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大家来到官术网:http://www.3dllc.com
瀛州顺利控制辽东全境后的第三天,大雪也如期而至,公孙度被软禁在自己府邸,看着这场大雪,不由得叹了口气。公孙家不可能待在辽东,等大雪一过就会上船去瀛州,王绪在绪安城给公孙家准备了一个小型农庄,那就是公孙度养老的地方。
王绪已经算好人了,没有赶尽杀绝,只是放在自己眼下看管住还是很有必要的。不过远离家乡,到瀛州那个陌生而又偏远的地方,这对于公孙度来说已经算是一种流放了。
虽然大雪已经落下,但是海水还没有封冻,大量船只在辽东、冰火岛还有瀛州之间往来。粮草,武器装甲,甚至一些官员都要从瀛州方面调动过来。
辽东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被瀛州拿下,可谓是迅雷不及掩耳。瀛州刚刚给朝廷上报,表程昱为平州刺史,结果很快又上表太史慈为辽东太守,这扩张速度,骇人听闻。
好在辽东和平州都是偏远之地,人口稀少,其余诸侯也不在乎,不过都对这个原本孤悬海外的瀛州留了一丝注意。因为瀛州已经上岸了,费那么多劲上岸,肯定不是这么一些偏远之地能满足他们的。
只是和辽东紧挨着的公孙瓒忙着和袁绍交战,来不及管辽东的事,还要防着瀛州不和袁绍联合,在自己背后捅上一刀子。王绪写去的书信让公孙瓒松了口气,不过很快有起了别的心思,派人去襄平希望能和瀛州合作,击败袁绍。
其实公孙瓒是想靠着瀛州的海军,直接从海上进攻冀州沿海的渤海郡,这样就能两面夹击,击败袁绍也更加容易。
太史慈早就得到了王绪的嘱咐,想都没想就直接拒绝了。开玩笑,知道历史的王绪最喜欢的就是等着鹤蚌相争,自己好坐收渔翁之利。
收取辽东的时候还有一则趣事,海军刚刚逼降平郭城没过半个时辰,就听闻有一支军队前来攻城,立马整顿城防。谁知道等两边都走近了才发现都是自己人,这支军队乃是太史慈派出来接收城池的。
海军在听闻陆军全部解决战斗后,任昶等将领破口大骂,说这一趟白跑了,功劳都被人抢了。除了留下四艘战舰和一些运输船在沓氏县驻扎,其余的海军舰船都返回了冰火岛驻扎。被海军占领的城池也让给了陆军防卫。
其实这一次海战也让海军们得了不少功劳,只是原本还想占领更多城池,取得更多功劳的海军们只得失望而归了。
得了辽东之后,太史慈就责成辽东大小官员开始推动瀛州新的土地政策,以此收买那些普通民众的心。
不得不说,辽东这地方太适合瀛州推行土地政策了,地广人稀,豪强大地主又被公孙度杀了不少,辽东有不少地可以分出去。
得到辽东后,王绪准备再次修改一下土地政策,之前是一户人家可以得十亩地,那是因为瀛州当时收的都是流民,很多时候一户家庭只有一两个人存活。只是现在不同了,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不少家庭的人口也多了起来,十亩地,或许十年后对这些家庭来说根本不够。
新的土地政策,每一个十六岁以上瀛州平民,无论男女,皆可以获得十亩土地,上限是三十亩。然后入军后送五亩,上限到四十亩,可以用很低廉的价格雇佣奴隶帮助耕种。
军功还有官员优异的政绩都可以使人获得更多的田地,不过都是有一个上限的,王绪不会允许大地主阶级的出现。瀛州在鼓励经商,王绪宁愿让人把钱投资到商业上面,也不准这些人囤积土地。
瀛州是以一个脱离世俗四百余年的身份出现在世人面前,所以不独尊儒术,不分士农工商也让人觉得十分合理,这也给王绪能够摆脱儒家对政治的影响有不少帮助。不是说儒家不好,只是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的百家争鸣,而不是一家独大。
比如现在,王绪就在不断提升工匠和商人的地位,就像欧洲文艺复兴后的那种,就算是海盗也能当官加爵。这个世界不能根据从事的工作而给人分三六九等,每一个工作都有它存在的意义。
扯远了,新土地政策出现后,在辽东和乐浪两地引起了十分巨大的反响,底下民众都是高兴万分。而那些大地主虽然有些抵触,但是还是低头了。王绪给了他们折中的办法,这些大地主都是大家族,他们可以把土地分给那些旁系子弟,不用全部交出来。
王绪也不怕这些人反抗,他不介意杀一些人立威。可惜辽东的豪强地主们被公孙度杀了一批,剩下的这些都比较胆小,生怕王绪拿他们开刀,都乖乖的把多余的土地交了出来。
有了这个土地政策帮忙,王绪算是勉强收服了辽东民众的心,把公孙度的影响力消除了不少。毕竟公孙度是辽东本地人,在当地威望很高,王绪以强龙之势压地头蛇,要是没点手段,很可能惹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一些距离城池不远的土地已经经行了新的划分,只是雪已经开始堆积了,太远的地方重新丈量划分土地是不可能了,只有等开春雪化后再开始全部分配新的土地。
不过新的土地政策在瀛州以及真番临屯这几个地方反响并不大,第一个这些地方的人本来就感激王绪给他们土地耕种,对瀛州的忠诚度已经很高了;第二个就是这些地方参军的人不少,家里土地已经很多了。
当然没有人会嫌弃自己家的土地多,新政策一出,军中不少士卒都扳起手指头算自己又多了几亩地,不少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
“幼安,你去吗?”邴原看着手上的帖子,辽东太守太史慈设宴招待,皱着眉头,然后又看了看自己的好友。他知道自己好友的性情,这个宴席估计是不会去了。
管宁把帖子扔在一边,看都没有去看,只是专注的读着一卷书籍,听到邴原的问话才抬起头:“浪费时间,不如多读几卷书。”
邴原点点头,他对管宁的回答毫不奇怪,不过又感慨了一句:“瀛州这土地之策却是不错,已经有不少民众得了土地。瀛州虽然偏远,不过王绪此人也多有贤名传出。”
“蔡大家之徒,有机会真想见见。”管宁不是因为王绪州牧的身份而想见他,纯粹是学术上的好奇。
随后两人把太史慈设宴一事完全抛在了一边,都专心研读书籍去了。
管宁、邴原还有王烈等人的拒绝没有出乎太史慈的意料,此时辽东已经下了好几场大雪,不过瀛州运来的粮草衣物和以前公孙度囤积的,也不会让人缺衣少食。
让太史慈邀请管宁这些人是李儒出的主意,因为太史慈并不太擅长治政,所以得到辽东后就让李儒留下来帮忙打理一些事物。
李儒知道王绪对人才的渴望,到了辽东后也有派人去打听,听闻管宁等人的名声后就向太史慈提出了建议。不过锦衣卫对这三人的资料也收集得很快,得知了这三人的性格和曾经拒绝出仕后,太史慈也就没有对他们拒绝自己而生气了。
管宁,北海人氏,和平原的华歆,同县的邴原号称为一龙。而割席断交一说便是从管宁和华歆之间来的。管宁是三国时期的名士,因为战乱躲避辽东,公孙度好其名,多次拜访送礼,希望他能出仕,不过都被管宁拒绝。
后来管宁回归中原,临走时把公孙度父子送的礼物全部如数奉还,可谓是高风亮节。管宁这一生都专研治学,从来没有出仕过。
邴原,也是北海人氏,上一世还跟太史慈有过一些交道,只可惜这一世两人完全没有交情。邴原也是名士,上一世任魏国的五官将长史,出征东吴时病死途中。
王烈,平原人氏,也是名士,从未出仕。
这三人都因为战乱避祸辽东,原本传出瀛州要攻击辽东的事情,三人都曾打算再次避祸他处。谁知辽东败得如此之快,战争根本没有造成什么影响,于是三人又安定了下来。
三人不来,太史慈也没有时间再去拜访,他准备回瀛州了。辽东的事情太史慈全部托付给李儒,军事上也有华雄、管亥几人顾着,太史慈也算放心。
和太史慈同行的还有赵云,两人都两年没有回瀛州过年了。太史慈的妻子一年前生了个儿子,老夫人一直唠叨着想见见。王绪不忍老夫人伤心,于是发了好几道书信让太史慈回来。此时辽东基本安定了,太史慈离开两三个月也没事。
赵云回来是因为赵雨强烈要求的,理由是赵云都奔三了还没结婚,赵雨作为赵云唯一的亲人,急着给自己找一个嫂子。
王绪对这个理由也很赞同,赵云也老大不小了,该成家了。王绪不仅仅在瀛州帮赵云物色了几个,还拜托程昱在平州物色了几家人。
做为王绪手下的大将,统领着唯一的骑兵部队,给赵云找的女子家庭可不能差了,不然配不上赵云的身份。
(https://www.tbxsvv.cc/html/13/13313/4680155.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