》的故事,个人猜测:大体源自南宋,甚至不少故事人物就直接来自宋江起事那个时代的故事。

        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有可能是真有其事的。

        此外,从宋末元初词人周密的史料笔记《癸辛杂识》中收录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及《赞序》中可以看出:

        “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不足采著,虽有高人如李嵩传写……及异时见《东都事略·中书侍郎侯蒙传》有疏一篇,陈“制贼之计”云:宋江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材必有过人,不若赦过招降,使讨方腊,以此自赎,或可平东南之乱……”

        1、宋江的故事在南宋流传很广,也许后世说书人的《青面兽》、《花和尚》等话本,都来自“街谈巷语”。

        2、宋江被诏安后,征讨方腊的故事,无疑来始作俑者为《赞序》,因为史实中没有这出,是后人创作的“凭空设想”罢了。

        《水浒传》另一公认的源流为《大宋宣和遗事》。这个本子我也看了,分别有“童贯征方腊”与宋江三十六人聚义后被张叔夜诏安的故事,征讨方腊只简单带了一笔,与前文“童贯征方腊”的故事,前后自相矛盾得很。

        由此,个人估计:宋江征讨方腊完全不符合史实的故事,当源头在《赞序》,零星故事或成型于元末明初,完整于《水浒》的成书。

        《水浒》的故事人物最初发端于街谈巷语,后发扬于说书人,到了元末,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文人参与其中创作,个人认为:

        在南宋、元末、明末,文人在《水浒》中的精神寄托,正像《赞序》中表达的:

        彼跖与江,与之盗名而不辞,躬履盗迹而无讳者也,岂若世之乱臣贼子,畏影而自走,所为近在一身而其祸未尝不流四海。呜呼,与其逢圣公之徒,孰若跖与江也!

        曾见明版《水浒》序中有云:恨世无牛皋吴用,令哈赤猖獗辽东。

        施耐庵的《水浒》,据传最初书名为《江湖豪客传》。

        《水浒》为什么在文人与车马贩夫阶层影响力这么广,个人见解:

        非是“忠义”,而是源自“盗跖”的“侠义”精神。

        至于出现被诏安的剧情,一部分确实是史实,很大程度是文人参与创作后的YY了。

        老百姓估计是极不喜欢这段剧情的,换句老百姓话说:“诏不诏安,关我屁事。”

        水浒的精神内核的感染力在于“侠义”在于“除暴安良,替天行道。”

        如:智多星吴学究(吴用)在三十六赞评价不高:

        “古人用智,义国安民。惜哉所为,酒色粗人。”

        出现这等评价,按宋末的时代背景,三十六赞的《赞序》的意思:

        “乱臣贼子”、“圣公之徒”,(国家危难时刻)还不如宋江这些盗跖呢!

        《水浒》成书的三十六天罡名单,几乎与《三十六赞》、《大宋宣和遗事》如出一辙,最大的争议是“孙立”。

        七十二地煞的名单,大部分为施耐庵原创,由于人物太多,限于篇幅,难免就不会跟三十六天罡那般几乎人均有故事、出场镜头多多。

        这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七十二地煞排在首位的“地魁星”神机军师朱武。

        想必施耐庵塑造这个人物时,是纠结矛盾的,我理解是“不敢、不甘”。

        假如施耐庵的经历坐实,作为张士诚的谋士,他自家代入“智多星吴用”自是挥洒自如,但要将他的谋策能力,在故事中碾压“神机军师朱武”,估计是真的不敢与不甘。

        因此,在大军团作战的“阵法”这类设定,梁山北伐战辽时,朱武“识阵”,吴用不识“阵”;朱武识阵,却伤亡惨重。

        在梁山讨伐方腊的杜撰故事中则更有趣。方腊起义是“明教”与“食菜事魔”,不巧,朱重八(朱洪武)参与的红巾军也是明教。

        朱武是《水浒》中梁山讨伐方腊的主要人物之一,梁山好汉征讨方腊死伤惨重,朱武连嫡系陈达(徐达)、杨春(常遇春)的命都没保住。

        梁山北伐大势力辽国顺风顺水(梁山好汉不损),征讨被童贯一年就速灭的反贼方腊,反而死伤大半。为何?方腊,明教也,估计在张士诚的阵营,朱元璋代表的红巾军明教,要比北伐更难对付吧!徐达、常遇春北伐不死,作者既然隐晦写,最爽的剧情杀,这两位还是死于自家明教的屠刀吧!

        如施耐庵敢把朱武也“剧情杀”,那么,他还真能算胆大,可惜这太明显了。

        估计他着实不敢赌朱重八的“小心眼”。

        不仅朱武是水浒最后得善果的寥寥数人之一(和樊瑞去公孙胜处学道),就是另一位天罡中姓“朱”的,美髯公朱仝也是善终。

        另两位地煞中的姓“朱”的杂鱼级角色“朱富”、“朱贵”,均是在讨伐“方腊”时剧情杀,两人得传染病瘟疫病死的。

        水浒中朱武这个角色塑造很有趣,从头到尾贯穿了作者创作这个角色“不敢、不甘”的纠结创作状态。

        说实话,明明作者初衷,是想跟金庸《倚天屠龙记》中那般好好黑一把“朱重八”的。

        金庸敢,施耐庵所处的时代,他可真不敢。不写得隐晦点,被发现了,真会株连九族的。

        此外,朱武的星号是“地魁星”,这个作者原创非常讲究,哈哈哈。

        不过我作为朱重八、徐达、常遇春的粉丝,当初看水浒就看得就超级郁闷。

        啥?号称天朝冷兵器时代最后一位能指挥大兵团作战可入武庙十哲级数的人物,被影射成可有可无的杂鱼了?

        跳涧虎,呃,“跳涧”还算军用名词,那不是韩世忠的专利嘛。

        杨春的“白花蛇”又是啥影射呢?号称“天下第一急先锋”的常十万居然这么怂?

        陈达、杨春,作者把这两个杂鱼角色名捯饬好,估计就很爽了。但他所处的时代,他真不敢在这两个角色塑造上重笔,那就显然太危险了。

(https://www.tbxsvv.cc/html/131/131519/21485401.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