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朝后。
武英殿。
“算算日子,郑和也该到太仓刘家港了。”
朱棣负手而立,盯着大九洲寰宇图上大明东南沿海的区域,沉声道。
李兴侍立在侧,恭声道:“奴婢上次奉陛下之命,率领船队护送施进卿等人前往旧港,来回历时半年有余,如今正值秋季,从泉州北上刘家港,常会遇到逆风。”
大明东海海区的季风特征是冬季海区盛行偏北风,风向稳定,风力强劲;春季为季风转换期,风向多变,风力较弱;夏季海区多偏南风,大部分时间风力较弱;秋季为季风过度期,过渡期较短。
朱棣道:“太子回来没有?”
他让朱高煦多加关注郑和回航的情况,这才有此一问。
朱高煦奉皇命,早已传令东南沿海各卫所,利用沿江、沿海哨塔观测海上动静,一旦发现郑和船队,立即报告消息。
李兴刚想回话,朱棣耳边就响起了朱高煦的声音。
“爹,太仓卫指挥使平安派信使快马来报,郑和率领的船队不日即将抵达刘家港。”
朱高煦手里拿着一封信,快步走入武英殿,来到了朱棣身边。
“保儿来信了?”
朱棣一听是平安派人送来的信,精神为之一振,连忙伸手接过朱高煦递来的信封。
平安,小字保儿,他的父亲济宁卫指挥佥事平定,在洪武元年跟随常遇春攻克元大都时战死,朱元璋便收他为养子,令其成年后继承其父之职。
青年时的平安,曾随朱棣出塞作战。
洪武末期,朱棣入住东宫后,朱元璋把勇猛敢战的平安升调入京,任命其为春和殿殿前守卫。
朱棣继位之后,为了掌控太仓,便把心腹干将平安调为太仓卫指挥使,令其负责太仓一带的军事。
明初,额定太仓卫漕船一百三十五艘,每艘船十一名士兵押运,军运漕粮时常常“趋驰十万兵”,声势浩大。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命令在太仓南码头兴建运仓,建成仓房九百一十九间,贮存朝廷的粮食。
当时的苏州府,负担了全国十分之一的税赋,而太仓又负担了苏州十分之一的税赋。
且太仓的造船业尤为发达,在太仓武陵街有两条巷子叫作“铁锚弄”,专门为船场生产铁锚,大船的铁锚重几百斤,甚至几千斤。
太仓富甲天下的财力和物力,为郑和出使海外提供了雄厚的物资支持。
郑和船队的粮船、战船多产自太仓刘家港所在的苏州府船场。
和京师宝船厂制造六、七千吨的豪华大船只不同,苏州府船厂主要以建造战船出名,特别是二、三百吨的中小型战舰,船头斗盖用坚硬的木头做护围,遇到盗贼就将石碇绞在船头,以便冲撞敌船。
许多快船上配置了砍刀、钩镰、标枪、弓弩、飞镖等冷兵器,还装备了各种火器、如火枪、火球等。
历史上,从洪武初期至永乐中期,大明朝廷平均每年经由太仓刘家港的海运漕粮就达两千八百万石以上。
朱棣把平安安排在太仓卫,可见对平安的器重与信任。
“算算日子,眼下这时候,郑和率领的船队估计已经驶入刘家港了。”
在朱棣低头看信的同时,朱高煦补充道。
据后世考证,郑和下西洋所用的十二张帆宝船,日均航速达到一百海里,最大航速甚至可达一百三十海里以上。
也就是说,从泉州到刘家港,最快的话,只需要十几天的时间。
“好。”
朱棣把信装入信封,转身走到屏风舆图对面的交椅上坐下,随手把信封放在了案几上,然后示意朱高煦过来坐下说话。
待朱高煦坐下后,朱棣挥手让李兴退了下去。
于是,武英殿内,就剩下了父子二人。
“高燧在泉州主持市舶司事务,郑和率领的回航船队,有部分就停靠在泉州休整,没有北上。他上次来信你也看了,现在保儿来的信,你也看了,发现什么异常没有?”
朱棣沉着脸问道。
不久前,赵王朱高燧来信报告说郑和船队已抵达泉州,并提及回航货船有八十七艘,但平安来信中提及的回航货船,只有八十艘。
换言之,从泉州来刘家港的货船,少了七艘。
“平叔(平安)行事谨慎,不会弄错货船的数量,这里面必然另有隐情。”
朱高煦思索一番,弄清了朱棣所指的异常后,开口说道。
朱棣沉声道:“高燧自离京前往泉州之后的这一年多,安稳老实了不少,锦衣卫亦不曾察觉到他的异样,莫非他另有所图?”
“爹,三弟或许是过于劳累,记错了数量,又或者是点验船只的官员一时大意,数错了货船的数量。”
朱高煦自然不能在这个时候抹黑朱高燧,他要展现身为储君的大度与宽仁,必须得想着法子为他的三弟说好话。
“但愿如此。”
朱棣先是面无表情的说了一句,然后侧目看向朱高煦,低声道:“自上个月墨巧司专研无烟火药的研究室发生意外爆炸,伤了两名工匠后,你娘几乎每隔三、五日就会做一次噩梦。”
“都怪孩儿急功近利。”
朱高煦非常自责的说道。
他为了防止无烟火药实验出现严重的死伤意外,进行该实验的研究室,面积是所有研究室里最大的,而且所有参与实验的人员都“全副武装”,以防爆炸意外致人员死伤。
即便如此,自永乐元年,墨巧司开始进行无烟火药实验至今,仍然发生过多次的小型爆炸意外。
虽然目前没有致实验人员死亡,但重伤致残的不在少数。
朱高煦这阵子没有听徐皇后提及做噩梦之事,还以为徐皇后和他一样,认为实验出现意外是在所难免的。
而徐皇后爱子心切,听到爆炸这种事之后,她嘴上不说,内心深处难免会有所忧虑。
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徐皇后做噩梦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如今听到朱棣这般说,朱高煦当即认识到了他的过错。
“还有,两个月前,被你请去惠民医馆制药室,主持研发新药剂的太医院院判张逸仙,在试药时意外中毒,被毒得既瞎又哑又聋,他的真传弟子庞文胜,更是被毒性极强的药剂毁了容。”
朱棣接着说道:“你虽着重安抚,给予许多钱财,更派宫人去张宅照看张逸仙的饮食起居,可庞文胜却拿着钱财,选择隐姓埋名,离开了京城。”
朱高煦知道,此事虽已平息,可总归影响了他的声誉。
而朱棣这般说,大概是想让他改一改急功近利的毛病。
但朱棣接下来的话,却令朱高煦大感意外。
“近日俺有些心绪不宁,以防万一,这段时间你出宫巡视各衙署时,尽量多带些神机队的精兵,少去墨巧司。如非必要,近期就不要去墨巧司了。”
朱棣关切的说道:“待大明船队驶入龙江口之后,你再替俺去迎接回航的有功将士,近日就留在宫中,多陪陪你的妻儿,还有你娘。”
“孩儿听爹的。”
朱高煦虽感意外,但朱棣的关心还是让他心中暖暖的,当即恭声应道。
他忽然想起一件事,补充道:“过几日便是金陵书院小考之日,照例孩儿得去旁观。”
朱棣道:“你去便是,记得多带些护卫随同。”
“孩儿知晓了。”朱高煦恭声道。
当天夜里。
京城郊外。
在一座荒山山脚下的山洞之中,有三个黑衣人,正盘膝在地上。
他们围着一张舆图,借助旁边火堆的光亮,看着图上标注的位置。
“按惯例,每月二十日,书院皆会举行一次小考,朱二(朱高煦)会到现场旁观这次小考,这便是我们刺杀他的机会。此乃金陵常科书院舆图,朱二处理事务的场所就在此处,乃是书院后院正心殿的偏殿之一。”
庞文胜指着舆图上正心殿所在位置,对另外两人说道。
他身为张逸仙的真传弟子,曾多次跟随张逸仙一起到金陵书院给进修医药学的学子们讲课,自然熟悉书院内部情况。
至于他密谋刺杀朱高煦,完全是出于报复心理。
庞文胜认为,如果朱高煦不安排张逸仙去惠民医馆调配新的药剂,那么就不会发生意外,而令年过六旬的张逸仙成为聋哑人。
张逸仙乃是曾经给太祖高皇帝、懿文太子诊治过的名医,庞文胜只要不犯错,将来也能因张逸仙真传弟子的身份,平步青云。
换言之,如果不是朱高煦,他这位有着大好前程的中年御医,也不会被有毒的药剂毁容,变成人不人,鬼不鬼的丑八怪。
仇恨可以改变一个人。
尤其对于孤儿出身的庞文胜而言,他是张逸仙从小养大的徒弟,也是张逸仙最为器重的真传弟子。
在他心目中,张逸仙就是他的父亲,也是他的精神寄托。
他立志成为一位名留青史的宫廷御医,乃是为了报答张逸仙的养育之恩。
而朱高煦却毁掉了他的父亲!
此仇不共戴天!
为了报复朱高煦,庞文胜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选择投效了吴郡王朱允熞。
他自知人微言轻,手中无权,因此决定利用朱允熞,实现复仇的目的。
当年,张逸仙给朱允炆诊治时,偶尔会带着庞文胜一起,因此庞文胜与朱允熞早就在多年前相识,尽管那时朱允熞还是个孩子。
但洪武二十五年距今已有九年,当年的孩子,已长大成人。
庞文胜善于揣摩人心,他看的出朱允熞对朱允熥、朱允炆之死一直不能释怀。
因此,他在投效朱允熞之后,就编织了一个惊天谎言——朱允炆、朱允熥之死另有隐情!
当年乘船的四位皇亲,只有朱允熥、朱允炆先后病亡,而欧阳伦与朱高煦却活得好好的,这是不是太巧了?
而且,沉船事件发生不久后,与四位皇亲共乘一船的锦衣卫,大多因施救不利被太祖皇帝处死。
剩下的锦衣卫,一部分人因落水生病而死,另一部分人被下狱后陆续病亡,唯有当时的锦衣卫千户曹虎一人活到现在。
此外,当年朱允炆养病期间,深得太祖皇帝器重的朱高煦,曾多次秘密求见太祖。
庞文胜怀疑,朱高煦利用朱允炆患病不能陪着太祖皇帝,而趁虚而入,以致于太祖改变了册立朱允炆为皇储的想法。
懿文太子病故后,太祖皇帝属意朱允炆为皇位继承人,这是当年众所周知的事,而且当时很多大臣也拥护朱允炆。
所以,庞文胜认为朱允炆的隐疾,极可能是朱高煦收买人下毒害得。
他的师父张逸仙,显然就是知情人,所谓的试药被毒瞎毒哑毒聋,乃是朱高煦为了掩人耳目,故意为之。
如此一来,张逸仙既看不见,也听不着,更不能说话,便无法再泄露消息。
原本朱允熞对他的二哥、三哥之死就一直不能释怀,在听了庞文胜所言的“隐秘”之后,越发觉得当年之事确实有许多过于巧合的地方。
三年前,曹虎出狱后曾祭奠过朱允炆,当时恰巧被朱允熞撞见。
那时曹虎对朱允熞说他没能保护好朱允炆,否则回京后也不会一病不起,因心有愧疚,特来祭拜。
庞文胜认为,曹虎应该没有参与谋害朱允炆、朱允熥之事,可以从欧阳伦与朱高煦身上下手。
因欧阳伦随同郑和出海未归,庞文胜提议,由他谋划一场针对朱高煦刺杀,来试探一下朱高煦的态度。
朱允熞本来担心事情败露后,他难逃一死。
但庞文胜却信誓旦旦的承诺,若刺杀失败,他会自杀成仁,不会连累朱允熞。
若朱允熞不相信他,可派出两名心腹死士随同,事败时用弩给他一记毒箭,让他永远闭嘴。
朱允熞虽然大致相信了庞文胜所言,对朱高煦起了疑心,但仍旧顾虑重重,认为庞文胜爆出此等惊天隐秘,必然另有所图。
他考虑再三之后,下令把庞文胜逐出了府邸,并禁止王府之中的任何人再与庞文胜接触,否则定为私通贼寇,论罪处死。
而庞文胜被仇恨蒙蔽了理智,他谋划了大半个月后,决定实施刺杀朱高煦的计划。
由于这两年朱高煦奉命推行税制改革,让很多失去灰色收入的基层官吏走投无路。
为了打击基层官吏阳奉阴违的作风,朱高煦以雷霆手段,派出锦衣卫抓了一批典型。
锦衣卫的手段向来狠辣无情,这便导致个别底层官吏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但是,漏网之鱼却从此对朱高煦恨之入骨。
此时,盘膝坐在庞文胜旁边的另外两人,就是因当年税制改革而与朱高煦结下死仇的人。
PS:庞文胜被仇恨蒙蔽了理智,朱允熞不傻,但他期待庞文胜能杀了朱高煦或毁了朱高煦的脸。
实际上,在君主专制时代,庞文胜的勇气是值得鼓励的,他有反抗精神,并没有因为朱高煦是太子而放弃复仇。
(https://www.tbxsvv.cc/html/128/128571/730291983.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