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科技三国 > 梦断三国——袁绍篡位阴谋破产记 5

?    欢迎大家来到官术网:http://www.3dllc.com

    神印王座&神印王座TXT下载    第二节金钱的力量:倒向宦官的军官群体

    为了打击讨厌的士人,汉灵帝下令刊刻熹平石经,规范太学教材,又颁布了影响深远的《三互法》,防止党人们拉帮结派。深谙官场规则的袁家这回再次显示了惊人的智慧,收获司徒高位。在东汉帝国由中兴而衰微的转折性时代,袁家反而完成了四世三公的伟业,开始了备极尊荣的光辉岁月。

    在袁绍回到洛阳定居的次年,也就是公元172年,东汉政坛上的众多风云人物像是要为后生才俊让出施展才华的空间那样,接连告别了人世:三月,“官场不倒翁”太傅胡广病故,太傅掾王允主持葬礼,蔡邕作长篇碑铭;五月,第二次党锢运动的主谋侯览因罪自杀。

    六月,窦太后在软禁中神秘地死去,随后在朱雀阙的墙上出现一篇标语,指责“曹节、王甫幽杀太后”,导致天下大乱。灵帝和曹节、王甫等宦官责成司隶校尉刘猛追捕此文作者,结果查了一个多月,还没有抓到主犯。灵帝大怒,将刘猛革职查办,改拜御史中丞段颎为司隶校尉。段颎受宠若惊,立即以征讨羌人同样的干劲,积极地四处抓人,前后共逮捕了千余名嫌疑犯,其中大多数都是太学生。三个月后,段颎又按照曹节、王甫、袁赦的指示,处死反对王甫的郑飒、董腾等宦官,并以谋反罪逮捕了桓帝的弟弟勃海王刘悝及其妃宋氏,迫使他们自杀。

    刘悝案给阉党带来了官运,12人因而封侯。不过,它与朱雀阙标语案加在一起,又令士大夫们对段颎恨之入骨。

    身为一代名将,段颎为何要阿附宦官呢?这是由东汉帝**政制度决定的。同为镇抚西北边疆的将领,张奂、孟佗等人也都不同程度地依附宦官,绝非偶然。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除了行军用兵之术以外,最主要的就是后勤。段颎等人每次出兵,都要向朝廷呈递细致的军费预算。由于东汉后期经济不景气,将领们总是面对着军费不足的困扰,导致士兵的数量、装备和士气都不能令人满意,甚至连基本的军饷都难以保证。当时,中朝势力强大,掌握着帝国主要的经济命脉,将领如果与中朝的宦官关系不融洽,后勤便没有保障,更谈不上战胜敌人了。此外,中朝还主导着人事部门,将领的个人前途与此息息相关,滕抚和段颎两人截然相反的仕途就是明证。因此,东汉后期的军队,无论是京师的禁卫军,还是外地的边防军,都相当畏惮宦官,到了惟命是从的地步。

    随着老朋友段颎的得势,袁家的再度辉煌也已指日可待。公元172年十二月,汉灵帝下诏,封大鸿胪袁隗为司徒,袁氏家族空前的“四世三公”官场伟业终于大功告成。至于袁隗留下来的大鸿胪之位,则被灵帝赐给了曹操的父亲曹嵩。

    既然已经当了三公,袁隗自然要开府,而开府就需要招聘幕僚。段颎如果曾经向袁隗推荐董卓为幕僚的话,必定是在这个时候。袁隗肯定不会想到,作为朋友段颎的门生和他本人的故吏,这位“董师爷”心中全无知遇之恩,反而将会置自己全家老小于死地。

    袁隗出任司徒3个月之后,他的的老朋友杨赐也升任司空;又过了3个月,司隶校尉段颎又升任太尉。至此,当年一起为崔萛办丧事的袁隗、杨赐、段颎三个好朋友同时担任三公,真可谓盛极一时。

    不过,这样的盛况并没有持续很久。半年之后,杨赐和段颎相继因病辞职,但袁隗的司徒位子还是坐得很稳。

    公元173年,时年17虚岁的汉灵帝获得了大喜

(https://www.tbxsvv.cc/html/13/13665/4774921.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