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20世纪80年代,一股潮如火山爆发一般势不可挡。统计局和统计人员更是在这一学习浪潮的浪尖之上的弄潮儿。
统计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学习。每年年报,布置报表之时,所有统计工作者、包括兼职人员,都要从上到下学习统计制度方法和统计报表上的全部内容;每搞一次调查,如人口普查,工业普查等等,更是要从专业人员到临时调查员必须学习统计调查方案,对调查的内容要求逐指标、逐表种学习,必须学懂学会。
学习可以说是统计工作者从事统计工作不能缺失的重要环节。
从我进统计局参加工作以来,之前,在局内,在办公厅等外单位,在行政干校等处涉及统计方面的学习课程,让我去讲课或辅导,我是有请必到。主管局和企业的一些年轻、在行政干校受过培训的一些统计人员,见了面都叫我“老师”。
在80年代这股潮之中,我既当学生又当先生。在局内局外各类统计学习班上,我是当仁不让地站到了讲台的位子。
在写这一章的时候,我查阅了现存的那个时候的讲课笔记。除了一本是16开的会议纪录本,其余都是废(坚韧的)报表纸或报表封皮,在报社裁剪成32开、并打出装订眼的散页(节约,废物利用)用卷绳穿装的小册子。从1979年到1983年,统计学方面装订成册(厚薄不等)的讲课稿有26本之多,字数最多是100页的会议纪录本,字数少一点的也有20-30页。还有的讲稿写在工作手册上。除了统计学教学内容,还有一些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的讲课讲稿。
统计方面讲课稿内容大体是统计知识、统计学原理、经济统计学、工业统计学、平衡统计等。这些讲稿主要是给县区及主管局的统计人员业务培训;技术职称晋级考试辅导;科技业大统计班上课;国家统计局举办的电视讲座辅导;中国统计干部函授学院鞍山函授工作站教学辅导。其他单位有关学习班、如财政局举办的会计学习班等。
业务学习和统计干部培训,是我们综合科的任务。例如,1980年7月9日上半年科内工作总结(笔记本上的草稿)中的第1项工作就是干部培训,其中3条任务:1。科技夜大;2。千人学习班;3。局内学习。第6项工作中第4条是科内几个同志去省统计局,沈阳、旅大统计局学习国民收入计算方法。
千人学习班,是全市统计系统群众性的学习活动之一。县区统计部门、各主管局、各大中型企业都要动员起来,组织所有统计人员学习统计知识。我们局里各专业科的和县区与主管局的统计业务骨干都要承担讲课的任务。类似的学习活动,年复一年,接连不断。
1980年统计局和市业余科技大学协商,同意在业余科大办统计专业班。招收具有中学文化水平、年龄40岁以下的在职统计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统计大专课程,有统计学原理、工业统计学、政治经济学、工业企业管理、工业会计学、数理统计、语文等多门课程;学制两年。共录取350名学员,结业时,希企学员能够达到二年制大专学识水平。
这是鞍山市统计局自主组办的统计学习班比较正规、成效最为显著,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一次。这些学员成了20世纪后20年我市统计战线的、以及主管局与工业企业做计划工作的业务骨干。
科技夜大统计班的师资由我们局和科技夜大共同选聘和邀请,基本上是当时鞍山市出类拔萃、顶尖级的有关学科的教师和专业工作者。政治经济学、工业企业管理、数理统计等课程来自于鞍山钢铁学院的老师,其中有教政治经济学的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社科教研室主任、教授等钢院学位较高的教师。统计学课程,由我们局东财毕业科班出身和从事统计工作资历较长的同志讲课。其他课程有财贸学校的资深望重的教师担任,也有科技夜大的专职教师。
我们局里我和铁城、丰岷、广晟等承担统计学原理、工业统计学的讲课任务。在备课阶段,梁局长不知道是开玩笑还是真的认为、不知道在什么场合对哪些人讲:上科技夜大讲台讲课铁城行,他(指我)恐怕不行。不知道是谁把梁局长的这番言论传到了我的耳朵。这句话对我难免有一点刻肌刻骨的感觉,无形中令我备课更加上心,不敢马虎。
科技夜大统计专业分为5个班。每周一、五晚上(大概)18时至20时上课,周三下午15时至17时上课。我们统计课每周上两次,每周周三下午、或周一或周五上课。统计学原理我的讲课任务是固定给第一班上课。工业统计,我承担的是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五章、第八章、第九章共6章的教学任务。轮流在几个班级讲课。
上课一段时间之后,出现了这样一个情况:在讲到统计学原理动态数列之后,特别是指数部分,经常觉得班里听课的人数比班里的实有人数多。一天我问班长:“咱们班上课的人好像比以前多,怎么回事?”
“有外班的。慕名而来。”班长说完,诡秘的笑了笑。
我:“不好。劝一劝他们,不要乱窜班。”
1982年评定统计专业技术职称晋级,局里在这期间搞了12次经济理论和统计学原理辅导,有近600人参加学习。我局和市人事局翻印了辽宁省统计局拟订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统计学原理复习提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复习参考题30题,统计学原理复习参考题30题。写答案、做辅导的任务自然又落到了我的身上。在我自己的《中国社会主义理论问题学习笔记》手册上,查到了1982年3月29日我所写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30道复习题的答案,共60页、大约15000多字。统计学原理的答案(肯定我做了答案)没有查找到。
这一年鞍山市统计学会举办政治经济学、统计学原理、经济效益统计讲座。一共举办了3次,有3000人参加听讲。
1983年下半年国家统计局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统计数学基础知识电视讲座。全市1719人参加学习,共有39个班。考试合格,发给单科结业证书。统计课的复习、辅导的任务自然又落到了我们的身上。
1985年中国统计干部函授学院成立。鞍山市建立了函授工作站。4月15日局务会专门研究了函授教育问题。会上研究了机构、招生对象、课程设置、学习时间、辅导教师、分班、培养目标、经费等8个问题。
会议决定,设立市、县两级函授工作站。市工作站编制3-5人。3项任务:教务工作,教材工作,经费与行政工作。
招生对象是在职的具备高中文化程度的统计工作者(包括兼职)。
学习11门课程。
不脱产学习3年,3000课时、120周,复习考试时间12周,每学期2周。每周听课时间,工作时间8小时,业余时间14小时。
...
辅导教师请高校的教授和讲师。辅导老师的任务是讲解课程的重点、难点,辅导自学,检查评判作业等。
全市招生1500人,分设33个班,市内26个班,海城5个班,台安1-2个班。每班平均46人。
培养目标是毕业后达到全日制大专水平。
经费开支。3年办学学费收入大约80多万元,上交30多万元,剩下不足50万元。主要用于购买教学用录音带、录音机等函授教学设备和材料,辅导老师和班主任劳务补贴,租借教室等费用。估算平衡结果,有一定结余,这是统计部门第一次有了除国家预算拨款来源之外的其他经费收入。
1984年下半年以后,讲课任务逐渐减少。在多年讲课当中,除了准备些讲稿,对于常用的、重要的内容还编制一些一览表和示意图。
现存的(打字的、8开纸)《统计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一览表》,有两种,一个是宾栏为4项,一个是宾栏为6项。宾栏的内容是概念、特点和作用、计算方法和原则、计量单位等。从内容表述的科学性、完善程度等方面看,宾栏为4项的一览表是在6项的基础上经过改进的。主栏大项为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标志变异度,每一大项下列若干小项。如相对数中的小项是结构相对数、强度相对数、程度相对数等;平均数的小项为算数平均数、加权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等。
现存的一览表手稿,有《统计数字表现形式的种类》、《统计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一览表》(修改稿)3份、《分析动态数列主要指标》、《综合指数实例》共6份。采用一览表的形式讲课,是不是用统计方法讲统计课的“创新”?
无论是打字稿还是手稿,几乎每一页上都有钢笔、圆珠笔、铅笔写写划划、调整填补的痕迹。很明显,每讲一次课之后,或备课的时候,都要对一览表中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做一些修改补充。
利用统计方法来讲统计课大概是实际统计工作者当老师的优势。自我感觉,较长时期做实际统计工作的人讲统计课有一定的优势。比如,可以把实际工作当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作为教学重点讲得更详细一些;可以结合现实的统计资料,把书本上的概念讲得更生动一些;可以把工作中实践经验拿去解释理论问题。
在讲课密度比较高的5-6年之间,给人家授课的同时,自己的学习更是着着实实的下了大功夫。比如《政治经济学》、《统计学》几乎把那些年辽大、东财等高校新编写的课本看了一个遍。特别是如投入产出、国民生产总值、经济效益等平衡统计、综合统计新知识方面,无论是能够找到的专著、论文,还是国家、省下达的方法制度说明,虽然未做到一日三复,也是在需要的时候就去翻看,直到弄懂弄通拉倒。就连在实际工作中不经常用的统计数学,也整整记了一大本。
(2014年10月5日 10:21:49)
(https://www.tbxsvv.cc/html/13/13730/13615070.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