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孙定下来以后,有官之家倒是暗地里较劲了好几回,想法设法把孩子送去皇宫里面给阿昭做伴读。
按照陛下现在的意思,小皇太孙必然未来教导的重点,所以不管以后皇太孙怎么样,只现在这般,自家的孙儿和儿子等进了宫做陪读,那就必然是能在陛下面前露露面的。
只要露了面,那就是莫大的前程。
于是一个个为了这前程开始较劲,便也羡慕起蜀陵侯府。
“好生生一个闺女,直接扔了,搏了个忠义孝三字,结果好运道,这女儿还活着,不仅活着,还成了太子妃。”
“不止,如今生了皇太孙,肚子还怀着一个,家里的孩子必然是伴读了——所以说,三代富贵,代代相传。”
蜀陵侯下值的时候路过听见了这市井之言,回家叹气,“珺珺……什么都没有跟咱们说。”
这么些年,好像真就她出嫁之后,便大家维持彼此的脸面,除此之外,就没什么了。
赵氏便心酸,“那能怎么办。”
她顿了顿,“其实话说回来,陛下要让阿明做伴读的时候,咱们不也没有告诉珺珺吗?”
蜀陵侯叹气一声,“没有办法。”
人人都有自己的“没有办法。”
过了年,就是正月十五。
皇帝对宫宴历来只注重除夕,对元宵节倒是没有什么特别在意的。
但今年可能对团圆二字格外注重,所以元宵宫宴的大小事情他竟然一一过问了。
皇帝对任何事情上心都能让这件事情变得格外的被人关注,一来二去,元宵宫宴便直接让众人重之又重。
折筠雾和太子倒是没有多重视。去宫宴之后,两人就坐着,时不时跟旁边的安王夫妻说说话,再没有旁的举动。
再看端王那边,也是一般,今年的他也没有呼朋唤友,而是老老实实地坐着,又因为瘦骨嶙峋,整个人看起来十分沧桑。
太子和端王如此,那剩下的交际就得其他兄弟来做。安王首当其冲,端着一个酒杯四处应酬,回到座位的时候,脸上竟有些志得意满。
安王妃瞧着心里不屑,于是暗地里偷偷踩了安王一脚,安王的脸瞬间成了猪肝色。
如此大庭广众之下,肯定是不能喊的,只能忍着,转身去看安王妃:你是不是有病?
安王妃侧身回了他一个白眼,然后就不再说话。
不过因为这一脚,安王倒是又恢复了心里的清明。知道权势固然好,可储君之位也不会给他一个身子弱的王爷。
一想到这个,他就心里难受,却有些难得的安心:反正他也做不了皇帝,就待着呗。
然后也不出去敬酒了,推说自己有些头晕,让老四去。老四才不去,老四就让老五和老六一起去,老五和老六:“……”
谁去谁是傻子,这时候跳出来做什么?
结果老七风风火火的去了。
太子:“……”倒是也并不意外。
然后问来敬酒的老七:“喝一轮就算了,别喝多了。”
傻成这样不多见,但喝一轮还能说傻,喝第二轮的时候,那便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谁的心里都想要这个位置,但这时候跳出来,父皇才不管你傻不傻,他都能打。
老七心里自然是有点心思的。但你说它觊觎储君之位,那倒是没有。他只是想出个风头,踩在太子和端王的身上——若是能因此得到皇帝的赏识,那也是好的。
但现在太子这么一说,他也就老老实实了。敬完一轮酒之后,老七就乖乖地坐了回去。
皇帝看了之后,心里倒是满意。总算不是很蠢,还知道听人劝。
因为最近皇帝透露出要给阿昭选伴读,也说了今年的元宵节可以带家中的孩子进宫,所以孩子格外的多。
酒过三巡之后,皇帝就开始说正事。先说的是阿昌和阿昭等孩子多大了,大了就得读书,所以皇帝准备给他们找先生,让皇孙们都进宫一起读书。
不过因为现在的皇孙们年岁都不大,只阿昌和阿昭两个符合要求,所以就先等一等,明年再说。但是皇太孙的伴读却不能再拖了,必须得找几个合适的孩子进宫陪着读。
折筠雾在下面听他这样那样扯了很多,其实最后也就一样:朕虽然也想要所有的孙子一起进来,可是条件不允许,他们都不大,所以朕就只能先教皇太孙了。
不是朕偏心,而是事实如此。
折筠雾:“……”
日子久了,她好像也能知道皇帝一些心思。这些心思是已经改不过来的,比如说讲究一个面子,公正,好似他是个圣人一般。
她轻轻的啧了一声,微不可闻,但太子还是听见了,笑着道:“后面还有戏,你瞧吧。”
果然,皇帝就开始挑人。挑人的时候并没有先叫各家的孩子上前问话,而是把阿昌叫了个过去问东问西,关心个没完。
这下子,便又有大臣们私底下传递眼色,不知道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
难道又想要走之前那一套吗?扶起一个皇太孙,然后再扶一个小世子?
到时候他们又会是什么样子的立场?是跟如今的太子和端王一样吗?
折筠雾就去看太子殿下,太子回了一个你看吧的眼神,两个人是低着头进行的,算是黏在一起说话,旁人倒是不知道他们两个人在干什么。
阿昭是知道今天会有几个孩子以后陪自己读书——虽然他拒绝了,但是并没有用。
这是他第一回懵懵懂懂的知道皇帝说的话,不能反驳。
那就只能加几个伴读。他不想要伴读的原因有很多个,其中一个就是阿娘说过,伴读以后就是他的人了,他们跟奴才不一样,虽然也得听他的话,但是更类似于他和阿昌的关系。
阿昭坐在皇帝的身边,噘着嘴巴,皇帝正好说完话,见他这样满心不愿意,失声笑道:“怎么这般抗拒?这是好事呀。”
阿昭忧愁的道:“可是皇祖父,阿昭愿意分享自己的东西给阿昌哥哥,而且只愿意分享给他,不愿意给别的人。”
皇帝哈哈大笑,“那就朕给你赐一些东西给他们,不用你的东西好不好?”
倒是有模有样的商量了起来。底下的人见了,又是一阵窃窃私语:皇帝什么时候有过这样子呀?就是太子和端王也没有这样的待遇。
安王看着上面的阿昭和阿昌,倒是羡慕。大家都有孩子了,就他没有。每年这种时候,他都难堪的很。如今外面说什么的都有,把他传的十分不堪。
安王心里烦闷,就跟四五六七去喝酒,八九十喝的还是果子酒,就没有叫三个小的。
凑在一起喝,阵仗倒是蛮大,皇帝难免要问,于是这一群大的王爷们才有机会在皇帝面前露个脸。
不过也没有露太久,皇帝便正式选了四个孩子进宫。
蜀陵侯家的孩子,辅国公家的孩子,还有两个则是武将家的。
四个孩子都比阿昭大,个个都懂事,皇帝很满意,抱着阿昭,指着他们四个道:“以后你们就在一起读书。”
四个小的跪地道遵命,阿昭嘴巴抿了抿,觉得有些害怕。
他不想坐在这里,跟皇祖父一起接受别人的跪拜。
等晚上回到家里的时候,他直接不回自己的小侧殿,而是飞快地爬上正院的床,钻进被子里面,跟折筠雾道:“阿娘,我害怕。”
折筠雾抱着他,轻轻的哄,“不害怕,习惯了就好。”
阿昭叹气,“阿娘,宫宴一点都不好玩。”
不好玩也得玩。从这一天开始,阿昭就得读书了。
皇帝并不想一下子就把阿昭叫到自己跟前去养着读书,而是循序渐进的。
读书虽然不在东宫里面了,但就近在东宫外面挑了一个宫殿作为孩子们读书的地方。
这样阿昭就离开了东宫,但是也不会害怕。
太子默默地看着。阿昭第一天去外面读书的时候,太子亲自送他出门的。
阿昭紧紧的握着他和珺珺的手,手心里面全是汗。
这个孩子自幼聪慧,虽然可能不知道迈出这一步是什么意思,但是却由衷的感觉到了不一般,所以他很紧张。
太子就笑着跟他道:“宫里宫外,都是你皇祖父的,他喜欢你,所以你做事情可以大胆一些。若是有人惹你不高兴了,你就回来告诉我,我帮你出主意。”
阿昭心安了。阿爹说的肯定没错,不过是出了东宫而已,没什么可怕的。
他点点头,“好啊。”
这才高高兴兴的去读书。折筠雾看着他亲自背着小布包往前面走,小小的一个人,根本不懂得什么叫作皇太孙,这已经要开始做皇太孙要做的事情了。
送走了儿子,就是送太子殿下去上值。许是因为觉得对不起太子,皇帝就给太子重新在礼部挂了职,这回的官位如同礼部尚书,好像看着在重用他,但是怎么看,一个太子在礼部任职,也觉得奇怪。
太子倒是看得开,“今年虽然没有什么事情,但是明年还有科举。到时候有的忙,今年我先四处熟悉熟悉。”
他这般对折筠雾说。
但是夜深人静时,他却会在折筠雾睡着的时候睁开眼睛,一睁眼就是好几个时辰。
他睡不着。也知道自己这样下次长时间不好,想要睡,却一闭上眼睛就在想:难道以后这辈子,就要这么过吗?
他心里肯定是不愿意的。谁会愿意自己庸庸碌碌的过一辈子,一事无成。
可是不这样,他又能怎么样呢?
太子想了很久,都没有一个破局的方法。他知道自己需要等待,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总能让自己逮到一个机会的。
可是这个机会是什么时候来,太子不知道,他也不敢想,就怕自己会等不到这个机会做出什么丧失理智的事情。
这般强压之下,他的精神越来越疲惫,别人不知道,折筠雾第一个发现了。但她也没有说出来,只是默默地让杨太监给太子做些进补的东西。
她曾经听说过一个故事,唤做铁杵磨成针。可是这个故事于太子殿下而言,却必须需要那根铁杵,才能成事。
她有一天晚上还跟殿下委婉的说了这个故事,本意是想要安慰他不要着急,即便现在没有,但是将来肯定会有的。
谁知道过了几天,就见太子殿下突然眼睛里面冒了光,跟她说:“珺珺——也许咱们找到那跟铁棒子了。”
折筠雾:“……”
这么快的吗?
太子就小声地跟她说:“端王。”
折筠雾瞪大了眼睛:“你说谁?”
太子小声的说:“端王。”
他这几天在琢磨自己的事情,所以对端王没有太多的关注。毕竟在他的眼里,又或者是在天下人的眼里,端王已经败得一塌涂地。
弱者,失败者,在胜利者的眼睛里面,其实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太子就忽略了端王。
可是现在回头想想,却觉得哪里都不对劲。端王怎么可能会安心的做一个失败者?
太子跟折筠雾道:“我还记得小时候,他什么都要跟我争。如果争不过,便会使劲手段,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甚至是让他丢到脸面的,他都愿意去做。”
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手有点微微的颤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和端王是最熟悉对方的。
他们两个人斗了这么多年,太子很确定,端王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折筠雾刚开始还没有明白,“那你的意思是,他会对阿昭动手?”
她吓得脸都白了。太子却凝视着她,摇头,然后无声地说了两个字。
皇帝。
折筠雾就真的被吓着了。她紧紧的抓住太子,“不可能吧?”
太子缓缓地点头,“很有可能。”
他真的是太熟悉端王了。
折筠雾心跳了起来:“那……那你想怎么做?就算是他要……那样,咱们难道还能相信他能成功不成?终究是要失败的。”
太子这时候又冷静下来了。
珺珺说的没错,确实是要失败的。若是弑君这么容易,那天下就乱了。
太子就没有再说话。
他再次沉默了下去。
折筠雾叹气,“殿下,你着急了。”
着急了,才会这般兴致冲冲却又马上消沉。
折筠雾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宽慰他,便还是老办法,让杨太监在太子殿下做好吃的。
太子就吃,吃,吃了一个月,终于忍不住笑了:“——要不,我还是不伤心了吧,再这般吃下去,我怕是要变得大腹便便,到时候怕你嫌弃。”
因为吃的太多,再怎么样也添了一些肉,太子索性就想去骑马。
就在东宫里面的练武场小小的跑,也不用大跑,所以都不用让人去准备。
最高兴的莫过于阿昭了。阿爹阿娘最近好像都不是很欢喜,他就乖乖的吃饭,乖乖的读书,都不用他们操心了!
他虽然也想问一问阿爹为什么不高兴,但是大人嘛,总有大人不高兴的道理,他这种小人是不能理解的——这句话还是阿娘跟他说的。
此时正好是五月,折筠雾的肚子有七个月大,肯定是不能骑马的。所以她就坐在旁边的亭子里面看着。
阿昭又长高了一些,跟太子一起坐在马上,紧紧的搂住太子的腰,生怕自己掉下去。坐了几回之后,就已经熟练起来,觉得也没什么,于是要求自己一个人坐在马上骑。
旁边的小太监们脑门上立马冒起了一层汗,只希望太子殿下不要答应。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无论是出了什么问题,那他们这些养马的太监第一个就要去死。好在太子殿下是个靠谱的人,直接拒绝了。
“还得等你再长大一点,等你长大了,阿爹送你一匹马。”
虽然没有立刻能自己骑,但是白白得了一匹马还是很高兴的。
他一高兴,还嗷呜一声:“驾驾驾——”
太子:“……”
没出息。怎么也不想,他只说了长大送一匹马,那什么时候长大,送什么马,这些怎么都不问问,就开始高兴了!
他晚上回去的时候就跟折筠雾道:“我怎么瞧着,这性子有些像你呢?”
折筠雾:“……他如今还小呢。”
怎么就像她了?她哼了一声,“你如今嫌弃他性子单纯,将来可别跟我说他性子奸诈。”
她说着说着笑起来:“殿下,如今你骗着他,将来说不定他还得骗你。等你老了,给你许诺一个将来送根好拐杖。”
太子也跟着笑起来:“你呀,有了孩子之后,就不帮着我说话了。”
两人在床上躺着,折筠雾因为怀着孕,所以精神有些不济。说着话说着话,突然就睡着了。
太子低头一看,发现她睡得正香,倒是笑了:“还说不是跟阿昭一样,睡得这样快。”
他也躺下去睡。如今他已经不像之前那般整夜整夜的睡不着了,只是偶尔会难受,睁开眼睛之后,有一瞬间都不知道自己爬起来要做什么。
但这种情况已经越来越少,太子殿下知道自己的情况在好转,他还让人看着端王府。
里面的人传来消息,说端王脾气越来越暴躁,他对端王妃不敢干什么,但是对其他的人却是动辄打骂。
太子听着这些消息,倒是有些不是滋味。他看着端王,有时候就好像看见了另外一个自己。他想,若是自己一步之差,只要有一点没有想通,可能就变成了端王。
他不敢继续想,只让人盯着。
六月的时候,端王府突然传来的消息让太子觉有些不对。
端王开始频繁的外出,宿在青楼之地,并且跟这个姑娘那个姑娘开始有了传闻。
这本也没什么,就是刚开始传消息进来的时候,太子也觉得没什么不对。
一个自暴自弃的人,一个脾气越发暴躁的人,去青楼之地寻欢解乐,好像并没有什么不对。
无非就是名声越来越不好罢了——从端王府传出端王对奴仆和侍妾动手的时候,他的名声就已经不好了。
如今去青楼之地,无非就是更不好。
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但是太子却觉得不对。他太熟悉端王了。
虽然端王这个人伪善,性子阴沉,但他平生从不会去青楼。
没有别的原因,他只是觉得脏。
曾经在先生教书的时候,就有在闲散时说出江南烟花之地,有奇女子之事。端王当时弃之以鼻,对烟花女子十分鄙夷。
这么多年,他也不是单纯说说而已,真的是从来不曾去过。
就算是当时下江南,别人送给他的也是清清白白的小家碧玉。
太子当时只觉得惊讶,然后就开始慢慢的觉得不对。
——人可能会变,也可能会变化很大,但有时候根深蒂固的观念是不会变得如此突然。
外面传言说他是因为一个花魁动了心思,可太子想来想去,若是为了这个花魁,端王完全可以将人买回去放在其他的宅子里做个妾室。
这才是他会做的事情,而不是声势浩大的让京都的人都知道他流连青楼。
太子闭上眼睛,静静的把这些事情全部都在脑海里面过了一遍,他觉得自己好像有了一些思路,但是又行不通。
他只能一遍又一遍的想,等折筠雾发现的时候,她已经要生了。
怀这个孩子经历了太多的事情,她的精神就有些不济,太子殿下在她睁眼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异样,谁能想到晚间还能这般不听话的睁眼不睡觉。
若不是她半夜要生了,突然睁开了眼睛,怕是还不知道。
她生的时候就在想,等生完了一定要好好的骂他一顿。
(https://www.tbxsvv.cc/html/128/128483/96772.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