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女生频道 > 秦时:一人之下 > 第五十章 胜败

  为了达成战略目的,秦军开始有条不紊的后撤,逐步放弃占领的土地和城池。

  秦军也不是傻子,后撤的过程中把能带的东西都带走了,包括人口。

  人口实际上在开战前就已经着手转移了,否则大战之时根本来不及,只剩下极少部分人口。

  留下的地方不说是一片废墟,但有价值的东西却很少了,特别是把农田的秧苗破坏殆尽,把饮水的水井堵塞,把河流给污染了,给收复失地的联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粮草器械还好,关键在于饮水,一般人哪能不喝水,牲畜也不能不喝水,五十多万精兵加上数十万的牲畜,每日消耗的饮水都是海量。

  秦军把水源地给破坏了个七七八八,搞得联军不得不到处打水井,漫山遍野都是坑坑洼洼的水井,成功迟缓了联军的进军速度。

  联军一路上缓缓的收复失地,不过以魏无忌为首的联军将领心里都不太得劲,过程太过轻松和顺利,让他们都有一种不真实感。心中怀疑秦军是不是有什么阴谋……

  实际上秦军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阴谋,只不过想在保持不败的基础稳重求胜罢了,最终还是要正面刚的。

  这种超大型规模的战争,阴谋诡计有用,但最终还是要落到军力和国力的比拼上,靠阴谋诡计是打不赢战争的。

  比如王翦对付李牧,虽然利用反间计,战神郭开发威把李牧给搞下去了,但新接任的统帅尽管没有李牧强,但也不是庸才,最终还是要刚正面。

  如果秦军实力不行,把李牧搞下去也没有什么用……

  联军轻松收服失地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小城,不重要的城池和关口,秦军可以干脆利落的放弃,但大城和比较重要的关口,就要用人命来填了。

  蒙骜,王翦等将领依托大城和比较重要的关口,布置出了一片纵深防御网络,城内有重兵,城外也有重兵,相邻的城池和关口也有重兵,骑兵步卒,城内城外,城与城之间遥相呼应,互相支援。

  没有外援的孤城兵力再多,最终还是会失守,蒙骜,王翦等将领都是久经沙场的宿将了,是绝对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的。

  除了布置纵深防御网络外,秦军还抽调了一部分精锐骑兵,包括最新到达函谷关的骑兵,去四处袭扰联军的补给线,特别是楚国方向的补给线。

  楚国虽然体制很有问题,但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绝对是联军后勤供应的主力之一。

  五国中论后勤供应能力,楚国起码能够前二,韩国和燕国包揽倒数一二名,没办法,一个国土狭小,一个国土大部分处于苦寒之地,粮食储量着实不多。

  一位防守不是秦军的风格,虽然总体上呈防守态势,但必须守中带攻,防守反击,给敌人压力!

  ……

  当联军踏进纵深防御网络,立即就吃到苦头了。

  《孙子兵法·谋攻篇》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由此可见,守城的一方因为地利可谓是占据了大便宜,哪怕秦时世界不是正经古代世界,有很多强大的武器,还有机关兽这种bug的存在。

  但联军有的东西,秦军也有,包括机关兽,基本上抵消了影响。

  因此,联军每攻下一城,都要付出血的代价,而且面对互相联动的纵深防御网络还不能绕过那些大城和关口,必须要一个个的拔除掉,否则,不仅联军的后勤补给线就比较危险了,还会面临背后的袭扰。

  兵少,不敢大规模进攻,更不敢包围,但袭扰已经足以让人烦不胜烦了,要是放过的城池和关口多了,人数到达一个数量级,那威胁性就更大了。

  经过军方重将的商量和推算,秦军精确的控制着纵深防御网络每一个方向,每一个片,甚至每一点的军力配置,而且还在时时刻刻的动态变化,润物细无声的引导着联军前进的方向……

  利用计谋引诱联军去预设的最佳战场,太不现实了,联军中能人也众多,所以蒙骜,王翦等人商量后决定下一盘大棋,就像蜘蛛编织蛛网,引诱敌人进入自家的地盘。

  经过一个月的浴血奋战,联军终于拔出了大部分纵深防御网络,顺理成章的来到了以最佳战场为中心的最后一片纵深防御网络。

  等联军的斥候探查清楚了附近的地形,以魏无忌为首的联军将领顿时有些傻眼了,这附近的地形对于他们而言实在太糟糕了。

  秦军利用城池,关口以及大自然的山山水水组成了一块连绵的防御阵地,联动得更加紧密,再加上修建得密密麻麻的堡垒,就好像一只长满尖刺的刺猬,一时间不知道该从哪里下嘴才好……

  经过激烈的争论,联军决定派出一支联合军队去试探试探。

  没办法,这种情况,没有哪国的统兵将领愿意让自己国家军队去单独试探秦军的防御强度。

  看着沙盘上的秦军防御配置,太吓人了,而且沙盘上的布置还不全,有些后方的兵力配置根本无法探查到。

  毫无意外,派出去的那支五国联合军队发动攻击后很快就碰得头破流血,损失惨重,接到后撤命令,宛如长了四条腿的疯狗逃窜,没有半点阵型可言。

  联军将领犯难了,开始一起琢磨怎么打破这个长满尖刺的乌龟壳……

  每隔几天就会有人想出办法,看似可行,然而秦军一变,立即就变得无用,依旧撞个头破血流。

  这让不少联军将领气得破口大骂,不是虎狼之秦嘛,出来刚啊,经常派人到秦军阵前挑衅,然而秦军在严令下并不接招。只是用强弓劲弩回应联军的嘴炮……

  任由联军运用各种方法,就是攻不破这最后一块防御网络,想要绕开也很难,人数少了突破不了秦军封锁,就是去送死。

  人数够多倒是可以突破封锁,但又怕秦军变换阵型,联合后方,侧翼的军队给包围了。

  撤退倒是可行,然而战略目的却没有完全达到。

  韩赵魏三国组建联军的战略目的之一就是彻底恢复三国的联系通道。

  燕楚也不想三晋联盟被割裂,否则他们说不定就成主要挨打对象了。

  秦国设置的上党郡,初立的太原郡已经切断了韩赵魏三国联系的大部分通道,这让韩赵魏无法形成有效合力,使得三国如鲠在喉。

  第五次合纵伐秦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秦国重新设置上党郡和太原郡,而且太原郡比起之前更加完善,彻底封死了韩赵魏的三国的联系通道。

  这里指的联系联系通道是指三国大军可以行进的路径,而不是少部分人可以交流的通道,那是封不死。

  不把这一片钉子给全部拔出了,秦军以后完全可以以此为跳板攻城略地,最后重置上党郡和太原郡,达到重新割裂三晋联盟的战略目的。

  五国还有一个重要的战略目的,那就是重创秦国军力,使得几年甚至十年之内,无力东出,好给他们争取更多休养生息的时间。

  ……

  局面就这样僵持下来,双方时不时互相试探一番,但没有进行大规模决战。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很快就到了八月末,马上就要进入九月了,天气渐凉。

  九月一过,就要入冬了。

  联军的士气不复之前高涨,耐心也渐渐耗尽……

  拖得太久了,后勤压力巨大,吃饭的可不止数十万精兵和牲畜,还有很多民夫,再加上大量的青壮去了前线,没时间播种,对来年的粮食收成影响很大。

  最关键的还是突破不了秦国的防御,动力不足。

  当然,秦国也是一样,尽管粮食储备巨大,但毕竟是一国跟五国干,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不过秦军有一个好处就是背靠函谷关等紧要关口,防御网络将后勤补给线给保护死了,不用担心袭扰,再加上距离比较近,粮食在中途的损耗少于五国,还能够支撑住。

  因此,没有参战的齐国就被双方盯上了。

  秦国要求齐国不准卖粮,五国就要买,双方对齐国威逼利诱,最终齐国表面上答应了秦国不卖粮,暗地里却走私给五国联军。

  秦国越来越强,齐国心里其实是有些害怕的,虽然齐国跟五国的关系都不太好,但出于齐国立场考虑,更希望双方打个两败俱伤,这样他就非常安全了。

  秦国想买粮也没有办法,被封锁了,根本进不去秦国。

  有了齐国的粮草支援,能够多撑一段时间,但也不能撑太久,距离太远,短时间运送数量有限,中途损耗太多。要吃饭的嘴基数又太大。

  撑到九月中旬,联军实在是忍不住了,抽调出联军中最精锐的军卒组成了十万大军发动了迄今为止最凌厉的一次攻击,剩下的二十二万大军留作预备役,防止秦军的反突击。

  秦军也将最精锐的大军换上了前线,依直接跟联军干了起来,短短一刻钟,战场就成为绞肉机,每时每刻都在吞噬双方军卒的生命……

  鏖战,一直从清晨打到了黄昏,秦军防御网络好几次差点被撕裂,但最终还是顶得住了。

  等到联军退去,战场是真的的惨烈,语言无法形容惨烈程度百分之一,只能粗略说是真正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流血漂橹,死气浓郁,血腥气传出数十里地,依旧清晰可闻。

  晚上,双方默契的收拾尸体,你收拾你的,我收拾我的,互不干扰,默然无声。

  第二天,联军直接拔营而走,快到寒冷的冬天,打不下去了。

  秦军看见有殿后的军队也没有追击,任由联军离开。

  战后双方各自统计,联军死伤十二万余人,秦军死伤十万余人,上,伤亡差距不大。

  联军收复了七成左右的失地,打击了秦军的锐气,恢复了韩赵魏三国六成左右的联系通道,也算没有白大动干戈一场。

  秦国虽然丢失了七成土地,但还有三成地形要紧的土地犹如钉子扎在韩赵魏三国的地盘,等缓过气,随时可以再度出兵,主动权依旧握在手中。

  锐气虽然被打击,但也让秦军上下一扫之前自大骄狂,沉淀之后,秦军将会更加强大和可怕、

  更重要的是比起历史上蒙骜率领的大军几近全军覆没,丢失长平之战以来吞下的近乎全部土地,还被联军一路攻打到函谷关的惨败来说,已经好太多了。

  这场大战,联军可以说取得了表面上的胜利,秦国看似败了,实际上却并没有战败。

  以一敌五,而且是众志成城的五国,土地丢失虽然多,但伤亡却比联军少,可以说找补回来了。

  土地和城池永远在那,而损失的人口却不是短时间能够补充回来的,这并不是玩游戏,鼠标一点人就出来了,有资格当兵的人是需要时间慢慢蕴养的。

  最重要的是由于国家体制等各方面制度的区别,秦国恢复国力的速度比起五国快得多。

  合纵伐秦这种剧烈损耗国力的事情,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发动的,想要再次合纵伐秦,五国至少得积蓄五年的时间,而秦国三年时间就能恢复国力。

  多出来的时间,秦国完全可以把五国费尽心机,国力拿到战果给抢回来,甚至抢更多。

  综合来看,长远来看,实际上是秦国胜利了。

  因为秦国损失远远不止于像原著历史那样严重,需要修养生息数年甚至十年,根本无力发动大规模会战。

  尽管对赵魏韩等国的侵扰没有停止,但战争规模都不大,只是逐步蚕食,钝刀子割肉,每次拿下一点土地和城池。

  如果能够一口吞下肥肉,谁愿意蚕食呢?

  直到公元前230年前几年,由于郑国渠的作用,八百里秦川变成沃土,都江堰跟郑国渠南北呼应,蜀中粮仓,关中粮仓,汉中粮仓彻底成型。

  三大粮仓年年大丰收,秦国的国力不但彻底恢复,而且更上一层楼,这才有了十年就统一天下的底蕴!

  可以说五国的两个战略目的都没有达到,不过拖延秦国两三年时间罢了,看似胜利,实际失败了。

  当然,能够拖延两三年时间,总比什么都没有获得好……

(https://www.tbxsvv.cc/html/130/130931/726724180.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