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女生频道 > 统计师 > 踏入统计局

?

    到人事局数日后,李同志对我和颜宪言说,“两位同学,经统计局同意,市里决定,你们两个都被分配到统计局工作。明天上午统计局来人,接你们两个上楼(统计局在市人委三楼)报到。”

    第二天,吃完早饭,我们两个高高兴兴地来到人事局。李同志立即拿起电话,拨通了统计局,“找尚科长!……尚科长吗,下来领人吧。”对方不知道说了些什么话,李同志撂下电话说道,“尚科长今天有一件非办不可的事情,下不来了。你们两个再等一天。”

    就这样,等到第七天。性情和蔼的李同志生气了。他拿起电话,拨通后,“是尚科长?人,还要不要了!不要,我们就分配给别的单位了。”对方短促地应了一句,电话撂了。李同志对我们两个说,“这就下来。——太不像话了!”

    门开了,进来一个人。中等身材,四十岁上下年龄,体魄强健;可能是受面部客观条件(严重的天花遗迹)的影响,表情严肃的有些让人难以接受。他看了看李同志,又转向我们两个,说道,“他俩?”

    李同志:“是。”

    尚科长:“走!上楼!”脸色阴沉,多一个字都没有说。

    尚科长是老八路,山东人,任统计局秘书科科长。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后,已经超过成婚年龄,组织上给安排了一个对象,组成了幸福的家庭。由于双方缺乏生育能力,从民政局由上海送来的孤儿中(优先)挑选了一儿一女。这对儿女健康、聪明、漂亮、活泼,人见人爱。

    尚科长掌握统计局党政大权,日常总是板着一副严肃的面孔。喝酒、打扑克的时候也会爆发笑容。我结婚时,在人委机关三楼会议室,他是以秘书科长的身份主持了茶话会一般的婚礼。

    文化大革命中,由于他是“解放兵”(被国民党抓丁入伍,被我军获俘),成了群众审查的对象。当然  ,只是闹剧一场。文革之后,他被安排到其他单位工作。退休后,大家还是把他作为统计局的元老,老统计局(指文革前的统计局)的同志们集会时,从不忘记邀他到场。

    到了统计局秘书科,尚科长把我们两个交给了一个年龄与我相仿的女同志——夏秘书。夏秘书辽东会计学校毕业,年轻美貌,青春似火,热情奔放。不幸,爱人获罪——反革命分子。她与他划清界限,离了婚。

    她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辆手推车,帮助我和颜宪言到火车站行李房取出了行李,把我们送到人委机关第二宿舍。几个月之后,局里在市里给颜宪言和妻子要了一户房子,搬出了二宿舍,住到山南。我在二宿舍住了不久,搬到了离机关更近、市立医院西侧、紧靠有轨电车道的人委机关第一宿舍,直到结婚。

    一宿舍是一栋伪满时期遗留下来的二层灰色小楼。楼里住的百分之九十都是没有对象的男性年轻光棍儿。宿舍大门正对有轨电车道。一进门,门旁右侧是看管宿舍的老头(不知姓名)住的传达室。往里,洗漱室,兼烧水房;有煤气灶,可以做饭。再往里,一间较大的屋子,摆放十来张铁床,刚刚入住一宿舍的人,都要首先住在这里,等待升级到里面的房间。楼上楼下的标准房间(估计不到20间),大窗户、木地板、靠门的两侧是嵌在墙内的、木拉门的大暗柜。一个屋住三个人。是我居住过的条件最好的,也是时间最长的独身宿舍。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高楼大厦的崛起,它已经荡然无存。不过,在它消逝的前些日子,我怕再也看不到它,拍了一张照片;夹杂在哪个相册中,一时没有找到。

    住在一宿舍的统计局干部较多。最多时有十四、五人之多。我离开一宿舍的时候,还剩三个人。

    颜宪言被分配到统计局财贸科,我被分配到工业科。颜宪言好像有些专业不对口,而我,则是真正的门当户对!

    工业科办公室是统计局最大的办公室,也是三楼最大的房间(除了三楼会议室)。地板虽然已经脱漆,仍然保存着暗红的颜色。与省统计局对比,办公条件好像高出一个等级。办公桌基本上是一头沉,省统计局基本上是三屉桌比例较大;座椅基本上是皮面、弹簧坐面靠背椅,省统计局基本上是木板坐面靠背椅。科长是两头沉的写字台,坐的是转椅,省统计局大概只有处长才会有此待遇。大概这就是中央直辖市的办公配备。

    屋里挤了十来个人,显得有些拥挤。

    靠门左侧有一个米黄色、柜门镶嵌大镜子的大卷柜,十分显眼;后来科里同志们告诉我,那是解放后土改时斗争资本家的胜利果实。

    工业科的善科长,小个,胖,满脸都是绷得很紧的肌肉,表情单一,目光炯炯的背面有一种难以理解的眼神,官气逼人。善科长省里调来的,有资格,有能力;17级,是科长中级别最高的,当然,牛一点并不为过。打乒乓球善于使用腕力,比较刁钻。儿子已经是团员了,他还没有退团。积极要求入党,始终未能如愿以偿(文革以后,是否入党了,不得而知)。

    工业科是统计局最大的科室,经常保持在八、九个人以上。我在工业科期间,一起工作过的有燕恩、铁城、余守礼、毋笑斌、舒凯、邴楠、周湘夫、周淑琴、詹红琴、魏桂琴、邓玫芬、文超以及(1960年为了扩大党政机关中工人阶级比例,鞍钢向地方输送科级干部,其中,统计局3人)闾富和(之一)科长等十余人。余守礼、毋笑斌、邴楠、周湘夫、文超等都是一宿舍的舍友。

    我到科里不久,余守礼调回江西老家;周湘夫因为社会关系问题,调到小岭子铁矿;文超由于父亲在押等原因下放回农村;詹红琴在1960年统计“归口”后,不知道什么原因,离开了统计局;毋笑斌在精简城市人口的时候,主动要求回陕西老家。

    燕恩调到综合科,不久提拔为副科长。燕恩是工业科科里编写统计分析报告的执笔人,月度、季度、年度的统计分析报告都是由他完成的。燕恩钢笔字写的很好,工整、流利,自成一体。车工出身,是五十年代工业普查时从工厂抽调上来的临时工作人员。由于工作能力强、表现积极,被留到了统计局。

    铁城是统计报表大拿,特别是年报,基本上是由他一手包办。是我们局乒乓球、篮球的领军人物。北京人,平时总是操着一口标准的京腔。父母兄弟等家人都在北京。

    舒凯、周湘夫、詹红琴做日报;到了工业科,我就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下一篇再说)。

    当时,统计局有7个科室,后来又成立了家计调查科,进度科。

    1959年机关干部人数40多人,到文化大革命1968年中止统计工作,去千山斗批改学习班时56人(统计志记载53人)。

    统计局在当时党政机关中,整体文化素质还是比较高的。年轻人较多,在人委机关中十分活跃。党团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是机关党委、机关团委各项活动中的不可或缺的力量。有近一半人受过统计专业教育,其中可以分成两部分,十余人是  ...

    东北财经学院的本科(3人)或(培训)专修科学生;我到统计局的时候有5人毕业于国家统计局西安统计学校。这5个人,除了高桐在鞍山娶妻生子、安家立业,其余的几个人都离开统计局回到陕西老家。六十年代初期又有两个人到中国人民大学专修深造。高中以上学历的人占三分之二左右。

    那个时侯,机关文体活动比较活跃。统计局的乒乓球、篮球在党政群机关属于一流水平。乒乓球与团市委、广播电台、报社不相上下,常常名列前茅。当然,我也是其中主力队员。篮球我虽然不乏基本功,但是,个头太小,绝对成不了主力;实在人手不足了,我也可以顶上一阵子。每每篮球比赛,统计局总是可以排上前几名。

    工间操在人委机关从未间断,只要国家颁布了新的广播体操,我们很快就会学会。可惜,大概是进入二十一世纪?机关门前不再见到机关干部做广播体操的身影。

    统计局女同志比例较大,占全局人数的四分之一以上,是党政机关中女同志最多的单位(比不上妇联)。人委机关每逢重大庆祝活动,或逢年过节,统计局的大合唱、小合唱总是少不了的。

    统计局的重要人物,是黄局长。按统计志记载,黄局长正式被任命为统计局副局长是在我之后的十二月分。这之前他是1953年任命的市人民政府统计处副处长。但是,所有的人都叫他黄局长。

    我到统计局之后,他从来没有找我谈过话。他与我的关系,基本上是在全局各种会议上听他的讲话。只有一次,在工业科,他习惯地在办公室从门走到窗户,再从窗户走到门,来回踱步;以领导者教导下属的、和颜悦色的、很有成就感的语气,对我说,“写得不错!已经入门了,就这么写!”他是指我写的一份月度统计分析报告,就是那种党政领导(十分关心)必看的统计数字文字化的全市工业生产情况。对于我这个新手,自然感到欣慰,受到鼓舞;这也可能是我在统计工作中逐渐“崭露头角”的开端。

    关于黄局长的故事,多多,将会陆续出现在以后的章节之中。

    那个时侯,毕业分配要携带三个“关系”到所在地报到。分配到统计局之后,这,自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要把户口、粮食等关系从沈阳、学校转移到鞍山、新的工作单位。户口关系、粮食关系交给了夏秘书统一办理。团关系由我自己到团市委去落户。

    1969年5月4日共青团中央颁布团徽,发给全国的共青团员佩戴。恰恰我落户统计局不久,团徽才发放到鞍山的团员。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莫大的刺激。

    我是带着留团查看一年的团内处分来到鞍山的。这一点,恰恰符合黄局长的管理干部的需要。我到局里不久,就听到同志们闲谈,说,黄局长曾对他的得力助手们说过,“管干部,要抓住他们的‘小辫子’,有事没事、得经常地扽一扽,这样他们才能够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的听话。”听了这番话,虽然没有毛骨悚然,也不免把尾巴夹得更紧一些;尽可能不让“小辫子”支楞起来。

    临离校的时候,支部领导告诉我,到了工作岗位,每一个月都要写一份思想汇报,以表达改正错误的决心;争取处分期满后,能够顺利地撤销处分。在到了统计局近一年的时间里,我老老实实地每一个月都及时地向团支部交一份书面思想汇报,没有一次遗漏。

    有了小辫子,就应该尽快的剪掉!如果处分不能够按时撤销,也许会影响到一年见习期转正。当然,一年后,转正了,工资由46元调到56元(6类地区,22级)。

    我的虔诚的悔过态度,感动了局里26名团员,实现了到期撤销留团查看一年的处分;戴上了团徽。当然,在其后的填写各种涉及个人履历的材料中,在受过何种处分一栏中,绝对不能漏掉“留团查看一年”的记录。

    (2011年2月8日17:38:53)

(https://www.tbxsvv.cc/html/13/13730/13614904.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